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再生能源系统的高效能电力转换器设计

最新更新时间:2011-10-27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再生能源系统  高效能  电力转换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引言

  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其副作用——能源的日趋枯竭。各种能源,尤其是石化能源,是最紧缺的能源,加之温室效应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各国其实早已对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产生了相应的考虑,不仅为自己的能源问题担忧,也为后代的能源问题担忧,因此,全球已经达成了环境保护和能源再生的一致认同。

  在部分洁净能源中所建立的电力系统,需要利用市电网路或是使用电池做为备载来源,无法全时提供电能,也就无法弥补其间歇性发电的缺憾。因此,在众多洁净能源之中,太阳能便成了最环保和最可持续的发电模式,能有效取代目前石油能源。因此,使用太阳能或燃料电池,作为发电系统的初始电力提供者,也就成为国家的能源策略发展重点。

  虽然太阳能电池及燃料电池等新能源的开发,其重要性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而有深刻的了解。但整个发电系统,除了以再生能源作为初始电力外,还必须以有效地利用能源为诉求。如图1为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示意图,太阳能电板吸收光能转换为电能,并将其输出的直流电压,经过直流-直流的电力转换器及直流-交流的电力逆变器,转换为直流及交流电,以供应不同电气器具及设备使用。因此,电力转换技术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众多关键技术中的一重要环节,需要彼此提升,相辅相成。

  电力转换技术在过去几十年,经过研究学者及工程人员的努力,已经成为一相当成熟的技术。但过去电力转换需求,有很大的比率是以市电整流及功因改善电路后,成为400V直流高压作电力转换,或是以电池为原始电力,应用在低功率的应用场合。两者的电力转换应用,都因其输入侧为一低电流的规格,半导体或其他元件的导通损耗相对较低,容易处理。反观,再生能源的发电系统,其提供的输入电压为低直流电压,需要转换成高输出的直流或交流电压,才能在未来完全替代目前石化能源的发电系统,为大多数现行使用的设备使用,提供一稳定的电力。以太阳能电池与燃料电池的电力系统为例,后级的电力转换需要处理的是变动范围大的输入低电压。假设其产生的电压为16~24V,若要求的输出功率为5kW的电力需求,在最低的输入电压为16V工作条件下,将有高达300安培以上的输入电流。只要电力转换传输线上有一毫欧姆的电阻值,就有90瓦以上的损耗,除了造成转换效率降低外,散热的处理更是影响空间需求、可靠度及成本的主要因素。处理上述的大电流需求,可以采用单一电力转换器并联多个半导体开关元件或采用多相式(Multiphase)并联多个电力转换器等方式,来达成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电力转换需求的目标。因此,电力转换技术面对此一应用的挑战,应是如何提升电力转换技术,让每一个电力转换器能更有效率地处理高升压比、输入大电流及输出高电压等所衍生的技术问题。

  因此,本文提出一新型低输出电流涟波升压型电力转换器(Boost Converter with Ripple Reduction, BCRR)电路架构。基本上,此一电路因其为电流馈入式,得以保留该型电路的优点。同时,又可以改善应用于低压-高压的电力转换器电路,所面临的高输入电流及高输出电压工作条件下的诸多挑战,进而可以达成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设计目标。本文除介绍此一电力转换器电路架构工作原理,并进行以16-24V低输入电压,200V输出电压及320W输出功率为电气规格,制作一雏形电路实验,验证此一电路架构能改善元件的高承受电压及电流应力,降低高压输出侧脉动波形的电流涟波,并提高以太阳能及燃料电池等低电压为初始电力的发电系统的效率。

 2 电路工作原理

  图2及图3分别为本文提出一新型低输出电流涟波升压型电力转换器电路及其主要电压、电流波形。电路的组成,包括一输入电感器Li,一变压器T1,两个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一个箝位电容器C1,一个输出电容器C0,及两对两两串接在一起的整流二极体D1-D2-D3-D4。其中变压器一次侧有两组绕组P1-P2,二次侧有两组绕组S1-S2,及两组分别标示为L1-L2的二次侧漏感。各组的匝数比,分别为P1:P2:S1:S2=1:1:N:N。

  为简化电路的分析,假设:所有的半导体元件为理想;输入电感器Li值足够大,因此可视为一理想电流源;箝位电容器C1,一个输出电容器C0足够大,因此可视为一理想电压源;漏感L1=L2。

