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不受厂商待见的心率追踪功能,现在却已然成了可穿戴行业的潮流。
Fitbit的首款产品在2009年推出之时,被称作是首款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的可穿戴无线健身设备。夹式的Fitbit在基本计步功能的基础上加入了软件元素,让用户可以通过Fitbit网站或者移动应用查看数据进展。
也许,更值得一提的是,Fitbit——以及其接踵而来的竞争对手——并没有引入心率监测功能。通常来说,只有运动员或者存在心脏健康隐忧的人才需要那种功能。
如今,5年过后,Fitbit要押注持续的心率监测,以增加它的消费健康产品的价值。该公司计划明年初推出的两款可穿戴产品都将支持通过手腕读取心率数据。当然,Fitbit并非唯一一家涉足心率监测的公司:Jawbone、英特尔、摩托罗拉、三星、LG电子、微软和苹果悉数打算或者已经推出带有心率传感器的可穿戴科技产品,而且这一名单也在持续扩大。
在行业专家看来,厂商纷纷在新的活动追踪设备和智能手表当中加入心率传感器,凸显了心率数据在全面评估个人健康上的重要性。
制造商提供心率追踪功能背后的策略显而易见。
手环公司Mio创始人兼CEO利兹·迪金森(Liz Dickinson)表示,一方面,内置更多的传感器,可能会有助于提高可穿戴产品这一弃用率居高不下的品类的吸引力。
热爱运动锻炼的人需要心率数据。
Jawbone产品管理与战略副总裁崔维斯·博加德(Travis Bogard)指出,这股心率追踪趋势的另一个驱动因素是,相关的传感器比较容易获得。另一家可穿戴厂商Misfit的高管则补充道,那些传感器也很便宜,单个传感器的成本可能在1美元到2美元之间;加入它们也让厂商们可以提高产品价格,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
Jawbone的心率追踪方式有别于其它的可穿戴设备公司。它的UP3手环内置特有的生物电阻抗传感器,而Fitbit Surge、Microsoft Band、Basis Peak健康手表以及尚未上市的Apple Watch则悉数使用光学心率传感器。
还有一个驱动因素就是数据分析。大大小小的科技公司都已经从消费者那里积累了不少的个人健康信息,如年龄、身高、重量、步数和睡眠时间。心率同样是很有价值的数据。
EKG(心电图)测量设备AliveCor的发明者兼医生大卫·阿尔伯特(David Albert)指出,“数据领域的争夺非常激烈。各家公司都想要挖掘所有的个人数据,寻求取得洞见和竞争优势。”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手环、智能手表、耳机甚至是智能手机带有光学心率传感器的价值也许还不得而知。有的设备可以追踪非连续性的锻炼,有的则可以持续记录一整天的心率。(准确性方面则另当别论。)
专业运动员和酷爱健身的人在训练时一向都需要心率读数(通常时通过胸带和高耗能手表获得)。心率可对热量消耗产生巨大影响,而了解这些数据有助于运动员实现特定的目标。
换言之,可穿戴设备公司们的目标是,让穿戴者对自身的健康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分享所有的这些健康数据也难免会有隐私安全隐忧。普华永道对可穿戴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健康类可穿戴设备)的研究报告显示,82%的受访者担心这类技术会侵犯他们的隐私,86%认为可穿戴设备会让消费者的隐私安全更有可能被侵犯。
上一篇:Jawbone发布新的179美元心率追踪腕带可提醒患者就寝
下一篇:可穿戴设备进军婴儿用品领域:智能监测大热
- 热门资源推荐
- 热门放大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