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学习杂记-SPI的4种模式

发布者:science56最新更新时间:2019-09-16 来源: eefocus关键字:STM32  SPI  4中模式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LL_SPI_POLARITY_HIGH & LL_SPI_PHASE_2EDG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L_SPI_POLARITY_HIGH & LL_SPI_PHASE_1EDG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L_SPI_POLARITY_LOW & LL_SPI_PHASE_1EDG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LL_SPI_POLARITY_LOW & LL_SPI_PHASE_2EDG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键字:STM32  SPI  4中模式 引用地址:STM32学习杂记-SPI的4种模式

上一篇:STM32之SPI的迭代
下一篇:两块STM32之间的SPI通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5 20:53

Linear推出6通道SPI/数字或I2C μModule隔离器LTM2883
凌力尔特公司 (Linea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推出 6 通道 SPI / 数字或 I2C 数字微型模块 (µModule®) 隔离器 LTM2883,该器件具备 3 个稳压的电源轨以用于 3.3V 和 5V 系统。在工业系统应用中,地电位可能变化非常大,常常超过可容许的范围,这有可能中断通信,甚至毁坏组件。LTM2883 通过电气方式隔离通信信号以断开地环路,从而隔离了内部电感隔离势垒每一侧的逻辑电平接口,该势垒可承受非常大并高达 2,500VRMS 的共模电压范围。LTM2883 的低 EMI 隔离型 DC-DC 转换器为通信接口供电,并提供可调的 5V、 +12.5V 和 -12.5V 电源输出
[传感器]
Linear推出6通道<font color='red'>SPI</font>/数字或I2C μModule隔离器LTM2883
SD NAND在STM32应用上的保姆级教程
SD NAND与正点原子精英板的连接 由于正点原子精英板没有SD NAND接口,只有TF卡接口,所以SD NAND需要用到转接板来连接。 SD NAND正常运行现象 本次实验的程序是正点原子的SD卡实验例程,先用读卡器把SD NAND接到电脑上,并复制一个文件进去,再插到开发板上; 用送的数据线连接USB UART接口,下载好程序,打开电脑上的串口助手,按下KEY0,即可读取到数据, 具体实验步骤和现象可以看例程文件夹中的readme, 另外LED-DS0闪烁也表示SD NAND芯片在正常运行, SD NAND芯片用的是MK-米客方德的工业级芯片MKDV1GIL-AS;MK-米客方德家还有其他各种型号的SD NAN
[单片机]
SD NAND在<font color='red'>STM32</font>应用上的保姆级教程
STM32 USART 普通串口应用,调试总结
配置STM32L151CBT6,在普通串口模式。当初没有好好看数据手册,只是看着别人的例子写出来一个程序,虽然效果出来了,但不明白其中一些问题的道理,带着这些问题,问了同事,得到的答案,确实最低级的错误。这说明看数据手册的重要性。看程序和问题如下 程序刚初始化时, //设置为发送使能,接收使能 USART_InitStructure.USART_Mode = USART_Mode_Rx | USART_Mode_Tx; //值开启接收中断。 USART_ITConfig(USART1, USART_IT_RXNE, ENABLE); 在接收到数据后,把手册拷贝到发送缓冲区,然后开启发送 void USART_Start_
[单片机]
stm32 spi 疑惑解疑 1
发送时 可以通过检测SPI_SR中的TXE位,当数据寄存器里有数据时,TXE位是0,当数据全部从数据寄存器的发送缓冲区传输到移位寄存器时TXE位被置1,这时候可以再往数据寄存器里写入数据。可以通过 while (SPI_I2S_GetFlagStatus(SPI1, SPI_I2S_FLAG_TXE) == RESET) 来检测。 SPI_I2S_GetFlagStatus(SPI1, SPI_I2S_FLAG_TXE 是库函数可以检测SPI的一些状态位。 接收时 可以通过检测SPI_SR中的RXNE位,当数据寄存器里有数据时,RXNE位是0,当数据全部从数据寄存器的接收缓冲区传输到移位寄存器时RXNE位被置1,这时候可以从数
