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简析

最新更新时间:2014-01-27来源: 电源网关键字:开关电源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 开关电源的定义:

输入交流电压(AC)经由整流滤波以后可获得一高压的直流电压(DC=1.4AC),此电压接入交换元件当做开关使用在20KHZ~100KHZ的高频状态。这时直流高压会被切割成高频的方波信号,这个方波信号经由功率隔离变压器,在二次侧可以获得事先所设定的电压值,然后再经由整流与滤波就可以获得所需的直流输出电压。开关电源的方框图如下:

2.开关电源的分类:

开关电源按照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类型可以分为四类,即DC-DC,AC-DC,DC-AC,AC-AC。其中DC-AC,AC-AC在实际应用中很少见到,本文叙述从略。

2.1 DC/DC变换 是将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也称为直流斩波。斩波器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是脉宽调制方式Ts不变,改变ton(通用),二是频率调制方式,ton不变,改变Ts(易产生干扰)。其具体的电路由以下几类:

(1) Buck电路——降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Uo小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同。

(2) Boost电路——升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Uo大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同。

(3) Buck-Boost电路——降压或升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Uo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反,电感传输。

(4) Cuk电路——降压或升压斩波器,其输出平均电压Uo 大于或小于输入电压UI,极性相反,电容传输。

2.2 AC/DC变换

AC/DC变换是将交流变换为直流,其功率流向可以是双向的,功率流由电源流向负载的称为“整流”,功率流由负载返回电源的称为“有源逆变”。AC/DC变换器输入为50/60Hz的交流电,因必须经整流、滤波,因此体积相对较大的滤波电容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因遇到安全标准(如UL、CCEE等)及EMC指令的限制(如IEC、FCC、CSA),交流输入侧必须加EMC滤波及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元件,这样就限制AC/DC电源体积的小型化,另外,由于内部的高频、高压、大电流开关动作,使得解决EMC电磁兼容问题难度加大,也就对内部高密度安装电路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同样的原因,高电压、大电流开关使得电源工作消耗增大,限制了AC/DC变换器模块化的进程,因此必须采用电源系统优化设计方法才能使其工作效率达到一定的满意程度。

2.3 DC/AC变换;

2.4 AC/AC变换。

3.常用的拓扑结构:

3.1 单端反激变换器

3.1.1、电路拓扑图

3.1.2、电路原理

其变压器T1起隔离和传递储存能量的作用,即在开关管Q开通时Np储存能量,开关管Q关断时Np向Ns释放能量。在输出端要加由电感器Lo和两Co电容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变压器初级需有Cr、Rr和Dr组成的RCD漏感尖峰吸收电路。输出回路需有一个整流二极管D1。由于其变压器使用有气隙的磁芯,故其铜损较大,变压器温相对较高。并且其输出的纹波电压比较大。但其优点就是电路结构简单,适用于200W以下的电源且多路输出交调特性相对较好。

3.2 双管反激变换器

3.2.1、电路拓扑图

3.2.2、电路原理

其变压器T1起隔离和传递储存能量的作用,即在开关管Q1、Q2开通时Np储存能量,开关管Q1、Q2关断时Np向Ns释放能量,同时Np的漏感将通过D2、D3返回给输入,可省去RCD漏感尖峰吸收电路。在输出端要加由电感器Lo和两Co电容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输出回路需有一个整流二极管D1(最好使用恢复时间快的整流管)。

3.2.3、工作特点

a、在任何工作条件下,为使两个调整管所承受的电压不会超过Vs+Vd (Vs:输入电压;Vd:D2、D3的正向压降,),D2、D3必须是快恢复管(当然用超快恢复管更好)。

b、在反激开始时,储存在原边Np的漏电感的能量会经D2、D3反馈回输入,系统能量损失会小,效率高。

c、在与单端反激变换器相比,无需RCD吸收电路;功率器件可选择较低的耐压值;功率等级也会很大。

d、在轻载时,如果在“开通”周期储存在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显得过多的能量,那么在“关断”周期会将过多的能量能量反馈到输入。


3.3 单端正激变换器

3.3.1、电路拓扑图

3.3.2、电路原理

其变压器T1起隔离和变压的作用,在输出端要加一个电感器Lo(续流电感)起能量的储存及传递作用,变压器初级需有复位绕组Nr(此点上我对一些参考书籍存疑,当然有是最好,实际应用中考虑到变压器脚位的问题)。在实际使用中,我也发现此绕组也用RCD吸收电路取代亦可,如果芯片的辅助电源用反激供给则也可削去调整管的部分峰值电压(相当一部份复位绕组)。输出回路需有一个整流二极管D1和一个续流二极管D2。由于其变压器使用无气隙的磁芯,故其铜损较小,变压器温升较低。并且其输出的纹波电压较小。

