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结构之争,“小鲜肉”RISC-V胜算几何?
世界的变化就是这么快,当很多人还站在Arm结构处理器面前希望得门而入时,RISC-V又成了大家一个不可不知的“知识点”。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初心”,2010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始设计一套全新的精简指令集(RISC),用于构架新的微处理器系统,并将这个新指令集命名为“RISC-V”,即“第五代RISC”。
如果我们将RISC-V视为与x86、Arm这些处理器架构“老戏骨”同台飙戏的“小鲜肉”,那么事实证明它并非只是空有流量的噱头明星,其真正的实力确实不俗。
可以说,作为一个微处理器圈儿的“新人”,RISC-V算是将后发优势发挥到了极致。有网友总结出了RISC-V与x86、Arm相比的三大技术优势:
架构“轻”:由于没有“向后兼容”的历史包袱, RISC-V的架构非常“小巧”,技术文档短小精悍,易于掌握。
- 模块化:RISC-V采用了独特的模块化的架构,用户能够灵活地对不同模块进行组合,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而反观那些“老”架构,在通用性和灵活性上就乏善可陈了。
- 指令简洁:“轻”架构和模块化,让RISC-V架构非常简洁:基本的RISC-V指令数目仅有40多条,模块化扩展指令总共也只有几十条。
而从运作模式上看,由一个开放、非盈利的RISC-V基金会运作的RISC-V指令集,是完全开源共享的,任何商业公司、学术研究机构,乃至个人都可以自由免费使用。而且RISC-V基金会允许用户在RISC-V架构上进行非标准的指令扩展,且不需要对外公开,这对于那些希望借助RISC-V形成自身封闭、完善、差异化的指令结构体系的商业公司来讲,就十分有价值了。
由此也不难理解,RISC-V这种具有“弯道超车”潜质的技术,在新兴市场中更容易引起共鸣。比如在中国,各个公司和机构除了积极参与RISC-V国际组织的活动外,在2018年先后成立了两个自己的行业组织:中国RISC-V产业联盟和中国开放指令生态联盟。仔细观察两个组织的成员会发现,前者大多以传统半导体圈子的公司为主,而后者中则不乏互联网、OEM等产业链下游业者的身影,这充分说明全产业链已经闻RISC-V而动了。这次平头哥半导体宣布开源RISC-V内核MCU芯片设计平台,也算是中国RISC-V界短期内的一份答卷吧。
可以说,RISC-V作为一枚“小鲜肉”,在起步阶段走出了一个“高开”的行情,但是后面是否能够“高走”,最终胜出,还有很多影响因素。
首先,对最终用户来说技术替代门槛是现实存在的。开发一个芯片产品容易,但要说服客户从一个成熟处理器架构转向新架构,则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毕竟客户是现实的,是否值得去尝鲜或者何时去尝鲜,需要反复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