[单片机]
STM32之RTC实时时钟
RTC实时时钟简介: STM32的RTC外设,实质是一个掉电后还继续运行的定时器,从定时器的角度来看,相对于通用定时器TIM外设,它的功能十分简单,只有计时功能(也可以触发中断).但是从掉电还能继续运行来看,它是STM32中唯一一个具有这个功能功能的外设.(RTC外设的复杂之处不在于它的定时,而在于它掉电还可以继续运行的特性) 所谓掉电,是指电源Vpp断开的情况下,为了RTC外设掉电可以继续运行,必须给STM32芯片通过VBAT引脚街上锂电池.当主电源VDD有效时,由VDD给RTC外设供电.当VDD掉电后,由VBAT给RTC外设供电.无论由什么电源供电,RTC中的数据始终都保存在属于RTC的备份域中,如果主电源和VBA都掉电,那么
[单片机]
STM32 DMA应用的几个常见问题
1、概念上的误解 我们知道DMA传输是在DMA请求下,将数据从源端传输到目的端。 常有人将DMA请求跟DMA的源端或目的端混为一谈。这里,我们可以将DMA传输类比成收发快递,发件方即DMA源端,收件方即DMA目的端,而DMA请求端就是呼叫快递的人。这个呼叫快递的人可能是发件方、也可能是收件方,还可能是另外第三方。比方你要发个快递,叫快递的人可能是公司的前台美眉。 具体到我们STM32应用,比方通过DMA将内存数据传输给UART DR寄存器发送出去,源端是存储相关待发送数据的内存区域,目的端是UART DR数据寄存器。至于DMA请求,可以是UART发送空事件【TXE】,也可以是定时器的某个周期性触发事件等。 在STM32各个系列的参
[单片机]
STM32学习笔记(6) 串口通信数据包解析
串口的数据解析代码 /** * 函数名:UART1_Handler() * 功能: 串口1的中断服务函数 * 入口参数:无 * 引脚: 无 * USART1_RX_STA:串口一的接收状态标志位 * USART1_BUFF :缓冲区(存储数据),串口长度 */ u16 USART1_RX_STA; u16 USART1_BUFF ; void USART1_IRQHandler() { u8 Res; if(USART_GetITStatus(USART1,USART_IT_RXNE) != RESET) { Res=USART_ReceiveData(USART1);
[单片机]
<font color='red'>STM32</font>学习笔记(6) 串口通信数据包解析
stm32SPI学习
SPI应用是相当的广了,同步串行总线,同步同步当然需要时钟信号来统一了,这样通讯双方通讯时就比较默契没那么延迟了。应用于中低速场合。 学起来从哪些地方入手呢?如下: SPI概念与特点:不多说,串行,需要同步信号 主从结构的 CS(片选) SCK SDI SDO 全双工 一主控多从 8或16位数据通信 其它特点:8个主模式波特率预分频系数 fpcll/2 主模式和从模式下快速通行 并支持切换 编程MSB 或LSB在前 专用发送和接受标志可促发中断 有SPI忙标志位 支持硬件CRC校验,发送模式下crc值作为最后一个字节被发送,接受模式下最后一字节自动CRC校验
[单片机]
热门资源推荐
热门放大器推荐
小广播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 学习ARM开发(16)
    ARM有很多东西要学习,那么中断,就肯定是需要学习的东西。自从CPU引入中断以来,才真正地进入多任务系统工作,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采 ...
  • 学习ARM开发(17)
    因为嵌入式系统里全部要使用中断的,那么我的S3C44B0怎么样中断流程呢?那我就需要了解整个流程了。要深入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写程序 ...
  • 学习ARM开发(18)
    上一次已经了解ARM的中断处理过程,并且可以设置中断函数,那么它这样就可以工作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S3C44B0还有好几个寄存器是控制中 ...
  • 嵌入式系统调试仿真工具
    嵌入式硬件系统设计出来后就要进行调试,不管是硬件调试还是软件调试或者程序固化,都需要用到调试仿真工具。 随着处理器新品种、新 ...
  • 最近困扰在心中的一个小疑问终于解惑了~~
    最近在驱动方面一直在概念上不能很好的理解 有时候结合别人写的一点usb的例子能有点感觉,但是因为arm体系里面没有像单片机那样直接讲解引脚 ...
  • 学习ARM开发(1)
  • 学习ARM开发(2)
  • 学习ARM开发(4)
  • 学习ARM开发(6)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