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的春天到底在哪里?

发布者:yunhao最新更新时间:2015-07-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关键字:春天  到底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移动医疗自在国内出生到今天,一直因被认为是最接地气的产业绿地而承载厚望。然而,时下看似突飞猛进的发展却撞不开堵在路中间的大石:长期巨额投资仍挽不回不盈利的难堪局面。万众瞩目的移动医疗,要如何能赢得竞争市场的广泛青睐?未来的盈利模式该如何寻找?困顿的投资者们又该向谁寻求前路真理?
  
   “九成移动医疗企业将成炮灰”?
  
   笔者走访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儿童医院,随机采访了40余位患者(及其家属)后发现,受访者普遍不解“移动医疗”为何物。但当记者进一步提示具体的移动应用及硬件设备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有所耳闻,不过,其中近四分之三表示从未使用过;余下体验过移动医疗的8位受访者中,6位认为“挂号和加号”是他们最常使用的功能,两位偶尔使用移动设备监测自身的血压、血糖值等生理健康状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实际上,按照国际医疗卫生会员组织(HIMSS)的定义,移动医疗(mHealth)是指通过使用移动通信技术——例如PDA、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
  
   作为电子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移动医疗应用覆盖了基础护理、公共卫生研究、急救护理、慢性疾病管理、自助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举例而言:通过智能手机,医生收集、存储、分析和上传生命体征、位置等数据开展即时病情监测,对偏远地区的医生进行专业培训和远程支持……甚至开发一个专供遭受重大灾害的受难者互动沟通的交流系统,都可以被视为移动医疗。
  
   而在美国知名心脏病学家、基因组学家埃里克.托普看来,移动医疗的价值绝对不仅仅在于“把诊疗和对病人的服务搬上移动平台”。他不无讽刺地将“医生们开着自己不太熟悉的药,诊治着自己不甚了解的病情,评判着自己一无所知的人体”——法国著名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250年前说过的一句话——引为其专著《颠覆医疗》的开篇之语,并热情地期待移动技术助力精准医疗的实现。
  
   有权威为其背书,又吸引了风投关注,移动医疗应用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今年2月,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发布的《2014中国医药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国内基于安卓、苹果等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的医疗类应用(APP)已达2000 多款,各式各样的移动医疗公司在中国“遍地开花”、欣欣向荣。
  
   尽管摸索多年,移动医疗的从业者却一直未能拿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成熟盈利模式。只会“烧钱”、不会赚钱,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隐忧,业内甚至开始出现“九成移动医疗企业将成炮灰”的悲观论调。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巨头BAT(百度、阿里、腾讯)却纷纷通过融资、收购、合作共建等种种形式抢滩移动医疗,局面越来越乱。
  
   “资本热”背后,中国移动医疗产业发展的现实究竟如何?前路又安在?
  
   抢占市场胜过赚钱?
  
   “从商业市场上看,整个行业处于发展早期,甚至整个移动医疗的产业链都处于探索时期,因此单纯从投入产出看,市场很差;但是我们看重的是未来的发展”,海思德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糖医生”创始人佟伟栋这样告诉笔者。“糖医生”是上述公司创办的一款移动医疗,专门服务糖尿病患者,产品去年7月上线,至今还没有实现盈利——用佟伟栋的话说,“我们还在摸索盈利模式”。
  
   这种态度在移动医疗的投资者中,绝对不是少数,有些产品负责人甚至直言“一两年内我们都不打算盈利的”。
  
   “好心舒冠心病管家”是一款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手机客户端,是南京飞天鸿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去年6月投入市场的移动医疗产品。该产品运营总监王宝透露,产品前期投入1000万元,而未来一年半内还会投入4500万元左右。然而提到盈利情况,王宝毫不犹豫:“我们一两年内根本不打算盈利,现在只是有创收而已”。面对记者的诧异,王宝接着解释,这原本是目前的行业现状,基本上没有人想要一上来就盈利,当然,也没有人做到。“难道投资和创业不就是为了赚钱吗?!”听了记者的反问,王宝笑了,但理由是为了抢占市场,盈利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不考虑。他认为,抢占市场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算看上去资本狂热到盲目也要这样做,因为晚一步就没戏了。
  
   此外,企业抢占市场的同时还要积累客户。王宝说:“客户是很重要的市场因素,难以用直接的资金数额来衡量,可是一旦市场稳定,客户积累的价值就会体现出来”。提到这个问题,他还用打车软件来比较说明,认为当初该行业也是资本爆发、纯烧钱的状态,但是现在就做得很好,司机们都在用,而当初舍得大手笔投资的滴滴和快的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行业龙头。但是,移动医疗的烧钱模式还能持续多久?而赚钱这个问题真的不重要吗?
  
