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制出"生物电路" 未来可检测人体健康

发布者:PeacefulWarrior最新更新时间:2010-12-23 来源: 科技日报关键字:科学家  生物电路  人体健康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15日(北京时间)报道,瑞典和西班牙科学家使用转基因酵母细胞制造出了能够互相交流的“生物电路”,未来,科学家有望使用人体细胞构建出更复杂的系统,来检测人体健康状况。相关研究发表在12月9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作为欧盟“分子计算机”项目的一部分,瑞典哥德堡大学和西班牙巴塞罗那庞培法布拉大学的科学家在哥德堡大学施特芬·霍曼教授的领导下进行了该项研究。

  哥德堡大学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系肯塔罗·弗瑞卡瓦表示,尽管经过重新编程的细胞不能像真正的计算机做同样的工作,但该研究为使用这样的细胞建立复杂的系统铺平了道路。未来人体健康状况有望通过这种“分子对分子”的交流系统来探测,将疾病消灭在萌芽阶段;或者将其作为生物传感器来探测污染物,分解环境中的有毒物质等。

  合成生物学是一个方兴未艾的研究领域,其中的一个应用是设计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生物系统。例如,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使用转基因细胞构建出许多不同的人工连接装置,诸如电路断路器、振荡器和传感器等。尽管这些人工连接器具有很大的潜力,但迄今为止还存在很多技术限制,主要原因是,分处不同细胞中的人工系统很少能按科学家的期望来工作,因此影响了最终结果。

  该研究团队使用酵母细胞制造出了合成电路,细胞之间可通过基因调控进行连接。他们对这些酵母细胞进行了基因修改,使它们能够基于设定的标准来感应周遭环境,并通过分泌出分子向其它酵母细胞发送信号。因此,这些不同的细胞能像乐高玩具的积木块一样连接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电路。与使用一种转基因酵母细胞制成的结构相比,这种由不同转基因酵母细胞组成的结构能完成更复杂的“电子功能”。

关键字:科学家  生物电路  人体健康 引用地址:科学家研制出"生物电路" 未来可检测人体健康

上一篇:找寻高效管理庞大乡村医疗IT资产的利器
下一篇:《时代》周刊揭晓本年度十大科学发现十大医学突破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1:41

