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的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系统的设计

发布者:qq8174350最新更新时间:2011-06-18 关键字:ARM  煤矿瓦斯  涌出量预测系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嵌入式技术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更为引人注目,已经成为现代工业控制、通信类和消费类产品发展的方向。在煤炭开采工业中,瓦斯是危害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的煤矿瓦斯预测系统大多是将影响瓦斯涌出的物理量如浓度、湿度、风速等发送至井上的中心管理系统中进行分析预测,预测信息难以及时反应到井下作业人员及系统,从而导致不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基于嵌入式的瓦斯涌出量预测系统便于在井下不同的开采区安装,对当前开采区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预测出该开采区的瓦斯涌出量信息,各个开采区之间不但彼此可以相互通信,而且可以与上位机进行实时交互。
1 总体设计
  瓦斯传感器将被测物理量瓦斯涌出量转换成电信号,经过A/D转换采样,转换成数字信号,在ARM处理器中处理。基于ARM920T内核的S3C2440核心板带有内置STN/CSTN/TFT LCD控制器,支持1 024×768分辨率以下的各种液晶,用于显示预测信息、检测量、检测时间等。内置4线制电阻式触摸屏控制器,用于用户与系统的交互,也可以通过键盘对系统参数等进行设置。100 Mbit/s 以太网控制器,用于与上位PC的双向信息传递。系统的软件开发是在Fedora Linux环境下基于QT设计的。QT是挪威的Trolltech 公司开发的一个开源的、跨平台的C++图形用户界面应用程序框架。它提供给应用程序开发者建立艺术级的图形用户界面所需的所用功能。QT完全面向对象,很容易扩展,并且允许真正地组件编程。系统依据分源法[1,2]将矿井各个开采面分为不同的瓦斯涌出源,建立瓦斯分源预测模型,经过换算得到预测数据并显示。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 硬件设计
2.1 芯片及存储器设计
  系统选用了三星公司基于ARM 9 内核的S3C2440嵌入式处理器。S3C2440被广泛应用于PDA、移动通信、路由器、工业控制等领域, 芯片中集成了下列模块: 16 KB指令Cache、16 KB数据Cache、MMU、外部存储器控制器、LCD控制器、NAND Flash控制器、4通道PWM 定时器和1个内部定时器、168脚通用GPIO、实时时钟、8通道10 bit的AD和触摸屏接口、标准20 pin JTAG调试接口等。存储器方面采用标准的64 MB Nand-Flash用于数据存储和64 MB SDRAM用于程序的运行。
2.2 A/D采样、显示和接口设计
  A/D转换单元采用MAX1297AEEG实现12位并行模数转换,直接与核心板的I/O线连接,如图2所示。由于S3C2440自带有LCD控制器,所以免去了LCD控制器的设计,显示屏采用NEC公司的3.5寸的压电式触摸LCD,分辨率为240×320。以太网接口采用TC3097F-5芯片。

  

3  软件设计
3.1  BootLoader的移植
  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大多数BootLoader都分为Stage1 和Stage2 两大部分。Stage1主要包含依赖于CPU的体系结构硬件初始化的代码,通常都用汇编语言来实现。这个阶段的任务有:(1)为基本的硬件设备初始化;(2)为第二阶段准备RAM空间;(3)设置堆栈并跳转到第二阶段的程序入口点。Stage2通常用C语言完成,以便实现更复杂的功能,也使程序有更好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这个阶段的任务有:(1)初始化本阶段要使用到的硬件设备,检测系统内存映射;(2)将内核映像和根文件系统映像从Flash读到RAM;(3)为内核设置启动参数,调用内核。系统采用韩国MIZI公司开发的开源BootLoader, 即vivi,对vivi进行必要的裁剪并移植到系统当中。[page]

3.2  Linux内核的移植[5]
  由于系统包括数据的分析、系统间的通信及与上位机的交互等功能的综合,所以考虑加入操作系统,以便更好地管理和分配资源。系统采用最新的Linux 2.6.14内核,内核的移植较为复杂,主要包括Makefile文件的修改(如设置交叉编译的路径、flash分区的设置等)和配置内核编译项(make menuconfig):(1)加入Yaffs2文件系统支持;(2)CS8900网卡驱动的移植;(3)LCD驱动移植;(4)USB驱动移植等。
3.3 Yaffs2文件系统的制作
  文件系统的制作主要是用busybox工具制作最小文件系统,编译和安装busybox-1.7.tar后会在busybox目录下生成子目录_install,并且/bin目录下集成压缩了Linux的许多工具和命令。另外,还要加入QT程序所依赖的动态共享库libQtCore.so.4、libQtGui.so.4和libQtNetWork.so.4,并设置环境变量。
3.4 基于QT的软件设计[6]
  系统的应用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核心算法模块。根据分源法建立数学模型,如图3所示。