   “移动医疗最大的难题就是没有确定的盈利模式”
  
   尽管从个人角度看,移动医疗在他心里是值得期待的,但是新媒体“医策”副主编张颂奇还是坦言:“整个行业都是烧钱的状态,大家不愁没钱烧,只是不知道该怎么把钱赚回来,这就导致产业处于泡沫比较多的状态,烧到什么时候才能挣脱也难说”。可见,赚钱不是不重要,只是整个行业都对这个最重要的问题束手无策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
  张颂奇表示,移动医疗的诸多企业各有各的问题,但是最大的难题就是大家都没有确定的盈利模式。从这一点上说,该行业内的投资者真可谓难兄难弟。他告诉笔者:“市场内,没有一家把整个移动医疗的盈利模式理顺的,大家都在竭尽全力去做,但是效果并不乐观”。
  
    行业投资者巨大的热情加上数不完的资金投入,竟然都换不来移动医疗的“回眸一笑”,颇显心痛的结局简直让局外人都徒生怜悯。只是,原因也不是没有的:投资者们期待抢占市场,可是移动医疗的核心终究是医疗,医疗的核心又是医生,而诸多一心一意烧钱的投资者们,是否也应该停下来看看医生的态度?

    “大牌医生” 根本没时间去线上医疗平台坐诊
  
   “其实,作为基层医生,我们还是很乐意去线上平台回答患者问题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普通外科医师李丹这样说。她表示,像“好大夫在线”这样的移动医疗平台,有类似淘宝卖家的评级系统,工作之余也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或者当作对专业知识的复习。但是,提到知名医生或者科室主任,李丹立刻表示:“别人都不知道这些大牌医生有多忙,他们根本没时间去线上回答问题。有些医生就算过去兼职,回答问题的也不是本人,都是手底下的基层医生,甚至是护士”。
  
   这一观点在该医院普通外科主任许光中那里得到证实。接受采访时,许光中马上就要踏上出差的动车。他直率地说:“像我这样的医生,根本没时间去线上医疗平台坐诊,平时除了医院忙个不停,还要为了研究四处跑,真正是没时间”。“那如果不是兼职,全职过去,您觉得呢?”许光中笑笑说:“前段时间,百度旗下的一个医疗平台就来我们单位挖人,但是大家都没有给出肯定的答案。坦白说,我们舍不得离开医院,一方面有体制的原因,另一方面,医院也确实给了医生很多保障”。
  
   许光中的话也许道出了医生群体的心声——舍不得医院。然而,或许这也不是全部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笔者,知名医生在医院非常吃得开,尤其是北京的各大医院,在灰色收入极其正常的当下,名医的“红包”都是很大的,“有的一个红包就超过一个月工资”。显然,移动医疗从哪个方面看也提供不了这么实在的实惠。此外,医院之所以有名气也和名医分不开。该人士表示,移动医疗折腾得再火,医院也不会轻易放人的。
  
   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谁来承担责任?
  
      至此,不管是从盈利模式,还是从用户关系上,移动医疗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边缘化——围着医疗绕圈却难中靶心。而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李亚子看来,这恰恰是移动医疗不能盈利、难以吸引医生的真正源头。
  
   “其实,不管什么医疗,核心都是医生和患者,在中国更明显地体现为医生”,李亚子这样说,“找不到好医生意味着不会积累多少患者”。在李亚子看来,移动医疗希望大家享受好的医疗服务、希望大家不要浪费时间排队、可以高效率地挂号……但是,这些都不是医疗的真正意义所在。“医疗的核心就是医生为患者诊断病情、开处方。”
  
