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ck型AC/AC交流变换器的设计

最新更新时间:2012-03-25来源: 电子发烧友关键字:Buck型  变换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 引言

  AC/AC交流变换是把一种形式的交流电变换为另一种形式的交流电[1-2],其中可用于降压变换的主要有工频变压器、相控交流调压电路[2-3]、交-直-交变换器、电子变压器[4-5]、高频交流环节AC/AC交流变换器[6-7]、矩阵变换器[8]和非隔离的Buck型、Buck-Boost型AC/AC交流变换器[9]。

  工频变压器体积重量大,无稳压及调压功能;相控交流调压电路输入、输出含有严重的谐波分量,一般只适用于热或机械惯性较大的负载功率调整[3];交-直-交变换器变换级数过多,其变换效率不高,且对电网谐波污染严重;电子变压器体积重量小,其开关器件数量众多,且同样没有稳压及调压功能;高频交流环节AC/AC交流变换器虽然可实现电气隔离,但拓扑结构及控制电路复杂,而且开关器件数量众多;矩阵变换器同样存在开关器件多、控制策略复杂的问题,并且其最大增益仅为0.866;Buck-Boost型AC/AC交流变换器能实现升降压功能,但其开关管电压应力高,输入输出之间无直接能量传递通路,从而变换效率不高,且输入输出相位相反;在无需电气隔离的降压场合,Buck型AC/AC交流变换器具有结构简单、容易控制等特点。本文详细分析了Buck型AC/AC交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策略,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并研制了一台原理样机,仿真及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2 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

  图1为Buck型AC/AC交流变换器的电路结构,其中S1(S1a、S1b)和S2(S2a、S2b)为两对交流开关管,两者互补开通,开通时间分别为DTS、(1-D)TS,其中D为占空比,TS为开关周期。假设输入电压uin为理想正弦波,则:

  

 

  其中Um为输入电压幅值;w=2pf,为输入电压角频率;f为输入电压频率。占空比D为常数,故输出电压uo也是正弦变化,其相位和输入电压uin一致,但幅值不大于Um。

  

 

  输入电压uin和电感电流iLf的参考方向见图1所示。根据输入电压uin和电感电流iLf的极性不同,在一个输入电压周期内,存在四种不同阶段:uin >0, iLf >0;uin >0, iLf <0;uin <0, iLf<0;uin <0, iLf >0。

  (1) uin > 0, iLf > 0

  开关管S1b、S2b恒通,S1a、S2a高频互补开通,该阶段电路两种开关模态如图2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电流流经的路线,虚线表示电流未经过的路线,箭头表示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恒通的开关管省去,用直线代替。

  当开关管S1a开通、S2a关断时,输入电压通过开关管S1a、电感Lf给电容Cf和负载供电,如图2(a)所示;当开关管S1a断开、S2a开通时,电感电流iLf经Lf、Cf和负载、开关管S2a的反向二极管续流,Lf和Cf共同向负载供电,如图2(b)所示。

  

图2 uin > 0, iLf > 0时的开关模态:

  (a) S1a开通、S2a关断;

  (b) S1a关断、S2a开通

  (2) uin > 0, iLf < 0

  开关管S1b、S2b恒通,S1a、S2a高频互补开通,该阶段电路两种开关模态如图3所示。

  当开关管S1a开通、S2a关断时,输入电压通过开关管S1a的反向二极管、电感Lf给电容Cf和负载供电,如图3(a)所示;当开关管S1a断开,S2a开通时,电感电流iLf经Lf、开关管S2a、Cf和负载续流,Lf和Cf共同向负载供电,如图3(b)所示。

  

 

  图3 uin > 0, iLf< 0时的开关模态:

  (a) S1a开通、S2a关断;

  (b) S1a关断、S2a开通

  (3) uin <0, iLf < 0

  开关管S1a、S2a恒通,S1b、S2b高频互补开通,该阶段电路两种开关模态如图4所示。

  

 

  图4 uin< 0, iLf < 0时的开关模态:

  (a) S1b开通、S2b关断;

  (b) S1b关断,S2b开通

  当开关管S1b开通、S2b关断时,输入电压通过开关管S1b、电感Lf给电容Cf和负载供电,如图4(a)所示;当开关管S1b断开,S2b开通时,电感电流iLf经Lf、开关管S2b的反向二极管、Cf和负载续流,Lf和Cf共同向负载供电,如图4(b)所示。