多国科学家发现石墨烯可作为基础材料 用于车辆雷达等电子产品
据外媒报道,英国曼彻斯特、荷兰、新加坡、西班牙、瑞士和美国的一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称作自旋电子学、有关计算机设备研发的评论,其中表示可以将石墨烯作为下一代电子产品的基础材料。 (图片来源:曼彻斯特大学) 最近,石墨烯和相关的2D(二维)材料中电子自旋输运在理论和实验中取得的进展和研究现象已经成为一个令人着迷的研发领域。 自旋电子学结合了纳米级电子学和磁学,可以让电子以超过摩尔定律(Moore’s law)的速度发展。摩尔定律认为,计算机处理能力大约每两年就会翻一番,而且价格会减半。与依赖电荷电流的传统电子设备相比,自旋电子设备具备更高的能源效率以及更低的耗散。原则上看,我们可以让手机和平板电脑采用基于自旋的晶体管和存
[汽车电子]
多国<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发现石墨烯可作为基础材料 用于车辆雷达等电子产品
内部科学家公开相关论文
苹果 的科学家对如何让 无人驾驶 汽车更好地识别骑行者和行人,并减少传感器的使用展开了研究,还将结果发布在网上。这似乎是该公司首次公开发布与无人驾驶汽车有关的论文。   周因(Yin Zhou,音译)和昂塞尔·图泽尔(Oncel Tuzel)于11月17日向独立在线期刊arXiv提交了这篇论文。由于苹果向来对外保密未来的产品计划,导致该公司难以吸引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人员,所以这篇论文可谓意义重大。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名叫VoxeNet的全新软件方法,可以帮助电脑探测3D物体。   苹果拒绝对此置评。   学术人士已经习惯了与其他组织的同行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为了顺应这一趋势,苹果今年7月也为该公司的研究人员发起了《
[嵌入式]
电动汽车又添新科技 科学家发明有机超级电容
研究人员通过寻找一些不同寻常的资源,用来替代化石燃料。在德国斯图加特的霍恩海姆大学,一支由女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可能会实现这个目的:安德里亚·克鲁斯教授和其他科学家们正在建造特别高效的储能系统,这些系统来自沼气发电后的粪便残留。这些超级电容器可以在未来的电动汽车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安德里亚·克鲁斯教授 克鲁斯教授和她的同事Catalina Rodriguez、Viola Hoffmann使用来自发酵的生物质和其他残留物作为起始材料,它们富含碳和氮,但也富含木质素(一种存在于木质组织中的生物高分子)。有了这个,研究人员就可以合成超级电容器所需的类似石墨的碳,。 到目前为止,电动汽车电容器所需的碳都来自地球的岩石圈,因此它们被
[汽车电子]
MIT科学家利用自主编织技术制造出“香蕉手指”软体机器人
据TechCrunch报道,麻省理工学院CSAIL团队近日利用自主编织技术制造出“香蕉手指”软体机器人。它使用气动驱动,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可穿戴设备。如果人们有肌肉控制方面的问题,这副手套可以通过泵入空气帮助它们打开和关闭,从字面上看,它可以帮助你抓紧。使该项目特别有趣的一点是使用了导电纱线,这使手套具有一种内置的触摸感。 该手套是用一个名为“PneuAct”的系统创造的。相关研究在一篇新论文中详细说明。它利用了一个自主机器编织系统。 “人类设计师只需在软件中指定针脚和传感器的设计模式,就可以对致动器的运动方式进行编程,然后就可以在打印前进行模拟,”麻省理工学院写道。“纺织件由针织机制造,可以固定在一个廉价的、现成的橡胶硅胶
[医疗电子]
MIT<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利用自主编织技术制造出“香蕉手指”软体机器人
英国科学家开发可逆的高能量密度阴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导读:英国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个模型来解释利用 锂离子电池 某些阴极材料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挑战。基于他们对该理解反应的改善,他们提出了几种可能的进一步研究路线,以避免不必要的反应,并开发可逆的高能量密度阴极材料。 自2000年初以来,富锂正极材料一直是从事 储能 工作的科学家们感兴趣的领域。在这些材料中,氧化还原反应已被证明可以在氧化物离子以及过渡金属离子中存储额外的电荷——有可能提高材料的储能容量。 然而当集成到电池中时,这种阴极材料在第一次充电时就会发生不可逆的结构变化,立即降低其后续电压。而这些结构变化背后的机制一直让科学家们摸不着头脑,阻碍了材料的进一步发展。有鉴于此,英国的法拉第研究所开始观察这些阴极在工作中的结构
[汽车电子]
英国<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开发可逆的高能量密度阴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中国科学家造出柔性游泳机器人:暴强
最近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中国科学家们已经设计出了一种柔性游泳机器人。这种机器人的游泳速度几乎可以达到一代游泳机器人的两倍,而且新设计出来的机器人还能摆脱掉线绳的束缚,从而在移动上表现得更加灵活。下面就随测试测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科学》杂志在本周周三发表的论文描述了这种新的鳐鱼形状的硅胶机器人。研究显示,这种机器人可以经受住多种冷热温度,一次充电可以游大约三小时。     中国科学家造出柔性游泳机器人:暴强 据机器人专家称,该机器人活动能力完全取决于可弯曲材料。而与传统的商业硬性机器人相比,柔性机器人不仅在重量上会表现出它的优势,而且在柔韧性上还非常胜任一些特殊环境中的任务要求。 根据研究团队表示,这款柔性机器人
[测试测量]
我国科学家研发出新型类脑学习方法 有望引导新型类脑芯片设计
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基于神经调制依赖可塑性的新型类脑学习方法(NACA),可有效解决目前人工神经网络中普遍存在的“灾难性遗忘”问题,有望进一步引导新型类脑芯片的设计。相关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在线发表。 NACA计算模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供图) 文章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铁林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由于采用反向传播(BP)等人工学习方法,可能会导致人工智能系统在学习新任务或适应新环境时,丧失了以前习得的一些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灾难性遗忘”,会对人工智能系统稳定运行产生不利影响。为此,人工智能迫切需要借鉴生物系统中的微观、介观、宏观等多尺度神经可塑性融合计算机制。 据介绍,生物系统中常见的多
[医疗电子]
我国<font color='red'>科学家</font>研发出新型类脑学习方法 有望引导新型类脑芯片设计
生物芯片扫描仪硬件电路设计
摘要:介绍了自动设计的生物芯片扫描仪的硬件电路及其配套软件的设计。核电路以DSP为核心处理器,以单片机为从处理器,并结合CPLD、USB、A/D、D/A等各种芯片构成。生物芯片扫描仪的研究成功,将推动我国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生物芯片扫描仪 生物芯片检测技术 DSP USB2.0 生物芯片技术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生物芯片是在微小面积上,利用微加工技术,并结合有关的化学合成技术制造而成的一种具有一定分子生物学检验功能的微型器件。分析和解释生物芯片上得到的信息,将在DNA结构与功能之间架起一道桥梁,进而推进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 目前,荧光标记是生物芯片信息采集中使用最我也最成功的报告标志。检测荧光信号的生物
[应用]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医疗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医学成像 家庭消费 监护/遥测 植入式器材 临床设备 通用技术/产品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