   显然,这些是移动医疗难以实现的。先不说网上禁止开处方,单就面诊一项要求就能喝退千万移动医疗应用。不少人会心存疑虑:很多手机客户端不是都具有记录患者生理数据的功能吗,难道这些数据不可以用来当作诊断的证据吗?对此,李亚子表示,有两点形成阻碍:第一是这些数据的可靠性谁来保证,第二是医生不敢轻易相信随便一个网上下载来的应用。他表示,如果这些应用经过统一的临床实验,就像新药上市一样经历严格审查程序,被证明是可信赖的,那么没问题,医生可以作为诊断参考。问题就在于,这些移动医疗应用做不到这一点。这就又引到另一点,医疗设备也在医院而非互联网上。小灾小病不需要具体检查的,可以在网上简单咨询,“可是现在发烧感冒都需要验血”,这些事情移动医疗都做不到。
  
   此外,移动医疗企业漏掉一个问题,就是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谁来承担责任的问题。许光中强调,国内的医疗体系确保医生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医院会站出来承担责任,这给医生很大的宽慰作用。而一旦离开医院,这个责任谁负?不少人认为医生群体比较封闭,可是在他看来,恰恰是中国的医生,很容易也很乐意去接受新鲜事物,但是现实不一定允许这样的选择。
  
   金矿,哪里去挖?慢病管理,大有可为!
  
      “国内慢性疾病患者人数众多,而且他们需要长时间保持与医院的联系。我对于移动医疗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应用,相对比较有信心。”李亚子说。
  
   这一观点与刘谦的看法不谋而合。从事处方药营销近20年,在诺华、辉瑞、阿斯利康和GSK等一线外资药企担任过事业部总监、企业战略负责人等职务,并在亚太区和全球总部工作3年的刘谦告诉笔者,慢性病控制是我国医疗体系的最大挑战,也是国内移动医疗企业大有作为之处。
  
   卫计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慢性病患者已经超过了2.6亿,由慢性病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占疾病总负担的7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中心主任王临虹也公开表示,目前,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造成的死亡数量,占据所有人口死亡数量的85%-86%。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构成因素。
  
   刘谦告诉笔者,尽管在慢性病病情控制方面,对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生活环境的监测,与服用药物和医生诊疗一样重要,但前者已经滑出医院的边界。再加上医学本身缺乏有效控制慢性病的方法,医生又少有时间进行随访,导致这一领域非常容易受到忽视。而移动医疗恰恰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手机应用,“一个医生可以管理几百、上千名患者,这些人的饮食、运动、生理值等变动数据能随时记录并预警,医生和患者交流也更加便捷”,刘谦说。
  
   “现在已经有一些国家,允许医生通过互联网进行慢性病的随诊。但前提是,医生必须能够尽量全面地掌握患者此前的就诊、体检信息。”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与管理系副教授冯文说。
  
   但她同时强调,由于中国迟迟未能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医院与医院之间存在着重重信息壁垒。“比如,我和你都是大夫,但是我们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工作。现在的情况是,你能看到你的医院给病人看病的信息,我能看到我们给病人看病的信息,但我们互相看不到彼此的信息。”
  
   不过,随着“十二五”步入收官之年,如无意外,2015年底,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全国人口数据资源库将建设完成。曾经掣肘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的“信息共享”难题,也将逐渐消解。“数据库建成之后,通过一定的授权机制,相关机构和个人就可以访问个人的健康信息,帮助医生全面诊断患者病情,并适时调整用药情况。”冯文认为,在能够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上述3大基础数据库的形成,将有力地推动慢性病管理类移动应用的发展。

    尽管有需求、有市场、有政策,但谁来付费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在美国,医生可以把移动医疗产品——比如某个慢性病手机应用——放进处方里,患者必须依照医嘱使用,由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和患者个人共同向企业付费。实际上,移动医疗产品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控制患者病情的恶化,这将大大减轻保险公司的支出负担。“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反倒借此减少自身的总体支出额度。”
  
   然而,由于中国的商业保险不够发达,社保更是难当重任,美国经验完全无法适应中国国情。即便是大有可为的慢性病管理类移动应用,目前似乎也只能依赖广告、药企等相对边缘的收入维持企业现金流,无法形成正常的投资回报模式。“说白了,就是‘羊毛出在狗身上’。”刘谦不无遗憾地说。
  
