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靠谱的电源培训!
“鸡肋”或许是某些工程师脑海中对电源类培训的印象。
对于刚参加工作或是想要跨专业从事电源设计工作的人而言,谁没有过四处搜资料、搜视频,如饥似渴学习的那段时间呢?但是真正学到了多少东西?基本上都是一把辛酸泪。
中国电源学会照明电源专业委员会委员,IEEE Senior Member 文天祥老师坦诚道,目前中国电源人才培养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少系统性、连贯性的专业知识培训,而且众多培训内容与产品实际开发脱节严重。然而,一个庞大的想要提升电源技术水平的群体又是切实存在的。在这种需求下,一个由中国电子学会(CIE)指导,电源工程师技术培训网(ee-training)运营,TI赞助的“电源工程师培训授证项目”开始了探索和尝试。
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陈为老师1978年进入福州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前身)后就一直未曾离开。多年来的教书育人过程中,他时常会收到来自一些已毕业的学生在电源设计方面的咨询,而这些困惑大都是类似的:学校教育的系统理论偏多,缺少电源设计的相关实践,尽管高校在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然而相比实际产业应用仍有一定差距。对于终端成熟的工业产品来说,电源的涉及面非常之广,涵盖材料、元件、电磁兼容、散热等各方面;而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接受的都是电路和控制等方面的教育,容易忽视磁性元件和电磁兼容这两方面的知识储备,而这些环节,恰恰是产品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另外,虽然身在高校,但陈为老师也接触过很多企业,不仅仅是电源相关行业,也包括家电等终端生产型企业。他观察到,一些企业的工程师对电源基础知识相对缺乏,尤其是在理论和控制元件方面存在一些缺陷。总体来讲,目前中国电源领域人才除了来源于高校对口专业培养之外,另一重要来源则是跨专业、在实践中学习成长起来的工程师。
两类人群由于成长背景不同,优缺点都非常鲜明,而且恰恰互补。科班出身的工程师,基础好、专业素质高、理论方面知识丰富,但刚到企业时往往因为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而跟不上节奏。与此相反,非科班出身的电源工程师实际应用经验较丰富,动手能力很强,但缺乏深入的相关理论知识。随着产业升级,更多高集成度、高性能的产品问世,以及新一代电力电子产业的需要,一些工程师就会发现很难进行深入研发。对于这两类电源行业的工程师来说,专业的电源类培训可以帮助他们快速提升专业素养,克服技术壁垒。
然而不少工程师坦言,现在的市面上依旧存在着一些不够专业的电源类培训,课程内容“干货”较少,且学费较为高昂;对于企业来说,这类包装简历的培训也无法对他们帮助他们挑选到更合适的人才。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汤天浩老师认为,如今,虽然有一些社会培训或网络课程,但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的培训体系。这也就是为什么市场上已经有了众多培训项目,业界依然会发出缺少专业人才的叹息。正是因为看到了我国对电源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中国电子学会(CIE)计划在良莠不齐的众多电源培训中给工程师一个系统、规范的选择。2018年,电源工程师技术培训网被中国电子学会认定为全国电子信息人才能力工程培训基地,在中国电子学会的指导下,开始开展一系列培训工作,破解如今电源人才培养的难题。
由于切身感受到电源工程师需要一个可靠的提升途径,陈为老师一直都想做一件实事,就是弥补供给与需求的鸿沟,打造出一套科学的电源培训课程。伴随着在线教育概念深入人心,工程师早已习惯在网上学习,这让他的想法有了实践可能。但他仍有一丝顾虑,这几年国家倡导的慕课教育更多的是人文、财经、计算机等以讲授为主的课程,而电源这种重实践的培训是否适合在网上展开,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最初当项目筹备组找到陈为老师聊电源培训授证项目时,他先是犹豫了,感觉这会比较棘手,他担心无法取得满意的结果。但随着进一步的沟通,陈为老师的信心越来越足,也愿意去尝试新的培训形式。此外,在培训最终环节,工程师能获得来自中国电子学会官方的认证授权,这对工程师来说也是重要的收获之一,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培训课程在行业内的吸引力。
就这样,之后由陈为老师、汤天浩老师等七位来自企业和高校的专家组成了专家委员会,负责把控项目的走向和质量,这样的组合也让课程在设计上可以兼顾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无论是企业界的高管,还是高校知名教授,大家走到一起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为行业培育真正的人才。“如此众多的教授、专家合作讲授,确保了课程的连贯性和质量保证,同时来自产业界的老师也会从产业角度分析,而非脱离实际,照本宣科式的板书。”文天祥老师对此非常自信。
