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新江湖时代:微软收购诺基亚

最新更新时间:2013-12-21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智能手机  微软  诺基亚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从此,智能手机平台的前三名都拥有了自己制造手机的能力——智能手机江湖的格局由此重写。

  所有的智能手机产业方都不约而同地把九月视为改变格局的时间,江湖本来就不平静,谁都有称霸的雄心,也都有暗藏的格局战略。这个9月,苹果、三星、索尼、小米和魅族等各路人马都是精锐尽出,炫耀自家的最新武器。

  如果你对手机的印象还停留在iPhone时代,也没什么关系——这些年智能手机确实变化不大。放大的iPhone,变薄的iPhone,能换电池的iPhone以及增添了很多附加功能的iPhone。六年之后,所有手机依然没能跳出乔布斯定义的智能手机。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业内有很多质疑的声音。作为第三大智能手机平台,Windows Phone最新一季的市场份额仅为3.3%。但我们依然把它列在三国鼎立阵营中,一方面是整个系统的成熟度,另一个原因是,平台背后站着不差钱的微软和肯出力的诺基亚。

  微软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之后,官方公布了一份制作精美的资料,里面提到了诺基亚会带给微软的诸多好处和收购后双方的互补与兼容性。

  实际上,微软最大的尴尬还是来自于自己,作为第三大智能手机平台,Windows Phone的最新一季的市场份额仅为3.3%——如果统计累计销量,WP手机份额甚至不足1%。在过去这些年里,苹果iOS卖出了6亿台终端设备。谷歌高级副总裁Sundar Pichai今天则宣布Android设备的活跃数量又有了大幅增长,突破了10亿部大关。微软的WP平台,只有1200万的销量。

  但我们依然把微软列在了三国鼎立的阵营中,一方面是整个系统的成熟度,与微软和安卓的差距并没有市场份额表现的这么大,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平台背后站着的是微软,现在还要加上一个诺基亚。

  移动平台对微软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桌面——起码在未来战略上这一点并非妄谈。看看那个四不像的Windows 8,微软为了跨向移动端,甚至拿自己桌面系统的稳定性做牺牲。这正是鲍尔默饱受非议却依然坚持的方向之一。

  作为“三足”里最弱的一方,微软掌门人鲍尔默将会在12个月内退休。这是WP走向未来的一个风险——这一幕又和刘备白帝城托孤有些像——接下来故事的关键是,微软会找到一个百折不挠的诸葛亮,带着理想成功杀进中原吗?

  在手机硬件领域,三星和苹果占据了半壁江山——这比手机平台的局面要好很多。起码,两位领先者还给后来人留下了一半的市场空间。在全球手机市场,三星与苹果分别占据31.7%和14.2%的市场空间,第3到8名一共占据了23.6%的份额——剩下的30%,有更多的长尾厂商瓜分。

  所以,如今的硬件市场远未到格局鼎定的时刻。三星和苹果占据了一定优势,其他人也有各自的机会,甚至在前八名之外的厂商, 也都有迎头赶上的可能。

  在手机硬件领域,三星和苹果占据了半壁江山,但如今市场远未到格局鼎定的时刻。三星和苹果占据一定优势,其他人也有各自的机会。

  诺基亚本来可以排除在外,但被微软收购之后,干儿子和亲儿子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LG很开心地拿到了Nexus 4的合作机会,如果你相信三星可以成功,那就真的别小看LG;还有中国的三家企业,联想、华为和中兴。这三家公司似乎都在向高端机市场进发的道路上不断的尝试又同时显得不够自信——其实这本来没什么,做好草根一样可以天下无敌——不信看看小米。

  华为:不会为提升市场份额而收购手机厂商

  华为董事会成员兼高级副总裁陈黎芳周三表示,华为不会为了提升自身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而收购手机厂商。

  在微软宣布同意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后,分析师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黑莓和HTC两大智能手机厂商的未来命运上。而陈黎芳周三在伦敦向记者表示:“我们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进行外部收购。我们希望依靠自身的力量赢得市场。”

