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四季更替,从年初到年末,泛在电力物联网正迎来溢出效应。
不久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宁夏银川召开国网新能源云(以下简称新能源云)建设推进电视电话会议,总结新能源云建设试点经验,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公司建设新能源云是服务党和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实现能源转型发展的需要,是落实“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战略的重要实践,是促进能源行业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
新能源云是公司首个贯通主营业务核心流程的开放性服务平台,助力企业中台建设,构建“全环节、全贯通、全覆盖、全生态、全场景”的新能源服务体系,对内促进“放管服”提升管理质效,对外服务政府决策,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促进新能源消纳,打造产业生态圈。
新能源云自启动建设以来就备受关注,被业内誉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标志性项目”。本刊记者从国网发展部了解到,截至今年11月底,已经有14家省电力公司按计划展开试点建设,明年将在公司系统全面推广。国网宁夏电力作为首家试点运行单位,已于11月初通过公司专家组的验收。
出席电视电话会议的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长朱明在讲话中毫不吝啬对新能源云的认可,在他看来,新能源云的理念很新、内容很实、推进有力、成果显著。部署新能源云,不仅符合建设“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要求,而且为我国新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一定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这一表态足以让业界更加信心满满。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5G 通信、区块链……这些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碰撞,正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和新的商机。阿里、腾讯、百度、华为、中航信、三一重工等企业纷纷在云端布局,一批独角兽云平台企业也喷涌而出。相比之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虽然发展迅猛,但仍倚重传统的发展模式,即政策带动、投资拉动、规模驱动。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解决风、光、水电消纳问题。预计到2050年,我国能源发展会出现“两个50%”,即在能源生产环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会超过50%;在终端消费环节,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会超过50%。
由此,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技术突飞猛进、资本如潮涌入、鼓励新政频出、市场需求旺盛的新时期。加快拥抱数字技术,实现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搭建产业新生态圈,促进新能源消纳,新能源云无疑肩负着重要使命。
搭建产业新生态圈
作为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年度大戏”,新能源云一出现就受到市场的欢迎。
记者从国网宁夏电力发展部了解到,截至2019年10月,国网宁夏电力经营区域已有3857座新能源电站接入新能源云平台。与此同时,新能源接网环节数量由57个减少为20个,原来需要用户到电网公司10余个部门和单位联系并网事宜,现在均可通过线上一站式办理,大大提高了新能源场站并网效率。目前,一些大型发电企业,如三峡集团等,已计划与公司开展新能源云领域的合作。
新能源云能够得到市场追捧,与其秉持开放、合作、共享、共赢的建设理念,致力于搭建新能源新生圈态不无关系。
“能源企业原来是计划经济思维,或多或少存在市场壁垒,譬如,上网电价是按计划定的。进入数字时代,企业的商业模式要么是ToB或者是ToC,如果仍然停留在过去闭环式的管理,而缺乏外部市场的开放和共享,‘朋友圈’只会越做越小。”IT独立分析人士王涛告诉本刊记者,“新能源云能够聚焦客户价值导向,客户的需求在哪里,新能源云就跟进到哪里,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这种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理念,是构筑新能源生态圈的前提逻辑。”
按照计划,新能源云共设有15个子平台,分别是环境承载、资源分布、规划计划、供需预测、储能服务、消纳计算、厂商用户、电源企业、用电客户、电网服务、电价补贴、技术咨询、政策研究、辅助决策、大数据分析等,充分体现了“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特征。
目前国网宁夏电力已完成电网服务、消纳计算、技术咨询、政策研究等4个平台的部署和试用,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其他子平台上线试运行工作。
“有些企业过去也建立了云中心,但只是用信息化的方式把各部门的业务数据集成在一起,这只是物理上的集中,逻辑上并不成立。”王涛认为,“新能源是涵盖电网发展、建设、调度、检修、交易、营销等核心业务的特殊产业,新能源云有助于打通这些核心业务的专业壁垒,就像泛在电力物联网倡导营配贯通的道理一样,只有内部效率提升了,市场上的客户才愿意来参与。”
“新能源企业只需要打开手机APP客户端,点击自己企业的新能源项目图标,该项目的实时发电量、装机规模、业务办理情况、设备运行状态等信息都能显示出来,还能查到电网企业对外公开的数据及相关政策,解决了内外部信息不交互、管理效率不高的问题,打造了新的生态体系。”国网宁夏电力发展部新能源处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
该负责人指出,以前新能源的发展和消纳被认为是电网企业的“家事”,但现在依靠新能源云,让更多利益相关方有机会参与,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政府、电网企业、发电企业、设备厂商、各类用户共同的责任。“这是一个思想上的巨大转变,必将对全社会的能源观产生深远影响。”
“国家电网公司新能源云根植于平台和产业链需求,具有很高的落地能力和应用拓展潜力。”中国光伏产业协会副秘书长王世江说。
