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9年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趋势,看看投资人怎么说

发布者:Amybaby最新更新时间:2018-11-22 来源: 鲸准研究院 关键字:医疗健康  投资人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回顾2018年,国家医保局、卫健委、药监局相继成立,医疗健康事业改革序幕已然拉开。平安好医生、信达生物港股上市,迈瑞医疗A股上市,蓝帆集团19亿元收购柏盛国际等事件,再次将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推向新高。作为典型的抗周期行业,预计2019年医疗健康产业,仍将是“资本寒冬”中最受关注的投资方向之一。哪些细分领域将继续站在投资风口?行业哪些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笔者走访了易凯资本、道彤投资等多家投资机构、投行合伙人,对2019年医疗健康产业趋势和投资机会作出分析。现将部分精彩观点择取如下:

一.医疗健康产业:捕捉市场中的相对确定性

问:医疗健康行业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该如何理解近几年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历程?

易凯资本合伙人李钢:技术是医疗健康行业重要的驱动因素,比如科学界对癌症的理解逐渐加深,使得我们现在能够看到许多新型癌症治疗药物和手段。另外一个背景是,医疗受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影响较深,具体看近几年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大致可总结为消费升级、医保、人口老龄化三个维度。从这三个维度出发,可以解释医疗健康行业发展的大体逻辑。

第一个维度消费升级,可以看到中国经济经过持续的高速增长,公众消费水平已经有很大提升,追求更好的就医体验和治疗效果。在这个背景之下,出现了民营连锁诊所、精准医疗等新概念或者业态。第二个维度医保控费,在医疗费用和支出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是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的问题。在中国,具体表现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成药有效性和安全性再评价等医改政策层面。第三个维度是老龄化,这带来了疾病谱的变化,和康复、护理等需求的增长。

问:2018年下半年以来,有关“资本寒冬”的争议不断,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是否会受其影响?

道彤投资合伙人孙琦:现在大家放慢速度在观望,但市场不可能总是处于冷冻状态。我们反复强调的是,要在高度不确定的市场中捕捉相对的确定性。从这个角度看,医疗服务是医疗健康产业相对稳健的部分,有健康的现金流,对融资的依赖弱一些。如果2019年市场逐渐恢复,可能资本会先进入医疗服务领域。AI等创新技术大家也看好,但还受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二.医疗服务:连锁化扩张,差异化定位

问:在医疗服务领域,有哪些细分赛道值得关注?

易凯资本执行董事王斌:先看医疗服务怎么划分。医疗服务大致可分成综合医院类、专科类连锁机构,以及B2C或B2B类的服务。过去五年,综合性的民营医疗集团通过并购、参与国企医院改制,持有大量医疗资产。而某些自成体系、更容易从公立医院中分出来的专业服务,在市场上逐渐发展成专科类的医疗连锁机构。B2C或B2B类的服务则需要和医院、医生紧密合作。

专科类医疗机构又可以分为偏医疗类和偏消费类。医疗类更多针对疾病需求,比如脑科、心血管、骨科等,该类机构需要具备专业的医疗设备和技术,还需要医保加持。而消费类主要针对非疾病性需求,一般由商保或个人支付,品牌是这类医疗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在偏消费的连锁类专科医疗机构的发展过程中,优质医生资源和单店运营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比如我们长期合作的瑞尔口腔,从1999年发展至今拥有全国100多家门店,基本上每家单店都能做到很快的标准化扩张,还通过自有体系供给来解决医生资源的问题。目前瑞尔口腔已经形成了在高端口腔领域的专业品牌。

作为专注新经济的精品投行,如果问我们接下来关注哪些细分赛道,我们认为妇产、儿科、口腔这几个专科还会持续高热。由于生育政策限制逐渐放开,加之公立医院儿科存在明显短板,儿科未来会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但在这些领域需要模式创新,将市场需求和用户支付能力相匹配。

口腔、医美、康复受消费升级趋势影响较大。中国已经过了只满足于丰衣足食的发展阶段,人们的健康需求正不断升级。如何使医疗服务差异化,是政府及企业、资本都在考虑的问题。比如国内人均口腔诊疗支出大约300元,美国是2400元,可以看到消费升级带来的消费型医疗专科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问:妇儿、口腔、医美这些领域热度已经持续了两、三年,2019年会有哪些新的机会?