  英国《金融时报》在今年6月发布的文章援引华为消费者业务集团主管余承东的说法称,华为将考虑收购诺基亚,以帮助自己成为全球领先智能手机制造商。但随后华为对《金融时报》所报道的内容予以了否认。

  华为在周三表示,为了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该公司已经与英国芯片设计厂商ARM签署了芯片架构授权协议,这将使华为有能力设计自己的微型芯片。华为此次与ARM签署了长达九年的合作协议。华为将在其电信设备、云计算和手机业务中全面使用ARM的低功率技术。

  微软诺基亚合并案恐使Windows Phone不进反退

  关于微软收购诺基亚所带来的影响中,恐怕有一点是微软最不愿意看到的,那就是Windows Phone阵营的萎缩。

  对于微软而言,这场史上第二大规模的收购案(第一大是85亿美元收购Skype)不仅仅是充实其硬件势力那么简单,更多手机厂商能否投入Windows Phone阵营怀抱、提升Windows Phone市场份额才是关键所在。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中,安卓、塞班、iOS、Windows Phone和黑莓系统的份额分别为51.4%、23%、19.9%、3.6%和0.4%。

  可以看到,Windows Phone的份额与安卓、iOS差距幅度非常之大,仅有的3.6%市场份额中多数也是由诺基亚Lumia系列手机所贡献。尽管收购诺基亚后有望迅速整合,推动Windows Phone市场份额的迅速提升,但要想缩短距离赶超显然不能仅靠诺基亚一家。

  那么微软收购诺基亚后,各厂商的态度又会是怎样呢?会是微软所期望的那样还是更加敬而远之?

  曾推出过Windows Phone产品的HTC和三星均未对此置评。三星一名发言人表示,关于这笔交易三星的官方回应是“拒绝评价”。而HTC也给出了类似回应。HTC一名发言人表示:“我们正在评估当前情况,目前尚没有任何评论。”

  由于Windows Phone难以让人迅速入手的操作,以及不够丰富的应用使得多数手机商一直处于观望状态。

  现在这样的观望态度或许还的持续一段时间,因为收购诺基亚后,微软精力重点势必会放在Lumia系列手机的整合而无心顾及其他手机商。相反,一些手机商也会因微软与诺基亚的“亲密关系”担心资源不平衡,或延迟产品推出,甚至有可能放弃并继续专注于Android,至少Android还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和利润空间。

  微软白菜价买诺基亚手机 诺基亚CEO埃洛普的动机备受质疑

  埃洛普2012年10月从微软跳槽到诺基亚,并迅速认定Windows系统是诺基亚智能手机的唯一希望。如今,埃洛普又以白菜价将手机部门卖给微软———这个他将重新加入的老东家。

  在MOTO转投谷歌两年之后,昔日的手机霸主诺基亚也投入到微软的怀抱。

  美国当地时间周一晚,微软宣布将以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的手机业务部门,同时以16 .5亿欧元收购其专利组合,共计54 .4亿欧元,约合71.7亿美元。诺基亚如此低廉的“卖身价”令业界震惊。

  此前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MOTO之后,MOTO并没有一飞冲天,而是依然在亏损的泥潭中挣扎。微软和诺基亚这两个移动互联网时代落伍者的“弱弱联合”,将会把诺基亚带往何方,能否在智能手机市场逆袭,对抗苹果和谷歌,一切都是未知数。

  PC市场已经是明日黄花,而智能手机市场则是如日中天。对于移动互联领域的落伍者微软来说,通过并购方式扭转不利局面,或许是一条捷径。这一次,微软将收购目标对准了自己的死党诺基亚。之所以说诺基亚是微软的死党,是因为原微软高管埃洛普2012年10月跳槽到诺基亚担任CEO一职后,全力推动诺基亚放弃Sym bian操作系统,转而重点使用微软Windows Phone7操作系统,成为主要手机厂商中唯一主打微软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

