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钛微电子跨进行业前三甲、维信诺制定柔性显示国际标准、穿山甲机器人挂牌“新三板”、“泽璟”首获药品生产许可证……在自主创新赛场上竞驰,它们属于同一支“代表队”——昆山高新区。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今年年初,昆山高新区奏响争先进位最强音,提出要在2017年度公布的国家高新区排名基础上提升10个位次。
“一直在低头干事,也该抬头看看路了。”正如昆山市委常委,昆山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管凤良所说,昆山高新区要在差距中找思路、在追赶中找动力,打造一流的创新型特色园区,阔步迈向国家高新区“第一梯队”,这是落实昆山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的具体举措。
奋力冲刺“第一梯队”,一场转型蜕变在昆山高新区悄悄而坚定地展开。
转型“静悄悄” “家底”越来越厚实
推动无处不在的创新实践,昆山高新区显得“静悄悄”。
研华科技是家“老店”,因转型而有“新意”。生产线上,工人安静地坐在岗位上操作,一个自动搬运机器人顶着托盘将需要的零配件送到他们身边。与工厂一路之隔,是研华协同研发创新中心,他们的创新路径不是瞄准“单体”,而是瞄准“集成“,产业触角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延伸。
其实,转型并非大张旗鼓,“静悄悄”可以赚来丰厚“家底”。今年以来,包括富士康、淳华科技、研华科技、鼎鑫电子等在内的制造业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幅。
看似悄然转型,实则静水深流。6月23日,总投资250亿元的富士康一揽子项目落地。“富士康在长三角转型,为什么会再次选择从昆山开始?”在昆山市政府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签订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现场,20多家国内媒体的记者不约而同地向富士康科技集团副总裁卢松青提出了同一问题。
“我们来到昆山已经24年,在富士康人的眼中,昆山就是一个家。有家人相伴而行,转型之路会更顺畅。”卢松青答道。作为台企标杆企业和行业巨头,富士康发出了一个积极信号:昆山不仅是富士康投资重镇,还是富士康转型的起点和基地。
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项目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招商不能‘各自为阵’,而要注重协同创新,不以单个项目为突破点,而要以产业集群为突破口,提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形成根植昆山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管凤良说,今后,昆山高新区要坚持做到“不是好菜不进篮”。
转型发展如火如荼,昆山高新区“家底”越来越厚实。今年上半年,园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25亿元、工业总产值69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8%、3.1%、22%。
“跟跑”转“领跑” 创新方能驱动发展
千峰竞秀,万木争春。在全国156家高新区中,昆山高新区要跻身“第一梯队”,首先得成为县级市国家高新区的领头羊。
惟有创新,才能争先。今年3月,苏州瑞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宣布,成功完成了2.7亿元的B轮私募融资。这意味着,通过“十年磨一剑”,昆山小核酸产业被“激活”了。
因为“小核酸”,昆山高新区新兴产业有了一次与全球同步甚至领跑的机会:全国80%的小核酸服务及科研试剂供应在这里聚集;90%的小核酸原料及药物在这里汇聚;5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在这里扎根;17个国家级科技项目正在被攻克;已有4个品种在临床三期,最快明年年底上市。
不鸣则已,一鸣冲天。“小核酸”是昆山聚力创新求突破的生动写照,是昆山高新区精心培育的新兴产业,是关系未来的重量级选手。
智能制造,现代工业的标志之一。昆山高新区重点突破机器人整机、智能自动化、关键零部件等关键领域,引进以“新时达”为代表的上市企业,自主培育出“新三板”挂牌企业“穿山甲”,台湾盟立自动化等重点项目即将投产,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有“高原”也有“高峰”,实现年产值超过300亿元。
创新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淬炼过程。昆山高新区再次站在风口,运筹帷幄,打造分享经济平台,培育新业态,抢抓国家发展战略机遇,积极争取设立国家级分享经济发展示范区,制定分享经济发展规划,通过“政府+平台+企业”智慧管理新模式,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发展分享经济产业集群。
千帆竞发东风劲,百舸争流势如虹。从“跟跑”到“领跑”,昆山高新区加快实现从应用技术创新向基础技术、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创新转变,从跟随、模仿式创新向源头、引领式创新跃升。
惠民有“干货” 百姓期盼声声入耳
昆山高新区的发展有这样“一杆秤”,“秤”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而生态就是那个秤砣,秤砣虽小,可以压千斤。
“昆山高新区还有很多‘灯下黑’的地方,还有很多可以改善但未及时改善的地方,其中民生是块短板。”管凤良坦言,“争先进位”不只是“争”名次,更要有争的信心、争的谋划、争的动作,要有本事去争、有水平去争、有内容去争,关键手里得有“干货”。
补短板,昆山高新区从黑臭河道整治开始。118平方公里范围内共计218条河道,如何治理一条河道,管好一片河湖?昆山高新区推行多级河长制,健全“管委会—职能部门—村街道”三级管理网络,78名“河长”领衔河道治理,承担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执法监管等职责。
补短板,离不开体制机制创新。昆山高新区健全“一河一考”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对污染企业做“减法”,为河道生态做“加法”,累计投入3亿元用于黑臭河道整治,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高。
社情民意是面镜子,照出党员干部的作风,反映基层群众的心声。今年2月以来,“六个一”基层走访调研活动在昆山高新区全面展开,710名党员干部,深入走访42460户家庭、19491个市场主体,在向基层“问效、问症、问需、问策”过程中,构建了上下零距离、无遗漏、全覆盖的党群干群联系网络。
心与心相连,情与情沟通。昆山高新区打好精准扶贫主动仗,精准落实扶贫措施,针对因残、因病致贫等特殊群体,加快实施全区低收入家庭重病医疗救助、村级精准帮扶医疗补助办法,使“百姓富”成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鲜明标志。
时光如梭、只争朝夕,距离年底不到150天。昆山高新区将全面落实昆山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精神,突出抓好重大项目、重要平台、重点事项,聚力创新求突破;突出抓好群众最关心、最需要、反映最强烈的实事急事难事,聚焦富民补短板,以更加积极的作为抢得先机,以更加创新的举措赢得主动,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上一篇:晶门科技 2017 上半年销售额上升 18% 至 38.6 百万美元
下一篇:围绕半导体芯片设计布局,紫光国芯下一代DRAM开发顺利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