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处理器智能电表系统的功能设计与论证

发布者:GoldenHarmony最新更新时间:2014-04-06 来源: eefocus关键字:智能电表  ARM  CAN总线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用电管理收费多年来一直采用先用电、后抄表、再付费的传统作业方式,电量值计算方面也无法实现更高的精确度,偏差较大。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保证用户安全、合理、方便地用电,对传统的电表和用电的进行重新设计,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显得很有必要。

1、智能电表的发展前景:

第一阶段 2000-2007

逐步以电子计量表取代传统机电式电表;在美国和欧洲着手推广单向通信网络;

第二阶段 2008-2012

全球范围内正在淘汰机电式电表;在欧美及中国大规模推广基于自动计量基础架构(AMI,即有IP地址的智能电表和电力公司之间的一种自动双向流通架构)的双向通信网络;智能电表作为简易型家庭网关,可用于多种公用设施的自动抄表(AMR)和负荷管理。

第三阶段 2013-以后

智能电表成为家庭网关,实现多种住宅控制功能,诸如安全,报警等;以家庭和单位实现智能化发电(太阳能和风能发电)和配电。

从以上三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智能电表不仅没有向小型、单一功能的方向发展,恰恰相反,未来将赋予智能电表更多的功能,使之成为家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峰谷分时电价和避高峰电价的政策出台,多费率表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大工业用户,对智能多费率表的需求,将会产生快速的增长。随着信息时代的推进及技术的发展,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的神经末梢,在不久的将来,智能电表将在信息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2、ARM智能电表的提出:

正是由于以上背景,智能电度表应运而生。所谓智能电表,就是应用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等,形成以智能芯片为核心,具有高精确计算电量、与上位机通讯、用电相关数据显示等功能的电度表。

电能表是电力企业收取电费的唯一工具,其性能的稳定性、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关系到电力部门和用户之间的结算问题,其中智能电表的电量值计量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设计的智能电表系统其控制器一般是8位或16位的单片机控制,其控制功能比较简单,很难实现网络化和无线传输,对于未来智能电表系统的扩展性也比较有限。基于这样的局限性,我们提出一种基于ARM处理器的智能电表系统。

目前我们需要设计的智能电表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实现智能电表的高精度计算和可扩展;

2、实现数据的双向传输,包括无线抄表,电表将客户用电情况发送给电力部门,电力部门 将客户账户余额发送回电表,并在电表上显示;

3、实现数据的LED显示,上月、本月电量的显示,以及余额显示等;

基于以上智能电表的功能设计,对电表的软、硬件提出了更高要求,显然传统电表很难做到这些。ARM技术具有性能高、成本低和能耗低的特点,适用于多种领域,比如嵌入控制、消费/教育类多媒体和移动式应用等。到目前为止,ARM微处理器及技术的应用几乎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并且在智能仪器仪表上也有应用的先例,所以我们选用ARM技术应用在智能电表上。

智能电表是在数字电表的基础上增加多个功能,使之能更加适应居民的要求,读取用户电量更加智能、方便和快捷,让未来实现单个用户的配电、变电也成为可能。 3、智能电表各功能设计:

3.1、远程抄表的实现:

就系统的完整性而言,电力系统从发电、配电、传输和区域变电所已基本实现网络化管理,而唯独用户终端没有和网络连接上,造成了系统的不完整,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系统潜能的发挥,所以我们设计了智能电表远程抄表的这一技术。[page]

由采集器定时顺序采集来自多路分线连接的电表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存储,各采集器之间采用总线连接,最后连接至计算机。其典型特点是各户表通过分户线连接至采集器位置,再由采集器通过无线传输发送给服务器子系统,这样可以避免为每个智能电表都安装一个无线射频模块,以节约成本。系统一般分为四层次结构:前端采集子系统、服务器子系统、通信子系统、管理中心子系统。

初步设想是在每栋楼里面安装一个采集器,或者在一个小区里面安装几个采集器来实现整个抄表系统的前端采集子系统,采集器通过CAN总线来实现与各个智能电表的连接;然后将数据通过无线射频的方式发送到街道或者一定范围内安装的服务器里;最后服务器通过通讯子系统,将数据发送到管理中心。管理中心也会将客户的信息按照各个电表的IP地址,发送回电表,路径只是上面所说的数据采集的逆向,这样我们就搭建一个智能电表的基于自动计量基础架构,即AMI架构。所谓AMI架构就是有IP地址的智能电表和电力公司之间的一种自动双向流通架构。

3.2、采样滤波:

整个硬件设计的关键部分就是信号采集,信号采集是将220V工频交流电转换成相对应的0到3V的交流信号。这是关系到整个系统精度的问题,如果采集失真,不仅导致精度下降,还有可能产生严重的错误。

