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双雄,合并“求生”
第四届硬核中国芯领袖峰会重磅启动
扫码报名免费领150+份行业报告!
1、激光雷达双雄Ouster和Velodyne确认合并
综合钜亨网、财经网等11月7日消息,高分辨率数字激光雷达企业Ouster和知名激光雷达传感器和解决方案全球企业Velodyne宣布,双方已达成最终协议,将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进行合并,以加快整合自动驾驶技术的获利能力。在合并交易完成之前,两家公司将继续独立运营业务。目前合并后的公司命名尚未公布,合并交易预计将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
Velodyne 和Ouster在激光雷达领域一直是竞争对手,由于大规模自动驾驶部署的时间表已经延后,两家公司都遭受沉重打击。自今年1月1日以来,Ouster股价已经下跌77%;而Velodyne在宣布合并之前已经下跌80%。资料显示,Velodyne的产品支持包括自动驾驶、驾驶辅助、地图和机器人等解决方案的应用,而Ouster的数字激光雷达传感器主要支持工业自动化、智能基础设施、机器人和汽车行业。
激光雷达越来越多用于车辆中,以实现自动驾驶能力和安全所需的复杂环境映射。合并后的领导团队由现任Velodyne首席执行官Ted Tewksbury担任董事会执行主席,现任Ouster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gus Pacala担任合并后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双方共同发表声明表示,截至9月30日,Ouster和Velodyne的现金余额合计约为3.55亿美元,目标是在完成拟议合并后的9个月内实现至少7500万美元的年度成本节约。
2、国民技术推出新一代物联网安全芯片N32S003
国民技术官方微信公众号11月7日消息,国民技术发布新一代物联网安全芯片N32S003。据介绍,该芯片采用32位内核,最高工作主频48MHz,最大内嵌64KB Flash和6KB SRAM,集成UART、I2C、SCD通信接口。
内置主流密码算法硬件安全加速引擎,产品具有高安全、小尺寸、高集成、易开发等优势,特别适用于无线安全认证、电源安全认证、支付安全认证、耗材配件认证、智能表计安全、智能家居、智慧交通/车联网、智能穿戴安全认证等AIoT应用场景。
图源:国民技术
3、COMSOL发布全新COMSOL Multiphysics® 6.1版本
芯师爷11月7日消息,COMSOL发布了全新的COMSOL Multiphysics® 6.1版本。在新版本中,不论是多物理场仿真分析还是创建App,软件都为用户带来了众多新功能和性能提升。据悉,COMSOL® 6.1版本增加了热黏性声学的仿真功能,进一步扩展了对消费类电子产品中扬声器和麦克风的分析能力。
COMSOL产品管理副总裁Bjorn Sjodin表示:“ 尤其是针对那些面对研发激烈竞争的领域,如音频技术和电动汽车领域,6.1版本提供了强大的多物理场仿真工具。新版本中,优化、湍流及力学接触等新算法的加入,进一步加强了软件仿真分析的底层能力。
智能手机微型扬声器的声辐射强度仿真结果图
该仿真使用了 COMSOL® 6.1 版本的热黏性声学新功能
图源:芯师爷
4、英伟达将向中国推出芯片A800
每日经济新闻11月8日消息,美东时间周一,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表示,将在中国推出一款新的芯片A800,该芯片符合美国近期的出口管制规定。根据英伟达的说法,A800是面向中国客户的NVIDIA A100 GPU替代产品,A800符合美国政府关于出口管制的明确测试,并且不能编程超过该限制。
今年8月底,英伟达发布公告称接到美国政府通知,对英伟达未来向中国出口的A100和即将推出的H100集成电路实施了新的许可要求。随后在公布二季度业绩时,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提出,会推出不受限制的替代版本。
5、三星电子规划2023年手机同比减产13%
财联社11月8日消息,三星电子智能手机事业部在与合作伙伴举行的业务说明会上,宣布明年计划生产2.9068亿部智能手机,比去年发布的2022年生产计划3.342亿部减少13%。这被解释为反映了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导致消费者信心放缓的结果。
去年底,三星电子制定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即生产3.342亿部智能手机,以期在2022年之前恢复3亿部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三星电子规划2023年智能手机生产目标约2.9亿部,同比降幅达13%,不过三星旗舰新机Galaxy S23(暂称)系列生产目标则与2022年相似。
6、北京发布全国首个无人接驳车管理细则
《北京日报》11月8日消息,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发布了全国首个针对不配备驾驶位和方向盘的短途载客类智能网联新产品的规范性文件——《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无人接驳车管理细则(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以下简称《细则》),在国内率先以编码形式给予无人接驳车相应路权。
