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串口USART1的使用方法和程序

发布者:oplkjjj最新更新时间:2017-09-08 来源: eefocus关键字:STM32  串口  USART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通用同步异步收发器(USART)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来与使用工业标准NR 异步串行数据格式的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全双工数据交换。 USART利用分数波特率发生器提供宽范围的波特率选择,支持同步单向通信和半双工单线通信。

1、STM32固件库使用外围设备的主要思路

在STM32中,外围设备的配置思路比较固定。首先是使能相关的时钟,一方面是设备本身的时钟,另一方面如果设备通过IO口输出还需要使能IO口的时钟;最后如果对应的IO口是复用功能的IO口,则还必须使能AFIO的时钟。

其次是配置GPIO,GPIO的各种属性由硬件手册的AFIO一章详细规定,较为简单。

接着相关设备需要如果需要使用中断功能,必须先配置中断优先级,后文详述。

然后是配置外围设备的相关属性,视具体设备而定,如果设备需要使用中断方式,必须使能相应设备的中断,之后需要使能相关设备。

最后如果设备使用了中断功能,则还需要填写相应的中断服务程序,在服务程序中进行相应操作。

2、UART的配置步骤(查询方式)

2.1、打开时钟

由于UART的TX和RX和AFIO都挂在APB2桥上,因此采用固件库函数RCC_APB2PeriphClockCmd()进行初始化。UARTx需要分情况讨论,如果是UART1,则挂在APB2桥上,因此采用RCC_APB2PeriphClockCmd()进行初始化,其余的UART2~5均挂在APB1上。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 RCC_APB2Periph_USART1, ENABLE);

2.2、GPIO初始化

GPIO的属性包含在结构体GPIO_InitTypeDef,其中对于TX引脚,GPIO_Mode字段设置为GPIO_Mode_AF_PP(复用推挽输出),GPIO_Speed切换速率设置为GPIO_Speed_50MHz;对于RX引脚,GPIO_Mode字段设置为GPIO_Mode_IN_FLOATING(浮空输入),不需要设置切换速率。最后通过GPIO_Init()使能IO口。

以下是GPIO设置的实例代码: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USART1 Tx(PA.09)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9;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USART1 Rx(PA.10)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10;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N_FLOATING;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2.3、配置UART相关属性

通过结构体USART_InitTypeDef来确定。UART模式下的字段如下

USART_BaudRate:波特率,视具体设备而定

USART_WordLength:字长

USART_StopBits:停止位

USART_Parity:校验方式

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硬件流控制

USART_Mode:单/双工

最后设置。实例代码为:

   //USART1配置
  USART_InitTypeDef USART_InitStructure;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BaudRate = 9600;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WordLength = USART_WordLength_8b;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StopBits = USART_StopBits_1;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Parity = USART_Parity_No;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 = USART_HardwareFlowControl_None;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Mode = USART_Mode_Tx | USART_Mode_Rx; 
    USART_Init(USART1, &USART_InitStructure);
    USART_Cmd(USART1, ENABLE);

别忘了最后要使用USART_Cmd()来启动设备UART1。

2.4、重定向print()函数。

int fputc(int ch,FILE *f)
{
    USART1->SR;  //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 USART_FLAG_TC) 解决第一个字符发送失败的问题    //一个一个发送字符
    USART_SendData(USART1, (unsigned char) ch);    //等待发送完成
    while(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USART_FLAG_TC)!=SET);    
    return(ch);
}


int main(void)
{    // USART1 config 9600 8-N-1     USART1_Config();
    
    printf("hello world!");
}

3、UART的配置步骤(中断方式)

打开时钟、GPIO初始化、配置UART相关属性、重定向print()函数 与上面的相同。

3.1、中断优先级的配置

这是STM32比较奇怪的地方,在只有一个中断的情况下,仍然需要配置优先级,其作用是使能某条中断的触发通道。STM32的中断有至多两个层次,分别是先占优先级和从优先级,而整个优先级设置参数的长度为4位,因此需要首先划分先占优先级位数和从优先级位数,通过NVIC_PriorityGroupConfig()实现;

特定设备的中断优先级NVIC的属性包含在结构体NVIC_InitTypeDef中,其中字段NVIC_IRQChannel包含了设备的中断向量,保存在启动代码中;字段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为主优先级,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为从优先级,取值的范围应根据位数划分的情况而定;最后NVIC_IRQChannelCmd字段是是否使能,一般定位ENABLE。最后通过NVIC_Init()来使能这一中断向量。实例代码如下:

