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周祖成教授: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培养的思考跟呼吁
来源:内容来自 陌上风骑驴看IC,作者 周祖成教授,谢谢。
高校是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中兴事件吵得沸沸扬扬,说到底是中兴的领导层不想拥有自已的核心竞争力吗?否也!大家议论纷纷之余,是否该想一想,改革开放40年了,我们在集成电路产业上还是如此被动,有什么教训吗?作为一个在高校干了一辈子,从系统转向集成电路设计的教师,我谈点老生常谈吧!
“醒得早,起得晚”
我们的集成电路产业的状况,借我老师的一句话“醒得早,起得晚”。我们不是不懂集成电路是信息产业的粮食,就像工业社会,钢铁是工业的食粮一样。就以30年前的863计划说起,很明确提出”软件和集成电路是两个高技术拳头!”是重点扶持的两个主题。尽管当时我已45岁,从雷达转行搞“VHSIC”,引进“EDA”工具,学习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但看到了与国外的差距,从用集成电路转到设计集成电路,进而半路出家教起“通信糸统仿真和VHDL”來了。仅4年时间,我们这些年近“半百”的教师,带着一批年青有为的研究生,”楞是”设计出了第一块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这就是“醒得早”。
但都是一批高校的年近半百的教师呀,能靠我们继续干吗?培养的学生是抢手货,大部分出国了,少数被外资的EDA企业招走了。人才的流失,连最听话的学生也留不住!怎么办?加大培训力度最好的方法是开课,开放实验室!
开课,我们开出研究生专业课“片上系统(SOC)和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学”等系列课程,每次上课时几乎座无空席。给企业和研究所办培训,一期又一期。但听课的学生出国了,培训企业的骨干和企业“拜拜”去外企了。为什么留不住人?我的一个博士后,90年代留校给发了4000元生活费,每天回家老婆就念叨”我在中关村的公司里(硕士)一个月都拿一万元,你只要每月给拿回家8000元,你在清华干你喜欢的事情就干你的”。顶不住压力,走人。现在集成电路的“牛人”,当年回国联系进我们“EDA中心”,其它条件都好谈,唯独提出能不能分给他一套老三居(80平米不到)的住房。这可是实验室解决不了的,也只好离去!眼睁睁看着高校留不住人呀!无奈,后继无人。醒了,老了,起不來呀!
好在机会來了,1996年有这么个当年还刚刚赚到几个钱的华为,找上门支持我培养集成电路人才。商量的结果是赞助“华为杯中国硏究生EDA竞赛”在清华大学我负责的“EDA中心”开赛了,坚持了23年,今年教育部学位与硏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支持,作为“创芯大赛”今年又要在厦门清华大学海峽硏究院开赛了!23年,终归为集成电路行业输送了一批人吧。
我坚持认为,一个专业结构基本形成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在他们读硏3-5年的时间内,跟着导师,在导师的项目背景的支持下,用他们最充沛的精力,好奇的心态,新奇的创意,集中全力设计芯片,是可以完成一个集成电路设计來的。高校应该是集成电路人才“激励创意,鼓励创新,实现创业”的最佳时期。如果有国家项目背景支持,企业需求的拉动,高校这个集成电路人才主渠道会越来越宽!
必须摆正集成电路设计业的龙头位置
集成电路产业链是一个包括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和装备的综合体。一直以來总有人问我,半导体,微电子,集成电路是怎么回事?简单讲半导体是材料(物理学名词),微电子是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的一个二级学科),集成电路是产品和产业!
我们半导体教研室始于上世纪50年代,硏究半导体物理、材料与工艺。先后做出二极管和三级管。后來是晶体管、门电路和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做整机的时代我是知道他们是干什么的(如熊猫半导体收音机,130小型计算机)。但后来国外从“VLSI”到“SOC”,我就不知道“微电子所”是干什么的了。系统级集成电路设计,微所电子系统的背景不夠。以存贮器为主,工艺水平又不行!到底干什么?去年学生高年级选专业,动员学生(招生时是电子系统一大专业招生,3年级后分专业)报“微电子”,把我拉进去现身说教,还有几位企业界的“牛人(上市公司身价上亿的校友)”,说了一下午(近3小时),与会近20人,最后仅一人表示可以选微电子专业。
我就想,为什么这样?就是孩子们觉得没奔头呗。长期一提集成电路就是引进工艺线,从上世纪90年首界全国“ASIC”会议”(在无锡华晶开的)就是谈引进,长期领导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大人物都是搞制造的“大牛人”,我们与会的就很奇怪,“ASIC”会议怎么全是半导体的“大牛”?直到我们好多搞系统的反映,才在2000年国务院的18号文件明确,集成电路产业链包括了设计,制造,测试,封装,材料和装备,但集成电路设计业是产业链的龙头。
有时道理是很筒单的,一条生产线摆在那里,没有设计去加工“等米下锅”,引进再多的“生产线”不还是“无米之炊”呗。好了,我把国外的“生产线”引进來,等不來国内的加工,搅国外的加工。“借米下鍋”行吧?是的,作为一个企业要生存,可以。但作为一个国家行吗?所以摆放集成电路产业链设计业龙头的位置是产业的性质决定的。当然,争了几十年,有了中芯国际。设计业要充分用好中芯国际。但中芯国际也要对高校网开一面,建议“中芯国际”给高校一点赞助的“MPW”,就像去年“中芯国际”赞助“中国硏究生创芯大赛的开幕式”,是否可以先从高校参加“创芯大赛”获奖队的项目做起(那怕是从二等奖以上项目的老师)做起,奖励免费的“MPW”面积多少,也是对鼓励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好事。当然,吸引高校教师投片,适当优惠点,企业未必吃亏!欢迎“中芯国际”今年对“中国硏究生创芯大赛”的赞助用“MPW”的方式!
睡不着觉,写于2018年4月21日晨4点
专家思考
*如果您也想支持高校集成电路,可以在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的后台留下您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与您联系的。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1564期内容,欢迎关注。
R
关注微信公众号 半导体行业观察,后台回复关键词获取更多内容
回复 兆易创新,看与兆易创新公司相关的文章
回复 摩尔定律,看更多与摩尔定律相关的文章
回复 材料,看更多与半导体材料相关的文章
回复 面板,看更多面板行业的文章
回复 晶体管,看更多与晶体管相关的文章
回复 晶圆,看晶圆制造相关文章
回复 士兰微,看更多与士兰微公司相关的文章
回复 封装,看更多与封装技术相关的文章
回复 展会,看《2017最新半导体展会会议日历》
回复 投稿,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
回复 搜索,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摩尔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