  (4) uin <0, iLf> 0

  开关管S1a、S2a恒通,S1b、S2b高频互补开通,该阶段电路两种开关模态如图5所示。

  当开关管S1b开通、S2b关断时,输入电压通过开关管S1b的反向二极管、电感Lf给电容Cf和负载供电,如图5(a)所示;当开关管S1b断开,S2b开通时,电感电流iLf经Lf、Cf和负载、开关管S2b续流,Lf和Cf共同向负载供电,如图5(b)所示。

  

 

  图5 uin< 0, iLf > 0时的开关模态:

  (a) S1b开通、S2b关断;

  (b) S1b关断,S2b开通

  

 
3 控制策略

  Buck型AC/AC交流变换器的控制框图如图6所示。

  

 

  输出电压经反馈采样后,与基准输出电压信号uo_ref进行比较,经PI调节后得到输出电压误差放大信号ue,再与三角波进行比较,得到高频PWM控制信号SP2,SP2反相后得到控制信号SN2;输入电压经采样后,经过零比较器产生低频的输入电压极性信号SP1,SP1反相后得到信号SN1;SP2、SN2分别与SP1、SN1 进行逻辑或调制,产生开关管S1a、S1b、S2a、S2b的控制信号K1a、K1b、K2a、K2b。

  4仿真与实验

  为了验证Buck型AC/AC交流变换器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对该变换器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

  4.1仿真波形

  仿真参数如下:输入电压幅值额定输出电压幅值为负载为48.4 W的电阻(输出功率为250 W),开关采用理想器件;输入电压频率f=50 Hz;开关频率为50kHz;电感Lf =500μH,电容Cf =4.4μF。

  开关管S1a、S1b、S2a、S2b的控制信号K1a、K1b、K2a、K2b的仿真波形如图7(a)所示。当输入电压大于零时,开关管S1b、S2b恒通,S1a、S2a高频互补开通;当输入电压小于零时,开关管S1a、S2a恒通,S1b、S2b高频互补开通。图7(b)为输入电压uin、输出电压uo和交流开关管S2的两端(即S2a、S2b两管D(漏极)-D(漏极)之间的)电压波形uS2。

  

 

  图7 Buck型AC/AC交流变换器的仿真波形:

  (a) 控制信号K1a、K1b、K2a、K2b ;

  (b) 电压uin、uo及uS2

  4.2实验波形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设计了一台原理样机。样机参数设置如下:输入电压有效值Uin =220V, 额定输出电压有效值Uo =110V。开关管采用IRFP460A;输入电压频率为50Hz;开关频率为45kHz;电感Lf=500μH;电容Cf=4.4μF。其实验波形如图8所示。其中图8(a)为输入电压uin和输出电压uo的实验波形,uo和uin的相位相同;图8(b)为输入电压uin和交流开关管S2的两端电压波形uS2,uS2是以uin为包络线的高频脉冲序列。

  

 

  图8 Buck型AC/AC交流变换器的实验波形:

  (a) 输入电压uin和输出电压uo ;

  (b) 输入电压uin和S2的两端电压uS2

  5 结论

  本文详细分析了Buck型AC/AC交流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策略。该变换器两对交流开关管高频互补开通,当占空比为常数时,其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相位相同,但幅值不大于输入电压的幅值。通过对输入电压的极性判断,并结合输出电压误差放大信号与三角载波的比较结果,可确定各开关管的工作状态。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关键字:Buck型  变换器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Buck型AC/AC交流变换器的设计

上一篇:自制大功率高效逆变模块电路
下一篇:洞洞板1000瓦12伏正弦波逆变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8 16:34

