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传感器的小型化和易于集成,可穿戴设备的数量/种类都显著增加,一些产品已经达到医疗用例的性能水平。可穿戴设备正往医疗保健领域迅速扩张,预计2024年将达到32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医疗可穿戴设备如何让患者更加健康呢?一起来看。
可穿戴设备发展历程
医疗可穿戴设备目的是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以防止人体健康出现问题,帮助疾病治疗和身体康复。
自2014年以来,大型诊断公司和消费类公司之间的投资和收购行为持续不断,例如苹果(Apple)收购个人健康记录初创公司Glimpse;美敦力(Medtronic)收购营养科技公司Nutrino Health,进一步证实了医疗可穿戴设备市场的积极动态。
制药公司也开始“青睐”医疗可穿戴设备,计划通过战略合作方式来改善研发工作。例如,辉瑞(Pfizer)、UCB Pharma、Apple、强生(Johnson & Johnson)和IBM为帕金森病患者提供创新型远程监测解决方案,以转变临床医生治疗帕金森病的方式。同样地,智能手表和手环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信息,并可以与健康保险机构和医生分享,进而获得合理的用药指导。
医疗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生态系统正在快速成长!
尽管医疗可穿戴设备制造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需多次进行产品认证(如CE认证和FDA认证等)。但随着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流行率增加(全球约有4.25亿糖尿病患者),患者健康监控的需求与日俱增,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巨大优势远远超过了医疗行业的“繁文缛节”。越来越多的可穿戴设备正在或达到医疗级别,例如Ava手环、Apple Watch、Cefaly发带、Ectosens贴片、欧姆龙智能手表和Verily智能手表。作为消费级医疗可穿戴设备,这些产品功能从运动追踪到睡眠监测,甚至是葡萄糖监测,都具有相当大的前景。但它们必须满足测量准确、佩戴舒适且易于使用。去年,Apple Watch Series 4的“心电图”和“心脏监测”通过了FDA认证。这也许意味着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也对批准这些新兴可穿戴技术表现出了更加开放的态度。
在Apple Watch Series 4的带领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智能手表中的心电图(ECG)功能,它能使医院医生获得有关患者心脏状态的准确信息。在传感器层面,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复杂性日益增加,迫使电子厂商转变为医疗级传感器专家,如艾迈斯半导体(ams)、美信(Maxim)、Valencell等。
医疗可穿戴技术仍存挑战,但先进技术不断发展以解决问题
医疗可穿戴设备是两大领域的融合:医疗级设备和消费级可穿戴设备。
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参与者主要有两大类:(1)医疗级设备制造商愿意接受消费类保健服务;(2)消费级可穿戴设备厂商愿意进入高价值医疗市场。
目前,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正在加速,竞争也正在加剧,这促使厂商们务必确保采集的数据具有医疗级的高质量和准确性。
医疗可穿戴设备现状:医疗级设备和消费级设备的融合
传感器和电子产品制造商通过可集成优化的模块加速产品上市速度。例如,用于心率检测的光电容积描记图(PPG)装置集成了LED和光电二极管等元件。PPG信号是光经皮肤反射后的强度变化,反映血管容积的波动过程,包含人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生理信息,如人体心率和血氧。该技术利用LED向皮肤发出特定波长光线,当照射部位的血流量随心脏跳动而改变时,光电二极管便接收到随心脏周期性地收缩和舒张的动脉搏动光脉冲信号,从而采集到心脏搏动信号。传感器设计人员正在开发将LED和光电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的传感器监测模块,既满足小型化和低功耗要求,又确保测量精度。这些交钥匙解决方案有助于缩短医疗可穿戴设备制造商的产品上市时间,也帮助传感器厂商通过高价值解决方案向价值链上游迈进。
高度集成和低功耗并不是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唯一挑战,除此之外,医疗可穿戴设备如何创新,以满足患者舒适性、无痛监测的要求。
关键字:医疗 可穿戴设备
引用地址:
医疗可穿戴设备如何让患者更加健康?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3-16 12:16
国产医疗机器人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2月17日,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机器人 远程手术中心 , 医生 通过国产 原 研微创手术机器人操作台,向万里之遥的新疆兵团阿拉尔医院手术室内 机械臂 发出手术指令,成功为一名当地患者实施了胆囊切除术 , 而 现场操作的这款手术机器人是国内首款运用 5G技术实现超远程手术的四臂腔镜机器人,其核心软硬件已打破技术壁垒,全部实现自研自产。 以新技术为背书, “机器人”医生 更智慧 医疗机器人 作为机器人产业的重点应用领域 , 2014-2017年间,国内集中出现了至少100家 医疗 机器人创业公司,公开披露融资的企业超过50家。近年来,不少上市公司也纷纷拓展医疗机器人业务,
[机器人]
美国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和服务项目
一、美国远程医疗服务资源的顶层设计
