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网络布线时要避免的8大常见问题

最新更新时间:2013-06-16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家装  网络布线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房屋网络布线时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繁琐的事情,如果做不好,后期的使用会产生各种问题,而且再排查问题,解决问题会很麻烦。一些经验不足的布线人员,甚至是电工人员兼顾布线的工作,这样就会让线路存在很多隐患。以下8个问题是布线时最易出现的问题:

  一、语音和数据业务使用不同线路

  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很多公司以前都会在语音和数据业务中使用不同规格和类型的网线。语由于语音业务对于线路状况的要求并不很高,只要使用单根电线即可达标,所以为语音业务提供较便宜的线路就可以保证数据线路获得预算中较大部分的资金。

  直到今天,尽管综合布线所耗费的资金依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其中最大的开支已经变成了人力资源成本,线路本身不再占最高的投资份额。另外,随着语音电话技术的普及,语音业务在很多环境中已经变成了存在数据需求依赖数据级网线支持的项目。实际上,如果公司确实存在这方面需求,只要选择合适的语音电话设备,就可以利用现有数据线路和语音电话设备内置的以太网交换机来满足相应的要求,从而避免进行重复多次布线所导致的资金浪费。

  总之,在工作开始之前,我们不能简单地假设语音服务仅仅需要使用旧式3类线就可以满足。如果需要为电话单独部署一条线路的话,就应该确保其性能可以达到支持数据线路的等级。

  二、网线与“干扰”设备在同一区域内

  在现实环境中,并不是只有电线才能对数据线造成干扰。照明用的荧光灯、电机以及能够产生电场或磁场干扰的相关设备都可以给网线传输数据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在布线时,我们需要确保线路远离这些干扰源所在的区域。

  三、未对整体网络进行前瞻性规划

  目前千兆网络已经开始普及,但还有很多公司需要继续使用百兆到桌面的网络连接。例如,一些公司需要搬迁到新的办公地点,这就必须对网络线路进行重新部署,这时是应该采用可以满足当前应用的传统的网线技术,还是选择在未来数年内可以持续升级的新型网线技术,就会摆在我们的面前。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才是最高昂部分。虽然在实际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选择较高级的布线方案看似合理性不是很好,但我们建议大家还是要尽可能的考虑使用质量较好的产品。这样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你的企业不至于在面临更高网络需求时出现尴尬。因此,确保所使用的网络布线技术不会过早的落伍,也是网络布线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四、没有对线路进行有效管理

  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认为增加线路数量会给现有系统带来帮助。梯形机架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基于机架的线路管理等工作确实会导致运营成本上升。但也可以让日常维护工作变得非常简单。需要注意到,线路管理工作并不会因为项目最终安全完成而自动终止,当越来越多的线路被添加进来时,现实情况也会随之改变。因此,我们要坚持对线缆进行标识,按照颜色分类,或者采取一些其它类型的专门处理,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轻松地识别出相关线路。

  五、网线与电缆形成平行布设

  数据线进行传输时采用的是“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模式。低电压通过电线运行所产生的磁场是通信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非屏蔽网线与电线平行时,就会出现磁场干扰的问题,这将导致所传输数据中出现大量重复和乱码类信息的情况。在很多案例中,这都会造成在两地之间进行有效传输的失败,传输速率将迅速下降,频频出现需要重复传输的问题。

  六、不考虑实际距离的限制

  在开始布线之前,首先应该确认需要实现连接的距离和范围。以使用普通双绞线进行典型以太网布线为例,在千兆网络中的距离限制为100米。如果公司所选择的是万兆或者四万兆的技术,就要按照相对应的具体设计距离为标准。举例来说,如果公司打算在超过100米的距离上利用双绞线运行万兆网络,就必须选择6A或更高等级的网线。

  七、忽视对线路进行测试

  在布线工作完成后,应该利用各类工具来对每条线路进行测试,以确保它们都可以达到预定要求。涉及的工作包含对传输距离和线缆的具体规格进行验证。如果是千兆网络,还需要对线路进行验证以确保可以达到相应的要求。

  八、对新增线路未进行合理规划

  当我们需要在网络中使用以太网交换机来处理新增加的线路时,需要专门说明的是,在没有进行科学的合理规划之前,贸然使用以太网交换机就将给整个网络带来未知的因素和不稳定的风险。通常情况下,使用微型交换机的用户往往只需要增加一两个端口,所以并不需要对流量进行规划。而由于增加了额外端口的因素,就有可能会导致出现问题。如果新服务需要大量网络资源来支持,就要尽量避免出现瓶颈现象。因此,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没有绝对需要采取增加交换机及网络端口的情况下,就要尽量考虑采取其他方式进行网络增容,比如额外增加新的线路来扩充网络规模。

