微逆变器在建筑集成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最新更新时间:2011-10-16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微逆变器  光伏系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促使各国纷纷开发新型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不受地域限制等优点,大力发展和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解决当前能源和环境危机的有效手段。
    建筑集成光伏(BIPV)系统通过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建筑表面,实现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建筑的完美结合,被认为是最先进、最具发展潜力的高科技绿色节能建筑。BIPV系统中光伏组件与建筑相结合,光伏组件不额外占用地面空间,特别适合于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建筑;全球建筑物自身耗能约占世界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以上,采用BIPV技术,可以将建筑物从耗能型转变为功能型,将有效缓解城市反战与能源供应的巨大矛盾,创造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健康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目前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较高,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成本远远高于常规能源,大大限制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发展和应用,采用BIPV系统,将光伏组件与建筑表面材料有机结合,可以大大降低光伏发电的成本,缩短投资回报周期。
    BIPV系统中,光伏组件的安装首先涉及到光伏组件的安装角度和安装方向问题,安装角度就是光伏组件的倾角问题,倾角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同一块电池板,选择不同的安装角度接收到的辐射量是不一样的,由于各个墙面朝向的问题,不同安装位置的光伏组件其安装角度和方向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决定了其发电效率、发电的瞬时功率无法保证完全一致。
    BIPV系统中需要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是阴影遮挡问题。产生阴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阴影的产生有随机的,也有系统的。阴影主要来自于周围建筑物、树木的遮挡、各个光伏组件之间的相互遮挡、云层等。光伏组件的输出特性决定了受到局部遮挡或阴影后,其发电效率将会大大减小,从而对整个系统的发电量产生显著影响。
    为了使BIPV系统的发电效率最大化,除了在安装时尽量做好规划设计外,还需要采用合适的光伏发电系统结构。
    图1为目前BIPV系统中常用的电气结构示意图。图1中,集中式系统首先根据设计的电压和功率等级,把大量光伏组件通过串联或并联等方式连接起来,然后经过一个集中式逆变器将光伏阵列输出的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串式和多串式系统将多个光伏组件串联形成光伏组件串,每个串经过一个DC-DC变换器升压后,再经逆变器输出交流电能。上述三种系统中,均存在光伏组件的串联或并联,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时针对整个串进行的,因此无法保证每个组件均运行在最大功率点,也无法获得每个光伏组件的状态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建筑表面各个组件的安装方向和角度不同,各个组件的发电效率彼此各不相同,采用集中式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将大大降低系统的发电效率;当部分组件受到遮挡时,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更会严重降低,大大降低了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甚至可能形成热斑,导致系统损坏。
 
图1 建筑集成光伏系统常用电气结构连接图
    微逆变器技术提出将逆变器直接与单个光伏组件集成,为每个光伏组件单独配备一个具备交直流转换功能和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的逆变器模块,将光伏组件发出的电能直接转换成交流电能供交流负载使用或传输到电网。采用微逆变器取代传统的集中式逆变器具有以下优点: (1)保证每个组件均运行在最大功率点,具有很强的抗局部阴影能力;(2)将逆变器与光伏组件集成,可以实现模块化设计、实现即插即用和热插拔,系统扩展简单方便;(3)并网逆变器基本不独立占用安装空间,分布式安装便于配置,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适应不同安装方向和角度的应用;(4)系统冗余度高、可靠性高,单个模块失效不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因此,将微逆变器应用于BIPV系统可以完全适应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需求,适应不同光伏组件安装角度和方位,避免局部阴影对系统发电效率产生的影响,实现BIPV系统发电效率的最大化。采用微逆变器的建筑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应用微逆变器的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结构
    如图2所示,微逆变器直接与光伏组件相连,将光伏组件发出的电能直接传输到电网或供本地负载使用,多个微逆变器直接并联接入电网,各个微逆变器和光伏组件之间相互没有任何影响,单个模块失效也不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
    将微逆变器技术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相结合,通过电网交流母线就可以采集各个微逆变器和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和状态信息,很方便的实现整个系统的监控,同时不需要额外的通信线路,对系统连线没有任何负担,极大的简化了系统结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是光伏发电应用极具发展潜力的应用方向,而传统的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结构无法适应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需求,采用微逆变器技术可以完全适应建筑集成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需求,实现发电效率的最大化。
关键字:微逆变器  光伏系统 编辑:冰封 引用地址:微逆变器在建筑集成光伏系统中的应用

上一篇: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微逆变器壳体设计
下一篇:光伏并网微逆变器关键技术分析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5:54