  本电路的工作原理,可区分为四个时区间,分别如图4(a)-(d)所示。

  (a)T0-T1

  如图4(a)所示,闸级控制信号VGS1于T0加诸于半导体开关元件Q1。因此,半导体开关元件Q1和Q2同时被导通,变压器一次侧两绕组P1-P2因此被短路,导致一次侧输入电压跨在输入电感器Li,处于充电状态,电感电流因而呈线性上升。而在二次侧,因整流二极体D1-D4,无法获得导通的顺向偏压,均呈现关断状态。此时,一半的负载电流由输出电容C0提供,另一半则由箝位电容器C1经由C1(+)-S1-L1-R-S2-L2-C1(-)路径提供。由于箝位电容器能分摊此一时区间所需要的负载电流,输出电容的电流涟波得以降低为负载电流的一半。因此,得以选用较小数值的输出电容器。另外,因为二次侧绕组极性相反,跨在此二绕组上的电压互相抵消,使得箝位电容器的平均电压被箝制等于输出电压值V0。

  (b)T1-T2

  如图4(b)所示,闸级控制信号VGS2于T1被移除。在此一时区间,一次侧输入电压及电感电压总和,跨在变压器一次侧P1绕组,经由变压器二次侧绕组S1,整流二极体D1-D2路径,将大部分的输入功率传送到负载。同时,部分的输入功率也分别对输出电容C0及箝位电容器C1,经由S1-L1-C0-D2-D1-S1和S2-D2-D1-C1-L2-S2路径进行充电。此时,二极体D3-D4,分别因D1-D2的导通,而被箝制于输出电压值V0。

 (c)T2-T3

  如图4(c)所示,闸级控制信号VGS2于T2加诸于半导体开关元件Q2。因此,半导体开关元件Q1和Q2同时被导通,变压器一次侧两绕组P1-P2因此被短路,导致一次侧输入电压跨在输入电感器Li,处于充电状态,电感电流因而呈线性上升。而在二次侧,因整流二极体D1-D4,无法获得导通的顺向偏压,均呈现关断状态。此时,一半的负载电流由输出电容器C0提供,另一半由箝位电容器C1经由C1(+)-S1-L1-R-S2-L2-C1(-)路径提供。由于箝位电容器能分摊此一时区间所需要的负载电流,输出电容器的电流涟波得以降低为负载电流的一半。因此,得以选用较小数值的输出电容器。另外,因为二次侧绕组极性相反,跨在此二绕组上的电压互相抵消,使得箝位电容器平均电压被箝制于输出电压值V0。

  (d)T3-T0

  如图4(d)所示,闸级控制信号VGS1于T3被移除。在此一时区间,一次侧输入电压及电感电压总和,跨在变压器一次侧P2绕组,经由变压器二次侧绕组S2,整流二极体D3-D4路径,将大部分的输入功率传送到负载。同时,部分的输入功率也分别对输出电容器C0及箝位电容器C1,经由S1-C1-D3-D4-L1-S1和S2-L2-D3-D4-C0-S2路径进行充电。此时,二极体D1-D2,分别因D3-D4的导通,而被箝制于输出电压值V0。

  从前一节的探讨,在半个工作周期内,个别存在一储存能量及传送能量的时区间,Tcharge及Ttransfer各时区间的长短,可以依如下公式求得:

  

  另外从变压器的伏秒平衡,此一电路的电压增益可以导出如下:

  其中的工作周期,D,应大于50%,变压器的匝数比也可依下列公式求得:

  3 实验结果显示

  为验证本文所提出的一新型低输出电流涟波升压型电力转换器,将以16-24V低输入电压,200V输出电压及320W输出功率为规格,进行一雏形电路实验,验证此一电路架构的可行性及其电气性能。其规格、主要选用元件及参数条列于表1。

  图5(a)及图5(b)所示为所提出的新型低输出电流涟波升压型电力转换器,分别在高输入电压、轻载工作状况及低输入电压、满载工作状况的主要电压及电流波形。各国中的第三、四组波形分别为VDS1及VDS2电压,都被箝制在2V0/N(53V)。虽然,二极体D2及D4的波形没有显示。但透过第五、六组的波形,可以读到或计算D1-D4分别箝制在V0。