  本次收购完成后,诺基亚的设备与服务部门将被微软纳入囊中。目前,诺基亚主要拥有设备与服务、Here地图和网络设备三大业务部门,而设备与服务部门主要负责手机业务,占据诺基亚总营收的一半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成为微软的一部分,“诺基亚”品牌仍将得以保留。

  微软此次收购诺基亚,在业内人士看来,将与苹果、谷歌一道,成为同时拥有操作系统、应用平台和硬件的三大智能手机巨头之一(全球手机霸主三星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将使Windows Phone8实现“软硬一体”,微软将能够提供横跨软硬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不过,在智能手机市场,诺基亚是个弱者;在智能手机操作领域,微软是个弱者。“弱弱联合”,能否形成对抗苹果、谷歌的实力,市场对此并不乐观。

  MOTO的前车之鉴

  MOTO和诺基亚这两家曾经的手机巨头,最后殊途同归,都成为并购的对象。二者最终的命运会如何,现在还不是给出答案的时候。

  2011年谷歌收购MOTO的目的,其实并不是看中MOTO的硬件业务,而是看中MOTO手中大量的专利。谷歌的重心是A ndroid操作系统,而A ndroid操作系统也是三星、HTC、中国为数众多的手机厂商主要采用的操作系统,为了不冲击这些合作伙伴的利益,谷歌没有动力将资源向MOTO倾斜。

  谷歌7月份公布的2013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MOTO当季的营收为9.98亿美元(2012Q 2营收8.43亿美元),而营运亏损达到了3.42亿美元(2012Q2亏损1.99亿美元)。显然,在投入谷歌怀抱之后,MOTO的形势并没有得到扭转。

  诺基亚会不会重蹈MOTO的覆辙?在微软宣布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的消息传出后,市场上这样的质疑声就不断涌现,甚至有观点认为,微软是给自己买了个烫手山芋。

  尽管诺基亚的Lum ia智能手机业务近期市场表现不错,但这款价格不到150美元的手机,正受到大量低端A ndroid手机的冲击。另一方面,苹果公司即将推出价格较低的新款iPhone,这可能对高端Lum ia手机造成进一步压力;而在高端智能机市场,诺基亚依然没有起色。微软收购诺基亚后,能否在中高端智能机市场有所突破,需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不过,相比MOTO在谷歌的境遇,诺基亚在微软的境遇可能要好很多。

  数据显示,目前诺基亚控制了超过85%的Window sPhone8手机市场,微软即使将资源向诺基亚倾斜,也不会对其他手机厂商造成太大冲击。“在智能手机领域,微软没有太多的包袱,这使得微软可以投入巨大的资源,全力推动诺基亚发展智能手机业务,而不需要看合作伙伴的脸色。

  厂商都很努力,用户胃口却越来越高。

  一位美国专家在博客里伤感地发言,他认为缺乏创新的智能手机已经“死了”。而我们收到的最新一则关于手机创新的消息是,在汽车要撞你之前,它会报警。这是个很人性化的应用,但,你会有同样的感受——这和手机有什么关系?

  今天,关于智能手机的外延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热衷于研究智能手机还可以干什么。但对于手机的内涵式创新却鲜有闻听。乔布斯重新定义了手机,然后,所有人沿着这条路开心地走了下去。

  这一代手机厂商正在享受上一次颠覆的红利。触摸技术改变了整个手机交互,它的金矿还远远没有挖掘完。围绕在其周围的游戏、社交、资讯、本地服务都彻底改变了原来的产业面貌——或者正在改变。人们不会扔下一个还看不到尽头的金矿,然后去苦逼地寻找新的。假如,我们设想一下,下一个颠覆也许是意念操控,那么,有多少的应用需要重新设计,有多少刚刚从移动互联网起航的新行业新机会可能会被更新的玩法颠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新太频繁,不是一件合理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可能的事情。