  

  其中主要瓦斯涌出源包括开采煤层(包括围岩)瓦斯涌出、邻近煤层瓦斯涌出、掘进巷道煤壁瓦斯涌出、掘进落煤瓦斯涌出、已采采区采空区瓦斯涌出和生产采区瓦斯涌出。
  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q1=开采煤层瓦斯涌出+邻近煤层瓦斯涌出
  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q2=掘进巷道煤壁瓦斯涌出+掘进落煤瓦斯涌出
  

  其中q4为已采采区采空区瓦斯涌出量。
  (2)通信模块。系统的通信包括与上位PC通信和与其他子系统的通信。通信接口采用100 Mb/s以太网接口,通信协议采用轻量级的UDP协议,该协议适用于短消息的网络数据传输、拥有大量的客户端、对数据安全无特殊要求、对响应速度要求高等情况。QT提供了一个QUdpSocket类用于编写UDP程序,QUdpSocket类提供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广播,这里正好适合系统以广播的形式向邻近煤层系统发送广播数据报,从而获得邻近煤层瓦斯涌出量信息。
  (3)信息显示GUI模块。该模块用于与操作人员交互,采用触摸方式,更适于在狭窄的空间中进行操作。QT的GUI类为程序设计人员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控件,可以方便地设计出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的系统。系统的显示主要包括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当前开采面风速、湿度、瓦斯涌出量预报信息及检测时间等。
  本文针对矿井下不同深度、不同采区瓦斯涌出量的差异及邻近采区瓦斯涌出相互影响的特点,设计出分布式的基于ARM的瓦斯预测系统。系统的硬件平台设计,鉴于其特殊的应用环境,采用可靠性高、应用广泛、技术成熟的S3C2440做为核心板;软件方面采用了兼容性强的Linux+QT的设计方式,保证了系统的稳定可靠。根据历史瓦斯涌出数据,在煤层厚度为4.96m、日产量3 000 t、巷长1 000 m、巷道横截面为5 m2、平均瓦斯含量为18.80 m3/t、距地面90 m的矿井下,系统预测值为45.28 m3/min,实际值为50.06 m3/min。

 

关键字:ARM  煤矿瓦斯  涌出量预测系统 引用地址:基于ARM的煤矿瓦斯涌出量预测系统的设计

上一篇:Linux环境下实现基于ARM9的CAN总线通信
下一篇:基于ARM9和GSM/GPRS的无线可移动红外监测报警系统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2:37

