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STM32中GPIO的8种工作模式

发布者:第二眼帅哥最新更新时间:2020-09-02 来源: eefocus关键字:STM32  GPIO  工作模式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 综述

I/O口是单片机中非常常用的外设,STM32的I/O口有8种状态,虽然一直在使用过程中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但是一直都不是很清楚,因此这里做一个总结(实际上这里的概念也是和STM8等其他单片机,理解了这8中状态,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大部分I/O口)。


2 庐山真面目

我们在库文件中的"stm32f10x_gpio.h"中可以看到如下代码:



typedefenum

{

    GPIO_Mode_AIN = 0x0,

    GPIO_Mode_IN_FLOATING = 0x04,

    GPIO_Mode_IPD = 0x28,

    GPIO_Mode_IPU = 0x48,

    GPIO_Mode_Out_OD = 0x14,

    GPIO_Mode_Out_PP = 0x10,

    GPIO_Mode_AF_OD = 0x1C,

    GPIO_Mode_AF_PP = 0x18

}GPIOMode_TypeDef;

上面因为是英文,不甚清晰,下面下面翻译一下:


typedefenum

{

    GPIO_Mode_AIN = 0x0,           /* 模拟输入 */

    GPIO_Mode_IN_FLOATING = 0x04,  /* 浮空输入,复位后的状态 */

    GPIO_Mode_IPD = 0x28,          /* 下拉输入,这里的下拉是指单片机内部的电阻 */

    GPIO_Mode_IPU = 0x48,          /* 上拉输入,这里的上拉是指单片机内部的电阻 */

    GPIO_Mode_Out_OD = 0x14,       /* 开漏输出 */

    GPIO_Mode_Out_PP = 0x10,       /* 推挽输出 */

    GPIO_Mode_AF_OD = 0x1C,        /* 复用开漏输出 */

    GPIO_Mode_AF_PP = 0x18         /* 复用推挽输出 */

}GPIOMode_TypeDef;


在芯片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I/O口的基本结构如下(5V兼容I/O位的基本结构图省略):

由于我们使用函数库开发,因此本文就不再接扫具体的位操作了。


3 分别介绍

3.1 模拟输入(Analog input)

顾名思义,就是这个I/O口(input/output口)当作input使用,并且是模拟输入。模拟输入状态下用来接受模拟量(电压值),一般用于AD采集。


3.2 浮空输入(Floating input)

也叫悬浮输入,一般把浮空输入和上拉输入做类比学习。上拉输入的时候,引脚内部有一个上拉电阻通过开关连接到电源VDD,当引脚没有和外部电路连接时,设置上拉输入方式的I/O引脚电平是确定的高电平(相同的,下拉输入就是确定的低电平)。而浮空输入则不同,它的电瓶水hi不确定的,即使外部的一个很小的输入信号都会使其发生改变。如果引脚设置为悬空的情况下,读取该端口的电平是不确定的。


3.3 下拉输入(Input down)

顾名思义,很好理解,可以参见3.2 浮空输入。


3.4 上拉输入(Input up)

顾名思义,很好理解,可以参见3.2 浮空输入。


3.5 开漏输出(Open Collector Output)

输出端相当于三极管的集电极,要得到高电平状态需要上拉电阻才行。适合于做电流型的驱动,其吸收电流的能力相对强(一般20mA以内)。开漏形式的电路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利用外部电路的驱动能力,减少IC内部的驱动。当IC内部MOSFET导通时,驱动电流是从外部的VCC流经上拉电阻、MOSFET到GND。IC内部仅需很小的栅极驱动电流。


2、一般来说,开漏是用来连接不同电平的器件,匹配电平用的,因为开漏引脚不连接外部的上拉电阻时,只能输出低电平,如果需要同时具备输出高电平的功能,则需要接上拉电阻,很好的一个优点是通过改变上拉电源的电压,便可以改变传输电平。比如加上上拉电阻就可以提供TTL/CMOS电平输出等。(上拉电阻的阻值决定了逻辑电平转换的速度。阻值越大,速度越低功耗越小,所以负载电阻的选择要兼顾功耗和速度。)