  同时,当今天的智能手机模式日趋成熟的时候,各厂商关注的不再是翻墙而出的革命性技术,而是在花园里尽量的控制设计和制造成本——成本是创新的天敌,不论企业家如何描述自己的雄心,事实就是如此。高强度的成本控制本身就是不犯错不试错,而创新却是需要冒险精神的。

  当然,今天的各种“微创新”,对于手机的进化也并非没有意义。量变的积累会产生质变是一个通理,在众多手机厂商不断地从现在的原点出发,去尝试各种的可能性与新鲜感的时候,很多东西在无形中积累了起来,也许只需要火柴划过的一刹那,灵感就会再次重新定义这个行业。

  下一个乔布斯的出现也许还要很久,也许就在后天——但肯定不是明天。今天夜里,这个产业中有理想和有志气的人,还在认真的想和努力的试,等待银弹出现的时刻。

关键字:智能手机  微软  诺基亚 编辑:神话 引用地址:智能手机新江湖时代:微软收购诺基亚

上一篇:苹果三星谷歌微软的智能手表最新动向解读
下一篇:USB 3.1连接器改善EMI/RFI问题 传输率达10Gbit/s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0:56

国产智能手机大卖的启示
    最近国产智能手机销量大增、市场占位靠前的消息传来,令人振奋。联想到一批昔日手机“巨头”的没落和相当多企业遭遇经营压力的实际,国产品牌手机企业的“风光”足以给我们两个重要启示:一是转型升级对企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乘势而为才能有所作为;二是自主创新是企业生存壮大的根本出路,坚持走创新之路才能把握机遇、赢得主动。   近年来,在全球手机行业大洗牌中,一些国产品牌手机企业成为“疾风劲草”,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产销量跻身全球前列。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统计,今年上半年,国产品牌智能手机销量达到1.3亿台,较2012年同期大涨115%,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占比超过60%,联想、宇龙、华为、中兴进入国内市场智能手机销量前五,另一
[手机便携]
可和上万美元仪器媲美,智能手机也能检测DNA了
智能手机只能用来上网打游戏吗?那你就OUT啦!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方法,用智能手机读取 DNA 测试,检测是否有疾病相关的生物标记,可以与实验室和医院高昂的专业设备相媲美。研究在线发表在了《ACS Nano》杂志上。 这种新技术采用了一种新的混合染料作为 DNA 显色剂,它的光比现有的信号亮度高10倍以上,然后可以利用手机的传感器和光学元件检测这种标志性光。 这种染料/手机读取系统的检测结果可以与价值上万美元的仪器相媲美。 众所周知,核酸检测可以用来测试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癌症突变以及检查胎儿异常。标准测试的样本中,所包含的疾病相关核酸的量是非常低的。为了提高光学测试的灵敏度,
[医疗电子]
手机厂商借渠道反击智能手机打响立体战
    在智能手机上被互联网企业抢尽风头的手机厂商开始谋划反击,多年来积累的销售渠道则成为反击的第一件武器。7月17日,金立与中国联通(600050,股吧)联合发布了最新双核手机金立风华GN700W,这款拥有4.3寸IPS硬屏、W+G双卡双待的双核产品,与联通以往发布的合约机不同,这款产品将首先进入金立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发布会现场的订单也超过100万台。   “运营商一直在推动渠道社会化进程,与拥有成熟渠道体系的专业手机厂商合作显然是最简单的方式。金立在全国的5万多家门店对联通是个不小的诱惑。智能手机的竞争会逐渐深入,互联网企业和手机厂商各有优势,各自也都有机会。”有行业人士指出。   “裸奔”的互联网企业   智能手机的普及显然
[手机便携]
诺基亚自我救赎之路并不好走