国网发展部刘劲松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云是按照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总体要求进行建设,率先实施了“数据一个源、电网一张图、业务一条线”管理模式。“进入互联网和数字经济时代,建设新能源云必须树立互联网思维,以开放合作、共享共赢为核心。将来,不管办理新能源项目接入、并网、交易,还是分析发电出力、消纳计算,凡是涉及新能源的数据都会融合到新能源云,共享使用,让新能源云成为新能源产业生态圈价值再造的核心。”
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除了构建生态圈值得憧憬之外,新能源云能够吸引社会广泛关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为新能源消纳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载体。
一直以来,“源网荷储”不协调是影响新能源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公司出台并实施促进新能源消纳的30项措施,开工建设一大批新能源并网和送出工程,提升电网平衡调节能力,健全省间交易制度,持续扩大清洁能源市场交易规模,加强新能源技术创新,有力促进了新能源消纳;今年上半年弃风、弃光率实现了“双降”,但是,新能源产业链条长、涉及领域多,消纳始终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王世江认为,新能源消纳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和运营的原因,也有政策体制的原因,包括建设规划、价格机制、运行管理、利益分配等。当前最主要的原因是新能源发展与消纳、电源与电网、新能源与各类电源的统一规划不匹配的问题。
2018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制定了《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2019年要确保全国平均风电利用率高于90%(力争达到92%左右),弃风率低于10%(力争控制在8%左右);光伏发电利用率高于95%,弃光率低于5%。
“随着政策引导,未来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在电力供应中的比例还将不断增加,各类电源之间、电源与电网之间的协调愈加重要,必须尽快将新能源产业分散的业务流、能量流、信息流汇聚在云上,提升信息交互能力,推动企业从业务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实现新能源的规划、建设、并网、调度、运维、营销等状态的全面感知,解决新能源现有问题和今后未知的问题,最终避免发生问题,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更精准的分析和服务。”刘劲松说。
新能源云专家验收组组长张崇见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解释说,过去新能源消纳倚重“资源”或者“投资”,各类市场主体不断圈地扩张,却忽视了资源承载力、电网规划、电力供需关系等因素,进而出现风机“空转”、光伏面板“空晒”的奇怪现象。“进入数字时代,新能源必须以云架构为中心,在迅速变化的市场中保持产业链上下游信息的及时同步,从而为项目开发利用提供更科学的决策。”
例如,通过新能源云的子平台——消纳计算平台,可根据不同地区负荷预测、新能源并网容量预测、网架结构和规划以及省间外送电量预测等信息,开展新能源消纳能力计算,发布不同场景下新能源消纳的计算结果,更好地采取措施促进新能源更高质量发展。
掘金百亿元级商用市场
“新能源未来将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据主导,加快新能源云建设,是关系产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一环。”刘劲松强调。
按照公司统一部署,今年年底前,公司系统将在3家单位开展新能源云商业运营试点。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新能源云一旦启动商业运营,有望催生数百亿元级的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记者注意到,为推进新能源云建设,国网发展部组织了300余人的柔性开发团队,并成立了商业运营组、需求专家组、需求设计组、产品研发组、数据分析组、综合管控组、数据分析组、现场实施组、测验验证组等8个小组。其中,商业运营组负责研究面向行业各类用户,提供接网并网、消纳分析、技术咨询、政策研究、资源查询、电价补贴、场站监控、设备运维、金融服务、大数据分析等服务。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商业运营里的每一项服务都蕴含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张崇见说。
以智能运维为例。现在新能源电站容量增长很快,但很难实现高质量运维。一个电站至少需要10余人值守,每月人员成本开支至少在20万元以上。“这些电站都建在荒漠或者戈壁滩,远离城市,生活不便,十天半个月都见不到人,年轻员工不愿意去,有经验的老员工去值守,身体条件又不允许,导致有些电站面临运维缺员的压力。”正泰新能源市场部负责人王荃告诉本刊记者。
另外,电站的风机或者光伏面板,是不是都能正常发电,设备运行状态怎么样,发电量能否达到预期……这些精细化的运维,不是依靠人力就能解决的,还需要依靠先进的监测技术来诊断。
王荃告诉记者,有些新能源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给电站加装智能传感器或其他智能模块,解决数据采集和信息通信的问题,实现无人值守或者按区域建立运维中心。但是,不是每家新能源企业都有这样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更重要的是,数据采集若采用通信公网传输,数据的安全性也面临考验。
事实上,如果新能源电站接入新能源云,新能源企业可借助智能运维平台,实现对电站集中管理和远程控制,提升电站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水平。
另外,通过电网的专网系统,实现线上数据精准指导线下运维,以数据驱动精益生产、精细管理和精准决策,安全性也进一步得到保障,最终实现降低新能源电站运维成本、规范运维管理和提高电站发电效益的目标。
建设新能源云,将为政府、企业、有关机构及终端用户提供一揽子新能源解决方案,形成立体式的管理、协同与反馈机制。“这就像滚雪球,当平台的聚合度越来越高,平台的周边效益就会越来越大。”张崇见说,“传统的企业服务系统都是‘功能+流程’,而新能源云应该是‘数据驱动+平台服务’,其商业市场潜力巨大。而且,围绕新能源云生态圈的市场机会将会更大,甚至会出现很多成长性很好的企业,未来也可考虑成立实体机构,以公司化模式运营新能源云。”
上一篇:中州换流站年输送电量首破400亿千瓦时
下一篇:国家电网已完成电价再降10%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