易凯资本执行董事王斌:的确,偏消费属性的医疗服务领域市场竞争趋于红海状态,大家拼得更多是品牌建立、渠道把控和差异化。比如现在走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每走二十分钟可能就能看见一家口腔诊疗机构,但在更加广阔的二三线、三四线城市,口腔诊疗机构的密度还远远不够,这就存在成长空间,而专注儿童口腔、种植或正畸等差异化服务或定位的机构,也有机会脱颖而出。

三.药品:免疫疗法热潮持续

问:创新药是国内药品乃至整个医疗健康产业最受关注的投资热点之一,但同质化现象也比较突出。我们如何看待国内新药研发的前景?

易凯资本副总裁张骁:国内创新药方兴未艾,机遇与风险并存。

一方面,国家药监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及改革措施利好行业发展,海外留学或工作过的行业人才纷纷国内创业,国内CRO、CMO等行业经过多年发展日趋成熟、产业环境日趋完善,这都有利于国内创新药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相对薄弱,产业化经验也有待积累,支付体系也存在很大差距,所以赶超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第二个问题,国内创新药企业还是比较多样化的,只是在像生物类似药、或者热门靶点的me too,me better产品上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比如生物类似药或者PD-1/PD-L1等创新药产品因为同质化问题可能面临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产品定价压力很大,再加上生产成本比较高,而国内规模化生产能力不足,未来该类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影响。

国中创投生物医药投资总监张元:国内做创新药主要跟随国外趋势,比如某个靶点在国外已经进入临床二期或者三期,国内企业再开始做或者直接把中国区专利买过来。同质化的确是目前国内创新药研发比较突出的特点,在彼此疗效差不多的情况下,研发速度、生产工艺和产能就显得比较重要。目前全球医药市场占比比较大的其实还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商业健康保险体系比较成熟,而中国短时间内支付能力很难提升。

问:目前新药研发的热门方向有哪些?接下来一年是否会有变化?除创新药以外,仿制药存在哪些投资机会?

易凯资本副总裁张骁:能解决未满足临床需求的创新生物药仍然是研发的热点;CAR-T、TCR-T,基因编辑等新技术也广受关注;具有Global Angle的靶点、技术平台或产品品类,以及肿瘤以外的如自身免疫病、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病等领域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中创投生物医药投资总监张元:除创新药以外,仿制药也有机会。但关键要看仿制对象是谁,能不能做到首仿,仿制难易程度如何。新药过了专利期后,分子结构很容易知道,但药物制剂和生产工艺是不公开的。如果是仿制难度比较大的药品,比如一些复杂的呼吸系统疾病用药、精神类疾病用药,存在比较大的市场空间。

问:除CAR-T疗法、PD-1/L1抑制剂外,免疫治疗领域还有哪些新的疗法或者靶点值得关注?

幂方资本合伙人孙磊:肿瘤免疫治疗是很宽泛的概念,简单来讲直接或间接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肿瘤的方法都在这个范畴内,比如免疫细胞治疗(T-cell、NK、Macrophage等)、抗体(单抗、双抗、多抗)、细胞因子类重组蛋白(ILs、趋化因子)、溶瘤病毒(具有溶瘤效果的病毒)、治疗性疫苗(传统疫苗与neoantigen)。

具体在抗体领域,以免疫检查点相关靶点为例,除了PD-1之外,其他靶点如TIM3、LAG-3、VISTA、CD80等,以及基于免疫检查点靶点与其他靶点的双抗等都值得关注。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目前以CAR-T为代表的血液瘤产品、以TCR-T为代表的实体瘤产品,其关注重点在成本、产业化和治疗效果上的突破,CAR-NK、CAR-M等非主流产品能否在抗肿瘤领域占一席之地仍也值得关注。

而溶瘤病毒从机理上T-VEC与PD-1的联合用药效果来看,能够提高PD-1对肿瘤病人的应答率,其潜在的联合用药效果引得跨国药企纷纷布局。传统肿瘤的治疗性疫苗效果很差,目前认为还是靶点选择的问题,关注点从肿瘤相关性靶点转向肿瘤特异性靶点,而肿瘤新抗原恰恰正是如此。我们看好新抗原的方向,至于能否表现出惊人的临床获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方案的设计。

四.医疗器械:新技术引领行业发展

问:近年来,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迎来高速发展,增速超过国际水平。除生化诊断、心脏支架等少数细分领域实现国产替代,大多数领域仍然依赖进口。未来该行业值得关注的热点和长期发展方向是什么?

