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技术入华 大众为中国制定电动车战略

发布者:未来感觉最新更新时间:2010-04-26 来源: 京华时报 关键字:大众  文德恩  电动车战略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火山灰没有阻拦大众集团董事长文德恩来华的步伐。4月23日“大众之夜”上,E5馆两千多名来宾雷鸣般的掌声迎来了一位重量级人物文德恩。风尘仆仆的文德恩当晚带来了多款首发车,更展示了专为中国制定的新能源战略。

文德恩的神秘礼物

      “我要带给北京车展一个神秘的礼物。”一个多月前,在大众年会前的酒会上,文德恩清楚地告诉围拢在他身边的中国记者,不带一丝醉意。

  这个巨大的悬念如愿在北京车展解开。当天晚上,大众发布了专为中国制定的电动车战略。根据这一战略,大众汽车集团将把先进的混合动力及电动车技术引入中国。在2013至2014年间,大众将在中国开始生产电动车。

  当天晚上,朗逸电动车和高尔夫电动车第一次亮相。大众技术董事哈肯贝格透露,这两个车都集成了大众的蓝驱技术,带着一个重315公斤的锂电池组,最高时速能达到每小时130公里,百公里加速是11秒,充电一次能续航里程150公里。

  哈肯贝格表示,大众汽车还将组建一支由高尔夫电动车和朗逸电动车组成的示范车队,该车队将环游中国各大城市。基于示范车队的反馈,大众集团将和中国的合作伙伴共同确定并开发最适合中国市场的电动车型。在2013至2014年间,首款国产的大众汽车电动车型将从大众在华的两家合资公司中下线。

  3月初,大众曾公布一个时间表:2011年,推出一个由500辆电动高尔夫组成的测试车队,2012年8月将首发捷达(图库 )混合动力版,2013年8月首发帕萨特(图库 )混合动力版,同年10月发布高尔夫混合动力版,2013年起将把电动版UP投入量产,2013年底电动捷达将推出。

中国的大众

  这是大众在全球的第一个地区性的新能源计划。按照文德恩的说法,中国是大众最重要的城市,也是第二大故乡。

  文德恩表示,中国是大众汽车集团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在中国取得成功对于大众汽车实现全球电动车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目标是到2018年成为汽车领域的第一,不仅如此,在电动车领域也要做领导者。”

  今年一季度,大众在华销售超过170万辆,比去年同比增长25%,在销量上,大众在中国的销售已超过德国市场的销量,中国真正成为大众的第一大市场。

  “我们不仅要支持,还要积极去推动。”文德恩表示,中国政府推行电动车的趋势很明显。

  令人意外的是,大众还在当晚宣布推出造型轻灵的电动自行车。哈肯贝格表示,该车占地小、方便折叠携带,能续航20公里。电动自行车发布时,全场来宾都流露出惊异的表情。文德恩表示,电动自行车的推出,标志着大众产品线进一步拓宽。

  兴业证券汽车分析师表示,选择北京车展发布战略和电动自行车,体现了大众对中国市场和消费者的重视。

  [page]

      “我们曾宣布未来三年在中国进行44亿欧元的投资,但目前看来或许不够,我们有可能把投资扩大。”文德恩嗓音浑厚,具有极强的穿透力。

  ■第一访谈

  大众集团董事长文德恩

  追加44亿欧元投资还不够

  问:大众集团与铃木的合作在中国市场将如何体现?

  答:我们在去年购买了铃木20%的股份,在购买股份的同时,与铃木达成合作意向。其中包括了动力技术,包括混合动力、电动车,还有小型车的合作项目等。同时我们也与铃木协商,在销售方面等产生一些协同效应。就这点,我们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观察调研,对中国也正在调研阶段,我们还在等待结果。我们在日本成立了一个关于大众汽车与铃木合作项目的联络办公室,双方工作人员在紧密合作,大家在制订具体合作事项。在合作项目方面,我们更关心的是长期的、大型的战略合作项目。

  问:大众集团计划在中国的销量达到200万台,投资计划有无追加?

  答:我们为了扩大中国业务,决定在未来3年在中国进行44亿欧元的投资,但目前看来或许还不够,我们有可能把投资再扩大。这笔投资主要用于新产品引进和产能建设。2009年,我们在中国一共卖了140万辆车。如果按照投资规模来看,我认为200万辆的年产销量并不是一个上限。如果您要问合资企业有没有明确的指标,范安德曾说过“一加一大于二”。

  问:大众集团在华会不会引入西亚特品牌?

  答:展馆里面展示的有大众汽车、奥迪、斯柯达、宾利、兰博基尼等多个在华品牌,西亚特现在并没有考虑。

  问:国内在制定电动车的标准,大众汽车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答:我当然希望电动车标准统一,如:插头的规格最好全球是一致的,也希望能为此做一些工作。当然我们也要满足各国不同的情况,比如德国电压是380伏,在美国只有110伏,中国则是220伏。

关键字:大众  文德恩  电动车战略 引用地址:先进技术入华 大众为中国制定电动车战略

上一篇: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弯道超车"
下一篇:麦格纳的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构想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