//配置UART1接收中断void NVIC_Configuration(void)
{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 Configure the NVIC Preemption Priority Bits */  
    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0);    
    /* Enable the USARTy Interrupt */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 = USART1_IRQn;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PreemptionPriority = 0;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SubPriority = 1;
    NVIC_InitStructure.NVIC_IRQChannelCmd = ENABLE;
    NVIC_Init(&NVIC_InitStructure);
}

 

3.2、中断的服务程序的设计

目前使用了UART的两个中断USART_IT_RXNE(接收缓存补空中断)和USART_IT_TXE(发送缓存空中断),前一个中断保证了一旦有数据接收到就进入中断以接收特定长度的数据,后一个中断表示一旦发完一个数据就进入中断函数,保证连续发送一段数据。一个设备的所有中断都包含在一个中断服务程序中,因此必须首先分清楚这次响应的是哪一个中断,使用USART_GetITStatus()函数确定;采用USART_ReceiveData()函数接收一个字节数据,采用USART_SendData()函数发送一个字节数据,当关闭中断时采用USART_ITConfig()失能响应的中断。实例程序:

void USART1_IRQHandler(void)
{
    uint8_t ch;    
    if(USART_GetITStatus(USART1, USART_IT_RXNE) != RESET)
    {     
        //ch = USART1->DR;
            ch = USART_ReceiveData(USART1);     //接受数据
          printf( "%c", ch );    //返回打印    } 
     
}


3.3、接收数据函数:


//重定向scanf函数到USART1int fgetc(FILE *f)
{        /*等待串口1输入数据*/
        while (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 USART_FLAG_RXNE) == RESET);        return (int)USART_ReceiveData(USART1);
}

4、 STM32串口在首次发送字符的时候,首字符丢失解决办法

网上关于发送字符的代码大多如下:

USART_SendData(USART1, (uint8_t)ch);
while( 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 USART_FLAG_TC) != SET);

其实咋一看是说的通的,但是在仔细看手册的时候发现 TC 和 TXE 标志位在复位的时候被置1 ,这样第一次while循环就是没有用的。这样导致了首次第一个字符还没有被输出,就被后面的字符覆盖掉,造成实际看到的丢失现象。解决办法就很简单:在前面加上一句 USART1->SR;

具体代码如下:

USART1->SR;
USART_SendData(USART1, (uint8_t)ch);
while( 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 USART_FLAG_TC) != SET);

下面我来说说原因: 第一句读取SR寄存器,第二句写DR寄存器 刚好清除了TC标志位 。第一次while循环就起作用了。

也可将USART1->SR;替换为USART_GetFlagStatus(USART1, USART_FLAG_TC)

 

 本实验所有程序《STM32串口USART1的查询和中断方式程序》

 

补充:一直有一个疑问是关于接受和发送数据的问题:对于“hello”这样的字符串是一个一个接受还是整个接受显示,下面的实验可以验证是一个一个进行的。


关键字:STM32  串口  USART 引用地址:STM32串口USART1的使用方法和程序

上一篇:STM32调试接口SWD连接
下一篇:STM32关于USART的使用笔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5:36

