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传热模拟实现安全的可穿戴技术设计

最新更新时间:2018-05-20来源: 互联网关键字:可穿戴技术  传热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必须将传热的影响考虑在内。COMSOL MulTIphysics 的仿真功能使它成为了可能。


可穿戴技术:使用及注意事项


上个月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 展示了本年度即将推出的各类技术创新。可穿戴是本次大会的焦点之一,包括从用于跟踪健身状况的手环到智能手表等产品的最新进展。在各项新发明展示中,包括一种可以监控日照量的皮肤贴片,能防止紫外线伤害;一种能够向紧急联系人发出警报的服装配饰;还有一种可以跟踪婴儿生命体征的婴儿袜,将有助于防止婴儿瘁死综合症(SIDS)。


随着可穿戴技术的持续发展,有一系列问题急需解决。例如,这些设备将持续收集并储存我们的个人数据,因此应该极其安全。黑客们一直在尝试窃取此类数据,他们还试图控制负责健康监控及药物分配的可穿戴医疗设备,这将造成严重后果。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是设备的安全性。如果这些我们本应长期佩戴的设备发生过热,就可能造成烧伤。


通过研究设备内的传热及其对人体皮肤的影响,我们可以优化可穿戴技术,实现更安全的使用。Thoratec 公司的研究团队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 和传热模拟研究了长时间佩戴后电子设备中的传热。现在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


可安全穿戴的电子设备


如果可穿戴电子设备与皮肤的直接接触面变得比其他面更热,那它就会开始向皮肤传热,直到温度降到与另一个面相同为止。经过一段时间后,皮肤可能会因温度过高而受伤。早在20 世纪30 到40 年代,相关研究就已经确定了皮肤会在温度达到大约44°C 时受伤。(您可以在该研究论文底部的参考文献部分了解更多信息。)


如要避免皮肤伤害,电子设备就必须满足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指定的标准。该标准列出了设备持续使用时不应超过的最高安全温度。IEC 规定的损伤阈值是43°C,与上文提到的44°C 的皮肤受损温度一致。标准还定义了皮肤与设备在10 分钟内的稳态接触情况。对市面上的大部分可穿戴设备而言,这是维持其正常运行所必需的时长。


为了设计一款可以满足该标准的设备,Thoratec 公司的研究人员使用仿真预测了皮肤在接触设备时的温度。他们还分析了设备的热量收支,即设备温度在达到会伤害人体皮肤的损伤阙值前会产生多少热量。


研究可穿戴技术设计中的传热


仿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模拟皮肤、其他各类皮下组织、设备内及周围区域的传热。团队使用Pennes 方程描述了人体内的传热。这是热传导的正则方程,但加入了一个源项,将血液流动考虑在内。注意血液本身并非热源,但当它超过或低于体温时,将分别起到热源或散热器的作用。


在下方的模型中可以看到,人体分为四层:皮肤、脂肪、肌肉与内脏。模型还包括一个141 mm * 83 mm * 25 mm 的电子设备,设备内包括电路板、线材、电池、外壳及滞留空气。由于存在导电零件,使用热传导方程模拟了该设备。


研究人员为皮肤、设备及衣物设定了边界条件。设备内表面与皮肤相接触,外表面与衣物相接触,中间还包括滞留空气。衣物的款式(如宽松或修身款)将影响结果。例如,与宽松的汗衫相比,修身的氨纶衬衫会将器件更紧地包裹在手腕周围,产生的温度也将不同。这里,研究人员模拟了一个紧密包围在设备外层的3 mm 厚的织物;并在模拟其中的滞留空气时加入了热传导。


使用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中的固体传热基本物理场接口模拟了该三维模型。对于血液热源项,研究人员直接在物理场接口的源项中输入了Pennes 方程。在您自己的仿真中,对于所有包含项的传热系数,您可以使用可用材料属性中的内置传热系数,或输入您自己的项进行更多控制,这也是这些研究人员的选择。


此外,传热模块还包括生物组织传热接口,您可以借此对生物组织中的传热进行更高级的模拟。它支持对过热及低温执行损伤分析;还包括用于分析血液灌注、组织热效应、代谢热源等的预定义接口。