用于3kVA电源的AC/DC变换器
1  引言     传统的AC/DC电路采用不可控整流电路和电解电容滤波以得到波形平滑的直流电压。由于使用了非线性元件和储能元件,使得输入电流波形畸变而包含大量谐波,电网输入端功率因数低,只有0.5~0.7,因而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是必要的。单周期控制是近年来由Keyue Smedley M提出的新型控制技术,并首先在Buck变换器中进行了实验验证 。其控制思想是通过控制开关的占空比,使每个开关周期中开关变量的平均值严格等于或正比于控制参考量。其突出的特点是,开关变量在一个开关周期中精确地跟随控制基准,提供了很快的动态响应和很好的输入扰动抵制,在一个开关周期内有效地消除电源纹波干扰和开关误差,控制方法简单可靠。     IR公司
[电源管理]
用于3kVA电源的<font color='red'>AC</font>/DC<font color='red'>变换器</font>
交错并联DC/DC变换器方案
  1 引言   笔者提出了一种交错并联的低压大电流DC-DC变换器,它的一次侧采用对称半桥结构,而二次侧采用倍流整流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极大地减小滤波电容上的电流纹波,从而极大地减小了滤波电感的大小与整个DC-DC变换器的尺寸。这种变换器运行于48V的输入电压和100kHz的开关频率的环境。   2 倍流整流的低压大电流DC-DC变换器的结构分析   倍流整流低压大电流DC-DC变换器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一次侧采用对称半桥结构,二次侧采用倍流整流结构,在S1导通时SR1必须截止,L1充电;在S2导通时SR2必须截止,L2充电,这样滤波电感电流就会在滤波电容上移项叠加。图2给出了开关控制策略。   
[电源管理]
交错并联DC/DC<font color='red'>变换器</font>方案
反激变换器准谐振控制器ICE1QS01的应用电路简介
0 引言 ICE1QS01是英飞凌公司推出的一种输出功率范围从1W到300W,带或不带功率因数校正(PFC)的反激式变换器控制器。该控制器IC工作在准谐振模式,典型应用包括TV,VCR,DVD播放机,卫星接收机和笔记本电脑适配器等。 为了在轻载下降低功率消耗,ICE1QS01随着负载的减小,其开关频率逐步数字式地降至20kHz的最低值。同时,随频率降低保持准谐振模式。在从满载到空载的整个负载范围内,能够平稳工作。当工作频率降低时,IC的数字抗抖动电路可以消除过零信号的连续跳动,尤其是可以避免电视机中因偏转引起的负载连续变化产生的抖动。为了减小功率MOSFET的开关应力,功率晶体管总是在最低的电压上接通。电压调整既可利用内部
[嵌入式]
基于双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分析矩阵变换器
摘要:矩阵变换器的控制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对矩阵变换器应用双空间矢量调制方法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并借助于其中的S函数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这种调制策略使整个调制时间缩短,设计可靠,矩阵变换器复杂的控制过程被简化了,输出线电压是正弦性很好的PWM波形。给实际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方便。 关键词:矩阵变换器;Matlab/Simulink;双空间矢量调制;S函数;占空比     传统的AC/DC/AC变换器体积和重量庞大(存在直流环节),谐波电流的存在对其他的设备有严重的影响。矩阵变换器的提出解决了这些问题,相比较传统的变换器,矩阵变换器有以下优点:     1)没有电感器或电容器这样体积庞大的储能元件,结
[电源管理]
基于双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分析矩阵<font color='red'>变换器</font>
专用的模一数变换器
专用的模一数变换器
[模拟电子]
专用的模一数<font color='red'>变换器</font>
宽电压输入半桥LLC谐振变换器设计与实验
半桥型LLC谐振变换器由于拓扑简单、工作效率高而得到广泛研究。此处针对宽电压输入的工作情况,采用脉冲频率调制(PFM),避免了传统PWM控制占空比变化范围大的问题。为了提升变换器效率,对各关键谐振参数进行设计,分析了其对电源输出特性的影响,使得初级开关管实现零电压开通(ZVS),次级二极管实现零电流关断(ZCS)。结合理论数学推导和增益曲线分析,设计了一台100 W的变频半桥型LLC谐振变换器样机,并完成了相关实验,验证了参数设计的正确性,样机的最大效率达到93.95%。同时对变换器进行了损耗分析,以便进一步优化设计。 1 引言 半桥型DC/DC变换器广泛用于中小功率场合。通过增大开关频率,可有效减小电源体积和重量,但会增加开关
[电源管理]
宽电压输入半桥<font color='red'>型</font>LLC谐振<font color='red'>变换器</font>设计与实验
正激变换器中变压器的设计
变换器,是将信源发出的信息按一定的目的进行变换。矩阵式变换器是一种新型的交-交电源变换器。和传统的变换器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不需要中间直流储能环节;能够四象限运行;具有优良的输入电流波形和输出电压波形;可自由控制的功率因数。
[模拟电子]
移相式零电压软开关变换器与UC3875的应用
    摘要: 介绍开关电源的发展过程及其主要发展方向,着重介绍移相式软开关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以及UC3875的应用。     关键词: 软开关  谐振变换器  移相式零电压变换器 1 引言     从传统的线性电源到目前的开关电源,尤其从70年代以来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使开关电源有了质的飞跃,从而在电源产品中掀起了一股高频化、小型化、模块化的浪潮。目前,开关电源的体积主要还是由电容、电感和变压器等储能元件决定,因而开关电源的小型化,实质上就是一个减小储能元件体积的过程。在一定频率范围之内,开关频率的提高,不仅能有效地减小电容、电感和变压器的体积,还能抑制干扰,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电源管理]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更多每日新闻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