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

发布者:电子艺术大师最新更新时间:2010-10-22 来源: 电子科技关键字:无功补偿  功率因数  配电网  单片机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O 引言

    在电力生产中,发电机输出的功率有两种,即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能输送和使用过程中,用于转换成机械能、热能、光能等的部分能量叫有功功率,用于电路内电场与磁场交流的部分能量叫无功功率。在电网运行中,因大量非线性负载的运行,除了要消耗有功功率外,还要消耗一定的无功功率。负荷电流在通过线路、变压器时,将会产生电能损耗,功率因数越低电网所需无功越多,损耗就越大。随着工农业生产及家用电器的迅猛发展,我国电力系统的供电状况日益紧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动力设备普遍存在着无功消耗大、电能浪费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各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节电节能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少无功功率损耗。

1 我校用电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分析无功功率的电能损耗形式:主要有两部分构成:一是电力网输配电线路中升、降变压器的电抗引起的无功功率,约占无功总消耗的65%;二是用户所使用的大量交流感性负荷和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引起的电抗损耗,约占无功损耗的35%。为了缓解供电矛盾,供电部门采用奖罚制度来限制无功功率的消耗。

    我校某教学楼由于实验设备较多,感性负载大,功率因数低,使电气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经过现场实际测试和数据统计,该教学楼功率因数只有0.6~0.65,电能利用率低,造成能源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了对该系统进行无功补偿的方案。

2 无功补偿方式的选择

    无功补偿是利用电容器产生的超前无功电流和电感性负载产生的滞后无功电流相互补偿,如果选配合理,它能达到方向相反、幅值相等、互为补偿、对外不产生无功的效果。这样发、供、用电设备所传递的全部是有用功。

    无功补偿主要分高压集中补偿、低压分组补偿和无功就地补偿三种方式。

    集中补偿方式纯为供电部门服务,它是高压区域变电站内,集中安装一批高压电容器,补偿本区域内无功能量,但这种补偿方式无法降低各用电单位内部的无功损耗,用电单位自身没有明显的节电效益。

    分组补偿是用电单位根据各个负荷中心而进行的局部补偿,将电容器组安装在终端变电所的高压或低压线路上。分组补偿能使用电单位内部的无功电力被限制在一个小范围内,降低高压线损和变损,提高用电单位内部的供电能力。但分组补偿不能对大量的低压输配电网进行有效的补偿。

    无功就地补偿克服了上述两种补偿方式的缺点,它是将电容器安装在感性负载附近,就地进行无功补偿。将无功电流限制在需要的范围内,消除了无功电流在高、低电网上的流动,是一种较完善的低压补偿方式。

    随着人们对配电网建设的重视和无功补偿技术的发展,低压侧无功补偿技术在配电系统中开始普及。为了能够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好的补偿效果,我们对电网的供电形式进行全面细致地分析,由于我们所进行无功补偿的场所当实验室开启时所带设备容量较大、负荷变化大,针对实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在变压器低压侧的输电线路中,进行电容器固定容量的补偿,这样既可以克服集中固定补偿中容量较大时的涌流过大等问题,并能有效的增大配电线网的供电能力,节电效果好。其优点是在低负荷时,可以相应停运数组,以防过补,投资较为经济。若只进行手工投切,则需要人工频繁投、切。在投、切不及时或投、切容量不合适时,也易造成过补或欠补现象。为此,我们通过多种方案进行比较、筛选,提出了低压自动补偿和就地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方式,选用手动投切及单片机控制的自动投切相结合,以保证系统的
最佳运行。

3 无功补偿方案的实施

    设置无功补偿电容器是补偿无功功率比较传统的方法,它具有结构简单,经济灵活,调节方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仍是无功补偿运用最多的手段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电路特性是随时变化的,为了达到较好的补偿效果,就必须动态跟踪电路特性的变化,实时监测电路中U与I的相位差角,根据角的大小决定并联电容器的值。

