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联网时代下,无人不想成为寡头,而对于海尔、美的这些中国家电企业龙头而言,如何超越对手,成为全球智慧家庭的领导者,正是“大象之间“的竞速赛。下面就随工业控制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海尔收购GE家电、美的收购库卡,去年这两起约300亿~400亿元的跨境并购,引发全球瞩目。中国家电领军企业在海外市场“买买买”,显示它们启动新一轮国际化的加速跑。
对比十多年前的案例,中国企业新一轮跨境并购的档次不断升级,从买产品技术,到买市场渠道,再到买科技资源。不过,要借此改变产业上下游之间的游戏规则,尚需努力。
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了美的集团副总裁顾炎民、库卡CEOTillReuter,双方携手背后的细节首次曝光。
如果美的不是许给库卡一个美好的未来,这家德国工业4.0的明星企业是不会“嫁给”中国家电巨头的。当然,礼金一定要充足,才能安抚好原有的股东、员工。德国政府也需要安抚,美的承诺不拿走库卡的知识产权、维护库卡德国上市公司的地位,保护这张德国名片。
以292亿元巨资却买不回核心技术,值不值?美的是在增量上做文章。库卡将与美的共同搭建人工智能平台,共同研发家用服务机器人。在智能生态系统中领先,是美的和库卡的共同愿景。这桩婚姻的价值,还需要时间去验证,而美的国际化的新征程已经开始迈步。
三点“打动”库卡
复盘这起“大手笔”海外并购的初衷,顾炎民平静地说,美的收购库卡的想法已经酝酿了两三年。因为美的在机器人领域已有布局,2015年先跟日本安川设立了两家合资公司,然后又参股了芜湖埃芙特公司。但意识到这样的做法还不行,想看看有没有其他更好的路径。
放眼全球四大机器人公司,美的觉得收购库卡(KUKA)比较有机会。顾炎民说,ABB不可能,它规模很大,机器人业务只是它整个业务的一部分;发那科也是一个规模很大的企业,也不可能;安川已经跟美的有合资公司;而库卡是单独的上市公司,产权结构非常清晰。
“看中”库卡之后,美的抛出了绣球。其实,双方之前也有接触,因为美的在实施“机器代人”的过程中,已成为库卡机器人的客户,双方公司高层之间多有交流、彼此赏识。2015年,美的开始在资本市场买入库卡的股份,当年年末已成为库卡的第二大股东。
按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的构想,涉足机器人领域,既可推动美的生产、物流的自动化,又可建立智能制造的“第二跑道”,为美的在家电之外找到新的增长点。2016年5月,美的正式向库卡发出要约收购,不过却遭到库卡原有大股东的质疑及德国政府部分官员的反对。
谈及当时质疑和反对的声音,顾炎民坦言,一是库卡原有股东,因为美的收购的价钱比较高,导致他们有压力,琢磨留下还是退出;二是德国的政界也有想法,因为库卡是德国的明星企业,默克尔总理也去参观过好几次,所以德国政府里有不同的声音。
虽然艰难,美的积极与库卡的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坦诚的沟通。当时,德国政府第一个关心的是员工,不希望中国公司投资后就把他们解雇;第二个关心的是技术的知识产权;第三个是保留库卡作为德国的名片和品牌。正是因为这样,美的与库卡签订了投资者协议。
“签订投资者协议,是为了让德国的利益相关者放心。”顾炎民说,把库卡的总部、工厂或者知识产权拿到中国来使用,并不是美的的目标。
TillReuter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作为库卡的CEO,我的首要职责就是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我认为收购对库卡非常好的原因有三点,这也是听取了各方意见得出的。第一,美的给出了合理的价格。第二,让老员工比较满意,这是其他国家企业收购欧洲公司非常重要的一点。第三,和美的合作能让库卡成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供应商。”此外,美的对职业经理人充分授权的企业文化,也是吸引以Till为首的库卡管理层的重要原因。
Till补充说,库卡和客户也进行了沟通,“告诉他们,库卡还是原来的库卡,并且更强大”。去年库卡的订单额增长了20%,这说明员工并没有因为收购而受到影响。而且,美的确实帮助库卡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很多中国客户都到德国总部奥格斯堡来参观。
短短几年,库卡的市值从50亿涨到300亿元。美的高价买下库卡约94%的股权,值不值?顾炎民回应道,“2012年与2016年库卡完全是两个公司,规模上估计只有一半。2012年库卡更多只是机器人公司,到2016年还做物流自动化。价格最重要还是体现成长空间,今天看很高,到3年、5年、10年以后也许更高。如果没有好的价格,他们为什么卖给你?”
