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技术基础:有效减少开关损耗的“软开关”技术

最新更新时间:2014-04-13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电源技术  开关损耗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磁性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在开关电源中占有很大比例,而开关电源的发展方向是体积小、重量轻和低成本,高频化可以有效的减小磁性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即开关器件的工作频率越高,其体积和重量越小。传统的DCOC变换器中,开关器件工作在硬开关状态。

  硬开关的缺点如下:

  (1)开通和关断过程损耗比较大;

  (2)感性关断问题:

  当电路中有感性器件时,开关器件关断时,会感应出很高的电压尖峰,极易损坏开关器件;

  (3)容性开通问题:

  当开关器件在高压下开通时,开关器件结电容中的能量将全部消耗在该器件上,从而易使该开关器件因为过热而损坏;

  (4)二极管反向恢复问题:

  二极管由导通变为截止时,有一个反向恢复时间,在此时间内,二极管仍处于导通关态,若立即开通与其串联的开关器件,会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易损坏该开关器件。

  由于硬开关存在以上缺点,限制了开关器件工作频率的提高,在软开关技术出来之前,功率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是很大的。为了弥补硬开关工作的不足,提出了软开关技术。

  软开关技术的原理

  所谓“软开关”是与“硬开关”相对应的。硬开关是指在功率开关的开通和关断过程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比较大,产生开关损耗和噪声也较大,开关损耗随着开关频率的提高而增加,导致电路效率下降;开关噪声给电路带来严重的电磁干扰,影响自身及周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软开关是在硬开关电路的基础上,加入电感、电容等谐振器件,在开关转换过程中引入谐振过程,开关在其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通;或使流过开关器件的电流为零时关断,使开关条件得以改善,降低硬开关的开关损耗和开关噪声,从而

  提高了电路的效率。

  

图1 理想状态下软开关和硬开关波形比较图

  软开关包括软开通和软关断两个过程:

  理想的软开通过程是:开关器件两端的电压先下降到零后,电流再缓慢上升到通态值,所以开通时不会产生损耗和噪声,软开通的开关称之为零电压开关。

  理想的软关断过程是:开关器件两端的电流先下降到零后,电压再缓慢上升到通态值,所以关断时不会产生损耗和噪声,软关断的开关称之为零电流开关。

  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理想波形和硬开关波形如图1所示,由图可以看出,在硬开关状态下,功率开关管两端的电压、电流有明显的交叠区,在此交叠区内产生开关损耗;而在软开关状态下,功率开关管两端的电压、电流几乎没有交叠区,所以也就不会产生开关损耗。

关键字:电源技术  开关损耗 编辑:探路者 引用地址:电源技术基础:有效减少开关损耗的“软开关”技术

上一篇:电源的电磁干扰技术设计要点
下一篇:如何选择电源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2:38