    我们此项研制的无功补偿柜是在配电变压器380 V侧进行就地补偿,微机控制低压并联电容器柜,根据用户功率因数的波动,投入相应数量的电容器进行跟踪补偿,使功率因数达到设定值,实现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对配电网和配电变压器的降损有一定作用,也有助于保证负载的电压水平。由于线路电压的波动主要由无功功率变化引起,但线路的电压水平是由系统情况决定的,当线路电压基准偏高或偏低时,无功的投切量可能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由此可加入自动投切部分。并利用单片机来作为其控制部件,实现动态功率因数补偿,由单片机根据电网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来控制电力电容器组是否投切、投切组数,通过改变投切组数来改变无功电流大小而达到改变无功的目的。对三相电的总功率因数进行检测并选择适当参数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柜的设计与安装,进行无功实时补偿,其设计方案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5a.jpg


    整个控制系统由电压电流采样单元、功率因数及电压电流检测单元、单片机、键盘与显示单元以及继电器驱动单元组成。在电压电流采样单元中装有多路开关,可在单片机的控制作用下分别接通A、B、c三相经互感器传来的电压电流信号。

    对于无功补偿部分,我们通过测量补偿前的功率因数、负载容量以及补偿后所想要达到的功率因数值来适当的选择电容及分组投切方式。经过现场实际测试和数据统计后,选用八组数值不同的电容器及其相应继电器部分来共同构成无功补偿的手动及自动投切,容值分别由16 kvar到12 kvar不等,以保证功率因数得以最大提高。

    基本的功率因数补偿电路如图2所示:

5b.jpg

    电路中的K1~K8在自动动态补偿装置中可根据测量数据采用手工或自动进行分组投切,具体的方法是通过对电压U和电流的相位检测来判断是否并入补偿电容器,并入几个,这些都是通过控制装置自动完成的。

    传感器部分将现场的电流,电压,温度,功率等参数变成采集传输控制器所能识别的信号(一般为0~5 VDC输入),以便采集传输控制器对其进行分析,计算,根据分析计算结果,发出相对应的控制信息,控制系统正常工作。

4 结论

    该系统安装完成后,使该教学楼的功率因数由原来的60%左右提至98%,节约了电能。最终的运行良好,控制精度高,经实际测量,该系统应用后可实现节电12%左右。

关键字:无功补偿  功率因数  配电网  单片机 引用地址: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设计

上一篇:基于单片机的电力线载波温湿控制系统设计
下一篇:基于单片机控制的UPS抗干扰技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2:30