站在阴影下
高价拿下国际四大机器人企业之一德国库卡公司的控股权,美的是想建一所“新房子”。
8日站在美的战略发布会的舞台上,顾炎民没有站在聚光灯下。他打比方说:“我现在站在阴影下,正如美的新兴产业所处的位置,却是美的未来最大的成长空间所在”。全球暖通空调市场1200亿美元,而机器人及自动化的市场达1800亿美元,且中国企业占比较小。
他还分享了一组数据:全球机器人市场到2025年估计将有240亿美元的产值,中国在2018年将占全球机器人市场的38%;物流自动化市场,2018年估计全球有190亿美元的规模,2015年亚太地区已占全球48%的市场,这48%里绝大部分是中国市场贡献的。
这正是美的和库卡共同看中的潜力市场。顾炎民说,在一般工业领域(非汽车行业),中国机器人的密度只有德国的十分之一,同时中国劳动力工资在不断上升,机器人的成本不断下降,机器人的投资回报期从5年下降到1.6年。而物流自动化预计在中国市场从2016年到2025年将有十倍左右的成长,仓库的自动化率中国只有20%,而发达国家是80%。
美的正从一个中国家电企业,转身为一个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的全球科技集团。为此,美的正在建一座“新房子”,顾炎民说,家用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及自动化是新房子的三大支柱,压缩机、电机、磁控管和运动控制器、编码器、驱动器、伺服电机等上游资源是新房子的基石,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是基石和支柱之间的黏合剂。
“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的领域,我们目前由库卡来做,这个是工业4.0中很核心的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在进入家庭的服务机器人,主要由美的、库卡和东芝来做,这三家公司加在一起,希望今后在家庭服务机器人方面提供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顾炎民展望说。
中国市场、一般工业领域、家用服务机器人,是库卡未来成长空间的三大关键词。Till坦言,库卡想成为中国机器人市场的第一名,在中国市场美的对库卡可以提供很大帮助,“我们2009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在中国市场的收入是1500万欧元,如今是5亿欧元。库卡的目标是,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到2020年达到10亿欧元。”
欧洲和美国的机器人市场已经相对稳定,全球机器人行业最大的潜力市场就在中国。与此同时,库卡已是全球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的最大供应商,需要向汽车行业之外的一般工业领域拓展,而中国一般工业领域机器人市场在全球最大。此外,在B2B领域之外,库卡未来还想进入家用服务机器人的B2C领域,在消费品领域有专长的美的,同样可以提供帮助。
所以,110岁的库卡“嫁给”50岁的美的,是基于双方优势互补。Till说,“这次收购就像大家庭一样,每个家庭有不同的孩子,每个孩子的强项不同。首先美的和库卡要在各自的领域做好,其次可以分享资源。”他透露,美的和库卡将共建人工智能的平台。
在智能生态中处于领先地位,是美的和库卡的共同愿景。Till说,“现在我们已经把机器人从牢笼中放出来,他们可以和人一起工作,这些机器人可以联动,是和互联网接通的。在工厂、医院或者家里使用,可以在手机上追溯机器人的工作状态和数据,比如用电量。未来,我们会把无数个这样的智能机器人联结在一起,打造智能的生态系统。”
海外并购十年磨剑
以国际化并购,加速智能化的战略落地,美的与海尔是殊途同归。而借助智能化的浪潮,反过来也是海尔、美的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的绝佳良机。前提是,它们有备而来。
“美的‘练兵’已经不止一两天了,我们从2007年设立第一个海外工厂,在海外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对跨文化的管理有一些经验和教训,已建立了一些体系、制度,我们是有备而来。库卡也不是美的买的第一个海外上市公司,我们在埃及也有上市公司。没有前期的准备、能力的培养,我们也不敢迈出这一步。”顾炎民说。
纵观美的的国际化足迹,经历了代工出口、海外设厂、海外并购几个阶段。1988年美的取得自营进出口权,当年出口创汇810万美元。受人民币升值、中国劳动力成本抬升、海外基地崛起等因素影响,家电出口的利润越来越薄,向自主品牌出口转型势在必行,而这需要海外生产基地、服务网络的支撑。2007年,美的在越南建立首个海外生产基地。
金融危机之后,一些跨国公司逐渐淡出家电领域,这给美的海外并购的机会。2008年,美的与开利结成全球战略联盟,深化在家用和商用空调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领域的合作。随后,美的陆续“接盘”开利在全球多个生产基地,2010年收购埃及Miraco公司32.5%的股权,建立埃及生产基地;2011年收购开利在巴西、阿根廷的空调工厂;2012年又与开利合建印度生产基地。
