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M32的心电采集仪设计

发布者:EnchantedBreeze最新更新时间:2014-12-05 来源: dzsc关键字:STM32  心电采集仪  数字信号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如今,心血管类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清晰有效的心电图为诊断这类疾病提供了依据,心电采集电路是心电采集仪的关键部分,心电信号属于微弱信号,其频率范围在0.03~100 Hz之间,幅度在0~5 mV之间,同时心电信号还掺杂有大量的干扰信号,因此,设计良好的滤波电路和选择合适的控制器是得到有效心电信号的关键。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以STM32为控制核心,AD620和OP07为模拟前端的心电采集仪,本设计简单实用,噪声干扰得到了有效抑制。

  1 总体设计方案

  心电采集包括模拟采集和数字处理两部分,本设计通过AgCl电极和三导联线心电采集线采集人体心电信号,通过前置放大电路,带通滤波电路,50 Hz双T陷波后再经主放大电路和电平抬升电路把心电信号的幅度控制在STM32的A/D采集范围内,STM32通过定时器设定A/D采样频率,通过均值滤波的方式对得到的数字信号进行处理,最后在彩屏上描绘出心电图形,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框图

  2 硬件设计

  2.1 主控模块电路设计

  主控模块的STM32F103VET单片机是控制器的核心,该单片机是ST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32位高性能、低成本和低功耗的增强型单片机,其内核采用ARM公司最新生产的Cortex-M3架构,最高工作频率72 MHz、512 kB的程序存储空间、64 kB的RAM,8个定时器/计数器、两个看门狗和一个实时时钟RTC,片上集成通信接口有两个I2C、3个SPI、5个USART、一个USB、一个CAN、一个SDIO,并集成有3个ADC和一个DAc,具有100个I/O端口。主控单片机管脚排列图如图2所示。

  图2 STM32F103VET单片机管脚排列图

  2.2 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

  前置放大电路是模拟信号采集的前端,也是整个电路设计的关键,它不仅要求从人体准确地采集到微弱的心电信号,还要将干扰信号降到最低,由于心电信号属于差分信号,所以电路应采用差动放大的结构,同时要求系统具有高共模抑制比、高输入阻抗、低漂移等特点。因此,选择合适的运算放大器至关重要,这里选择仪用运放AD620实现前置放大,AD620具有高精度、低噪声、低输入偏置电流低功耗等特点,使之适合ECG监测仪等医疗应用。AD620的放大倍数由1与8脚之间的反馈电阻决定,增益G=49.4 kΩRG+1,由于心电信号中含有较大的直流分量,因此前置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不能过大,在这里选择放大约10倍,因此反馈电阻R6取约5 kΩ,为提高电路的共模抑制能力,这里用一个OP07检测R10,R4上的共模信号驱动导线屏蔽层,消除分布电容。同时用另一个OP07运放和R5,C3,R7组成右腿驱动电路,在R10,R4上检测到的共模信号经反相放大器后经R7,反馈到人的右腿,进一步抑制了共模信号和50 Hz工频干扰,这里右腿驱动有一个对交流电的反馈通路,交流电的干扰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这里要注意做好绝缘措施,同时保护电阻R7尽可能大,取1 MΩ以上。此外系统电源的不稳定也对心电信号的采集有较大影响,因此在本系统中,所有运放的电源脚都并联两个0.1μF和10μF的电容退耦,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前置放大电路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

  图3 前置放大电路

  2.3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从前置放大电路输出的心电信号还含有较大直流分量和肌电信号,基线漂移等干扰成分,所需采集的有用心电信号在0.03~100 Hz范围之间,因此需设计合理的滤波器使该范围内的信号得以充分通过,而该范围以外的信号得到最大限度的衰减,这里采用具有高精度,低偏置,低功耗特点的两个OP07运放分别组成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由C11,C17,R7,R10组成,截止频率f1≈0.03 Hz,低通滤波器由R8,R9,C10,C13组成,截止频率约为f2≈100 Hz,系统带通滤波器的电路如图4所示。[page]