STM32的高级定时器里面死区的概念
“死区”的概念 PWM 脉宽调制 在电力电子中,最常用的就是整流和逆变。这就需要用到整流桥和逆变桥。以两电平为例,每个桥臂上有两个电力电子器件,比如IGBT。这两个IGBT不能同时导通,否则就会出现短路的情况。因此,设计带死区的PWM波可以防止上下两个器件同时导通。也就是说,当一个器件导通后关闭,再经过一段死区,这时才能让另一个导通。 死区,简单解释 通常,大功率电机、变频器等,末端都是由大功率管、IGBT等元件组成的H桥或3相桥。每个桥的上半桥和下半桥是是绝对不能同时导通的,但高速的PWM驱动信号在达到功率元件的控制极时,往往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延迟的效果,造成某个半桥元件在应该关断时没有关断,造成功率元件烧毁。 死区就是在
[单片机]
stm32--虚拟串口--辅助调试工具
在调试串口通信软件时,通常需要接收串口通信的数据,这时会自己编写一个软件模拟发送数据源,然后调试目标程序。两个程序之间通过计算机的物理串口连接通信,而现在的计算机带有两个串口的很少,而笔记本基本都没有串口了,这时可以使用虚拟串口软件,虚拟一对串口,对于我们编写的软件来说和真实的串口完全一样。 猛击下载虚拟串口 运行rar压缩包中的vspdxp_install.exe安装,完成后运行vspdconfig.exe设置串口,如图所示,点击图中Add pair添加COM4与COM5虚拟串口。 完成后可以在计算管理中查看到虚拟串口,如图所示。
[单片机]
stm32--虚拟<font color='red'>串口</font>--辅助调试工具
STM32的SPI采用DMA方式传输测试
环境: 主机:WIN7 开发环境:MDK4.23 MCU:STM32F103CBT6 说明: 参考链接:http://www.openedv.com/posts/list/3159.htm SPI传输数据分为连续传输和非连续传输. 连续传输时序图: 非连续传输时序图: 非连续传输模式可以参考上篇文章:http://blog.csdn.net/jdh99/article/details/7598573 官方pdf关于连续和非连续传输的说明: 当在主模式下发送数据时,如果软件足够快,能够在检测到每次TXE的上升沿(或TXE中断),并立即在正在进行的传输结束之前写入SPI_DR寄存器,则能够实现连续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的SPI采用DMA方式传输测试
学习STM32时为什么要学习汇编?
不同的平台的汇编代码是不一样的,最早的汇编在50年代就发明了,比很多人的父母的年龄都大,老掉牙,不用学习怎么写汇编。一个公司有一个人知道怎么写汇编就够了。但要学习读汇编 为什么学习汇编? 性能 直接翻译为机器语言,性能最高。优秀的C语言效率只能达到汇编的80%左右。其他高级语言跟汇编一比差得更远。语言越高级性能越差。很多bootloader和BIOS用汇编写,汇编操作的是电脑,手机刚刚上电时,硬件和初始化的那些命令,它们的性能的要求比较高,效率高开机速度更快。 分析问题 个人认为,编程人与机器对话,我们写C,写JAVA,但是电脑并不认识这些语言,电脑只认识0和1;所以需要一个人来翻译这些语言,这个翻译官就是编译
[单片机]
学习<font color='red'>STM32</font>时为什么要学习汇编?
STM32】5分钟了解STM32串口通信
一、串口通信简介 1.1 百度百科解释 来源百度百科 串行接口是一种可以将接收来自CPU的并行数据字符转换为连续的串行数据流发送出去,同时可将接收的串行数据流转换为并行的数据字符供给CPU的器件。一般完成这种功能的电路,我们称为串行接口电路。 串口通信(Serial Communications)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的通信方式。 1.2 通信接口 1.3 串口通信分类 ▲ 全双工、半双工和单工 1.4 STM32串行通信的通信方式 插播一条反爬虫信息,读者可以忽略: 二、STM32的串口通信 ▲ USART 功能框图 2.1 功能引脚 TX: 发送数据输出引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5分钟了解<font color='red'>STM32</font>的<font color='red'>串口</font>通信
stm32 EXTI对应的中断函数
EXTI0_IRQChannel 表示的是外部中断线EXTI0对应的中断函数。 以STM32F103VB系列为例,100pin, 一般我们通常使用的IO对应外部中断线如下: PA0,PB0,PC0,PD0,PE0 对应的是EXTI0中断线; 以此类推 到PA15,PB15,PC15,PD15,PE15对应EXTI5中断线。 EXTI0对应的中断函数为EXTI0_IRQChannel; EXTI1对应的中断函数为EXTI1_IRQChannel; EXTI2对应的中断函数为EXTI2_IRQChannel; EXTI3对应的中断函数为EXTI3_IRQChannel; EXTI4对应的中断函数为EXTI4_IRQChannel; E
[单片机]
STM32|4-20mA输出电路
  为工业场合开发的设备通常情况下都会具有4-20mA输出接口,在以往没有DAC模块的单片机系统,需要外加一主片DAC实现模拟量的控制,或者采用PWM来摸拟DA,但也带来温漂和长期稳定性问题。在以STM32为中心的设备中,使用它自带的DAC即可非常方便的实现4-20mA的输出接口,具有精度高、稳定性好、漂移小以及编程方便等特点。   在STM32单片机系统中,100脚以下没有外接出VREF引脚,但这样使得DAC的参考端和VCC共用,带来较大误码差,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使用廉价的TL431来解决供电问题,TL431典型温漂为30ppm,所以在一般应用中已非常足够。选用两只低温漂电阻,调整输出使TL431的输出电压在3V-3.6V之间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4-20mA输出电路
PIC单片机在连续接收串口数据时遇到的小问题
关于PIC单片机串口数据接收,如果数据接口一直可以检测数据,那么即使关闭RCIE,实际上也会接收数据,当数据源源不断地进来时,你再使能RCIE的时候其实也只能接收到关闭之后的两个数据,此后再也无法进入中断。解决这样的方法为关闭引脚为串口的定义,让其成为普通引脚而非串口引脚。 格式为 PIE1&=0xdf; RCSTA&=0x7f;//关闭 PIE1|=0x20; RCSTA|=0x80;//开启 关于PIE和RCSTA置位的前后顺序其实也有关系,这样为正确顺序。 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时,数组的赋值比单个字符赋值的时间要长这因素也要被考虑到。
[单片机]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