   “医改”释放政策红利
  
      不过,冯文还告诉笔者,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移动医疗也很有可能会谋得常规、可行的盈利模式。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再次提出“理顺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并要求“试点城市在2015年制定出台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方案”。在冯文看来,如果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进程加快、幅度明显,很可能将有助于移动医疗企业探索自身的盈利模式。
  
   今年1月初,国家卫计委出台了《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冯文分析指出,国家层面对于医生多点执业的支持,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移动医疗的发展。但她同时强调,具体作用如何,“还需要大量配套政策的确认”。
  
   “我们一般提到多地点执业,都需要有一个物理地点,有一个门牌号在。那么,从现在的情况看,医师网上执业是否也可以算作多地点执业?如果可以,在监管部门做好网上执业医生资质认证工作的前提下,移动医疗也将受到良性刺激。”冯文说。

关键字:春天  到底 引用地址:移动医疗的春天到底在哪里?

上一篇:这些小型电子医疗器械你知道吗?
下一篇:医疗器械黄金十年已经来临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1:58

TOF成为高端手机的必备武器,它到底有何魅力
3月26日,华为在法国发布P40系列手机,P40 Pro及P40 Pro+确认搭载后置ToF镜头。3月18日,苹果上线的iPad Pro也搭载了ToF模组,开启了ToF在安卓和苹果阵营的双重发展。 两大巨头看中了ToF的哪些能力,ToF还有哪些技术潜能?ToF的普及发展还有哪些挑战待解,又将对相关产业链产生什么影响? 苹果借ToF完善AR版图 目前,ToF(飞行时间法)与双目立体视觉法、结构光法是市面上的主流3D光学方案,ToF具备成本适中、体积小、功耗低、响应快等综合优势。ADI系统应用工程经理李佳表示,相比结构光以及双目的技术,ToF的适配范围更广、工作距离更远,能相对准确地提取深度信息,很多应用厂商已经从双
[手机便携]
TOF成为高端手机的必备武器,它<font color='red'>到底</font>有何魅力
关键技术到底是什么?将向何处发展?
目前在国外苹果、微软、Facebook、三星等巨头们纷纷加杀入智能音箱领域,国内市场继BAT之后,京东、联想、喜马拉雅、猎豹、小米等一些消费电子厂商纷纷跟进,一时间科技巨头、互联网巨头、技术厂商、内容厂商、传统音箱厂商相继进入智能音箱市场,据称深圳南山区一公里范围就有100多家智能音箱厂商,各领域本土厂商纷纷进入智能音箱领域,这真是一个蓝海吗?智能音箱到底有没有关键核心技术,如果有是什么?智能音箱将向何处发展?下面就随手机便携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8月17日,谷歌宣布谷歌智能音箱Google Home进行了重大升级--Google Home可以拨打语音电话了!同时不需要绑定手机!只要将Google Home变成扬声
[手机便携]
三星缩减苹果OLED屏供应:国产机春天来了?
此前苹果十周年纪念机型iPhone X首次使用了AMOLED屏幕,Samsung Display作为iPhone X手机的独家供应商,增加生产线只为能够满足苹果的需求。不过由于iPhone X高昂的售价,并没有带来理想的销量,这也使得三星生产的AMOELD面板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 十周年纪念机型iPhone X首次使用了OLED屏幕   目前三星已经完全垄断了小尺寸OLED市场,但是由于iPhone X低迷的销量也让其陷入了亏损的境地。虽然今年苹果将会推出两款搭载AMOLED屏幕的iPhone机型,依旧由三星独家供应,不过苹果为了不重蹈覆辙,大幅减少了AMOLED屏幕的采购需求。 三星生产的AMOELD屏幕未来可能会出现供过
[手机便携]
门槛低赚钱却越来越难 国内电视机市场到底怎么了?