3.4 双管正激变换器

3.4.1、电路拓扑图

3.4.2、电路原理

其变压器T1起隔离和变压的作用,在输出端要加一个电感器Lo(续流电感)起能量的储存及传递作用,变压器初级无需再有复位绕组,因为D1、D2的导通限制了两个调整管关断时所承受的电压。输出回路需有一个整流二极管D3和一个续流二极管D4(其中D3、D4均最好选用恢复时间快的整流管)。输出滤波电容Co应选择低ESR(等效电阻)大容量,有利于降低纹波电压(当然这对于其它拓扑结构的也是这样要求)。

3.4.3、工作特点

a、 在任何工作条件下,为使两个调整管所承受的电压不会超过Vs+Vd (Vs:输入电压;Vd:D1、D2的正向压降,),D1、D2必须是快恢复管

b、 在与单端正激变换器相比,无需复位电路,有利于简化电路和变压器设计;功率器件可选择较低的耐压值;功率等级也会很大,据我所知现在很多大功率等级的通信电源及电力操作电源都选用了这种电路。

c、两个调整管工作状态一致,同时处通态或断态。我个人建议在大功率等级电源中选用此种电路,主要是调整管好选。

3.5 推挽式变换器

3.5.1、电路拓扑图

3.5.2、电路原理

其变压器T1起隔离和传递能量的作用。在开关管Q1开通时,变压器T1的Np1绕组工作并耦合到付边Ns1绕组,开关管Q关断时Np向Ns释放能量;反之亦然。在输出端由续流电感器Lo和D1、D2付边整流电路。开关管两端应加一RC组成的开关管关断时所产生的尖峰吸收电路。

3.5.3、工作特点

a、在任何工作条件下,调整管都承受的两倍的输入电压。所以此电路多用于大功率等级的DC/DC电源中,这样才有利于选材料。

b、两个调整管都是相互交替打开的,所以两组驱动波形相位差要大于180°(一般书上说差等于180°),因为要存在一定死区时间。

3.6 半桥变换器

3.6.1、电路拓扑图

3.6.2、电路原理

其变压器T1起隔离和传递能量的作用。开关管Q1导通时,Np绕组上承受一半的输入电压,付边绕组电压使D1导通;反之亦然。输出回路D1、D2、Lo、Co共同组成了整流滤波电路。

此电路减小了原边调整管的电压应力,所以是目前比较成熟和常见的电路;如PC Power 70%以上、电子镇流器60%都使用此电路。

3.7 全桥变换器

3.7.1、电路拓扑图

3.7.2、电路原理

此电路多用于大功率等级电源中,目前国内许多研究机构都在此电路是做改造,但对于多数的电源生产厂商来说此电路成熟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很低,自身设计投入开发成本会很高。

关键字:开关电源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开关电源简析

上一篇:太阳能充电设备精彩合集
下一篇:DC/DC模块电源的选择与应用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2:35

