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都是套路!贾跃亭“硬件免费”背后的潜台词
2011年,中国联通率先推出了“0元购机”,潜台词是“话费始终是要交的,还不如提前预支一两年,我再送你台手机。”此举强烈刺激了消费者,因此3G时代的到来比想象中更凶猛。
很快,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统一了战线,因此如果全民接受这种模式,中国在当时便已实现了“硬件免费”。而如果将运营商和手机厂商放在对立面的话,我想运营商肯定会说:“我并不是针对谁,而是说在场的各位都是垃圾。”
图片来源:昵图网
乐视的另一面
日前,贾跃亭发了一封公开信,洋洋洒洒三千字,表达的内容很简单:“在生态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关于乐视的“生态论”,业内褒贬不一。但值得注意的是,乐视的确围绕着这个庞大的生态做了很多投入,一家互联网电视的友商曾向雷锋网记者透露:“在赛事转播方面,乐视的确是大手笔。特别是一些成本不菲的赛事,别人是放弃,我们是选择性的购买,乐视则直接打包。”
另外,乐视的超级电视、超级手机、也并没有玩票。前者的销量两年内突破了450万台。根据中怡康给出的数据,乐视超级电视在2015年的线上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0%,仅次于创维的14%。
后者的出货量约为300万台,虽然对比之下有些寒掺,但资深业内人士告诉雷锋网记者:“这个数字离第一梯队只有一个数量级的差距,乐视一年时间干到这水平非常厉害。”业内知名爆料人孙昌旭也在微博上透露:“乐视手机今年的预测提高到了2500到3000万,核心团队中的大部分成员已经是联想基因。”
综上,无论乐视的生态是忽悠还是脆弱,至少乐视自己笃信的同时,的确在完善自己的逻辑。
图片来源:乐视
证明顺势者昌的运营商
反观同样“硬件免费”的运营商,它们的“生态”远比乐视简单。运营商们会在前期投入大量的研发、建设成本,目的就是让更多的消费者使用更多的服务。而由于这个行业本身是刚需,同时又有垄断背景,运营商们根本不用考虑消费者是否买单,胜负手仅取决于彼此的布局时机。这一点在2013年到2014年的财报上便有所体现:
2014年中国移动净利润同比下降10.2%;
2014年中国电信净利润增长仅0.8%;2013年17.4%;
2014年中国联通净利润通过比增长15.7%,2013年46.7%。
——数据来源:三大运营商财报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简单:当中国移动准备在4G业务打一场翻身仗时,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已经完成了从语音流量向数据流量的转型。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国内通信业的非语音收入占比第一次突破40%是在2010年。而在2011年,中国联通在非语音业务方面的收入占比已经达到48.7%;2012年达到了53.1%,3G用户月均数据流量已经超过200M;2014年则达到了61.9%。
对比之下,中国移动直到2014年,其语音收入仍超过50%。对此,TMT行业资深分析师曾韬表示:“中国移动从收入构成、用户规模以及ARPU值来看都还停留在2G时代。中国移动还处于语音向数据业务转型的阵痛中。”
由此可以看出,一旦参赛选手对未来形成足够清晰的判断,无论是“消费升级”还是“模式变革”,大量的投入总会给竞争者造成壁垒。而最终结果只有两个:要么淘汰友商;要么在时间差中赚取大部分利润。
那这是否意味着乐视迟早将苦尽甘来?客观的讲,不得而知。运营商们虽然验证了逻辑本身,但“重新定义核心价值”只是手段,与最后的市场格局并没有因果关系。另外,有一个“不能说得太细”的原因相信乐视自己也清楚,广义的市场化对它的影响远比中国三大运营商要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贾跃亭没说的部分
在贾跃亭的公开信中,有这么一句话——“低价没有好产品这样的理论,不适用于互联网生态时代。”不仔细看,这句话几乎推翻了整个经济学的根基。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板,相信贾跃亭肯定知道商人是趋利的;同时,“利益最大化”也是商人永恒的追求。
而不用过分解构就会发现,贾跃亭口中的“低价”其实只是狭义的“硬件低价”,因为若按此推理,负利甚至不要钱的超级电视、超级手机将一定是垃圾。这是贾跃亭说什么都不会接受的。实际上,他的构想是:品牌溢价、渠道溢价、硬件溢价甚至硬件成本都是消费模式变革的阻碍,消费者没必要为此买单。这倒让人想起了1980年的一个日本品牌:
当时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迷,日本也经历了严重的能源危机。一个叫木内正夫的日本人意识到,此时人们或许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质好价优的商品,所以他索性推出了一个名叫“无品牌标志的好产品”的杂货品牌,传递的信息很明确——消费者没必要为品牌买单。而这个品牌音译过来便是无印良品。
相比之下,渠道和硬件则更现实。它们不像空气、阳光一样俯仰即是,因此在经济学的定义中,它们都是财货,即用以满足人的欲望的手段。所以除非需求彻底消失,它们便始终有存在的理由,并需要你用其他东西(一般是钱)来换。
当然,参加了乐视414硬件免费日的人也许会说:“事实证明,我们的确没有为硬件支付一分钱。”那就再送你一句出自明·唐顺之《公移·牌》的古语吧——“稍稍借贷度日,有收之年送还田主。谚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