自第一台电视机诞生,再到目前大屏电视的群舞局面,电视机走过了并不漫长的技术更迭与革新历程,其中基于信息技术革新而带来的产品升级、体验升级、服务升级等浪潮,更是成为整个产业发展的焦点,甚至毫不夸张的说,电视机市场从来没有冷清过。   这头电视机市场还没理清,OLED以及量子点技术究竟谁是下一个电视时代,那头又平地起惊雷,彩电行业这条赛跑上又迎来了新的参赛选手。   11月24日,中国移动携手国内最大面板厂商京东方共同推出4K智能电视T1,同时这也是中国首款运营商旗下的自有电视品牌。据了解,中国移动T1智能电视以“适合全家人看的4K护眼电视”为宣传口号,并且推出了43、49以及55等三种尺寸,可以说是涵盖了市面上主流的电视尺寸,直指入
[家用电子]
为何定价如此之高 美图手机的市场到底在哪
    11月17日,美图发布了一款前置2100万像素的手机——美图V4美颜手机,该机的普通版售价3499元,雅致限量版售价更是高达6099元。如 果从价格方面要考量,美图V4手机完全算得上国内本土手机中的高端机。高达3499的售价,在国产手机品牌还是比较少见的,而获得较高销量成绩的就更加少 了。那么为什么美图会有这样的勇气,其市场定位和产品优势又在哪里呢?   目前国内的手机市场基本可以分为高中低三档,苹果和三星基本牢牢占据了高端市场,众多国产大品牌瓜分国内百元到三千元不等的中低端市场。手机行业整体的 趋势是:小众品牌和创业类公司的手机产品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些公司从品牌认可度到产品本身都不具备优势。因此,想要在不断壮大的手机红海
[手机便携]
叶脊网络到底是什么技术?
今天这个故事,要从67年前开始说起。 1953年,贝尔实验室有一位名叫Charles Clos的研究员,发表了一篇名为《A Study of Non-blocking Switching Networks》的文章,介绍了一种“用多级设备来实现无阻塞电话交换”的方法。 自从1876年电话被发明之后,电话交换网络历经了人工交换机、步进制交换机、纵横制交换机等多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纵横制交换机处于鼎盛时期。 纵横交换机的核心,是纵横连接器。如下图所示: 纵横制接线器 纵横连接器交叉点示意图 这种交换架构,是一种开关矩阵,每个交点(Crosspoint)都是一个开关。交换机通过控制开关,来完成从输入到输出
[网络通信]
叶脊网络<font color='red'>到底</font>是什么技术?
移动派领军 半导体春天来了
    市调机构IC Insights最新研究报告指出,今年全球IC产业年增率将达6%,较去年的衰退2%大幅扬升,预告半导体业春天即将来临,以平板电脑与智慧手机应用处理器扮演两大指标,年增率都逾28%;DRAM产业年增率更由负转正,复苏力道强劲。 法人指出,平板电脑与智慧手机处理器应用今年续强,不但推升高通、博通、辉达等IC设计大厂营运看俏,主力代工厂台积电乐透之余,日月光、矽品后段协力厂也跟着沾光。随着产业本季有望淡季不淡,下季迈入反弹,预料相关族群将成为农历年后开红盘,法人重要持股焦点。 IC Insights指出,今年全球半导体走出去年衰退阴霾,平板电脑与智慧手机为两大推升助力。IC Insights的论调,呼应台积电董
[手机便携]
行业解读:冰箱到底啥叫好?6A标准全解析
  酷暑来临,气温居高不下,刚买的新鲜水果蔬菜没多久就变蔫了,吃剩的饭菜基本不能过夜,偶尔喝个啤酒却没有冰块,总感觉少了点什么……这个时候最需要的,便是一台好冰箱了。可是走到卖场,各大品牌导购员纷纷使出浑身解数,细数自家优势,作为外行的消费者,往往被灌得一头雾水。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冰箱才算是好冰箱?什么技术才是真正利好消费者的?   衡量冰箱性能的好坏,评价标准最权威的莫过于国标;但是,现行的冰箱国标是1998年制定的,随着冰箱技术的快速进步,这个国标已不能很好地评判目前市场上性能先进的冰箱了。事实上,国外对电冰箱标准修订得比较及时,标准日趋完善,如欧洲的CE、GS标准,美国的UL250标准等。为了能更好地与国际接轨,缩短中国制
[家用电子]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医疗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医学成像 家庭消费 监护/遥测 植入式器材 临床设备 通用技术/产品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