如何让培训接地气?如何同时满足两类工程师的需求?陈为老师认为关键就在于规划出一个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于是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下,专家委员会确定了进行初级、中级、高级这样由浅入深的分级教学,并且考虑网络培训的特点,采用多章节多段落方式,使工程师可以利用碎片时间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
为了打造最系统化的培训课程,经过几个月时间的讨论,专家委员会才将最关键的课程大纲确定下来。因为电源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涉及面很广,并非只通过一个电路就可以讲透,所以培训需要从系统、产业链多元化出发,从结构、PCB布局、电磁兼容、测试、元件选择等多角度解决实际痛点。至于陈为教授最初担心的网络培训的难题——如何在测评中加入更多动手的实验环节,最终的解决办法是充分利用工程师工作中的资源,这就需要相关企业给予大力支持。
大纲确定后,就进入了内容制作阶段。陈为老师虽说教了近40年课,但毕竟和此次培训的要求存在差异。除了要大量引入实践内容之外,还要照顾到工程师的碎片化时间。最终,专家们确定了在准备教材时将课程按照段落分解,同时也需要保证章节之间的衔接。在课程的制作过程中,专家组也在不断听取工程师的反馈并进行调整,甚至也有因为大纲的调整而重新录制课程,但不管有多繁琐,最终课程正式上线后的反响,让陈为老师等人觉得格外欣慰。
目前电源培训授证项目初级课程已经正式上线。据汤天浩老师介绍,课程设置兼顾了基础性和专业性,既有电源常用的电力电子和电路元器件、基本电源拓扑结构以及控制方法,也包括电源开发所需的电路设计、制作和测试技能。通过系统课程培训和实际操作训练,使学员掌握电源研制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参与考试与实际电路制作并调试合格,便可以获得初级电源工程师证书。
目前,中级和高级课程也正在筹备中,汤天浩老师表示,中级培训主要面向现有电源企业中从业数年具有相当的实际应用工程师,为进一步提高进阶的理论知识和设计能力而设置。未来中级工程师培训课程将包括多种电源电路拓扑与控制方法,电源设计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等,为具备基础电源知识和技能,以及有一定实践能力的从业人员提供进阶学习和进修。最终的高级工程师培训课程则包括电源系统结构与控制方法等深入知识,研发设计的高阶技能和新技术探讨等,为电源行业具备丰富实际经验的从业人员更新知识结构和提高研发能力提供帮助。通过细致的分级,希望将课程进行最完整的规划。
对于工程师来说,深入学习的意义在哪里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考虑,陈为老师认为,如今新材料和新器件发展方兴未艾,电源新的技术和应用层出不穷,这为电源工程师提供了广阔舞台,同时也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掌握新器件和新材料及其性能、新的电路拓扑及其设计方法,还要了解新能源电能变换,IT电源、电力系统与直流输电、交通电气化等。因此,工程师必须要更新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提高新的技能和研发能力,以适应时代发展。而电源培训课程,正在帮助工程师打开职业生涯前进的大门。
文天祥老师则以个人的发展经历,印证了不断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十余年间,他一直在一线从事电源研发相关工作,在照明电子、开关电源等方向有十多年的设计和研发经验,主攻方向比较专一。于此同时,又在专业领域培育广泛兴趣,关注电源相关的新技术和产品,并始终在补充新知识。“建议大家不要只拘泥课程的内容,可以做进一步发散,特别是在自己工作相关度较大的课程上。同时也建议大家将培训作为一种辅助教材,而不是为了考证而学习,课程的内容挑选是专家组精选的结果。”文天祥老师鼓励道,“多增加兴趣点,电源工程师不限于本身的调试,而要包括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因为新型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新的控制方式每隔一段时间即会有变化。同时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不要被当前手头上的工作所限制,可以多从前端(如芯片设计,产品需求)、后端(产品可靠性,产品应用、客户失效分析)来进行关注。第三,则是多学习并交流,同时加强外文文献阅读能力的提升。”
企业工程师拥有宝贵的实践经验,经常会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工程问题,由于有开发时间上的压力,往往都是通过反复实验来解决。这个过程往往较为耗时,工程师也难以获得系统性的收获。而电源授证培训旨在引发工程师在实践过程中的思考,通过理论去作分析,可以定性的分析原因,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考问题来提高自身,否则每次疲于应对,无法得到真正的技能提升。工程师日常遇到的问题都是最客观的实际问题,如果有理论知识加持,那么分析概括的能力会迅速提高。这是陈为老师对电源培训授证项目价值的总结,更是对于工程师未来的希望与寄托。
想要系统学习电源设计?
不要错过TI原版“教材”
了解更多电源开发的产品方面的问题,扩展自己的电源产品实际设计开发能力,点击下方图片,查看电源入门书籍!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源于电源培训授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