以C8051F02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一键多义按键管理程序的原理
设计采用高性能单片机C8051F020为控制芯片,监控示波器面板上40个按键、3个编码开关及4个电位器的状态。分别介绍了键盘、编码开关和电位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与单片机连接的硬件电路及软件编程的实现。按键部分采用的键盘程序设计方法,给出了键码匹配子程序流程图。 监控程序负责系统中全部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分配、调度工作,它提供用户接口,使用户获得友好的工作环境,是系统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C8051F020单片机概述 伴随着电子技术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电子开发的大军。在学习电子技术和研发项目的过程中,避免不了要使用一些仪器,例如万用表、示波器等等,然而对于一些非专业的爱好者,拥有一台数字示波器是比较“奢侈”的。本设
[单片机]
以C8051F020<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为控制核心的一键多义按键管理程序的原理
单片机STM32在开发中常用库函数详解
  1.GPIO初始化函数   用法:   voidGPIO_Configuration(void)   {   GPIO_InitTypeDefGPIO_InitStructure;//GPIO状态恢复默认参数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GPIO_Pin_标号|GPIO_Pin_标号;   //管脚位置定义,标号可以是NONE、ALL、0至15。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GPIO_Speed_50MHz;//最高输出速度为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GPIO_Mode_Out_PP;//推挽输出   G
[单片机]
单片机系统可靠性设计解决方案(二)
1、指令冗余 CPU取指令过程是先取操作码,再取操作数。在程序的关键地方人为的插入一些单字节指令,或将有效单字节指令重写称为指令冗余,通常是在双字节指令和三字节指令后插入两个字节以上的NOP指令。这样即使跑飞程序飞到双字节指令和三字节指令操作数上。由于窄操作指令NOP的存在,避免了后面的指令被错误地执行,为程序纳入正轨做好准备。此外,对系统流向起重要作用的指令,如RET、RETI、LCALI.、LJMP,JC等,可以在这些指令之后插入两条NOP指令,可将跑飞程序纳入正轨,以确保这些重要指令的执行。指令冗余只能使CPU不再将操作数当作操作码错误地执行,却不能主动地将程序的错误执行方向扭转过来,要想纠止程序的错误执行方向,就需要下面的
[电源管理]
单片机测温系统(AT89C51、DS18B20温度传感器、LCD1602)
一、简介 此系统主要由AT89C51、DS18B20温度模块和LCD1602组成。 大致的原理是DS18B20温度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AT89C51的P3.3/INT1(外部中断1),最后通过LCD1602显示当前的实时温度。 二、效果图 模拟仿真图 三、源代码 /*想要更多项目私wo!!!*/ /*************** writer:shopping.w ******************/ #include reg52.h #include intrins.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delayNOP()
[单片机]
<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测温系统(AT89C51、DS18B20温度传感器、LCD1602)
AVR单片机入门系列--MEGA端口操作
AVR端口是真正的双向端口,不像51伪双向。这也是AVR的一项优势,只是操作时大家注意DDRn就可以了。真正双向端口在模拟时序方面不如伪双向的方便。 DDRn PORTn PINn 解释:n为端口号:ABCDE DDRn:控制端口是输入还是输出,0为输入,1为输出。个人记忆方法:一比零大所以往外挤,即1为输出,0为输入。 PORTn:从引脚输出信号,当DDRn为1时,可以通过PORTn=x等端口操作语句给引脚输出赋值。 PINn:从引脚读输入信号,无论DDRn为何值,都可以通过x=PINn获得端口n的外部电平。 当引脚配置为输入时,若PORTxn 为"1“,上拉电阻将使能。内部上拉电阻的使用在键盘扫描的时候还要说到。
[单片机]
基于MC9S12DP256单片机实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
转向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早期的汽车转向系统为纯 机械 转向系统,没有助力,转向动力完全由驾驶员提供,驾驶体验差。从上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了助力转向系统。目前,汽车助力转向主要有3种形式: 液压 助力转向系统(Hydraulic Power S te ering,HPS),电控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Hydraulic Power Steeing,EHPS)以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EPS)。相比前两种,EPS由电机提供辅助力矩,没有油系统,很大程度降低了汽车转向系统的复杂度,且在燃油效率、 模块化 、助力效
[汽车电子]
基于MC9S12DP256<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实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设计
如何高效地使用51单片机串口输入输出
51单片机一般使用串口的方法都是这样的 #include 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void UART_Init(); uint num ; /* ****************************************** **函数名称:主函数 ******************************************* */ int main() { UART_Init(); while(1); } /* ***************************************** **函数功能:串口初始化函数 **************
[单片机]
基于8051增强型单片机的RJM8L系列超低功耗MCU介绍
对于一些采用电池供电的产品需要长达数年不换电池情况下能连续工作,系统低功耗设计就尤为重要。MCU微控制器的低功耗设计决定系统的成败关键。MCU微控制器的低功耗技术涉及到软件、系统和底层的硬件工艺等。对于应用来说,在空闲的时候,可以将其时钟关闭以节省动态功耗,或小部分电路以低速低功耗的方式运行,SRAM的读写动态功耗相当可观,因此应该尽量减少读写SRAM。 瑞纳捷针对低功耗应用推出了RJM8L151S和RJM8L003系列产品,已大量应用到各领域,如:烟雾报警器,LoRa模组,智能门锁,灯控设备,GPS定位器,安防探测器,电子烟等应用领域。 RJM8L151S和RJM8L003系列产品是基于8051增强型单片机,工作电压2.
[单片机]
基于8051增强型<font color='red'>单片机</font>的RJM8L系列超低功耗<font color='red'>MCU</font>介绍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