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耦合器的增强隔离

最新更新时间:2012-08-18来源: 电子发烧友关键字:数字隔离器  IEC60950  数据耦合器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简介

触电安全的主要原则是,在危险加电电路与电气器件用户可接触的任何导体间必须存在相当于两个独立绝缘系统的屏障。绝缘系统之一可为安全接地机壳或单个内部绝缘层,或者配置两个绝缘系统以提供冗余保护。随着电气系统日益复杂,需要在不损失信号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两个绝缘层进行电流隔离通信,因此需要具有等效电气强度和双冗余绝缘系统可靠性的器件。这种器件称为强化绝缘器件,依靠结构、类型测试和生产持续监控来确保两个独立系统具有同等的安全性。

本文将讨论如何根据IEC60950、相关的IEC60747-5-5及VDE-0884-10的结构和测试要求在光耦合器和数字隔离器中构建强化绝缘,以及适用于两种隔离器的其他公认IEC标准的差异。

安全隔离

现代系统需要隔离有许多原因,比如与电池充电系统或电机驱动器中的高端器件通信、中断通信系统中的接地环路或保护用户免受危险线路或副边电压伤害。隔离水平取决于具体应用所要求的安全水平。功能隔离无法为用户提供保护,仅提供器件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没有绝缘故障时,基本或单一绝缘的触电保护水平足以保护操作员。但为了保护人员免受危险电压伤害,法规要求在针对触电保护提供两个独立绝缘系统的基础上,还需提供补充层,以便在故障桥接一个绝缘系统时,另一个冗余系统仍能保证操作员的安全。这种设计称为双重绝缘。绝缘的首要要求是安全性而非电气功能,因此评估期间的故障准则是隔离栅在认证后是否完好无损,如果器件仍符合原有技术规格则更佳。

现代系统越来越需要通过隔离栅传递信息。例如,在电源控制和反馈应用中,数据必须从交流/直流转换器的SELV(安全特低电压)端流向电源的线路端。操作员可以接触电源的SELV端,因此,数据路径中必须存在两个独立隔离系统,从而保护操作员免遭电击。电阻或电容等无源器件可以串联运行,功能不会明显下降,但是将两个数据隔离器放在路径中却并不可行,原因有多个。首先,模拟数据将失去保真度,而且数字数据将具有长传播延迟和附加抖动。其次,需要中间电源才能在两个绝缘层间运行耦合器接口。由于数据隔离器件不切实际地加倍,因此需要直接跨越双重绝缘边界连接单个器件,同时不牺牲安全性。此类器件归类为强化绝缘器件。

器件级要求

器件强化绝缘通过两种方法评估,一种是器件的外部尺寸,例如爬电距离、间隙和漏电指数,另一种是内部电气性能。内部和外部要求的处理方法大不相同。

外部尺寸必须等于由双重绝缘系统基本层和补充层提供的总距离。一般而言,强化器件的所有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两倍于基本/补充额定器件。图2例示了两个常见工作条件及所需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外部环境和表面特性可以决定外部间距要求,其中包括预期污染物数量、气压,以及器件外表面被表面放电侵蚀的倾向,这称为漏电起痕。

 

 

评估器件内部特性的方法说明绝缘质量比具备所需的绝缘厚度更重要。因此制造商可证明器件具有所需的电气特性,可耐受长短期电压应力。

IEC60950标准的要求适用于办公和电信设备,很大程度上也适用于医疗器件。外部尺寸和材料可利用测微计轻松验证,并通过散装材料测试验证漏电指数。对于内部要求,有三种认证器件的方法。

可在假设器件仅包含固体绝缘的条件下进行评估。这是最简单的方法,它要求绝缘层内或沿粘合接头的所有内部距离大于0.4 mm。无需任何进一步测试。不过,符合这些要求的高性能数据耦合器难以制造。人们普遍认为0.4 mm最低绝缘厚度适用于所有强化隔离器件;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工程师容易混淆。

如果器件是光耦合器,则应采用IEC60747-5-5标准。这是专为认证光耦合器强化绝缘而设计的严格标准,包含一连串类型测试和寿命测试,且每个测试后安排隔离耐受验证测试。

器件可视为半导体器件。此类器件具有一组类似于IEC60747-5-5要求的类型测试。该方法由数字隔离器使用,因为光耦合器标准的测试要求是专为光耦合器结构而定制的。

强化额定值的认证和维护分三个阶段完成。

1) 评估材料和尺寸,实施电气类型测试。测试包括热循环、有限寿命测试和电气过应力,有可能造成加热或灾难性绝缘故障。隔离完整性通过每种环境或测试后的电压耐受测试来检查。表1中总结了IEC60747类型测试。

2) 根据尺寸和类型测试认证器件后,与制造阶段一样,通过电压耐受测试检查每个器件的绝缘完整性。采用IEC60747-5-5或同等认证时,应对每个器件进行局部放电绝缘质量测试。