目前,全美共有14个远程医疗资源中心和12个区域性资源中心覆盖全美各个州。同时,两所国家级远程医疗资源中心主要提供远程医疗技术评估、政策规范制订和指导实施。由联邦卫生部所属健康资源与服务管理中心资助而成立的美国远程医疗联盟机构,则旨在推动远程医疗服务,为远程医疗机构提供教育和信息资源。特别是为那些资源贫乏地区提供并拓展远程医疗服务,最终使他们获益。联盟机构提供的所有服务和资源信息均免费。
二、明确远程医疗服务模式
所谓远程医疗服务模式是探讨如何建立和运行远程医疗服务。具体讲是通过远程通讯技术和手段提供一系列不同医学专业/专科咨询服务,如包括从哮喘到泌尿系统疾病,涉及远
[医疗电子]
人体可视化改变未来医疗 专访国际数字医学会主席张绍祥
“利用数字化人体的研究成果,结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综合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就使得疾病的诊断更准确,治疗更精确。” —— 国际数字医学学会主席张绍祥 张绍祥:第三军医大学前副校长、数字医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少将军衔。现任国际数字医学学会(ISDM)主席、中国解剖学会理事长、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16年前, 数字医疗 还是个鲜有人知的概念时,张绍祥教授就在中国数字人体研究学科带头人钟世镇院士引领下研究“数字虚拟人”。 “数字虚拟人”指的是人体的数据集,数据的采集必须要来自真实的人体,并利用机床将人体切成0.1-0.2毫米的切片,再通过数码扫描设备对切片拍照分析,然后将获取的数据,再利用电脑三维重建的
[医疗电子]
移动医疗的2016年 改变即将发生
作为一名 移动医疗 行业的从业者,回望2015年,还是有很大遗憾。
在过去的一年里,移动医疗乃至互联网医疗行业确实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面对医患矛盾的沉疴,诸多的努力不过是隔靴搔痒,换个客气一点的说法,如果有成绩,仅仅是有一些边缘改进而已。
频频爆发的医患冲突,以及前不久的“天价黄牛号”事件让更多人开始关注中国的医患问题。以我个人之见,医疗问题的症结之一在于供需不平衡,另一个症结则是体制导致的自由执业问题。这两个症结又互为因果。
对于后者,当下显然无法过多讨论,我们还是重点看第一个问题。从供需关系上看,供给侧资源不足,资源使用不均衡,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而需求又在持续增长。从宏观的层面看,如果要缓解
[医疗电子]
大数据是人工智能医疗行业发展的关键
一、 医疗 保健处于数字化转折点 互联网女皇Mary Meeker发布的《2017年互联网趋势报告》认为,医疗卫生和保健已进入数字化拐点: 医疗行业 表现出数据输入量和数据积累量的爆发式增长,有88%的消费者至少使用1项数据健康工具( 远程医疗 、可穿戴设备),同时,消费者愿意分享健康数据,数据统计60%和50%的消费者分别愿意向谷歌和苹果分享健康数据。在专业数据方面,美国电子病例普及率达到87%,基因数据积累使得基因知识量增加19倍。综上,全球健康数据年增长率达到48%。数据的增长一方面缩短了医学研究的创新周期,加快药物临床实验周期,同时提升了诊断的准确率与治疗的精准化程度。 二、数据是发展的关键 数据是“医疗+人工智能”
[医疗电子]
参访三星韩国总部:移动设备、家电、可穿戴设备正走向融合
将韩国本土的诸多设备与场馆向中国媒体开放,这还是 三星 的第一次。在走访 三星 韩国总部时, 三星 的工作人员安排了包括设计、镜头研发、天线设计等多个话题,试图更全方位地展现三星的技术实力与理念思考。或许由于是中国媒体,中国话题被不断地提及,甚至比较。下面就随网络通信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参访三星韩国总部:移动设备、家电、可穿戴设备正走向融合 “中国市场最为复杂,中国本土的品牌实力增长也非常迅猛。”一位负责亚洲地区公关事务的三星员工告诉搜狐科技。他们坦诚在中国,三星正面临挑战,不过三星正在试图更紧密地与中国用户交流,学习中国的眼光。 于是也有了这一次的参访。 融合移动通讯、家电、物联网,这是三星
[网络通信]
英特尔携手合作伙伴共推智慧医疗发展
在互联网+风潮席卷各行各业的今天,互联网对我们衣食住行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毋庸置疑。从打车软件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到足不出户却能满足温饱等一系列的需求,互联网+的风潮势不可挡。现代人生活的便捷程度之高得益于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与衣食住行紧密关联的医疗行业,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正在应运而生。
在2015英特尔医疗行业峰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领导、医疗机构信息化负责人和软硬件合作伙伴汇聚一堂,就“互联网+”时代下医疗服务模式的变更,以及如何利用政策和技术推动医疗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针对未来医疗模式的转变,英特尔中国区行业合作与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柯道远在本次峰会上同与会嘉宾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人们在生活、工
[医疗电子]
纳米材料技术似乎已经无处不在
自从布什总统在2003年签署了国家纳米技术倡议成为法律,美国一直致力于在纳米材料的发展方面保持领先。于此同时,亚洲和欧洲以合作发展纳米技术向其发起强有力的回击。 纳米材料的发展,似乎可以提高每一个部门的电子材料产业。纳米材料使用超精密加工技术,可以达到正常工艺不能达到的效果。出于对健康的危害,有人呼吁减缓纳米材料的发展,但其发展并没有丝毫放缓的迹象。事实上,无论从超低成本的医疗测试到针对病变细胞进行精确药物输送,还是无需药品共同参与纳米磁铁的诊治,医学界都已经认同纳米技术。 似乎纳米材料无处不在,而且将来似乎没有它不能改变的。
[焦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