为了计算温度阵列,研究人员选择使用用户定义传热系数而非COMSOL 软件中的系数。为此,他们使用了一组无量纲数,包括Nusselt、Rayleigh、Grashof 和Prandtl。


团队从研究结果中发现,休息状态人体必需的核心体温是36.7 °C,皮肤温度是31.7 °C,环境温度为26 °C。在保证电子设备安全的情况下,它最高能发出1.75 W 的热,以避免设备温度超过43 °C 的损伤阙值。该条件下人体皮肤的温度应为39.4 °C。研究人员还发现如果设备发出了2.75 W 的热,皮肤温度只会达到42.2 °C。但部分设备零件的温度将超过49°C,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的,如果此时接触皮肤将可能造成危险。


研究人员借助仿真找出了可穿戴电气设备中容许的热量收支情况。他们根据仿真结果执行了进一步优化,希望提出更安全、可持续穿戴的设计(结果见COMSOL 用户年会格勒诺布尔站2015的研究论文)。正如他们的研究所显示的,在未来的许多年中,如果能在设计可穿戴设备时持续考虑传热的影响,将能帮助培养可穿戴市场的创新并促进增长。

关键字:可穿戴技术  传热 编辑:王磊 引用地址:借助传热模拟实现安全的可穿戴技术设计

上一篇:详细解析高速电路设计中耦合电容的重要性
下一篇:干货!三分钟教会你借助仿真研究无线能量传输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10-12 21:05