基于ARM微处理器TCP/IP协议栈LwlP实现
  0 引 言   随着嵌入式系统与网络的日益结合,越来越多的嵌入式设备需要实现Internet网络化,支持嵌入式设备接入网络,已成为嵌入式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而目前嵌入式系统中大量应用低速处理器,受内存和速度限制,实现完整的TCP/IP协议较为困难,LwIP作为较为成熟的嵌入式TCP/IP协议栈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硬件平台   本通信系统的硬件平台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S3C2410主CPU芯片控制嵌入式外围设备的存储、通信、保护、调试、显示等操作;DSP和FPGA负责信号数据的采集和处理;CS8900A负责网络数据的收发;其他部分还包括串口RS232的通信、LCD的数据显示、数据存储FLASH和SDRAM以及其他硬
[单片机]
基于<font color='red'>ARM</font>微处理器TCP/IP协议栈LwlP实现
μC/OS-Ⅱ在ARM系列单片机S3C44B0x上的移植
目前,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家用电器、移动通信、PDA等各种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用户对嵌入式产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程序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一个通用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对移植了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进行设计和开发,可以大大减小程序员的负担,对于不同的应用可以按照相同的步骤来完成系统的设计。 C/OS-Ⅱ是一种简单高效、源代码公开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移植性,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种嵌人式处理器上。 COS-Ⅱ操作系统拥有可固化,可裁剪,可剥夺性的实时内核,可同时管理64个系统任务。利用移植 COS-Ⅱ操作系统的嵌入式微处理器来设计和开发产品,对于提高产品的性能,减少产品的
[单片机]
μC/OS-Ⅱ在<font color='red'>ARM</font>系列单片机S3C44B0x上的移植
Arm iMac首次泄露,或于近期发布
苹果去年发布了搭载苹果自研 M1 芯片的 Mac mini、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而现在有开发者发现,一台未发布的 ARM iMac 出现在 Xcode 崩溃报告中,预示着下一款搭载 Arm 芯片的苹果电脑将会是 iMac,而且有望迎来全新设计。   开发者 Dennis 发现,一款尚未发布的 iMac 出现在了 Xcode 的崩溃日志中,该机搭载 ARM64 处理器,为苹果将在下一次的发布会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有熟悉苹果供应链的消息人士透露,该公司已经完全停止生产 iMac 4K 的 512GB 和 1TB SSD 版本。预计苹果将推出新款 iMac。   此外
[手机便携]
ARM七种异常源和异常处理流程(四大步三小步)
ARM异常处理(处理器对特定的异常事件进行的处理)的进入过程(硬件自动完成): 四大步(两备份两修改)三小步: (1)拷贝 CPSR (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current program status register)到 SPSR_ mode (保存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Saved Program Status Register) (2)设置适当的 CPSR 位: 1--改变处理器状态进入 ARM 态(thumb状态下异常处理无法返回) 2--改变处理器模式进入相应的异常模式M 3--设置中断禁止位禁止相应中断 (如果需要) (3)保存返回地址
[单片机]
<font color='red'>ARM</font>七种异常源和异常处理流程(四大步三小步)
英IP商ARM二季营收1.55亿美元 超预期
北京时间7月2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芯片设计和生产商ARM今天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受益于智能手机、上网本和平板电脑强劲需求的拉动,ARM第二季度业绩超出市场分析师预期。 ARM的财报显示,第二季度ARM实现税前利润4350万英镑(约合6720万美元),同比增长167%,同时营收总额达1亿英镑(约合1.55亿美元),均高出市场预期;每股收益为2.34便士,高出分析师预期的1.83便士。 目前,全球95%的智能手机采用ARM芯片。ARM表示,该公司芯片在其它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攀升。ARM首席财务官蒂姆·斯科尔(Tim Score)表示,ARM与飞思卡尔(Freescale)、微软和台积
[嵌入式]
基于ARM+DSP的驾驶员眼部疲劳视觉检测算法设计
如何为驾驶员提供一个有效实用的安全辅助驾驶系统是车辆安全驾驶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机器视觉的疲劳驾驶检测技术已在国内外开展了广泛研究,其中以驾驶员眼部特征的检测最为广泛。 本文以低成本、低功耗、高实时性为设计原则,以ARM+DSP构成硬件平台,并移植了嵌入式操作系统Windows CE 5.0,设计了一套基于驾驶员眼部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算法,对驾驶员驾驶过程进行实时检测和报警,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1 硬件平台设计 系统硬件平台选用三星公司ARM9架构的S3C2440作为核心处理器,利用TI公司的TMS320DM642作为视频采集处理模块,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DSP平台主要负责采集图像、图像算法处理,ARM平
[单片机]
基于<font color='red'>ARM</font>+DSP的驾驶员眼部疲劳视觉检测算法设计
arm系列知识框架
【ARM编程模型】 硬件: 电路原理图 软件: 体系结构, 指令集, 寄存器组 【ARM编程技术】 汇编/C语言 编译, 链接, 烧写和调试 windows: MDK linux : gcc 【ARM接口编程】 电路原理图 datasheet ------ 裸机程序(不带操作系统,直接操作硬件) 中断技术 初始化程序 【 ARM基础知识】 1. 冯·诺依曼结构特点: 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和程序 事先存储程序 利用控制流来驱动程序 五大部件 2. CPU = CU + ALU CPU: 解释并执行指令的功能部件 CU: 译码并发出各种控制信号 ALU: 运算 3. 常见
[单片机]
LG基于Arm平台实现数字电视处理性能的巨大飞跃
数字电视 (DTV) 正在演变为具有更丰富用户体验的多功能设备。除了如今已经大行其道的高品质视频流媒体服务,数字电视还提供诸如视频通话、健康和健身应用、游戏等功能。同时,用户体验也在不断改善,响应速度更快,人工智能 (AI) 功能日益增多,而且随着屏幕尺寸持续扩大,高清晰度 4K 用户界面 (UI) 也已然问世。 所有这些趋势都对数字电视平台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算力需求。因此,数字电视的系统级芯片 (SoC) 需要采用更高性能的 CPU 和 GPU。 LG 追求更高性能 LG 是一家积极追求更高性能数字电视 SoC 的公司。这家消费类电子和家用电子公司在本周的 CES 2024 上推出了全新 OLED 电视,基于四核 Arm
[嵌入式]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