  图4 带通滤波器

  2.4 50 Hz双T陷波器设计

  工频是心电信号中最主要也最常见的干扰源,虽然前面的右腿驱动电路对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仍有较大部分进入了后面的电路,因此有必要设计截止频率为50 Hz的带阻电路来进一步滤除干扰,带阻电路也称陷波器,顾名思义,带阻电路就是使某特定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大幅衰减,而对该频率范围外的信号几乎不产生影响。双T陷波电路是典型的带阻电路,在双T网络中,两个T型网络的参数是对称的,如图5所示的50 Hz双T陷波电路中,R13=R14=2R16=R=32 kΩ,C20=2C19=2C18=C=200 nF,本质上是由两个T型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并联组成,图5所示电路的截止频率f0=1/2πRC≈50 Hz。

  图5 50Hz 带阻滤波器

  2.5 主放大以及电平抬升电路设计

  心电信号的幅度约为0~4 mV,STM32 AD转换的输入电平要求为3.3 V,因此,为了单片机能够处理采集到心电信号,需将采集到的模拟信号放大800~1 000倍。前置放大电路已放大了10倍,理论上主放大电路约放大100倍即可。为确保信号不失真,一般单级放大不超过10倍,因此,可采取两级放大的方式来达到放大100倍的效果,U9固定放大10倍,U11的反馈电阻采用可调电阻,这样就可以通过变阻器的调节达到放大100的效果。此外,因为STM32单片机的A/D采集不能采集负电平,因此这里设计了如U7所示的电平抬升电路把心电信号提到0电平以上,方便单片机采集。

  图6 主放大以及电平抬升电路电路

  3 软件设计

  得到心电信号后要输入STM32进行AD采集和软件滤波,最终送LCD实现波形显示,单片机初始化后,程序设计定时器每6 ms中断一次,在中断函数里,对读取到的A/D值采取均值滤波的形式滤除干扰,然后把之转换与彩屏对应的坐标值,在彩屏上画线实现波形的实时显示,整个系统的程序流程如图7所示。

  图7 系统软件流程图

  4 测试结果分析

  通过电极片和三导联线在人的左臂,右臂,右腿部采集心电信号经前端模拟电路和STM32处理后,最后在示波器和彩屏上得到的心电信号如图8所示。

  图8 系统效果展示图

  从彩屏和示波器上所得的心电图来看,50 Hz工频信号和基线漂移得到了较好的抑制,从示波器上可看出,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时间大约为900 ms,这与真实的心电信号基本吻合,图像清晰稳定,能够较好地反映人体心电特征。

  5 结束语

  本设计实现的是以STM32为控制核心,以AD620,OP07为模拟信号采集端的小型心电采集仪,该设计所测心电波形基本正常,噪声干扰得到有效抑制,电路性能稳定,基本满足家居监护以及病理分析的要求,整个系统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具有一定的医用价值。

关键字:STM32  心电采集仪  数字信号 引用地址:基于STM32的心电采集仪设计

上一篇:采用DSP和STM32的双核智能电液伺服控制器
下一篇:基于STM32和SIM900A的无线通信模块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3:47