2015年,美的的国外收入达494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出口企业之一。2016年美的接连收购日本东芝家电业务、德国库卡公司,从新兴市场向发达国家市场扩张,从家电领域向新兴科技领域延伸。
不过,有竞争对手指出,美的在海外“买买买”,却拿不到核心技术。顾炎民回应道,“库卡的成长就是美的的成长。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是什么东西都放在中国,而是把全球资源整合好、给全球提供好的产品。不要拿狭隘的民族主义的观点,来做企业的全球经营。”
方洪波3月18日也公开回应:自己干干干与到海外买买买,并不矛盾。美的的发展本身通过了大量的合资合作、并购重组。全球的企业巨头,都经历了合资合作、并购重组的发展壮大过程。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也是基于合资合作、并购重组实现。
2017年1月,美的完成对库卡的收购,意味着其国际化迈入新的阶段。顾炎民说,“美的全球布局已经彻底完成,因为库卡也是全球化公司,有美国、欧洲、中国及其他地区的业务。我们现在算是在全世界各个地方都有布局。库卡作为一个高成本国家、技术导向的公司,带给我们新的思路。因为中国企业一般以成本领先为主,但成本优势越来越弱,而德国绝对是高成本,库卡的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借鉴。”
全球化经营,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顾炎民坦言,美的早期的国际化也吃过亏。“最明显的教训在越南,我们以为它的文化跟我们相近,派了中国人去管理业务,但结果很不理想。所以为什么后来都是合资、收购,都是本地化运作?尊重本地文化,要让本地员工发挥积极性,把业务做起来。因为中国人不可能打遍全世界,这是我们实实在在用金钱买的教训。”
在收购库卡之前,美的已搭建了一个国际化业务的平台,整合各个事业部的海外资源。顾炎民说,目前要在这个基础上做优化,包括总部的管理能力、治理能力,包括全球的合规要求,比美的现在作为中国企业的要求高很多,“这对我们是一个挑战”。
企业文化也将改变。顾炎民认为,美的国际化新阶段的最大特点是包容、多元,这跟以前中国单一文化完全不同。他举例说,“同样是沟通,中国员工马上明白理解,跟西方员工沟通时大家都说yes,回来以后做的事情跟你当初认为一致的东西就不一样,因为很多东西无法换位思考。要花很多时间积累,在管理当中具备很多经验才能真正管好国外的企业。”
不只美的,海尔去年也斥巨资55.8亿美元收购了GE家电。2017AWE前夕,海尔举行全球品牌发布会,宣布将把海尔、GE家电、斐雪派克、卡萨帝、统帅、AQUA六个品牌都打造为全球化品牌,从以海尔为核心单一品牌策略,转变为多品牌、跨产业、跨区域的战略。
金融危机后,海尔在海外接连出手,先收购了三洋电机在东南亚的冰箱和洗衣机资产,接着收购了新西兰的斐雪派克,加上去年收购美国GE家电,完成了在全球的战略布局。海尔集团执行总裁梁海山说,海尔通过人单合一模式,促使国际化本土团队,来承担当地市场引领的目标,最终实现成为物联网时代智慧家庭的生态平台的目标。
改变全球产业规则
“海尔、美的的海外收购是往‘两个附加值’(品牌附加值、技术附加值)去努力。”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家电分会副秘书长周南认为,无论美的收购库卡,还是海尔收购GE,这显示中国家电企业在下更大一盘棋,将来不仅卖家电,还要卖智能服务。比如,未来智能冰箱会成为生鲜食物的电商平台,这将一下子突破家电业的瓶颈。
周南说,中国家电出口额2014年为650亿美元,达到了高峰,2015年中国家电出口额下滑,2016年也没增长。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国家电出口会迎来一个波动期,年出口额在600亿~650亿美元之间波动,这意味着传统家电出口已达到顶峰。
“十三五”前段,家电出口将处于波动期;后期中国家电产业将突破瓶颈,不仅卖产品也卖服务。周南预计,趁智能化的浪潮,通过“产品+服务”,到2020年中国家电出口将达到新的高峰,可能会达到千亿美元。
GFK中国区总裁周群指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并购,从买产品、买技术,到买市场、买渠道,到现在买科技。早年,买自己缺少的产品技术,后来并购的规模升级,像美的收购东芝家电、海尔收购三洋白电业务,还是在产品层面,但规模已经升级。
海尔收购GE家电,到了另一个层面。在北美市场,中国企业、中国品牌,如海尔,耕耘多年,但市场份额却一直没有大的突破。这次海尔收购GE家电,不是为了某项技术、某个工厂,而是连同GE家电在北美的市场、品牌和渠道一起买下来。
美的收购库卡更耐人寻味。借力库卡的机器人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自动化的生产效率,还可以提升人工智能的水平。这是站在新一轮技术上去做收购。
当然,海尔收购GE家电,美的收购库卡,都花了大价钱,是在估值顶峰收购,到底值不值?这引起业界思考。周群认为,一方面,这是从买市场到买未来的技术;另一方面,大量资本投入海外收购,也是大家对人民币汇率的思考,通过境外收购,预计有更好的回报。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越来越有经验,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更高,员工、中高层有许多海外经验。相比于2004年前后的联想收购IBM的笔记本电脑、TCL收购汤姆逊彩电,情况已经不同了。”周群说,美的收购库卡,说明中国企业有机会往更新技术、往更上游去延伸。