    诺基亚最新发布的2011年四季度财报结果显示,诺基亚公司四季度净亏损为10.7亿欧元,这已经是该公司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净亏损。   一家著名美国财经网站最近列出了美国最令人不满的十家公司,诺基亚榜上有名。诺基亚入选的原因是诺基亚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每个季度都在下降。去年诺基亚的股价下跌了50%,给股东带来损失。同时,2011年,美国一家权威市场调查机构的传统手机满意度调查中,诺基亚的客户满意度是最低的。   四季度净亏损10.7亿欧元   诺基亚的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诺基亚实现净营收为100亿欧元(约合131亿美元),同比下滑21%;季度净亏损10.7亿欧元(约合14亿美元),而此前分析师平均预测诺基亚当季能够实现利润52
[手机便携]
P2i现在为1亿部智能手机提供保护
全球斥水纳米技术领导者 P2i 已经利用其斥水涂层为1亿部智能手机提供了防水保护,由此达到了重要的里程碑。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移动,P2i 获得专利的纳米涂层都能让任何电子产品在日常不小心碰到液体时安然无恙。由于能够帮助解决这个消费者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的常见问题,P2i获得了全球智能手机品牌的广泛赞誉。   P2i 首席执行官 Carl Francis 对此表示: “这是 P2i 所取得的一大里程碑式成就,并且为我们的尖端技术,以及我们在大批量制造环境中开展业务的超强能力提供了证明。仅仅用时12年,我们就从一家科技类初创企业成长为一个值得信赖的全球品牌。”   通过将纳米涂层工艺整合进现有生产线,P2
[嵌入式]
靠这台手机,诺基亚重拿全球出货量居第一
近日,诺基亚手机官方宣布,诺基亚105型号手机荣获全球第一。据国外研究机构全球手机季度跟踪报告1-9月数据显示,诺基亚105成为经典手机出货量全球第一的机型,这里指的经典手机是指功能机。 诺基亚105两年前在国内上架,当时仅支持2G网络,搭载的是展锐芯片,孤岛式键盘,售价139元起,同时今年再次推出4G版,支持支付宝的支付码,售价229元。据6月份公布的数据显示,诺基亚105系列在全球销量已经超过2亿部。虽然诺基亚105系列重获世界第一,但诺基亚的风光却远不如前了,现在大家更愿意选择华为、苹果等智能机型,功能更全,使用起来也更方便。
[手机便携]
靠这台手机,<font color='red'>诺基亚</font>重拿全球出货量居第一
智能手机系统上演火拼大戏 OPhone叫板iPhone
  上周,苹果公司高层访华,让联通引进iPhone的真实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虽然官方言论称这只是重新开启新一轮的谈判,但是苹果和联通之间的暧昧姿态已经足以让中国移动“出离于愤怒”。于是,就在苹果高层访华的同时,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以谷歌Android系统为基础的首款OPhone系统TD-SCDMA手机即将提前上市的消息也传开来,虽然其后中国移动方面又出来辟谣,称上市计划仍定于9月,但是双方之间“针尖对麦芒”的紧张气氛却十分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坐山观虎斗的中国电信也没有闲着,其不仅和众多手机终端合作商亲密接触,并且还和微软走到了一起。如此一来,以三大运营商为演员,谷歌、微软、苹果三大互联网软件巨头为编剧智能手
[嵌入式]
微软启动首个创业项目:围绕Azure开发云计算
北京时间3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周二微软推出该公司历史上首个新创企业加速器计划,以鼓励更多的企业家围绕Windows Azure开发云应用程序。该计划将在微软以色列研发中心实施,属于该中心对外计划Think Next以及微软BizSpark新创企业计划的一部分。 与大多数新创企业速器一样,微软将提供免费办公空间、培训、辅导、法律援助等。不过在这个计划中,微软是专门针对云新创公司,这些公司将免费使用Windows Azure,只是不会获得启动资金。微软以色列研发中心战略和业务发展高级主管萨克·韦斯费尔德(Zack Weisfeld)称,在以色列推出公司第一个加速器,是该中心在微软的战略地位所决定,也是公司正在进行的恢复
[网络通信]
小广播
最新模拟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