高效低功耗的开关电源设计攻略
如何能够让大家更认同你的设计?如何能够在节省成本下提高效率、降低功耗?本文中为大家分享了如何考虑这些问题并给出了实践中的经验。 首先我们来聊一下关于节省成本的问题,以下几个实际例子就可以说明我们在选用各项元器件或IC时候应该考虑的问题。关于拉高/拉低的电阻用多大的阻值?市场最接近的是4.99K(精度1%),其次是5.1K(精度5%),其成本分别比精度为20%的4.7K高4倍和2倍。20%精度的电阻阻值只有1、1.5、2.2、 3.3、4.7、6.8几个类别(含10的整数倍);类似地,20%精度的电容也只有以上几种值,如果选了其它的值就必须使用更高的精度,成本就翻了几倍,却不能带来任何好处。针对于面板上的指示灯的颜色问题,红绿
[电源管理]
详解开关电源拓扑结构优缺点
  为了表征各种电压或电流波形的好坏,一般都是拿电压或电流的幅值、平均值、有效值、一次谐波等参量互相进行比较。在开关电源之中,电压或电流的幅值和 平均值最直观,因此,我们用电压或电流的幅值与其平均值之比,称为脉动系数S;也有人用电压或电流的有效值与其平均值之比,称为波形系数K。   因此,电压和电流的脉动系数Sv、Si以及波形系数Kv、Ki分别表示为:   Sv = Up/Ua -- 电压脉动系数 (1-84)   Si = Im/Ia -- 电流脉动系数 (1-85)   Kv =Ud/Ua -- 电压波形系数 (1-86)   Ki = Id/Ia -- 电流波形系数 (1-87)   上面
[电源管理]
几种基本类型的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就是利用电子开关器件(如晶体管、场效应管、可控硅闸流管等),通过控制电路,使电子开关器件不停地“接通”和“关断”,让电子开关器件对输入电压进行脉冲调制,从而实现DC/AC、DC/DC电压变换,以及输出电压可调和自动稳压。 开关电源一般有三种工作模式:频率、脉冲宽度固定模式,频率固定、脉冲宽度可变模式,频率、脉冲宽度可变模式。前一种工作模式多用于DC/AC逆变电源,或DC/DC电压变换;后两种工作模式多用于开关稳压电源。另外,开关电源输出电压也有三种工作方式:直接输出电压方式、平均值输出电压方式、幅值输出电压方式。同样,前一种工作方式多用于DC/AC逆变电源,或DC/DC电压变换;后两种工作方式多用于开关稳压电源。
[电源管理]
几种基本类型的<font color='red'>开关电源</font>工作原理
开关电源的测试项目
良好的 开关 电源 必须符合所有功能规格、保护特性、安全规范(如UL、CSA、VDE、DEMKO、SEMKO,长城等等之耐压、抗燃、漏电流、接地等安全规格)、电磁兼容能力(如FCC、CE等之传导与幅射干扰)、可靠性(如老化寿命测试)、及其他特定需求等。 开关电源包括下列之型式: ·AC-DC:如个人用、家用、办公室用、工业用(电脑、周边、传真机、充电器) ·DC-DC:如可携带式产品(移动电话、笔计本电脑、摄影机,通信交换机二次电源) ·DC-AC:如车用转换器(12V~115/230V) 、通信交换机振铃信号电源 ·AC-AC:如交流电源变压器、变频器、UPS不间断电源 开关电源的设计、制造
[电源管理]
基于TopswitchⅡ芯片开关电源理论设计与仿真
   引言   直流稳压电源是现代电力电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直流电源系统是高质量现代电子系统的重要保证。开关电源本身种类繁多,设计方法也复杂多样,因此研究一种简洁的方法去快速设计出所需要的通用型高效率,低廉价格的开关电源是很有必要的。    1 开关电源工作原理   开关直流稳压电源是基于方波电压的平均值与其占空比成正比以及电感、电容电路的积分特性而形成的。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先对输入交流电压整流,从而形成脉动直流电压,经过DC-DC 变换电路变压,再通过斩波电路形成了不同脉冲宽度的高频交流电,然后对其整流滤波输出需要电压电流波形。如果输出电压波形偏离所需值,便有电流或电压采样电路进行取样反馈,经过与比较电路的电
[电源管理]
基于TopswitchⅡ芯片<font color='red'>开关电源</font>理论设计与仿真
开关电源原理与设计(连载71)
      这里续接连载70介绍集中典型线圈的电感计算方法供大家参考。       5、矩型线圈的电感       矩形线圈如图2-36所示,其电感为:       6、螺旋线圈的电感       其中:       L:螺旋线圈的电感       l :螺旋线圈的长度       N:线圈的匝数       S:螺旋线圈的截面积       μ:螺旋线圈内部磁芯的导磁率       k:长冈系数(由2R/l 决定,表2-1)       【说明】 上式用来计算空心线圈的电感,μ=μ0 ,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当线圈内部有磁芯时,磁芯的导磁率最好选用相对导磁率μr
[电源管理]
<font color='red'>开关电源</font>原理与设计(连载71)
一网打尽开关电源拓扑结构的优缺点
看电压或电流波形的好坏,工程师通常会用其幅值、平均值、有效值、一次谐波等参量互相进行比较,其中幅值和平均值最为直观,因此,电压或电流的幅值与其平均值之比被称为脉动系数S;,也有人用电压或电流的有效值与其平均值之比,则称为波形系数K。小编在本文中就将盘点 开关电源 拓扑结构的优缺点,让它们尽在你的掌握之中。 首先先列出电压和电流的脉动系数Sv、Si以及波形系数Kv、Ki的表示: Sv = Up/Ua —— 电压脉动系数 (1) Si = Im/Ia —— 电流脉动系数 (2) Kv =Ud/Ua —— 电压波形系数 (3) Ki = Id/Ia —— 电流波形系数 (4) 上面4式中,Sv、Si、Kv、Ki分别表示:电压和电流的脉动
[电源管理]
Densei-Lambda推出第5代产品,拥抱开关电源技术和市场巨变
电源厂商电盛兰达(Densei-Lambda)日前在北京宣布推出第五代开关电源产品,以满足业界对环保(符合欧盟ROHS指令)、小型化、高效化开关电源产品的需求。会上,Densei-Lambda推出了4个系列电源新产品、新机型。包括两款第五代新产品——AC-DC标准开关电源HWS系列和CC-E系列DC-DC转换器;业界首次以1U尺寸实现1500W功率的小型大容量CVCC可变电源Genesys系列;以及强调性价比的AC-DC封装型电源SWS系列。 其中,HWS系列是一种输出容量15W-1500W,输出电压3.3V-48V的高效小型产品。与旧型产品相比,在确保同等输出功率的同时减小了50%的体积。该系列阵容丰富,有封装型、无封装型
[焦点新闻]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