鸿海收购夏普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代工企业是下游、低增值的产业,但规模也带来了机会,用市场换技术。“现在是走到这一步的时候了”,周群说,与其他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不同,鸿海改变了行业上下游的市场规则,今年液晶面板的价格不一样了,鸿海不是以成本,而是以市场份额来定价。
软银收购了ARM,掌握了通信芯片领域的话语权,中国企业也可以做类似的事情。“除了向上游技术延伸,我们还可以改变游戏规则,像鸿海正大刀阔斧地以制造业来反制市场。所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可以直指上游最核心的技术,去找上游技术的“根”,然后尝试改变产业上下游之间、区域贸易之间的旧规则。“中国企业要有‘以规模换技术、以市场换发展’的企图心。”周群建议道。
方洪波认为,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到今天成为世界上的制造大国、出口第一的国家,中国企业的创新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发挥中国的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进行大量的应用创新;第二阶段是在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发展,诞生了阿里巴巴等一批商业模式创新公司;现在进入第三阶段,是基于技术创新,在全球构建这种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五年、十年、二十年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
以上是关于工业控制中-两条腿走路 库卡已成美的智能生态重要拼图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上一篇:人工智能和3D打印如何帮助患者?
下一篇:未来智能工厂不可或缺的通信协议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30 21:58
- 研华全新模块化电脑SOM-6833助力5G路测设备升级
- 企业文化分享 如何培养稀缺的硅IP专业人员?SmartDV开启的个人成长与团队协作之旅
- 新帅上任:杜德森博士(Dr. Torsten Derr)将于2025年1月1日出任肖特集团首席执行官
- 英飞凌推出简化电机控制开发的ModusToolbox™电机套件
- 意法半导体IO-Link执行器电路板为工业监控和设备厂商带来一站式参考设计
- SABIC进一步深化与博鳌亚洲论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使用 3.3V CAN 收发器在工业系统中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 尼得科精密检测科技将亮相SEMICON Japan 2024
- 浩亭和美德电子(TTI)宣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现已扩展至亚洲
- PC产业驶入创新超车道,英特尔蓉城撬动AI新引擎
- 与产业聚力共赢,英特尔举行新质生产力技术生态大会
- “新”享5G-A万兆网络前沿体验 高通携手产业伙伴亮相第二届链博会
- 英飞凌推出符合ASIL-D标准的新型汽车制动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三相栅极驱动器 IC
- 南芯科技推出80V升降压转换器,持续深耕工业储能市场
- 法雷奥与罗姆联合开发新一代功率电子领域
- 贸泽电子开售能为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提供可扩展性能的 英飞凌HybridPACK Drive G2模块
- 德州仪器新型 MCU 可实现边缘 AI 和先进的实时控制, 提高系统效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 瑞萨推出高性能四核应用处理器, 增强工业以太网与多轴电机控制解决方案阵容
- 研华全新模块化电脑SOM-6833助力5G路测设备升级
- TI 嵌入式处理主题直播月|报名观看直播赢好礼【低功耗WiFi MCU、Sitara AM57X平台、机器学习】
- 【开发板试用】89美金FPGA开发板试用风暴来袭!
- TI直播| 低功耗技术在 Wi-Fi 摄像头及 PIR 红外传感器设计中的应用
- 最后一天!Beetle ESP32-C3免费测评,赶紧上车
- 报名赢红包,到场抽开发板|2021 RT-Thread 开发者大会等你约!
- 你评论,我送礼!《玩转TI MSP430 Launchpad》TI社区与EEWORLD联合首发!
- 更好的供电方式:使用更小、更轻的电源模块加速车辆电气化
- 硬核拆解|看看千元智能电表内部如何连接
- 赢京东卡 室内空气隐患大作战——英飞凌XENSIV™PAS CO2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