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宅vs.邻家妹?其实我们想说的是VR vs. AR
✎科技宅vs.邻家妹
如果把虚拟现实(VR)行业看成是一辆车,你这几年恰巧是在车上,那你的体验一定是这样的: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VR头显厂商Oculus,算是起步;之后车子开始猛烈加速,到2016年所谓的“VR元年”可谓是将油门踩到了底,迎来了VR发展的热潮;而到了今年下半年,这车子就开始收油、踩刹车,把很多人都狠狠地晃了一下。
图1,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Oculus,拉开VR行业高速发展的序幕
在市场研究公司SuperData的报告中,本来对2016年VR市场总产值的预测为51亿美元,而这一数字最终定格在27亿美元,希望和现实的落差还是不小。2017年,全球VR设备出货量虽然可能达到创纪录的510万部,但是离“主流”二字的距离还很远,而且一贯高冷的VR头显厂商,如Oculus和HTC,已经开始降价促销了。
实际上大家对这样的局面已经有思想准备——居高不下的硬件价格、为了获得计算能力而摆脱不了的电脑主机、用户体验中的眩晕问题,以及内容制造的滞后,都是VR发展后势低迷的诱因,只是这一天来得比预料的更快。
不过有意思的是,与VR的寂落相比,总是和VR一同被提起、宛若双生子的AR(增强现实)技术,从2017年开始却似乎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先是一款名叫Pokemon GO的AR手游大热,仿佛一语点醒了“梦中人”,各家科技公司纷纷开始在自己的AR开发策略上加码。苹果发布了AR平台工具ARKit,并且已经有基于ARKit开发的成功APP落地,同时也有人爆料苹果正在进行AR设备的研发。谷歌也推出了集成在Android中的AR开发平台ARCore,而微软AR平台的名字是Windows10 Holographic, Intel也表示了向AR进军的决心……
图2,Pokemon GO游戏让手机用户零距离体验AR
之所以VR和AR的境遇如今有这样的差异,核心原因在于两者的定位:VR是要为用户创造一个完全有别于现实的虚拟世界,让用户沉浸其中,获得超现实的体验;而AR则是在现实的世界上增加虚拟的图层,像是为现实世界做“注释”,而不是要覆盖掉“现实”的影像。
由此给用户带来的体验也是完全不同的:VR似乎是在用一套“不明觉厉”的设备,试图将用户与现实世界隔绝开来;而AR则可以与用户日常的生活和社交融合在一起,并为其增加有趣的“作料”,而且这种不一样的体验通过现有的智能手机等设备就可以实现,而无需被束缚在价格高企的头显设备上。
如果技术也有所谓“人设”,那么当下的VR更像一个“科技宅男”,任凭其内心的世界多么波涛汹涌,但与大众之间总是隔着一个“头盔”的距离,所以VR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高级玩具”的范畴。而AR更像“邻家小妹”,容易让更多的人接近和接受,所以在AR之上去设计一些有商业化前景的应用,更为直接,想象空间也大。
比如英国伦敦的盖特威克机场就利用AR技术,通过机场APP实现一系列机场服务功能,如显示机场寻路、登机提醒、机场商店折扣信息等。所以当谷歌VR创意产品领导人Jason Toff在Twitter上发问“未来5年内,VR和AR谁的市场会更大”时,70%的人将票投给了AR。
图3,盖特威克机场利用AR信标为乘客提供导航服务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VR和AR的命运已经成为定数了呢?答案也许没有那么简单。实际上,两者虽然定位有别,但是也有天生的共性:它们都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去构建一个3D场景,经由特定设备(头显或者手机)让用户感知并实现交互,为用户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因此在一些底层的技术需求上,两者也是相通的,比如都需要在便携设备中实现更强大的计算,需要高速的数据传输(尤其是无线传输),需要与用户连接的传感和执行装置,需要新型的显示技术支持等等。
如果我们在一个更大的图景中观察,VR和AR更像是一个人的两条腿,只是前些年VR先迈了一步,现在该轮到AR抬脚了。而最终它们会将我们带到哪里?有人说是混合现实(MR),但也许是其他我们意料不到的惊喜。
所以,如果将“X“R行业发展看成是一出大戏,今天的VR和AR可能只不过是较早出镜的两个角色而已,戏码更足的大BOSS也许还在后头。
往期相关文章回顾:
安富利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