  依照电路分析结果,本电路具有低输出电流涟波的优点,此一特性可以从实验得到验证。图6为操作于低输入电压16V,满载320W的工作条件下的实验波形。其中第四组波形显示输出电压涟波满足0.5V的电气规格。而第三及第五组的波形。其中第四组波形显示输出电压涟波满足0.5V的电气规格。而第三及第五组的波形,分别为箝位电容C1,及输出电容C0的电流波形IO1,ICO的波形,显示在输入电感储能阶段,输出电容因有箝位电容的协助,只需要提供一半的输出电流。因此,输出电容值可以选用68uF/450V;相较于传统的中间抽头的全波整流,若为满足同样的规格,必须使用的330uF/450V,明显地有减少空间需求及降低成本的优势。

  图7为本电路在不同的输入电压及不同的负载电流下,功率级电路的效率量测数据。由于本电路高输入电流及高输出电压的应用,低输入电压反而因导通损耗增加,效率较低。而最大的效率,为工作于最高输入电压3/4满载电流的工作状况下获得,可达到92.19%。

  4 结语

  本文太阳能及燃料电池等再生能源电力系统在现实中的广大应用前景,提出一新型低电流涟波升压型电力转换器。由于本电路利用输入电感提供的升压功能,因此得以使用较小匝数比(15:2=7.5)的变压器,达成高输出电压的增益(200/16=12.5)的电气规格;也因匝数比下降,变压器绕制所产生杂散感抗及容抗值随之降低,因而改善电力转换器的性能。同时,因箝位电容器兼具漏感能量的回收及二极体电压的箝位功能,整流二极体没有因高压变压器二次侧的漏感,产生电压突波,得以选用低电压的二极体,而降低导通损失;又因输出电流涟波的降低,得以选用较低数值的输出电容器,节省空间及成本。

关键字:再生能源系统  高效能  电力转换器 编辑:冰封 引用地址:基于再生能源系统的高效能电力转换器设计

上一篇:高频率、高输入DC/DC转换器设计实例
下一篇:DC/DC转换器让您的电力更持久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5:58