3、开漏输出提供了灵活的输出方式,但是也有其弱点,就是带来上升沿的延时。因为上升沿是通过外接上拉无源电阻对负载充电,所以当电阻选择小时延时就小,但功耗大;反之延时大功耗小。所以如果对延时有要求,则建议用下降沿输出。


4、可以将多个开漏输出连接到一条线上。通过一只上拉电阻,在不增加任何器件的情况下,形成"与逻辑"关系,即"线与"。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所有引脚连在一起时,外接一上拉电阻,如果有一个引脚输出为逻辑0,相当于接地,与之并联的回路"相当于被一根导线短路",所以外电路逻辑电平便为0,只有都为高电平时,与的结果才为逻辑1。


开漏输出就是不输出电压,低电平时接地,高电平时不接地。如果外接上拉电阻,则在输出高电平时电压会拉到上拉电阻的电源电压。这种方式适合在连接的外设电压比单片机电压低的时候。输出端出跟集电极开路十分相似,工作原理也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开漏输出使用的场效应管,使用时要加上拉电阻。(挺绕的,有机会用具体工程来介绍)


3.6 推挽输出(Push-Pull Output)

推挽输出可以输出高、低电平,连接数字器件;推挽结构一般是指两个三极管分别受两个互补信号的控制,总是在一个三极管导通的时候另一个截止。高低电平由IC的电源决定。


推挽电路是两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或MOSFET,以推挽方式存在于电路中,各负责正负半周的波形放大任务,电路工作时,两只对称的功率开关管每次只有一个导通,所以导通损耗小、效率高。输出既可以向负载灌电流,也可以从负载抽取电流。推拉式输出级既提高电路的负载能力,又提高开关速度。


关于推挽输出和开漏输出,用一幅最简单的图形来概括:该图中左边的便是推挽输出模式,其中比较器输出高电平时下面的PNP三极管截止,而上面NPN三极管导通,输出电平VS+;当比较器输出低电平时则恰恰相反,PNP三极管导通,输出和地相连,为低电平。右边的则可以理解为开漏输出形式,需要接上拉。

3.7 复用开漏输出

可以理解为GPIO口被用作第二功能时的配置情况(即并非作为通用IO口使用)。


3.8 复用推挽输出

与复用开漏输出一样,可以理解为GPIO口被用作第二功能时的配置情况(即并非作为通用IO口使用)。


4 使用场景总结

1、浮空输入GPIO_IN_FLOATING ——浮空输入,可以做KEY识别,RX1。


2、带上拉输入GPIO_IPU——IO内部上拉电阻输入,有时也用作KEY是些。


3、带下拉输入GPIO_IPD—— IO内部下拉电阻输入,有时也用作KEY是些。


4、模拟输入GPIO_AIN ——应用ADC模拟输入,或者低功耗下省电。


5、开漏输出GPIO_OUT_OD ——IO输出0接GND,IO输出1,悬空,需要外接上拉电阻,才能实现输出高电平。当输出为1时,IO口的状态由上拉电阻拉高电平,但由于是开漏输出模式,这样IO口也就可以由外部电路改变为低电平或不变。可以读IO输入电平变化,实现C51的IO双向功能。


6、推挽输出GPIO_Mode_Out_PP ——IO输出0-接GND, IO输出1 -接VCC,读输入值是未知的。用的最多了。


使用SPI芯片等的时候,片选引脚就是该模式。


7、复用功能的推挽输出GPIO_AF_PP ——片内外设功能(I2C的SCL,SDA)


8、复用功能的开漏输出GPIO_AF_OD——片内外设功能(TX1,MOSI,MISO.SCK.SS)


