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BT,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储备,不是短时间内靠砸团队、砸资金就能突破的。市场层面,认证周期较长,替换成本高,壁垒更是很高。不管是技术还是市场,IGBT行业对新进入者都极其不友好。毕竟我们起步晚了那么多年,要追赶,还是存在重重障碍。
IGBT是一个难啃的骨头,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
市场需求大,中国企业落后,这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中国目前IGBT市场规模约为150亿人民币,但95%的市场被国外企业所垄断。唯一有突破希望的是之前文章里曾提到连续22个涨停下的中国IGBT过的,那个连续22个涨停的斯达半导。
至于其他功率半导体器件的上市公司,产品还是以传统的MOSFET和二极管为主,号称有IGBT产品,也大都处在一个炒概念的阶段,产品不成熟,营收占比基本可以忽略。
斯达半导是国内IGBT领域的领军企业,IGBT模块的市场份额占有率已经排到了全球第10位。
即便斯达半导的IGBT模块已经进入了全球10强,其IGBT芯片也有将近一半依赖外购,采购总金额比例也有47.29%,采购方包括英飞凌(Infineon)、 Si-Chip(ABB经销商)、艾塞斯(IXYS)等。
不过可喜的是,这个数据在一直下降,由2016年的79.74%一直下降到目前的不足50%。
为什么IGBT这么难?这是一个触及灵魂深处的问题。
首先,从IGBT原理来看,这是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电路,具备初级的大学本科模电知识储备就能看懂,一个BJT+MOSFET,就构成了一个IGBT电路,实现“非通即断”的电路原理。
只是几个pn结而已,相比较数字逻辑芯片上面,密密麻麻几亿个晶体管,看起来费眼睛多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IGBT芯片属于电力电子芯片,需要工作在大电流、高电压、高频率的环境下,对芯片的可靠性要求较高,同时芯片设计需保证开闭和损耗、抗短路能力和导通压降(控制热量)三者处于均衡状态,芯片设计与参数调整优化十分特殊和复杂。
所以,IGBT芯片设计上很多时候是knowhow的东西,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储备。老师傅不出手,累死一万个徒弟。
所以,IGBT原理简单,设计工艺上难,这是其一。
在芯片制造层面上,IGBT芯片一般分为IDM模式和Fabless模式。
IDM模式中,财大气粗的厂商自建产线进行芯片制造,主要目的除了产能可控之外,就是为了工艺可控,能够把高端核心工艺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没有财力自建产线的IGBT厂商,只有采用Fabless模式,需要寻找合作代工厂,并向代工厂商提
供IGBT芯片设计和生产工艺。
国内采用IDM模式的,主要有比亚迪半导体,收购LFoundry的中科君芯也有往IDM转型趋势。
而以斯达半导为代表的IGBT厂商,还是以代工为主。斯达半导合作的代工厂是上海华虹和上海先进。
特别对于Fabless模式,要完成和代工厂的技术磨合,在别人产线上规模化生产出符合各项参数指标的芯片,谈何容易!
所以,IGBT制造工艺难,费人,自建产线难,费钱,这是其二。
要实现IGBT“非通即断”的功能,单靠一颗芯片是不够的,还需要像普通芯片一样,封装成模块。
IGBT模块需要快恢复二极管芯片(FRT)和IGBT芯片配合,对集成度要求很高,各个器件之间通常只间隔几毫米的距离,又需要能承受较大的电压和电流及可能存在的恶劣运行环境。芯片位置、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回流炉回流曲线及其他参数的设置,都会直接影响封装完成的IGBT模块性能。
所以,IGBT模块看似技术含量不高,但也有一堆不足为外人道也的knowhow,这是其三。
最后,涉及到市场方面的问题。
一款产品好不好,需要和下游应用完成匹配验证,并最终被下游厂商广泛接受,才算成功,否则一堆理论上的先进,都是空谈。
IGBT更是如此,而且IGBT往往应用于工业、电力等重要行业,属于工业产品的核心器件。
别的芯片行业,也许可以靠低价格取胜,但IGBT很难。
产品要进入下游客户采购目录,有很高的门槛,需要经过产品单体测试、整机测试、小批量试用等多个环节,采购决策周期较长。
当然,下游厂商一旦接受了某款产品,就产生了很强的用户忠诚度,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贸然更换供应商和产品型号的,也对新进入者造成了不小的市场壁垒。
所以,对于IGBT新进入者,下游客户认证周期较长,替换成本高,这是其四。
综合来看,不管是技术还是市场,IGBT行业都不是一个那么容易突破的领域,对新进入者极其不友好。
毕竟我们起步晚了那么多年,要追赶,还是存在重重障碍。
不过好在斯达半导已经树立了突破的榜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国的IGBT产业必将多点开花。
上一篇:新基建下,IGBT将再次一路狂飙
下一篇:智能功率模块如何提高电机控制与运作效率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2 13:32
Vishay线上图书馆
- 选型-汽车级表面贴装和通孔超快整流器
- 你知道吗?DC-LINK电容在高湿条件下具有高度稳定性
- microBUCK和microBRICK直流/直流稳压器解决方案
- SOP-4小型封装光伏MOSFET驱动器VOMDA1271
- 使用薄膜、大功率、背接触式电阻的优势
- SQJQ140E车规级N沟道40V MOSFET
- MathWorks 和 NXP 合作推出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 Model-Based Design Toolbox
- 意法半导体先进的电隔离栅极驱动器 STGAP3S为 IGBT 和 SiC MOSFET 提供灵活的保护功能
- 全新无隔膜固态锂电池技术问世:正负极距离小于0.000001米
- 东芝推出具有低导通电阻和高可靠性的适用于车载牵引逆变器的最新款1200 V SiC MOSFET
- 【“源”察秋毫系列】 下一代半导体氧化镓器件光电探测器应用与测试
- 采用自主设计封装,绝缘电阻显著提高!ROHM开发出更高电压xEV系统的SiC肖特基势垒二极管
- 艾迈斯欧司朗发布OSCONIQ® C 3030 LED:打造未来户外及体育场照明新标杆
- 氮化镓取代碳化硅?PI颠覆式1700V InnoMux2先来打个样
- 从隔离到三代半:一文看懂纳芯微的栅极驱动IC
- UMFT601A,FIFO 到 USB 3.0 桥评估板,带有 32 位 FIFO 总线,用于连接 FT601Q USB 接口 IC 的 HSMC 连接器
- AH1308 应用提示 - 双 Mantis-GT TJA1046 高速 CAN 收发器
- AM1/4S-0503SH30Z 3.3V 0.25 瓦 DC-DC 转换器的典型应用
- Tda7297 15+15W双桥放大器典型应用
- 爱墓式322号-IP5358迷你单C版,1.5X5CM
- EVAL-ADE7169EBZ-2,带有 8052 MCU、RTC 和 LCD 驱动器的 ADE7169 单相电能计量 IC 评估套件
- DM182018,MiWi 协议 - Wi-Fi 无线演示套件,用于评估和试验 MiWi 协议到 Wi-Fi 网关解决方案
- 低成本USB2.0集线器
- MC78M12BDTRKG 12V可调输出稳压器的典型应用
- 使用 ROHM Semiconductor 的 BD5240 的参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