导入高效能控制演算法 MI无线充电提升传输功率
无线充电电源传输功率正逐渐提升。随着晶片控制演算法逐渐成熟,无线充电技术正大步迈向中功率应用,未来支援中功率无线充电技术的终端产品充电速率可望快速攀升,且使用者的操作环境也将更为便利。   无线充电产品已在市面上流通一段时间,其大多是低于5瓦的手持产品之充电应用,而这样的产品并没有将磁感应(MI)无线充电的好处发挥到最大。无线充电的好处并非只有在手持装置充电前后省去插拔电源接头,在很多应用上电源插头(即导体接点)会有其他的问题产生,例如高湿度造成接点腐蚀、易然气体环境于接点通电火花造成危险、在振动或运动物体无法精确连接场合等,都是无线充电应用可发挥好处的应用。   提高传送功率 无线充电市场更辽阔   目
[电源管理]
导入<font color='red'>高效能</font>控制演算法 MI无线充电提升传输功率
IGBT助变频器实现高效能低损耗
  ·随着IGBT升级换代,变频器性能不断提高,体积不断减小。   ·三菱电机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贴近系统用户。   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工业用的变频器,还有家庭用的变频空调,在市场上变频技术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最初变频器都用晶闸管,但是后来出现了用在变频器上的IGBT。通过使用IGBT,功率损耗大幅降低。同时,经过25年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研究开发成果,目前三菱电机的IGBT芯片已经发展到第6代。可以举一个直观的例子来说明IGBT的发展水平:如果把上世纪80年代双极型器件的损耗值设定为100的话,那么第1代IGBT的损耗值为70,第5代IGBT的损耗值为30,而现在第6代的IGBT已经把损耗值降低到24
[电源管理]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Infineon高效能数字电源解决方案
大联大控股 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英飞凌(Infineon)XDP™数字电源方案,该方案可以简化系统整体设计的复杂度和设计难度。英飞凌此系列家族也是第一个把数字电源控制器与周边关键器件封装成一体的解决方案。控制器采用16Pin引脚封装、PFC+LLC双级转换集成控制。 图示1-大联大品佳代理的Infineon XDP™数字电源方案系统方案图 该方案采用的PFC多模式操作控制和LLC MOSFET的零电压开关特性可以显著提升整体系统转换效率。另外高压启动线路的集成、PFC转换器的内部电压调节、MOSFET驱动器以及PFC与LLC控制器内部之间的沟通,大大减少了周边零件的数量并且最小化系统成本。其还具有主动的X-CAP放电
[电源管理]
大联大品佳集团推出Infineon<font color='red'>高效能</font>数字电源解决方案
HomeKit SDK为智慧家庭提供高效能与安全防护
恩智浦HomeKit SDK支持Apple HomeKit传输协定,包括低功耗蓝牙(BLE) 4.2、Wi-Fi、以太网路与iCloud远端存取,适用于恩智浦所有微控制器和微处理器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宣布旗下Apple HomeKit软体开发工具(SDK)现已全面支持采用HomeKit的居家自动化应用,提供优异效能与高阶安全防护,并且支持所有连结方案,包括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Wi-Fi、以太网路和iCloud远端存取。 HomeKit是iOS中的一个架构,能够让各种配件无缝连结,帮助使用者透过iPhone、iPad与Apple Watch的Apple
[半导体设计/制造]
ARM新推出高效能Cortex-M7处理器
   ARM推出最新的32位元Cortex-M处理器Cortex-M7。(取自www.computerworld.com) ARM宣布推出最新的32位元Cortex-M处理器Cortex-M7,相较于现今效能最强的ARM架构微控制器(MCU),其运算及数位讯号处理(DSP)效能均提升了两倍之多。ARM Cortex-M7处理器锁定高阶嵌入式应用,适用于新世代的汽车、连网装置以及智慧家庭和工厂应用。首批获得ARM Cortex-M7处理器授权的厂商包括Atmel、飞思卡尔与意法半导体。 ARM处理器部门负责人Noel Hurley指出:「Cortex-M7加入Cortex-M系列处理器后,ARM与合作伙伴将能为连网世界提供最具扩
[手机便携]
ARM发表芯片互连技术 投入高效能运算开发
ARM(ARM)发表新的芯片互连技术,将增加高效能运算(HPC)、数据中心与云端应用的资料吞吐量。 Scientific Computing World报导,在一个月前,ARM与富士通(Fujitsu)联手开发超级电脑Post-K Computer,要取代理研(Riken)的超级电脑K Computer。 ARM在ARMv8-A架构上推出Scalable Vector Extension(SVE),要加速HPC效能。 ARM推出新的互连科技ARM CoreLink CMN-600一致性网状网路互连和CoreLink DMC-620动态记忆控制器,让最新的ARM架构单芯片可以有更高
[单片机]
高效能逆变器的结构功能以及功率校正因素调整
  由于对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当前“绿色”电源的呼声越来越高,现代逆变器系统对功率因数校正和电流谐波抑制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本文对功率因数校正在现代逆变电源中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分析比较了几种带有PFC功能的逆变器构成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带单级隔离型PFC电路的两级逆变器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1 现代逆变电源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随着各行各业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对操作性能要求的提高,许多行业的用电设备都不是直接使用通用交流电网提供的交流电作为电能源,而是通过各种形式对其进行变换,从而得到各自所需的电能形式。现代逆变系统就是一种通过整流和逆变组合电路,来实现逆变功能的电源系统。逆变系统除了整流电路和逆
[电源管理]
<font color='red'>高效能</font>逆变器的结构功能以及功率校正因素调整
想要低功耗高效能车用MCU,不妨先看看这一款
在车用MCU领域,RENESAS公司无疑是世 界领先的厂商。其推出的RL78/F12系列微控制器(MCU)是一款具备业界领先的低耗电量及 高效能 MCU产品。作为瑞萨RL78新系列中的第1款F系 列产品,RL78/F12专为车载电子而设计,其有助于降低系统耗电量并提供更高效能,适合Keyless感应式遥控门锁、电动窗控制、电动后视镜控制及 其他汽车控制的应用。   图1:RL78/F12微控制器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发展,车内使用的微控制器数量持续上升,使用功能也不断丰富和完善。对于可提供更低耗电量、能缩小印刷电路板安装面积,以及提供技术以 降低整体系统元件数量的MCU的市场需求逐渐明显。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
[嵌入式]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