道彤投资合伙人孙琦:仍然关注国产替代,由于产品或核心技术国内公司持续突破,依托政策红利,市场占有率将持续提高。同时关注技术创新,着眼于长期发展进行前瞻性布局,目标是通过自主研发成为全球领先的创新器械产品。

问:在医疗器械板块,分子诊断等高新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尤其基因检测技术引发了行业变革。目前国内基因检测整体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哪些细分领域的应用具有较大的商业价值?

东方富海合伙人陈华伟:在分子诊断领域中,基因检测在医院的临床应用上仍处相对早期发展阶段,临床检测设备和专业人员较为缺乏。但基因检测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重要诊断方式,已被写入用药指南。以基因检测为技术平台的企业值得关注。未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加之检验费用不断降低,其临床应用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在产业链上游,试剂和设备生产是目前的投资热点。但现阶段国内技术成熟度较国际领先水平仍有差距,设备方面优质标的较少。分子诊断试剂因其生产成本可控,是目前行业主要盈利重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行业逐渐成熟,未来直接面向患者的产品将会成为更大的市场。此外,技术是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现阶段全球从事分子诊断行业的华人数量较多,加之政策扶持、临床应用逐渐成熟,国内分子诊断未来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问:目前在基因检测下游,也出现很多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生物信息分析公司。该如何定义这些公司在未来行业中的位置?

东方富海合伙人陈华伟:从事生物分析信息类业务的公司,目前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这主要由于基因检测公司通常具有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只有在出现较为复杂、困难的问题时,才会将业务外包给数据分析公司。因此这类公司受上游制约程度较高,业务总量相对较少,营收提升空间有限。生物信息分析发展为独立板块的可能性较小,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在于行业并购、整合,成为基因检测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因检测的配套服务。

五.数字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驱动

问:经历过互联网+医疗风口的大起大落,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成为新的热点。2019年人工智能+医疗的热潮接下来是否会持续?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还有哪些方向值得关注?

凯风创投合伙人文纲:人工智能的社会价值非常大,但如何实现商业化,中间存在不确定性。只不过与互联网医疗相比,人工智能+医疗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小一点。比如,较早落地的医学影像智能诊断产品,潜在埋单方是医院,看起来商业模式明确一些。

但目前基于影像的智能诊断产品,彼此之间差异不是很大,相对靠前的公司产品准确率可能只差很小几个百分点。当产品区分度不高的时候,就会出现用户为谁付费的问题,产品价格可能会被压低。另外要考虑影像智能诊断的市场有多大。假设智能诊断能长期替代放射科医生的阅片工作,我认为市场天花板就是放射科医生工资总额。未来基于患者院内、院外综合信息,给出综合性治疗方案,可能比较具有前景和价值,但还有很长路要走。

道彤投资合伙人孙琦:人工智能应用价值很大,但已经越来越接近红海状态。因此要寻找市场空白点。早期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扎堆在肺结节筛查、眼底影像筛查等产品,但后面越往深处走,遇到的问题越复杂,门槛就越高。比如脑部影像智能诊断产品的开发需要建立中国人脑部影像数据库,纳入海马体体积变化、灰白质厚度变化等多个维度数据指标。从这个角度看,做比较有特色的垂直领域智能诊断产品存在早期机会。

此外平台类的公司也值得关注。一个医院影像科,如果想获得不同类型的影像诊断产品,不可能跟几十家公司打交道,这就是平台的价值。平台如果能提供覆盖大部分类型的一揽子影像诊断产品或服务,未来可以赢者通吃。一般平台类公司不会很多,再贵也要看头部的团队。

从市场前景来看,早期开发智能诊断产品,需要和头部医院、头部机构合作,确保获得优质的样本数据。但未来大规模变现可能在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渠道把控、市场营销等复合型能力,对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公司也会越来越重要。尤其2019年人工智能+医疗领域的公司要比拼的是收入变现能力。

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医疗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也得以拓展。在医疗大数据应用领域,企业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