关键字:家装  网络布线 编辑:神话 引用地址:家装网络布线时要避免的8大常见问题

上一篇:2.4GHz无线鼠标键盘接收器的设计(二)
下一篇:高薪IC设计工程师是如何炼成的?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0:46

低压布线技术突起 LED照明迈入网络化时代
日前,美国康普公司在中国的展示中心举行了全新的揭幕仪式,其展示中心里展出了一款新型低压直流网络智能 照明 系统 Redwood ,其区别于传统的智能照明系统,除了采用高密度的传感器以外,还采用了低压布线技术,采用48V的低压数据线缆代替了传统220V的高压线缆,将灯具融入到了网络化管理系统,消除了高压相关的人工和安全问题,或将成为未来照明系统中的的主流技术。    低压布线技术   据了解,传统的智能照明系统通过一套解决方案需要搭建三套系统:照明系统、电源系统和控制系统。在供电方面,采用220V的高压交流供电,因为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加大了人工的维护成本。Redwood解决方案将这些系统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综合弱电
[电源管理]
低压<font color='red'>布线</font>技术突起 LED照明迈入<font color='red'>网络</font>化时代
确保网络正常运行 布线测试多种方法的介绍
网络在迅猛发展,使用网络的用户也越来越多。随着用户对网络依赖程度的增加,网络的正常运行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瘫痪已成为数据通信领域的关键问题,为确保网络正常运行,所有的故障必须快速有效地解决。而在网络安装、维护、管理和故障诊断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网络的测试问题。可以说,测试为网络的健康运行带来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以太网测试 由于网络应用中越来越多的用到多媒体、视频以及图像传输等技术,所以网络的带宽需求非常紧张。当网络负载很轻时,信息传输的效率会比较高,当流量增长的很快时,碰撞就增加很多并使网络性能下降。一般来说网络性能都与网络上所连接的设备有关,以太网阻塞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少数高速网络设备网络上少数高速设备就可
[测试测量]
数据中心网络布线全连接设备漫谈
    每次进入数据中心机房,除了运行中的设备,见到最多的莫过于连接各种设备的线缆了。数据中心里的设备通过密密麻麻的线缆连接起来,实现了所有设备之间的互连互通。我们每天使用的互联网,也是数十亿台各种设备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   数据中心也有专门的布线技术,以便使得数据中心的线缆不会杂乱无章,即便是这样,每次进行网络变更或者业务扩容时,都是一件非常费力的事。不仅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连接还容易出错,所以数据中心将布线技术作为一个专题来进行研究,还制定了一系列数据中心布线的标准,以便让数据中心布线变得更加有序。即使这样,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这种布线方式开始遇到了发展的瓶颈,是时候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   如今出现了一些网络布
[医疗电子]
确保网络正常运行布线测试多种方法
网络在迅猛发展,使用网络的用户也越来越多。随着用户对网络依赖程度的增加,网络的正常运行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瘫痪已成为数据通信领域的关键问题,为确保网络正常运行,所有的故障必须快速有效地解决。而在网络安装、维护、管理和故障诊断的整个过程中都贯穿着网络的测试问题。可以说,测试为网络的健康运行带来了有效的解决办法。 以太网测试 由于网络应用中越来越多的用到多媒体、视频以及图像传输等技术,所以网络的带宽需求非常紧张。当网络负载很轻时,信息传输的效率会比较高,当流量增长的很快时,碰撞就增加很多并使网络性能下降。一般来说网络性能都与网络上所连接的设备有关,以太网阻塞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少数高速网络设备网络上少数高速设备就可能消耗大量的网络带宽
[测试测量]
涉密网络布线与非涉密网络布线关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开始推进信息化建设,各行各业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推行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综合布线在大楼建设时同步建设的概念,在本世纪初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付诸于实践中。作为网络建设的基础平台,如何能够使其既满足网络发展需要,又能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保证国家秘密不泄露,成为当前信息化建设中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我国检察机关来说,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如何把握网络基础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做到不走或少走弯路,是我们检察机关信息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   一、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应用的关系   信息安全是指以计算机网络平台为基础的计算机信息不被盗窃,不发生遗失、泄密,保证国家密秘安全。信息安全是国家保密工作的重要
[工业控制]
小广播
热门活动
换一批
更多
最新模拟电子文章
更多精选电路图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更多每日新闻
随便看看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