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光通信因其频带宽、容量大、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强等特点得到飞速发展,无论在国防领域还是日常通信中作用越来越大;而红外光属于不可光见范围内,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不易被捕捉,所以红外光通信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本装置系统设计采用红外对管作为收发器件,用TDA2822M集成运放及外围元件构成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并进行调制、解调、功率放大。整个系统稳定可靠,随着传输距离的改变,其信号强弱的变化可实时监测。
1.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案
利用950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体,通过自然空间作为通信信道,发射系统采用电信号转换放大、调制,驱动红外发射管以红外光为载体发出光信号。红外光信号经过空间无线传输到达接收端。接收端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后进行解调、放大、滤波、等处理后送给输出端,从而实现通信过程。监测电路用于对信号进行监测。其设计方案原理见图1.
2.电路设计
2.1 发射端电路
采用一块双通道集成运放TDA2822M和外围元件红外发光管、电容、固定电阻、精密可调电阻及6V直流电源组成一个调制发射电路见图2所示。
2.2 接收端电路
同样采用TDA2822M集成运放,外围元件9014三极管、固定电阻、精密可调电阻、电容、红外接收管、扬声器及6V直流电源组成一个解调接收电路。当调制光入射到红外接收管上时,输入光信号,经过解调放大后输出,在扬声器中输出音频信号;发射端与接收端独立用一个6V直流电源,可排除对电路系统的干扰。见图3所示。
2.3 信号监测电路
利用一电压比较器LM393把接收端把信号取出来送入比较电路中,与6脚处所设置的基准电压相比较,利用比较后的输出电压驱动LED.当接收不到信发光二极管亮;反之,接收端接收到信号时,LED不亮;从而实现监测电路。见图4所示。
3.系统整体调试和测试结果
3.1 调试发送电路
将发射模块组装焊接好外围元件,接通电源,用示波器观测、调试电路,调整图2中精密可调电阻R*,使红外发射管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3.2 调试接收电路
同样的,把接收模块组装焊接好,接通电源,在接收端输入一个待调试信号,对电路中的偏置电阻和增益电阻进行调节,达到最佳效果。
3.3 整机调试
在进调试时,发射段和接收端要使用用独立的电源,以减小电源带来的干扰。改变传输距离由近到远进行系统对接调试,采用发射端输入800Hz单音信号;对固定好的电源、发射端和接收端进行调试。使接收端的红外管与发射端的红外管进行准直。以10.0cm距离为移动步长进行动态调试,使增益达到理想状态。
3.4 信号监测电路的调试
采用一挡光片在传输电路中对红外光进行遮挡和放开,从而对接收端的各个信号端口遮挡和不遮挡情况进行电压值比较选取二者变化较为明显的输出口作为比较电路的信号采集点,然后再调节此电路中的可调电阻,直到基准电压为二者的中间值即可实现监测功能。
4.测试结果
4.1 系统测试结果
当系统调试正常工作后,进行实地测试。在输入端输入-800Hz单音信号,测试结果在2.0m以内可以接受到不失真信号。用一障碍物挡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隔断光路信号立即消失,去掉障碍物信号立即恢复,说明信号确实由红外光在空间中传送,且当接收端接收不到信号时,监测电路中的发光二极管亮,系统实物见图5.
红外光在空气中传播有一定的衰减,本系统信号衰减就是由于红外光衰减造成的,为此专门探究信号衰减与距离关系。在输入端输入800Hz单音信号时,在输出端8Ω负载上,测得接收装置的输出电压有效值。逐渐改变传输距离,测出相应的输出电压值。数据见表1;根据数据表1做距离电压图见图6所示。
由图6可看出,当传输距离大于2.0m后,信号衰减到最弱若采用红外光纤进行传输,信号衰减将显着减小。
5.结束语
由以上可知该方案成功实现了有限距离内红外光通信,方案中设计的系统采用集成运放TDA2822M及外围元件制作构成成本低廉,运行稳定、可靠。同理该装置也可采用其它集成运放进行制作与调试,亦能达到一样的效果,若在接收部分加上一功率放大电路可大大提高输出端的负载能力和降噪功能。
上一篇:高性能信号处理通用平台研究
下一篇:一种通用、低成本的KVM over IP控制器的设计方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2:36
Vishay线上图书馆
- 选型-汽车级表面贴装和通孔超快整流器
- 你知道吗?DC-LINK电容在高湿条件下具有高度稳定性
- microBUCK和microBRICK直流/直流稳压器解决方案
- SOP-4小型封装光伏MOSFET驱动器VOMDA1271
- 使用薄膜、大功率、背接触式电阻的优势
- SQJQ140E车规级N沟道40V MOSFET
- MathWorks 和 NXP 合作推出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 Model-Based Design Toolbox
- 意法半导体先进的电隔离栅极驱动器 STGAP3S为 IGBT 和 SiC MOSFET 提供灵活的保护功能
- 全新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问世:正负极距离小于0.000001米
- 东芝推出具有低导通电阻和高可靠性的适用于车载牵引逆变器的最新款1200 V SiC MOSFET
- 【“源”察秋毫系列】 下一代半导体氧化镓器件光电探测器应用与测试
- 采用自主设计封装,绝缘电阻显著提高!ROHM开发出更高电压xEV系统的SiC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 艾迈斯欧司朗发布OSCONIQ® C 3030 LED:打造未来户外及体育场照明新标杆
- 氮化镓取代碳化硅?PI颠覆式1700V InnoMux2先来打个样
- 从隔离到三代半:一文看懂纳芯微的栅极驱动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