3) 认证机构执行定期审查,以验证材料组合和尺寸未改变,所有装配线测试使用已校准的设备正确实施。某些类型测试以采样形式定期重复,并接受审查员审查。

隔离要求发展趋势

上文主要讨论应用最广泛的标准之一。不同的标准在器件级具有完全不同的要求。一个标准的各个版本之间甚至也会发生变化。由于IEC趋向于制定统一的方法,这一问题正在得到解决。由于各标准委员会仍具有很大独立性,解决此问题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系统级标准应用的统一趋势从器件级标准IEC60747-5-5的推出可见一斑。如果此类标准延伸至器件,便可取代系统级标准的特定要求,如现代系统需要隔离有许多原因,比如与电池充电系统或电机驱动器中的高端器件通信、中断通信系统中的接地环路或保护用户免受危险线路或副边电压伤害。隔离水平取决于具体应用所要求的安全水平。功能隔离无法为用户提供保护,仅提供器件正常工作所需的绝缘。没有绝缘故障时,基本或单一绝缘的触电保护水平足以保护操作员。但为了保护人员免受危险电压伤害,法规要求在针对触电保护提供两个独立绝缘系统的基础上,还需提供补充层,以便在故障桥接一个绝缘系统时,另一个冗余系统仍能保证操作员的安全。这种设计称为双重绝缘。绝缘的首要要求是安全性而非电气功能,因此评估期间的故障准则是隔离栅在认证后是否完好无损,如果器件仍符合原有技术规格则更佳。

部分第2点所述。目前此标准仅适用于光耦合器,而不适合其他更新的数字隔离器;不过,VDE已经制定标准草案VDE0884-10,将IEC60747-5-5标准的绝缘测试应用于数字隔离器。

这些标准为强化绝缘提出了高要求,包括10 kV或更高水平下的电涌测试。极薄的绝缘层无法通过该测试,已经证明它对许多光耦合器和数字隔离器的强化绝缘认证具有很好的鉴别效果。不满足要求的器件通常会转而依据IEC60747-5-2标准,该标准适用于基本绝缘。这是另一个隔离系统设计人员容易混淆的地方,就是误以为IEC60747-5认证自动赋予强化状态。IEC委员会目前正在修订IEC60747-5-5标准,以纳入数字隔离器。下一个统一标准未来将覆盖所有IEC系统级标准,可避免此类混淆。

结束语

数字隔离器中的强化绝缘经设计和认证后可提供双重绝缘系统的保护,同时具有单个绝缘栅的数据传输性能。从外部来看,器件的爬电距离和间隙要求相当于基本绝缘要求的两倍。从内部来看,绝缘要么符合包括最短绝缘距离在内的固体绝缘要求,要么在生产期间接受广泛类型测试和装配线测试。通过测试验证强化绝缘额定值,而不是提供详细结构要求,这有利于绝缘技术创新的认证,同时不必为每种新技术重写标准。

关键字:数字隔离器  IEC60950  数据耦合器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数据耦合器的增强隔离

上一篇:隔离端子的抗干扰和应用选择
下一篇:空间受限型应用中的 PMBus 热插拔电路介绍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7 15:01

