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疗器械遭遇“医院门”

发布者:Qingliu2022最新更新时间:2013-05-20 来源: 人民日报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作为临床医学中必备的工具和医疗手段,医疗器械同药品一样,是卫生健康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培育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医疗器械产业,不仅事关老百姓健康,而且有利于打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

      然而,一些企业自主研制的技术先进、质量可靠、性价比高的医疗器械,却一直在医院的大门外徘徊,在推广应用中步履维艰。

      医疗器械自主创新面临哪些难题,应当如何解决?本版推出“破解医疗器械创新难”系列报道,进行深入探讨。

      “医疗器械创新虽然很难,但比创新更难的是推广应用。” 重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光勇的这句话,道出了许多从事医疗器械创新、打造民族品牌的企业负责人的心声。

      国产医疗器械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有多难?推广难的原因是什么?大型医院不待见国产货,是因为产品质量不过关,还是另有隐情?前不久,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实地采访。

现象――

      许多大型医院一听说是国产的,谈都不谈;一些地方的政府招标文件中明确提出“只采购原装进口设备”

      今年44岁的高光勇出生于重庆与贵州交界的一个偏远山村。他至今忘不了这一幕:自己的一位亲戚得了尿毒症,到县医院看病,却因医院买不起昂贵的进口透析设备,只能忍受病痛的折磨……

      “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为什么造不了?”凭着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工程师出身的他,靠在重庆多年打工攒下的积蓄,在2001年3月创办了山外山科技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血液净化设备(血液透析机)研发。他带领团队经过多年自主创新,先后攻克了容量平衡控制、在线离子浓度检测、高可靠性漏血监测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了我国第一台持续血液净化系统、第一台在线式血液透析滤过机、第一台多器官功能支持血液净化系统和人工肝肾支持系统,填补了国内血液净化设备的空白。

      目前,山外山已申请8项国际专利,77项国家发明专利,已获授权发明专利28项,主持起草了2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国家权威检测部门的检测结果显示,山外山的血液透析产品整体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们的多款产品,销往俄罗斯、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同类进口产品比,山外山的血液透析设备还具明显的性价比优势:产品和耗材的价格只有国外的一半,维护费用只有国外的1/10。

      然而,令高光勇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的产品却在推广使用中屡遭冷遇,被多家大型医院拒之门外。“医院负责人一听说是‘国产的’,立马赶人走,连谈都不谈!”

      更让他大惑不解的,是许多地方的医疗器械政府采购公然排斥国产医疗设备。比如,2011年某省卫生厅采购血液透析机等设备项目,在招标文件的“采购需求”提出要求:血液透析机项必须明确注明“进口产品”;东北某卫生局在2012年的医疗设备政府集中采购中,按照德国费森尤斯品牌设备的技术参数,量身定制招标文件;有的招标文件要求:产品须有FDA(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认证或CE(欧洲共同体)认证。而我国的医疗器械认证为CMD认证和3C认证。

      医院不愿花钱买,免费试用总可以吧?重庆天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广洲得到的回答是“不行”。“有时我们主动联系医院,免费提供产品试用,却被告知‘没有地方搁’。”

      天海公司生产的一款全自动尿液分析工作站,一次吸样即可检测出全面的尿沉渣、尿干化学等尿液分析结果,与某款国际先进产品相比,还省去了显微镜检测的辅助手段。凭借较高的性价比,该公司的产品已销往美国、南美洲、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不止天海公司一家。上海奕瑞自主研发的数字X射线摄影平板探测器,销往国外的占70%,国内则只有30%。

原因――

      既有历史原因形成的对国产设备不信任,也有现实的利益暗中作祟

      许多医疗器械企业负责人想不明白:我们的产品在国外很受欢迎,为什么国内的大医院却看不上眼?真的是因为国产医疗器械质量不过关吗?

      “我们用山外山的血液透析机已经一年多了,可以说使用的效果不比以前进口的德国机器差,而且还有一些优势。”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妇婴医院院长徐铁兵告诉记者,“比如,山外山机器的使用界面是纯中文的,操作起来十分方便,各项参数和透析进度,患者就可以看懂。而之前使用的德国机器是纯英文显示,需要非常专业的人员来操作。此外,在售后维护维修方面也更快捷方便。”

      不过,徐院长也坦陈:在购买山外山的产品之前,他们也有顾虑。“一方面是因为国内一些产品质量不过关,影响了国产品牌的信誉。更重要的是,毕竟医院以前用的都是进口产品,并且进口产品已经在国内占据很大的市场,在医生中有更高的信任。”

      他说,使用业内公认的一流进口设备,即使出了故障也比较容易解释,医院也不用担责任。“毕竟医疗设备事关患者健康,而现在的患者要求又都很高,医院必须处处小心。”

      医院的这种态度,也影响到患者。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护士长李墨奇表示,许多患者对医疗设备要求很高,会特别提出来:只用进口设备治疗。

      不过,在许多国产医疗器械企业看来,医院特别是大型医院之所以只买贵的进口产品,则另有隐情。

      “其实,所谓‘为患者负责’只是借口,利益才是根本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说,一是医院的利益,使用进口设备往往价格高出许多,医院能获取更多利润;二是负责招标采购和购买进口设备的人牟取私利。

      “圈子里的人都知道,购买进口设备不仅可以拿很大的回扣,许多外国公司或者其代理商经常安排采购者以考察、学习为名出国旅行,甚至安排相关领导的子女出国学习等。”

弊害――

      既阻碍了国产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也在无形中增加了患者负担,加重了国家的财政包袱

      “医疗器械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中国医疗器械协会理事长姜峰博士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平均增长速度约20%,远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和医药行业平均水平。

      国家统计局的样本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产值为1896亿元人民币,实际上我国医疗器械企业的数量远超统计局的样本数量,因此2010年我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在3000亿元人民币以上。据保守估计,到“十二五”末期我国医疗器械产值将达到5000亿元。

      不过,这样可观的数据却让人笑不起来。虽然近些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医疗器械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进口的数量不降反增。

      姜峰博士介绍,近5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额持续增长,2007年贸易总额为127.01亿美元,2011年为265.9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20.3%。其中,进口的增长幅度远大于出口。

      据介绍,我国的医疗器械高端产品市场近70%被国外跨国公司或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所垄断。

      TCL医疗集团首席科学家曹红光告诉记者,二甲以上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80%―90%为进口产品;特别是血管造影机,进口设备占到95%。国产医疗设备,只在小医院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有一些市场。

      “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如果企业辛辛苦苦研制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不但会严重挫伤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贻误发展良机,甚至会因资金流断裂濒临倒闭。”高光勇说。

      受损害的不仅是企业,还包括患者和国家。我国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费用全部是国家负担的。购买、使用昂贵的进口设备,不光患者要多掏腰包,国家也要拿出更多的财政支出。

      “国内大型医院不看质量、价格,排斥国产设备、偏爱进口设备的局面必须改变了!”受访者共同呼吁。

引用地址:国产医疗器械遭遇“医院门”

上一篇:“游戏机”改变医疗:体感技术跨入医疗行业
下一篇:河南省首家“智慧医院”在洛阳建成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医疗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随便看看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医学成像 家庭消费 监护/遥测 植入式器材 临床设备 通用技术/产品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