此技术选用的是利用专用变压器件互感器直接进行变压,得到所需的交流信号后,经过滤波电路,直接输出给MCU的A/D接口进行采样。

电流通过专用变压器,将电压转换成0.5V的电压Ui;在通过一阶低通滤波R1、C1,低通滤波主要是为了滤掉高频的信号,电容是可以通过高频信号,而阻碍低频信号通过,将电容C1接地,便可滤掉高频信号;由于滤波后得到的信号比较弱,所以还要再加入一个通过电阻R2的Ur,Ur是0-3V的直流信号,最后将得到一个0-3V的交流信号U0。

3.3、智能电表硬件设计方法:

智能电表主要是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首先通过对用户供电电压和电流的实时采样,利用集成电路,对采样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变压,通过滤波得到0-3V的模拟信号,再通过A/D转换器采样、保持、量化及编码四个过程后转换得到数字信号,在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中通过公式进行计算,得出每秒的电量,进行累加,最后将所得到的电量值通过控制单元进行处理、控制,把电量值进行储存或输出。

采用一个支持实时仿真和嵌入式跟踪的16/32位ARM7TDMI的CPU,并带有嵌入的高速Flash存储器,存储器接口和独特的加速结构使32位代码能够在最大时钟频率下运行。

为对代码规模有严格控制的应用可使用16位Thumb模式将代码规模降低超过30%,而性能的损失却很小。A/D转换器需要满足对三相工频交流电进行不失真的采样。多个串行接口可方便地进行接口扩展。

外设接口可以外接一个掌抄器,用于工作人员调试和维修等等。数据存储、输出和显示都需要数据的不同结构,所以还需要对电量数据的结构转换,转换为相应的存储结构、输出结构和显示结构,这些都是在MCU的数据转换模块中进行。

3.4、智能电表的软件设计方法:

智能电表的软件主要是电量值的计算部分。我们采用软件编程来实现公式计算的方式计算电量值,其主要是在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模块中执行。通过A/D转换器中得到的U0、I0


来计算ARM技术在智能电表上应用的论证与设计,但是积分在计算机的二进制计算中过于复杂。考虑到成本的问题,采用累加的方式代替积分运算,累加公式为


。ARM技术在智能电表上应用的论证与设计,如果N取值为100000,循环累加100000次就是一秒中智能电表计算出来的电量值。

总结:

本次设计主要是论述了ARM在智能电表中的应用,ARM在智能电表应用的最主要难题还是成本问题,所以在设计中也多次想到了节约成本的问题,包括在无线传输中尽量少使用无线模块和可以考虑实现多用户智能电表。ARM应用在智能电表中主要是考虑到智能电表的未来发展趋势,实现智能电表更多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未来可以在基于ARM的智能电表里增加更多的实用功能。

关键字:智能电表  ARM  CAN总线 引用地址:基于ARM处理器智能电表系统的功能设计与论证

上一篇: ST推出新款超低功耗STM32微控制器
下一篇:Pebble智能手表采用STM32F205RE MCU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3:38