开关电源技术发展值得关注的十个点
开关电源技术发展值得关注的十个点   上世纪60年代,开关 电源 的问世,使其逐步取代了线性稳压电源和SCR相控电源。40多年来,开关电源技术有了飞迅发展和变化,经历了功率半导体器件、高频化和软开关技术、开关电源系统的集成技术三个发展阶段。   功率半导体器件从双极型器件(BPT、SCR、GTO)发展为MOS型器件(功率MOSFET、IGBT、IGCT等),使电力电子系统有可能实现高频化,并大幅度降低导通损耗,电路也更为简单。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高频化和软开关技术的开发研究,使功率变换器性能更好、重量更轻、尺寸更小。高频化和软开关技术是过去20年国际电力电子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集成电力电子系统和集
[电源管理]
高通公司选择IDT 开发基于无线电源技术的集成接收器芯片
拥有模拟和数字领域的优势技术、提供领先的混合信号半导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IDT®公司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NASDAQ: IDTI)和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 Incorpo-rated, NASDAQ: QCOM)宣布,两家公司已经展开合作,促成IDT在高通WiPower™技术基础上开发用于消费电子设备的一款集成电路(IC)。这款IC在设计上将满足高通最新的近场磁共振无线电源充电解决方案要求,该解决方案可以无空间限制地为包括手机和其他充电电池/低功率直充设备在内的消费电子提供充电。 IDT 公司副总裁兼模拟与电源部门总经理ArmanNaghavi表示:“我
[电源管理]
Densei-Lambda推出第5代产品,拥抱开关电源技术和市场巨变
电源厂商电盛兰达(Densei-Lambda)日前在北京宣布推出第五代开关电源产品,以满足业界对环保(符合欧盟ROHS指令)、小型化、高效化开关电源产品的需求。会上,Densei-Lambda推出了4个系列电源新产品、新机型。包括两款第五代新产品——AC-DC标准开关电源HWS系列和CC-E系列DC-DC转换器;业界首次以1U尺寸实现1500W功率的小型大容量CVCC可变电源Genesys系列;以及强调性价比的AC-DC封装型电源SWS系列。 其中,HWS系列是一种输出容量15W-1500W,输出电压3.3V-48V的高效小型产品。与旧型产品相比,在确保同等输出功率的同时减小了50%的体积。该系列阵容丰富,有封装型、无封装型
[焦点新闻]
服务器电源技术及标准介绍
  作为服务器运行的“动力系统”,电源系统的整体性能无疑是提高服务器整机系统可用性、可靠性的关键之一,不仅实现键盘、鼠标、系统时钟、软件开关机以及提供服务器网络远程唤醒必备电源,实现诸如多路处理器、多个高速大容量硬盘以及高速I/O外设的负载需求等整机扩展性也需要足够的电力支持,而且从整体机箱内部结构设计上来说,电源系统也功不可没,如有效设计的电源风扇除可以给自身提供足够的制冷外,还可调整整个机箱系统的散热;另外,如果本机电源系统采用可变速风扇设计,还可根据自身及环境温度调节转速,并减少自身发热量和降低噪音;而冗余技术的采用更可以提高本机电源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所以,如果您在搭建高可用服务器网络系统的时候,除了寻找可靠的UPS外部电源
[电源管理]
Diodes DFN2020封装P通道MOSFET降低负载开关损耗
Diodes公司 (Diodes Incorporated) 新推出的DMP1022UFDF及DMP2021UFDF P通道MOSFET采用了设计小巧的2mm x 2mm DFN2020封装,分别提供12V和20V的额定值。新产品适用于追求高效电池管理的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超极本等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的负载开关,以及物联网的应用。 两款MOSFET在低栅极驱动情况下提供低导通电阻,有效满足那些希望用简易的方法关闭低压电源轨的电路设计人员。这还确保低至1.5V的电源轨能够以最低通损耗进行开关。DMP1022UFDF在-2.5V栅极驱动下的导通电阻少于20m ;DMP2021UFDF在-1.8V栅极驱动下的导通电
[电源管理]
通信电源技术进步与回顾
近几年,在电话网、移动网、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带动下通信电源(含动力设备及环境监控系统)的产品品种、规格、系列、质量及产品新技术的采用,都有长足的进步,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最显著的变化是: (1)大批应用新技术、新器件的低耗节能产品完全替代了过去的高能耗产品,体积也缩小了; (2)产品的适用性、完整性、配套性更符合国内通信局站的需要; (3)产品的自动化程度高,监控能力强,加快实现无人或少人维护和值守。   根据《通信局站电源系统总技术要求》行业标准,局站电源系统将由市电交流(含自备交流电源)、高压配电、直流电源与蓄电池组、低压配电、UPS(不间断电源)、动力与环境集中监控等六大分系统组成,现照此就它们的技术进步
[电源管理]
延长便携式电源寿命短期内难突破
  也许有一天,你的iPod或笔记本的电池可以用上好几个星期。但在此之前,你就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来让你的设备尽可能地运行更长时间。   可是到了最后,无论是MP3播放器、手机还是PC,还是会发出一个象征着不详的闪光符号,或者令人沮丧的“哔哔”声 - 这意味着它们即将耗光电池的电量。你一定要做好准备,因为这个“电池电量过低”的警报一旦出现,你的设备马上就会关机了。   在市场总额达到550亿美元的全球电池市场,电源的化学难题是核心问题。工程师们已经对各种设备作出了改进,使得在尺寸如书本大小的设备上观看完整的电影成为了现实,但便携式电源技术却没有跟上这个发展的步伐。   在电池行业经营多年的Zpower公司首席执行官R
[手机便携]
解析:LED开关电源技术四大趋势
随着 LED照明 产业的快速发展, LED 电源市场也快速膨胀。一方面,传统电源厂商纷纷推出LED电源产品,另一方面,众多创业型的企业也纷纷成立。根据专家分析未来LED电源的四大发展趋势。    一、非隔离DC/DC技术迅速发展   近年来,非隔离DC/DC技术发展迅速。目前一套电子设备或电子系统由于负载不同,会要求电源系统提供多个电压挡级。如台式PC机就要求有+12V、+5V、+3.3V、-12V四种电压以及待机的+5V电压,主机板上则需要2.5V、1.8V、1.5V甚至1V等。一套AC/DC中不可能给出这样多的电压输出,而大多数低压供电电流都很大,因此开发了很多非隔离的DC/DC,它们基本上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在内部含有功率
[电源管理]
小广播
最新电源管理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