STM32使用虚拟示波器
在调试过程中.,经常会有需要看到数据实时变化的情况,这时候便需要用到虚拟示波器。如:制作平衡车时,需要了解拟合角度跟随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动态变化情况;做电机PWM调速时需要了解速度的变化曲线等。 对于虚拟示波器的选择,由于之前参加过飞思卡尔,用过是山外的多功能调试助手中的虚拟示波器,感觉还不错。 现在想用stm32制作一个平衡车,需要用到虚拟示波器,现在把使用方法分享出来,给那些有需要的人。 首先是通信协议:(下面是虚拟示波器部分的通信协议) 虚拟示波器采用串口通信的方式和下位机通信。因此首先要配置好串口(这里就不做介绍了),接下来便需要实现发送函数。 ///发送一个字节的数据 void usart3_send_c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使用虚拟示波器
STM32的精准延迟
这里主要是使用Systick 时钟 来实现精准延迟,它本质也是一个 定时器 ,使用时只需复制粘贴使用,这里是使用72M的 STM32 F103ZET6,不同型号需要自行修改对应参数。 #include stm32f10x.h static uint8_t D_us=0; //微妙系数 static uint16_t D_ms=0; //毫秒系数 void Delay_Init(void) { SysTick_CLKSourceConfig(SysTick_CLKSource_HCLK_Div8); D_us = SystemCoreClock/8000000; D_ms = (uint16
[单片机]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
1 引言 近年来,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已经广泛用于自动控制、图像处理、通信技术、网络设备、仪器仪表和家电等领域;DSP为数字信号处理提供了高效而可靠的硬件基础。目前,应用最广泛的DSP芯片是TI(德州仪器)公司的产品,TMS320C2000系列是该公司的适合于数字控制的一种DSP。这种系列DSP芯片具有完美的性能并集成了闪存、高速A/D转换器、高性能的CAN模块等,因此使用它可以降低开发难度,缩短产品开发时间,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具有很高的性价比。TMS320LF2407芯片是TMS320C2000系列中最新的、集成度最高、性能最强的运动控制DSP芯片。 天然气作为动力能源是传统燃料的理想替代品。各种天然气发动机的
[嵌入式]
STM32之串口原理
串口通信定义   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原理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长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通信
[单片机]
STM32串口DMA容易忽视的问题
博主昨天晚上在STM32串口DMA的问题上纠结了好长时间,所以今天上午写篇博客来谈谈我对串口DMA发送的理解→_→今天主要讨论三个问题:1、什么叫串口DMA 请求;2、串口简要复习;3、串口DMA发送流程。 1、什么叫串口DMA 请求(博主用的是战舰STM32开发板) 说这个问题之前先简单回顾DMA的基本特性。先导出原子哥的PPT内容: DMA全称Direct Memory Access,即直接存储器访问。 DMA传输将数据从一个地址空间复制到另一个地址空间。当CPU初始化这个传输动作,传输动作本身是由DMA控制器来实现和完成的。 STM32有两个DMA控制器(DMA2只存在于大容量产品中),DMA1有7个通道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串口DMA容易忽视的问题
STM32的内部温度传感器
1、STM32的内部温度传感器 STM32内部温度传感器与ADC的通道16相连,与ADC配 合使用实现温度测量。测量范围–40~125℃,精度 ± 1.5℃ 操作流程: 1)、设置ADC相关参数 // ADC1 configuration ----------------------------- ADC_InitStructure.ADC_Mode = ADC_Mode_Independent; ADC_InitStructure.ADC_ScanConvMode = ENABLE; ADC_InitStructure.ADC_ContinuousConvMode = ENABLE; ADC_InitStructu
[单片机]
STM32学习008_ARM产品浅析
ARM是英国Acorn有限公司设计的基于RSIC的一款微处理器,全称为Acorn RISC Machine,ARM处理器本身是32位设计,但也配备16位指令集,一般来讲比等价32位代码节省达35%,却能保留32位系统的所有优势。 ARM处理器的三大特点是:耗电少功能强、16位/32位双指令集和合作伙伴众多。 1、体积小、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 2、支持Thumb(16位)/ARM(32位)双指令集,能很好的兼容8位/16位器件; 3、大量使用寄存器,指令执行速度更快; 4、大多数数据操作都在寄存器中完成; 5、寻址方式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 6、指令长度固定。 ARM处理器共有37个寄存器,被分为若干个组(BANK),这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学习008_ARM产品浅析
stm32串口接收中断触发原理
如果在STM32微控制器的串口通信中,接收中断无法触发,可能有以下几个可能的原因: 1. 串口接收中断未使能:在初始化串口时,可能未正确使能接收中断。请确保在初始化代码中设置了正确的控制寄存器位来使能串口接收中断。例如,使用`USART_ITConfig()`函数或设置相应的寄存器位。 2. 中断优先级设置错误:如果其他中断具有更高的优先级,可能会导致串口接收中断无法触发。请确保正确配置了中断优先级,并确保串口接收中断的优先级高于其他中断。 3. 接收缓冲区溢出:如果接收缓冲区溢出,可能会导致串口接收中断无法触发。确保在接收中断处理函数中及时读取接收数据寄存器,以避免缓冲区溢出。 4. 硬件连接错误:检查串口接收引脚是否正确连接,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串口接收中断触发原理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