凯风创投合伙人文纲:首先技术上很难形成壁垒,其次虽然很多公司声称积累了很多数据,但数据也不是壁垒。“国家队”已经入场,数据的获取门槛有望进一步降低,因此光看数据是不够的,服务能力才是该领域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医疗是很重的,光做表层服务不会产生特别大的商业价值,也没有办法形成门槛。只有真正服务好用户,用户才会愿意付费,同时也可以挖掘患者院外数据的价值。

之前在线轻问诊曾受到很多关注,但现在大家也看得很清楚。哪怕一家公司能拥有全国所有市场,仅通过在线轻问诊也不会产生太多收入和利润。很多公司都期望能够推出一款可以批量复制到大多数医院和科室的工具,这样看起来生产效率比较高。但医疗个性化特征很强,很难做到跨学科的批量复制。所以不管是慢病管理、远程医疗,还是挖掘医疗数据的价值,公司都需要深度理解用户的需求,提供专业化,有深度的服务。

道彤投资合伙人孙琦:行业发展初期,能够持续、低成本地获得优质数据,是初创公司很重要的竞争力。但未来随着“国家队”搭建的高速公路日益完善,数据将不再是瓶颈。而且积累的数据量只是一个及格线,后续数据清洗、建模仍然可能存在很大挑战。更难的是数据变现。

我们看到现在真正能通过大数据变现的公司,都能形成从数据采集、加工到应用的闭环,确保数据应用的需求与采集到的数据质量相匹配。但医疗大数据怎么变现?向谁变现?以什么样的产品形态变现?医疗数据存在很多质量问题,比如数据遗漏缺失、人工污染、格式不统一等等。这会为变现带来很多阻碍。


关键字:医疗健康  投资人 引用地址:关于2019年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趋势,看看投资人怎么说

上一篇:谷歌医疗顾问Toby Cosgrove预测:医疗领域的下一个重要技术应用将是语音识别
下一篇:智能芯片提升乳腺癌早期筛查技术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2:15