在使用SPI芯片的时候,SCK MISO MOSI管教就是该模式


5 STM32项目实例

1、作为普通GPIO输入:根据需要配置该引脚为浮空输入、带弱上拉输入或带弱下拉输入,同时不要使能该引脚对应的所有复用功能模块。


2、作为普通GPIO输出:根据需要配置该引脚为推挽输出或开漏输出,同时不要使能该引脚对应的所有复用功能模块。


3、作为普通模拟输入:配置该引脚为模拟输入模式,同时不要使能该引脚对应的所有复用功能模块。


4、作为内置外设的输入:根据需要配置该引脚为浮空输入、带弱上拉输入或带弱下拉输入,同时使能该引脚对应的某个复用功能模块。


5、作为内置外设的输出:根据需要配置该引脚为复用推挽输出或复用开漏输出,同时使能该引脚对应的所有复用功能模块。


注意如果有多个复用功能模块对应同一个引脚,只能使能其中之一,其它模块保持非使能状态。比如要使用STM32F103VBT6的47、48脚的USART3功能,则需要配置47脚为复用推挽输出或复用开漏输出,配置48脚为某种输入模式,同时使能USART3并保持I2C2的非使能状态。如果要使用STM32F103VBT6的47脚作为TIM2_CH3,则需要对TIM2进行重映射,然后再按复用功能的方式配置对应引脚。


关键字:STM32  GPIO  工作模式 引用地址:关于STM32中GPIO的8种工作模式

上一篇:STM32F2 GPIO 配置问题
下一篇:STM32F407学习笔记----GPIO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3 03:41