复旦大学研发光伏并网逆变器综合测试系统
复旦大学日前宣布该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孙耀杰教授、林燕丹副教授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研究开发出了国产光伏并网逆变器测试系统,以满足太阳能发电系统的检测之需。该产品在上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进行了展示。 据介绍,随着并网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光伏系统的质量控制和性能评估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国家相关测试机构相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光伏发电系统与装置的质量评估能力。但是满足测试能力的高性能实验测试设备绝大多数需要进口。 据孙耀杰教授介绍,由于实际电池组件受天气、环境等因素的改变而不可控,最初的检测设备是使用人造光源模拟太阳光来照射实际电池组件,进行长时间的测试,造价很高,调节也不方便,之后有人就采用固定电压源
[新能源]
四种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方案比较
  目前,常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方案,根据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工作电压可以分为低压并网系统和高压并网系统。低压并网系统常由3~5块光伏电池组件串联组成,直流电压小于120V。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每一串光伏电池组件串联较少,对太阳阴影的耐受性比较强;缺点是直流侧电流较大,在设计中需要选用大截面的直流电缆。高压并网系统常用于太阳能电池方阵的额定功率较大的系统,组件串联的数量较多,直流电压比较高,该方式的缺点是对太阳阴影的耐受性比较小;优点是高电压,低电流,使用的电缆的线径较小,和逆变器的匹配更佳,使得逆变器的转换效率更高,目前大型的光伏发电系统多采用高压系统。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容量可以从几千瓦到几百千瓦,甚至上兆
[新能源]
浅谈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的基本知识
逆变器的概念 通常,把将交流电能变换成直流电能的过程称为整流,把完成整流功能的电路称为整流电路,把实现整流过程的装置称为整流设备或整流器。与之相对应,把将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的过程称为逆变,把完成逆变功能的电路称为逆变电路,把实现逆变过程的装置称为逆变设备或逆变器。 现代逆变技术是研究逆变电路理论和应用的一门科学技术。它是建立在工业电子技术、半导体器件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半导体变流技术、脉宽调制(PWM)技术等学科基础之上的一门实用技术。它主要包括半导体功率集成器件及其应用、逆变电路和逆变控制技术3大部分。 逆变器的分类 逆变器的种类很多,可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电源管理]
禾望集散式逆变系统在陕西蒲城隆基生态农业光伏电站成功运行
深圳市禾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禾望”)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集散式逆变系统自推出市场以来,得到了广大客户和业主的高度认可。2015年12月30日,禾望集散式逆变系统在陕西隆基蒲城40MW生态农业光伏电站项目成功并网。蒲城隆基生态农光互补项目位于陕西省蒲城县永丰镇刘家沟村,属于典型的农业+光伏模式,采用高支架可调倾角光伏支架体系,上部空间进行光伏发电,下部空间进行主粮种植并可实现中小型机械耕种以及配套节水灌溉体系,实现了下部空间主粮作物的良好生长。现场使用了10套禾望1MW集散式逆变系统,含10台1MW逆变器和120台集散式汇流箱,选用乐叶光伏的单晶组件,自投运以来,系统运行稳定,同时采用高压侧增加电表度量的方式对比,在同等
[新能源]
分布式发电系统逆变器壳体设计
摘要:针对光伏并网微逆变器壳体如何提高散热能力,在考虑到不增加微逆变器体积、重量和材料成本的基础上,特别设计了利用壳体内壁散热的特殊结构,解决微逆变器的散热问题。 关键词:微逆变器,壳体,散热 1引言     户外型光伏并网微逆变器的外壳设计设计既要满足将功率元器件产生的热量排出壳体外,又要有可靠的防水功能。如果提高微逆变器功率,仅仅考虑增加散热表面积,解决了散热能力,不能解决防水性能;如果从散热要求和防水性能考虑,解决了散热能力,微逆变器的体积和重量将增加,也会增加微逆变器的材料成本;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特殊的壳体内壁散热结构,经过实践应用可以得到满意的效果。 2壳体内壁散热结构     在自然冷却中,为了提高散
[电源管理]
分布式发电<font color='red'>系统</font>中<font color='red'>微</font><font color='red'>逆变器</font>壳体设计
光伏系统中的防逆流设备
在光伏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方向是光伏组件-逆变器-负载-电网,而在电网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方向是电网-负载,与之不符,就是逆流。我们常说的光伏系统防逆流,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果直流系统出现短路或者接地等故障,防止别的组件电流倒流,引起事故;二是有些地方只允许光伏发电自发自用,防止电流流到电网。 1、直流端的防逆流 直流端的防逆流,主要采用防反二极管来实现。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在每个组串的正极串联一个防反二极管。主要作用是:防止因光伏组件正负极反接导致的电流反灌而烧毁光伏组件;防止光伏组件方阵各支路之间存在压差而产生电流倒送,即环流;当所在组串出现故障时,作为一个断开点,与系统有效隔离,在保护故障组串的同时,为检修提供方便
[新能源]
优化光伏系统
太阳能作为一个可再生能源正在持续发展,对其的持续关注促进了太阳能板的价格降低和效率提升。同时,逆变器、充电器和能量优化器之类的平衡系统(BOS)器件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将介绍影响太阳能BOS效能的新架构和元件。 无变压器的DC/AC逆变器在欧洲广泛应用,但是在美国,这种产品只是最近才在某些地区被使用。无变压器的逆变器拓扑结构有很多种,而Fraunhofer研究所开发的HERIC拓扑表现出了很高的效率。传统的 全桥 逆变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HERIC拓扑如图2所示,此图中还显示了两种新的开关/ 二极管 对。这种拓扑利用独有的续流路径来减小开关和导通损耗,使效率提升到98%以上。   图1 用在无变压
[电源管理]
优化<font color='red'>光伏</font><font color='red'>系统</font>
SolarMagic IC芯片 适于光伏系统【美国国家半导体】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 中国讯 -- 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代码:NSM)宣布推出一系列共10款全新的SolarMagic IC芯片,其优点是可以降低光伏系统的发电成本,提高其稳定性并简化相关电路设计。该系列全新芯片拥有业界首个全桥门极驱动器和微功率稳压器,适用于光伏系统内各种不同的电子装置,其中包括微型逆变器、电源优化器、充电控制器和电池板安全系统。     美国国家半导体太阳能芯片业务部总监 Bill Mazotti先生表示:“美国国家半导体特别为生产微型逆变器的厂商提供一系列多款不同种类的模拟及混合信号芯片,让他们可以利用这些符合
[电源管理]
SolarMagic IC芯片 适于<font color='red'>光伏</font><font color='red'>系统</font>【美国国家半导体】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