谷歌出击:瞄准智能医疗健康设备领域
    据外媒报道,谷歌7月底公布的最新专利再度瞄准了智能 医疗设备 。通过监测超声波 浴缸、压力感应马桶等各类卫生间智能设备 的使用数据,分析用户心血管健康。例如,压力感应马桶可检测用户股动脉的血液脉搏等。卫生间中的所有设备将连接到远程服务器上,给用户提供实时观测数据。谷歌表示,虽然此项专利初期用于防范用户心血管疾病,但未来有望用于监控人体内分泌系统、骨骼和皮肤等。   近期,科技巨头对智能医疗设备领域兴趣明显提升。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日前也宣布,准备和英国医疗巨头葛兰素史克合作成立新的“生物电子产品”公司。    智能医疗概念股龙头一览   三诺生物公司已开发出手机血糖仪,有望明年年初上市。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增
[医疗电子]
医疗器械企业如何掘金大健康产业
    大健康产业作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已越来越受到投资创业者的青睐和广泛关注,而作为该领域分支的医疗器械产业以每年25%平均增速持续增长,远高于其它行业增长水平。医疗器械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必将成为创业者的投资热土,逐利目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保健意识显著提升,伴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国家宏观政策扶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大浪淘沙,任何一次国家宏观政策调整或行业变革,都将产生一批新领军企业及领军人物,作为医疗器械领域参与者的您,面对机遇与挑战,准备好了吗?     一个拳头产品拓展一方市场,成就一家有影响力企业,甚至成功上市的范例在医药领域不胜枚举。事实告知我们:精心慎重地研发或筛选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医疗电子]
谷歌研发医疗健康手环 不面向大众出售
    科技行业寻找后手机时代的新热点,智能手表被指功能复制手机的鸡肋产品,而运动健康手环因功能实用、价格低廉开始市场起飞。日前,谷歌证实进入了健康手环市场,不过这属于面向病人的医疗级别穿戴设备,不会面向普通消费者售卖。   在科技巨头中,微软取消了前诺基亚业务的智能手表项目,正在推广其“微软手环”产品。苹果目前正在推广智能手表,尚未有手环产品。   据美国彭博社报道,谷歌这款健康手环由内部 生命科学 团队打造,可以用于临床试验和药物测试,帮助医生掌握病人的实时健康状况。   据报道,这款健康手环目前隶属于谷歌X实验室部门,仍然处于试验性产品阶段。手环可以测量脉搏、心率、皮肤表面温度,此外可以采集环境数据,比如噪音程度
[医疗电子]
盘点医疗健康领域32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
    今年早些时候,咨询机构 Frost & Sullivan预测,接下来几年, 医疗健康 行业的人工智能将会出现“引人注目的市场增势”,有望全面降低一半医疗成本。   Frost & Sullivan的分析师Harpreet Singh Buttar说,“到2025年,人工智能系统将会涉及从人口健康管理到回答具体病人询问的数字替身等方方面面。”   我们找出32家已经运用了机器学习技术和预测性分析技术的公司,他们运用这些技术减少药物研发成本,为病人提供虚拟助手服务以及通过处理 医疗成像 来诊断疾病,等等。   这32家创业公司已经募集到5.3亿多美元。   今年,位于纽约的AiCure在A轮中募集到1230万美元,N
[医疗电子]
机器人产业成吸金高地,为何投资人还在观望?
“会场的人流量比往年少了很多”,这是今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几位参展商和从业人员的直观感受。如同往年一样,这届盛会吸引了国内外166家知名机器人厂商,大部分来自工业和服务机器人两大领域,此外还有涉及舵机、雷达等核心零部件展区。 在中国,每年大大小小的机器人、科技展会至少有十几场,世界机器人大会连续筹办四年来,已成为机器人厂家集中亮相的重要舞台,也是前沿技术和产业动态的全球风向标之一。 “这感觉有点像参加上流社会的舞会”,面对一场展会从场地到装修布置至少二十万的开销,很多创业公司还是希望能以此向行业和客户传递更多积极的信息,“起码是最直观的评判,参与了至少证明你有实力”,一位参展商对AI星球表示。 为了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国务院在201
[机器人]
专访华米科技CEO黄汪:持续发力医疗健康领域
在全球智能可穿戴行业经历了剧烈市场动荡的2016年,总部位于安徽合肥的华米科技销售逆势增长,其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超过1600万台,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人民币。“我们不仅要做一家智能可穿戴产品的硬件公司,更要努力成为全球最大的人体数据公司和服务商。”近日,华米科技CEO黄汪表示,华米科技将继续注重智能芯片等技术的研发,并在医疗大健康领域持续发力。 技术创造产品竞争力 2016年9月华米科技推出的自主品牌Amazfit智能手表,不仅获得了“中国设计红星奖金奖”的荣誉,在市场上也受到很多消费者的追捧,在黄汪看来,在Amazfit系列产品超长的续航“黑科技”是其广受消费者欢迎的关键。“一般的智能手表平均一到两天就需要充一次电,用户每
[医疗电子]
中国医疗健康类APP的商业模式分析报告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普及度的提高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趋势越来越明显,医疗健康产业也不例外。短短数年间,作为移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主要载体的手机APP数量呈迅猛发展之势,在此过程中孕育了多种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医疗健康类APP反过来逐步影响传统医疗产业。本文通过介绍医疗健康类APP市场的发展现状,总结医疗健康类APP行业商业模式若干特点,最后从政策建议方面提出应建立医疗健康类APP监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形成了医疗健康类APP的“奇璞模板”。   引言   医疗健康APP需要创造价值   信息缺乏是医疗健康行业的致命问题。信息包括人们本身身体健康状况和疾病状况的信息、医疗服务
[医疗电子]
移动医疗技术正在成为重大医疗健康的新希望
    2014年5月22日上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与美国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Institution)共同举办的“中美移动医疗健康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京成功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推进司秦海副司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规划与信息司张锋副司长参加会议并致辞,电信研究院曹淑敏院长致欢迎词。     布鲁金斯学会与电信研究院从2012年开始对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的移动医疗健康发展现状、案例、优势、问题和挑战、未来展望等进行合作研究,共同完成了《中美移动医疗健康研究报告》。会上,来自布鲁金斯学会的副总裁DarrellWest先生和电信研究院标准所的副总工李海花女士分别对中美双方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报
[医疗电子]
小广播
添点儿料...
无论热点新闻、行业分析、技术干货……
最新医疗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站点相关: 医学成像 家庭消费 监护/遥测 植入式器材 临床设备 通用技术/产品 其他技术 综合资讯

词云: 1 2 3 4 5 6 7 8 9 10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