优化CAN节点位时序以适应数字隔离器传播延迟
控制器局域网(CAN)由ISO 11898标准定义,广泛用于工业和汽车应用中。CAN协议(比如DeviceNet或CANOpen)依赖内置的错误检查和差分信号采样。电流隔离可进一步增强鲁棒性,能够抗高压瞬变,但会增加传播延迟。CAN节点经过优化配置,哪怕存在隔离时也具有最大数据速率和传送距离。 为什么传播延迟很重要 传播延迟会影响节点间的并发传输和仲裁。冲裁依赖于CAN信号发送;逻辑0表示“主动”(总线间的差分电压),逻辑1表示“被动”(全部输出为高阻抗),意味着主动位将覆盖被动位。发射时,所有节点监控总线;而发射被动位时则停止,从而允许另一个节点赢得仲裁(图1中的节点A)。 图1.两个节点间的仲裁 传播延迟不可过
[嵌入式]
智能电表应用数字隔离器
兼容直流的电流互感器一直用于检测智能电表中的交流电流,但它有一些缺点,而且很昂贵。对于某些应用,分流电阻是更好的电流传感器选择,因为它价格低廉、具有高线性度并且抗磁场干扰。遗憾的是,分流电阻不具有电流互感器所固有的电气隔离特性。在要求隔离的智能电表等应用中,采用隔离电源技术的数字隔离器与分流电阻结合可提供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   单相防窃电智能电表   考虑图1所示的单相防窃电智能电表。模拟前端(AFE) IC利用分流电阻测量相位电流,并利用一个简单的分压器测量相位电压,从而计算电能并监控负载的质量。在这种应用中,电力线相位电压用作AFE的接地参考。零线电流测量必须隔离,从而保护AFE免受高压影响。AFE利用标准SPI或I
[模拟电子]
利用数字隔离器解决智能电表隔离问题
  直流电(DC)耐受电流变压器被使用于智能型电表(Smart Meter)中感测AC(交流电)电流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但是它们有某些缺点,而且可能很昂贵。对于某些应用装置而言,电阻式分流器是较佳的电流感测器,因为比较没那么昂贵,而且具有高线性度,又能够抵抗磁力的影响。   但不幸的是,电阻式分流器本身并不具备电流变压器的电力隔离功能。在如智能型电表之类须要隔离的应用装置内,具备隔离式电力技术并结合分流电阻的数位隔离器,则为以上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改进单相位防窜改智能型电表   在单相位防窜改智能型电表(图1)中,类比前端(AFE)IC会利用电阻分流器量测相位电流,以及利用简单的电压分配器量测相位电压,藉以计算能源与监
[电源管理]
利用<font color='red'>数字隔离器</font>解决智能电表隔离问题
智能电表应用数字隔离器
简介 兼容直流的电流互感器一直用于检测智能电表中的交流电流,但它有一些缺点,而且很昂贵。对于某些应用,分流电阻是更好的电流传感器选择,因为它价格低廉、具有高线性度并且抗磁场干扰。遗憾的是,分流电阻不具有电流互感器所固有的电气隔离特性。在要求隔离的智能电表等应用中,采用隔离电源技术的数字隔离器与分流电阻结合可提供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 单相防窃电智能电表 考虑图1所示的单相防窃电智能电表。模拟前端(AFE) IC利用分流电阻测量相位电流,并利用一个简单的分压器测量相位电压,从而计算电能并监控负载的质量。在这种应用中,电力线相位电压用作AFE的接地参考。零线电流测量必须隔离,从而保护AFE免受高压影响。AFE利用标
[嵌入式]
数字隔离器高压可靠性测量
工艺流程和设备的详细展示用于表征我们数字隔离器的长期可靠性,以及他们如何在关键的安全能力方面超越光电耦合器。对于初次使用,设计人员可以在现有电路中使用引脚兼容的基于CMOS的隔离器替换光电耦合器,该基于CMOS的兼容隔离器看起来就像一个光电耦合器,但是与光电耦合器相比性能显著提升。有来自光电耦合器的领先供应商声称我们的器件与老的光电耦合器产品相比在隔离耐压能力方面不够好。作为回应,该视频将帮助你理解如何测量隔离可靠性,以及为什么Silicon Labs隔离器的隔离完整性不仅不用担心,而且事实上,它应成为所有隔离器产品向往的标杆。 详情请看视频,地址为:http://bbs.21ic.com/icview-550370-1-1
[测试测量]
<font color='red'>数字隔离器</font>高压可靠性测量
电机驱动借力数字隔离器 拉开与传统方案的距离
光耦合器与数字隔离器的背景知识 光耦合器使用LED发出的光将数据通过隔离栅传输到一个光电二极管。当LED开启和关闭时,将在电气隔离光电二极管一端产生逻辑高和低信号。光耦合器的速度与光电二极管检波器的速率以及为其二极管电容充电的时间直接相关。提升速度的一种方式是提高LED电流,但其代价是功耗的增加。 而基于变压器的数字 隔离器 借助变压器以磁性方式将数据通过隔离栅进行耦合。 变压器电流脉冲通过一个线圈,形成一个很小的局部磁场,从而在另一个线圈生成感应电流。变压器的传输速率自然比光耦合器快很多。而且变压器为差分架构,具有出色的共模瞬变抗扰度。另外,由于数字隔离器基于变压器,而光耦合器则基于LED,因此,数字 隔离器 的可靠性/MTT
[电源管理]
电机驱动借力<font color='red'>数字隔离器</font> 拉开与传统方案的距离
利用数字隔离器优化隔离系统设计
内容提要   工业环境中使用的测量器件往往需要进行隔离以确保用户和系统安全,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在高共模电压下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数字隔离器为光耦合器一类的较老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靠、易用的替代方案。利用数字隔离器,工程师们可以优化隔离系统设计,以降低功耗、保证系统性能,同时无需借助额外的设计裕量来补偿缺失或不完整的器件规格。    简介   设计隔离测量仪器颇具挑战性,有时甚至会令人沮丧不已。隔离前端可以保护用户免受测量系统中可能存在的致命电压的伤害,同时允许工程师在高共模电压下进行精确的测量。图1所示为此类测量的一个典型示例。在高压燃料电池或电池组中,了解单个电池的电压有助于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
[模拟电子]
利用<font color='red'>数字隔离器</font>优化隔离系统设计
在非隔离应用中将数字隔离器用作电平转换器
iCoupler数字隔离器广泛用于跨越隔离栅传输数字信号。某些情况下,数字隔离器在非隔离应用中也非常有用。 –48V DC-DC电源 在通信电源应用中,标准电轨为–48V直流,且原边控制信号以该电轨为参考。副边控制信号通常是以地为参考的低电压I/O(例如,+5V、+3.3V CMOS)。原边地和副边地相连,整个系统为非隔离式。这类DC-DC电源应用中,数字隔离器适合为反馈信号提供电平转换功能。如图1所示,副边的高电平输入电压为5V,低电平电压为0V;原边的高电平电压为–43V,低电平为–48V。数字隔离器的原边地连接–48V电轨,且VDD电源连接–43V。由于存在内置隔离栅,隔离器的每一边都在独立的电压域内工作,提供了电平转换的功
[电源管理]
在非隔离应用中将<font color='red'>数字隔离器</font>用作电平转换器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