Azure ARM (5) ARM Template初探 - 本地JSON Template文件(1)
  在之前的文章里,笔者介绍了:我们可以在ARM模式下,通过JSON Template来部署Azure资源。通过使用JSON Template,我们可以重复部署多个Azure资源。   这个对于独立软件开发商(ISV)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厂商Contoso基于微软Azure开发了一套多租户的产品,给客户A使用。当客户B需要使用的时候,Contoso管理员只要从客户A的环境里,将Azure Deployment的JSON Template导出,进行相应的修改。然后再部署到Azure环境,即可把该环境提供给客户B使用。这种需要重复部署Azure资源的场景,非常适合使用Azure JSON Template。   而且,当我们
[单片机]
Azure <font color='red'>ARM</font> (5) <font color='red'>ARM</font> Template初探 - 本地JSON Template文件(1)
GNU Freestanding(Naked)C ARM交叉开发环境创建与测试
0 由来 在我的博文 GNU ARM交叉汇编环境的搭建与测试中,详细讲解了GNU ARM汇编环境的创建与使用方法。实际开发中,直接使用汇编语言写的代码往往很少,尽在系统启动和性能要求极其苛刻的时候才会用到汇编代码。在可读性、可移植性、逻辑表达能力方面,C语言的表现要比汇编强太多,正是C语言的这种优势造就了Unix世界,造就了Linux在多种平台上顺利编译运行的活泼场面。 所以,在嵌入式开发领域,C语言是主力语言。在使用开发ARM上运行的程序之前,必须构建一个好用的C交叉编译环境。在博文Freestanding C与交叉编译器的生成原理分析中,阐述了Freestanding C的概念和交叉编译器构建的原理。构建一个完整的Host
[单片机]
高通反诉ARM:以诉讼作为谈判筹码 违反协议是无稽之谈
据报道,高通公司在10月27日反诉ARM称,ARM之前指控高通违反授权协议和商标并无合法依据。    法庭文件显示,高通希望特拉华州的联邦法官认定,作为高通以14亿美元收购芯片初创公司Nuvia的一部分,该公司并未违反ARM的许可合同。    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ARM与Nuvia之间的芯片设计授权。上个月,ARM对高通和Nuvia发起诉讼,指控这两家公司违反与ARM签订的授权许可协议。Nuvia是高通去年以14亿美元收购的初创公司,主要设计基于Arm技术的芯片。 ARM要求高通销毁根据Nuvia与Arm许可协议而开发的设计。ARM还称,即使经过数月的谈判,高通也没有获得这一许可。而且,高通还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Nuvia的
[半导体设计/制造]
CAN总线数据采集系统
引 言     在工业控制中,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需要检测周围的环境变量(如温度、气压、湿度等)。通常的做法是将分布在各处的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通过各自的线路连接到监控中心,这种方式在有效地完成检测任务的同时也造成了线路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提出了简化线路布局的要求。CAN(控制器局域网)是串行通信协议,能有效支持高安全等级的分布实时控制,同时在理论上,CAN总线网络内的节点近乎没有限制。基于此,本设计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控制器的CAN总线数据采集系统作为一个CAN节点,每一个需要监控的区域放置一个CAN节点,各个节点通过CAN总线与监控中心实施通信。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1 硬件构成     该数据采集系统由两部分构
[嵌入式]
ARM处理器关于非对齐存储的访问规则
ARM 系列处理器是 RISC (Reducd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处理器。很多基于ARM的高效代码的程序设计策略都源于RISC 处理器。和很多 RISC 处理器一样,ARM 系列处理器的内存访问,也要求数据对齐,即存取 字(Word) 数据时要求四字节对齐,地址的bits ==0b00;存取 半字(Halfwords) 时要求两字节对齐,地址的bit ==0b0;存取 字节(Byte) 数据时要求该数据按其自然尺寸边界(Natural Size Boundary)定位。   ARM 编译程序通常将全局变量对齐到自然尺寸边界上,以便通过使用 LDR和 STR 指令有效地存取这些变量。这种内存访问方
[单片机]
ARM学习笔记020之_asm_、CPSR、SPSR、位置无关码等问题
1、_asm_:warning: implicit declaration of function '_asm_' 如果asm两边都是两个下划线就没有错误了:__asm__ 2、 makefile中-O -S必须大写 3、lds文件中:SECTIONS必须大写 4、ARM920T 包含了一个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Current Program Status Register-CPSR),另外还有5 个用于异 常程序处理的程序状态保存寄存器(Saved Program Status Registers-SPSR)。这些寄存器的功能为: ● 保存最近已处理的ALU 操作的信息 ● 控制中断的
[单片机]
恩智浦的150MHz LPC1800 MCU具有高的ARM Cortex-M3性能
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s N.V. (Nasdaq: NXPI)今天宣布推出业界最高性能的ARM® Cortex™-M3微控制器。LPC1800的低功耗优化设计使其在极低频率到150Mhz范围内最大发挥Flash或RAM的性能。此性能为大量要求严苛的应用提供了最大的连接和带宽选择。灵活的双单元256位宽Flash存储器支持并行读、写操作,可保存“黄金副本”,防止重新编程中出现失误,也可以简单地作为单存储单元使用。LPC1800也支持两种最新外设:灵活四路SPI接口和可配置定时器子系统。 恩智浦半导体副总裁、微控制器产品线总经理Geoff Lees表示,“LPC1800为ARM Cortex-M
[单片机]
恩智浦的150MHz LPC1800 MCU具有高的<font color='red'>ARM</font> Cortex-M3性能
基于ARMCAN总线智能节点的设计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即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是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它最早是由德国Bosch公司推出的,CAN通信协议是一种用于汽车内部测量与执行部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 作为一种技术先进、可靠性高、功能完善、成本合理的远程网络通讯控制方式,CAN总线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例如,在汽车电子、自动控制、智能大厦、电子系统、安防监控等各领域中,CAN总线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本设计给出CAN总线节点方案。它采用内置多路CAN总线控制器PLC2294作为主控制器,使得该节点体积小、功耗低、抗干扰性好,因而特别适用于汽车、工业控制以及医疗系统和容错维护总线中。 1 硬件
[应用]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