三星成为最大的可穿戴技术专利申请者
关于三星发布一些精灵古怪的可穿戴设备技术的新闻总是不绝于耳:从可识别条形码或手势的智能腕表,到可绕在手腕上的柔性手机。 三星在此领域进行的研发,可谓是下足了力气,根据位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研究机构Lux Research本周二发布的报告表示,三星目前已成为可穿戴技术领域内最大的专利申请者。 在2010年至2015年5月期间共发表的41,301项可穿戴电子设备专利中,三星占到4%。紧随其后的是高通公司(Qualcomm),占3%;苹果占2.2%。跟提交专利数量排名前15的公司毫无瓜葛的开发者们则掌握着大多数可穿戴设备的专利,比例达到77%。 三星独占鳌头并不完全让人惊讶,毕竟早在2013年9月,
[物联网]
可穿戴市场价值居然这么高?原来细分产品很多
据外媒报道,The Insight Partners发布的最新市场研究报告,2015年全球 可穿戴技术 市场估计为261.9亿美元。该市场预计在2016年至2025年之间以20.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于2025年达到1709.1亿美元。    The Insight Partners发布最新市场研究报告,2015年,巴西在南美可穿戴技术市场拔得头筹,预计2016至2025年内实现24.1%的年复合增长率。该报告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通过采集各种次要的信息来源和初步访谈对产品和应用程序分类收入的估计得到确认和验证。访谈对象包括可穿戴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参与者和主要意见领袖,以确认百分比分配和市场份额。    报告提供了关于
[嵌入式]
微软可穿戴技术发表新作:连接皮肤设备的Tattio
    尽管我们已经生活在科技无处不在的世界中,但来自微软研究院的工程师们依然不懈努力尝试推动前沿科技的发展,突破科技的边界。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同时,微软工程师还在探索如何通过基于DNA储存和融合“美学和功能”的智能纹身技术扩展人类自身的能力。援引WinBuzzer报道,微软近日发表了关于“Tattio”的新研究论文(PDF),对以纹身为灵感可和皮肤临时连接的设备概念加以证明,并具备微软所赋予的独特功能和可穿戴技术。   在这篇论文中写道:“人类身体的最大器官--皮肤,在人机交互领域已经被作为是具备广泛应用前景的展示面”。因此小型化的电子设备能够让技术变得实际可穿戴,微软已经作为小型皮肤纹身设计了Ta
[医疗电子]
新型可穿戴技术研制成功,更亲肤,更结实
可穿戴设备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从检测心率到测量血压。但如果要让它变的更普及,它们首先需要舒适和耐用。 科罗拉多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它可以模仿并粘在人类皮肤上。这项新发明具有自愈性、延展性、完全可循环利用的特点,可以执行从体温测量到每日步数跟踪的各种任务。更重要的是新设备是可重新配置的。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保罗·m·雷迪机械工程系的副教授肖介绍:“它可以像手表一样戴在手腕上;亦可把它当项链戴,挂在在脖子上。” 研究人员希望他们的发明将有助于带来可穿戴设备的新革命。 化学系的张教授表示:“智能手表的功能很好,但它们都是一大块金属带。”“如果我们想要一种真正的可穿戴设备,理想情况下它应该是一种能
[物联网]
新型<font color='red'>可穿戴技术</font>研制成功,更亲肤,更结实
冷凝器传热管检查方法探讨
  1 前言   冷凝器传热管在常规火电厂和核能电厂中都是蒸汽侧与冷却水侧的分水岭,由于传热管本身比较薄,经历一段时间运行后,传热管会出现各种形式的泄漏现象。一旦出现泄漏,电厂一般都被迫降低功率停用堵管以免影响蒸汽侧水的品质。   为了尽可能避免出现这种现象,电厂一般都会利用停机检修期间安排对传热管的检查,目前的常规检测法有多频涡流检测法、声脉冲检测法和相控阵涡流检测法等。    2 传热管在役损伤模式   冷凝器传热管处于蒸汽侧与冷却水侧之间,为了有效地将蒸汽中的热量带走,必须在满足工况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薄壁管,同时根据所采用冷却水情况选择不同材质的管材,如滨海电厂一般选择铜管、钛管,而内陆电厂一般选用铜
[测试测量]
可穿戴技术让医疗设备“更小、更软、更智能”
纳米药物贴片 注射式大脑监测系统 柔性植入装置 皮肤传感器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尤其是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小、越来越软。这一趋势也延伸到了医疗设备领域。科学家正在开发新的更小巧、柔软、智能的医疗设备。由于能与人体很好地融为一体,这些柔软又有弹性的设备在被植入或使用后,从外面看起来不会有任何异样。从炫酷的智能纹身到能让瘫痪病人重新站起来的长期植入装置,下面这几种迷人的技术或许很快就能获得应用。 智能纹身     “当你用过这种类似于创可贴的东西后,你就会发现它像你身体的一部分,你完全没有感觉,但它仍然在工作。”这或许是对智能纹身产品最通俗易懂的一种描述。这种纹身也被
[医疗电子]
美国可穿戴技术公司Eckto VR推出VR运动鞋“Ekto One”
美国可穿戴技术公司Eckto VR推出了“机器人运动系统”Ekto One,该设备由坚韧的碳纤维材料制成,类似于科幻电影中宇航员所穿的月球靴。    其中每只靴子都配备了一对可实时追踪用户脚动作的Vive Tracker,当用户行走时,位于靴子底部的电动轮子则会重新定位初始位置,在激活靴子之前,用户可以向前行走几步,以更好适应虚拟环境。    Ekto VR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Brad Factor表示:“就我们在演示中收到的最多评论而言,人们几乎完全相信——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会穿着VR运动靴走出房间。 人们会咨询,靴子穿了吗?我是不是快到房间边缘了?在沉浸环境下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处何方,以至于不确定自己是否仍然在房间内。
[新品]
美国<font color='red'>可穿戴技术</font>公司Eckto VR推出VR运动鞋“Ekto One”
消费级可穿戴技术如何推动医疗器械创新?
可穿戴技术尤其是生物传感器系统的新进展为医疗健康和医疗器械中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下面就随医疗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即使在动荡的市场动态中,依然可以看到可穿戴式设备在世界各地持续增长。主要的市场玩家各自的市场份额或许各自都有增加或减少,但是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增长依然强劲——IDC报告显示2016年销售量超过1亿套,与2015年相比上涨了25%。 用长远的眼光来看,这些设备中所使用的技术在过去20年中都是获得了巨大创新的。在不久之前,心电图胸带还是先进的技术,然后才有了“穿戴式”的功能。从那时起,我们已经看到了GPS、加速度计、陀螺仪、光学生物传感器、皮肤电流响应传感器等等被集成到各种可穿戴设备中。
[医疗电子]
消费级<font color='red'>可穿戴技术</font>如何推动医疗器械创新?
小广播
最新模拟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