《细则》探索了新产品的上路通行规则。基于无人接驳车的产品特性及发展诉求,并综合考量相关部门意见,先行区参照机动车管理规则,率先通过发放车辆编码的方式,允许不配备方向盘和驾驶位的载客类新产品在开放道路机动车道行驶。作为自动驾驶的重要落地产品,无人接驳车目前尚不属于纳入工信部规范管理的道路机动车辆,无法获得开放道路行驶权,行业发展整体处于在封闭半封闭园区进行测试示范的阶段。这是北京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实现的又一关键性管理突破。
图源:北京日报
7、IC设计砍单加速
台湾电子时报11月8日消息,随着终端需求进一步下探,终端客户即便库存水位恢复健康,拉货动能却低迷。对此,IC设计厂商或采取更激进的方法来去库存。除了取消长约、延迟交付以外,近期市场也传出已经启动更大幅度的订单修正,一般的短约也同步下修。
对于是否会采取砍价来加速清库存的问题,虽多数IC设计厂商现阶段坚持不降价,死守获利空间,但对于一些现金流吃紧的厂商来说,可能会降价竞争,后续恐掀价格战。
8、手机厂商集体大降价
央视财经11月7日消息,“双11”期间,手机厂商纷纷大降价,商场、线上平台等都推出不一样的叠加优惠。手机厂商的大促销,对于提振手机销量起到了一定作用。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10月31日,苹果、小米、华为、荣耀等品牌手机成交额1秒破亿元,OPPO、vivo、三星、一加、摩托罗拉、魅族品牌手机成交额10分钟同比增长100%。
业内人士表示,手机厂商集体大降价的原因和当前手机行业的大环境有关。尽管目前手机市场比较低迷,但折叠屏手机却实现了销量逆势大幅增长。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机市场出货同比下降14.4%。折叠屏手机却逆势增长,同时期出货量超过110万部,同比增长近70%。
9、联发科发布新一代旗舰5G SoC天玑9200
《证券时报》11月8日消息,今日下午,联发科发布新一代旗舰5G SoC天玑9200,该芯片为业界首款采用台积电第二代4nm制程工艺的芯片,搭载新一代8核旗舰CPU和天玑最强旗舰GPU。与上一代产品天玑9000相比,CPU、GPU性能、散热能力等再度提升,功耗降低25%。
联发科董事、总经理陈冠州表示,每年搭载联发科芯片的终端达20亿台,今年上半年,联发科在全球智能手机SoC市场的份额达38%,市占率第一。
10、上汽AI LAB发布全国首款纯电L4自动驾驶MPV
36氪11月8日消息,日前,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汽AI LAB)正式发布全国首款纯电 L4自动驾驶MPV(RoboMPV)。
据官方介绍,该车型是专为高端商务出行而打造,基于上汽大通MAXUS MIFA 9进行前装,搭载了上汽AI LAB自主研发的高级别自动驾驶2.0技术架构。在安全性方面,RoboMPV以通过高冗余硬件方案以及高算力计算单元实现安全、舒适的自动驾驶体验,同时配备远程驾控系统。
11、速腾聚创发布车载全固态补盲激光雷达E1
TechWeb 11月8日消息,智能激光雷达厂商速腾聚创(RoboSense)正式发布了基于自研芯片和全新技术平台的全固态补盲激光雷达RS-LiDAR-E1。据悉,速腾聚创发布的首款高性能全固态补盲激光雷达E1,以自研芯片为核心,围绕面阵收发技术构建了全新的产品平台。
E1面向前装量产,内部无任何运动部件,零部件数量少,完美兼顾了激光雷达的探测性能、成本优势和车规级安全可靠性。此外,速腾聚创还首次公开了目前业内唯一通过CNAS认可的车载激光雷达实验室,并与Luxshare(立讯)共同为合资智造企业Luxsense(立腾创新)举行揭幕仪式。
12、阿里巴巴:预计明年Q1推出首款“数字人+终端”产品
新浪科技11月7日消息,据悉,阿里巴巴多个团队正联合研发由数字人全面接管的终端交互引擎。预计第一款“数字人+终端”产品将在2023年一季度让用户体验。据介绍,该项目集合达摩院NLP,语音,视觉,3D构建驱动及大模型领域团队,和天猫精灵AliGenie交互系统专家。
就像手指触屏奠定智能手机交互,大模型数字人将接管未来智能交互。2022年开始,达摩院多模态大模型开始应用于天猫精灵语音搜索与百科场景。各方目前将合作场景推向AliGenie交互的系统层和用户感知层。
13、日产汽车将在中国开展无人驾驶出行服务
凤凰网科技11月7日消息,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日前在进博会上宣布成立日产出行服务有限公司,专注于在华移动出行服务,持续推动日产汽车在中国业务的转型。日产方面表示,日产出行服务有限公司总部位于苏州,致力于开展移动出行服务和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运营。
这也意味着,日产汽车成为在中国成立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公司的全球汽车厂商之一。据悉,该项目的自动驾驶技术将由文远知行支持,其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L4级自动驾驶科技公司,致力于开发无人驾驶技术,已在全球25个城市开展自动驾驶研发、测试及运营。
本文内容整理自每日经济新闻、台湾电子时报、凤凰网科技、证券时报、央视财经、北京日报、国民技术、新浪科技、财联社、芯师爷、钜亨网、财经网、36氪、TechWeb等,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与我们联系info@gsi24.com。
点“在看”为物联网产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