STM32CubeMX GPIO模拟I2C读写M24C64
一、先了解一下硬件的连接,I2C_SDA和I2C_SCL分别接STM32的PB9、PB6 二、粗阅一下M24C64的数据手册,得知器件地址和存储器地址,器件地址是8bit,而存储器地址是16bit 三、下面是M24C64的写时序 四、下面是M24C64的读时序 五、下面是程序编写流程 六、看看时序参数 七、好啦!需要的知识点差不多都提到了开始搬砖 1、用STM32CubeMX配置生成工程,并打开工程。(具体怎么用这个软件这里不讲) 2、在我的工程里是这样配置的 《1》配置USART3,用打印读出来的数据与写入的是否一致 《2》配置PB6、PB9为开漏输出模式,配置如下: void MX_GPIO_Init(void)
[单片机]
STM32CubeMX <font color='red'>GPIO</font>模拟I2C读写M24C64
STM32串口环形缓冲区
1:概述 1.1:本篇实现串口驱动,实现printf函数的重定向,实现串口的中断接受和发送,效仿modbus协议中的3.5T超时机制,判断是否接受完毕; 1.2:如果串口仅仅是实现一个控制台,打印一些debug数据,使用printf函数(串口发送数据忙等待),如果是需要用串口进行外设设备的控制,比如串口GPRS模块,需使用串口中断进行控制,因为受限于串口的传输速率,如果使用忙等待发送数据,会阻塞主程序中的其它任务; 1.3:使用sysclk作为超时定时器,sysclk的中断优先级需高于串口中断; 1.4:除过使用3.5T超时时间判断接受数据是否完成外,还可使用ASCLL码的形式,利用字符操作库函数,自定义串口通信协
[单片机]
STM32的DAC输出驱动电压
目的 项目中的模块对输出电压的改变来控制功率、所以考虑用stm32内部的DAC来输出电压作为驱动。 源代码 #include dac.h void Dac1_Init(void)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ure; DAC_InitTypeDef DAC_InitType;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 );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DAC, ENABLE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
[单片机]
STM32之CAN---工作/测试模式浅析
1 bxCAN工作模式 bxCAN有3个主要的工作模式:初始化模式、正常模式和睡眠模式。 在硬件复位后,bxCAN工作在睡眠模式以节省电能,同时CANTX引脚的内部上拉电阻被激活。软件通过对CAN_MCR寄存器的INRQ或SLEEP位置’1’,可以请求bxCAN进入初始化或睡眠模式。一旦进入了初始化或睡眠模式,bxCAN就对CAN_MSR寄存器的INAK或SLAK位置’1’来进行确认,同时内部上拉电阻被禁用。 当INAK和SLAK位都为’0’时,bxCAN就处于正常模式。在进入正常模式前,bxCAN必须跟CAN总线取得同步;为取得同步,bxCAN要等待CAN总线达到空闲状态,即在CANRX引脚上监测到11个连续的隐性位
[单片机]
stm32 PWM呼吸灯
使用定时器产生PWM输出,PWM就像是Arduino的~输出引脚,电压是可以控制的, PWM的原理:通过调节脉冲宽度来调节电压,它把时间拆成很多个时间点,通过控制时间点的开关,平均出来想要模拟的电压,官方一点就是:对外输出脉冲可调节的方波信号,信号的频率是由自动重装寄存器ARR的值决定,占空比是由比较寄存器CCR的值决定 stm32 的pwm模式根据计数器CNT的计数方式,可分为边沿对齐模式和中心对齐模式 PWM边沿对齐模式:当TIMx_CR1寄存器中的DIR位为低时执行递增计数,计数器CNT从0计数到自动重载值(TIMx_ARR寄存器的内容),然后重新从0开始计数并生成计数器上溢事件。 PWM中心对齐模式:在中心对齐模式
[单片机]
STM32 USB工程的文件分析
先介绍下我参考其他工程而建立的STM32 USB工程: 简单介绍下:Startup当然放置STM32的启动文件,CMSIS放置着STM32内核ARMCortex的内核文件,StdPeripheral_Driver目录里放置着STM32外设的库函数,这几个都是STM32工程必须的,这里不仔细讲诉,User Source里放着自己的应用代码,如main.c,stm32f10x_it.c等文件都放这里。USB-FS-Driver_Driver下放着USB的库,这里暂时不讲述,我重点想分析的文件在USB-User里,这个目录主要放着一些与USB库和用户相关的文件,起着USB库与用户之间的桥梁作用,文件如下图所示,该目录包含如下文件:
[单片机]
带你走进STM32
简介:使用MDK KeiluVision4进行学习,照着前面几个历程进行学习,看懂几个历程后想自己也照着搞搞,开始有些错误经调试后都解决了,但是在其他问题都解决后, 使用MDK KeiluVision4进行学习,照着前面几个历程进行学习,看懂几个历程后想自己也照着搞搞,开始有些错误经调试后都解决了,但是在其他问题都解决后,编译就出现了More More than one section matches selector - cannot all be FIRST/LAST这个错误,还提示啥包涵了一个错误的路径,本人各种检查路径,和历程的都一样了,可这个问题还没解决,当然后来发现这个不是路径的问题,上网找了好久,终于发现了,在历
[单片机]
STM32单片机学习---PWM输出
实现功能:采用定时器2的通道2,使PA1输出频率1K,占空比40的PWM波形,用PA8随意延时取反led灯,指示程序运行。 首先熟悉一下定时器的PWM相关部分。 其实PWM就是定时器的一个比较功能而已。 CNT里的值不断++,一旦加到与CCRX寄存器值相等,那么就产生相应的动作。这点和AVR单片机很类似。既然这样,我们要产生需要的PWM信号,就需要设定PWM的频率和PWM的占空比。 首先说频率的确定。由于通用定时器的时钟来源是PCLK1,而我又喜欢用固件库的默认设置,那么定时器的时钟频率就这样来确定了,如下: AHB(72MHz)→APB1分频器(默认2)→APB1时钟信号(36MHz)→倍频器(*2倍)→通用定时
[单片机]
小广播
设计资源 培训 开发板 精华推荐

最新单片机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