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IT界大佬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纷纷宣布破产倒闭被收购的时候,全球汽车工业的规模与效益还在日益扩大。如果将这句话放在以前,人们不禁会问这二者有关系吗?而如今的答案则是肯定的。因为前者的不幸被归咎于日新月异的IT技术的冲击,如今,IT技术潮已经波及到了汽车业。
当汽车厂家还在对有互联网技术体验的产品嗤之以鼻,认为只是“星星之火”时,互联网已经开始进攻了。谷歌无人驾驶技术一度被认为是“独一无二”的,而以电动技术和互联网智能体验为卖点的特斯拉更让传统汽车厂家意识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威胁。无论是“分分钟造特斯拉”的言论,还是“传统汽车要向特斯拉学习什么”的讨论,都显得有点仓促和被迫应战的味道。
毫无疑问,IT业已经开始挑战传统汽车。是被动迎战还是主动变革?是你死我活还是温和改良?是IT把汽车看简单了还是传统汽车太复杂?二者有什么可以互惠互利、互相学习之处?2013年12月16日,“谁将引领汽车安全3.0时代——第二届(2013)国际汽车安全高峰论坛”上,在寰球汽车传媒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主持的一场沙龙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兼沃尔沃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和搜狗CEO王小川,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高旭,易到用车CEO周航展开了一场跨界争锋。
1、IT与汽车,谁革谁的命?
吴迎秋:现在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个是Tesla,另外一个就是谷歌的无人驾驶技术,两个都有IT技术的渗透。相比之下,传统汽车还有没有生命力?IT技术与传统汽车技术,谁能把谁给灭了?作为传统汽车行业代表李书福对话IT届精英,这个论战非常有意思。搜狗CEO王小川先生应该算是IT界的领军人物,IT要想革汽车的命,你觉得有可能吗?
王小川:我想讲两件事。2008年,一家全球顶级汽车品牌希望与我们合作开发产品。但让我们崩溃的一件事情是,我们做一个产品研发以及产品升级都是按月来计算,但是汽车厂商跟我们谈合作,周期就变成了年。这使我们对汽车厂家产生了畏惧,包括后来的导航等技术我们都绕着走。现在,虽然无人驾驶技术还不成熟,但手机的导航体验却已经远远超过车载软件,这就形成了一种倒逼。而过去一些汽车厂商主动过来找合作时,都要求做定制,这打破了互联网的理念。我们是以用户为中心,定制却是以厂商为中心。总的来说是要用互联网的理念和思维改变汽车厂商。
吴迎秋:王小川讲的不是IT革汽车的命而是倒逼汽车产业调整,周航你怎么看?
周航:我觉得汽车行业还是太慢。我们评价哪些行业被互联网行业颠覆的时候,汽车行业往往首当其冲,算是被侵蚀情况比较严重的一个行业。如果汽车行业再不改变,我觉得肯定是别人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来改变你,或者是颠覆。
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迹象,汽车前方市场与客户体验对接很慢,而后方市场已经迫不及待地提供一些技术想带给用户互联网体验。但是汽车还是巨大的硬件平台,我们很难抛开这个一体化的平台来单独做一些改善。我们希望让汽车人速度加快一点,IT人与汽车人一起把汽车平台做成新一代的、软硬件一体的、更能适合互联网时代的新的产品。
吴迎秋:王小川说的是倒逼,周航说的是颠覆。我想问李书福董事长,你是搞汽车的,在传统汽车上做得非常成功,你怎么看这个事情?
李书福:倒逼或者说革命,我觉得是一样的。倒逼可以把人逼死,把一个行业逼垮,其实就是革命。汽车行业确实面临这样一个挑战,不认同会被提前逼死。但是如何面对这场革命和面对这么一个倒逼的现象,汽车公司如何更早或者更好地做出反应,更加科学主动地融入这场倒逼的革命潮流当中去,这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至于说这个时代什么时候到来,确实要看看IT行业倒逼力量有多大、逼的速度有多快、怎么个逼法?这个很重要。
吴迎秋:看来李总也意识到了一场即将到来的革命。通常我们认为当下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在将IT和汽车捆绑在一起的节点上,一定意味着新的变革。在这场变革到来的时候,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有没有做过这方面的调查?有没有发现一些趋势性的东西?对于移动互联、对于IT、对于汽车这之间的关系是怎么认识的?
高旭:我觉得整个汽车行业正在面临着第三次革命。第一次革命就是通过工业化实现汽车的量产,第二次革命由于能源危机,日本的经济型轿车在生产、小型化、轻量化、高质量等方面进行革命,第三次革命有可能就是由互联网引起的一场革命。
一般来说,汽车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是3到4年,而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汽车电子产品更新周期可能以月和星期为计算单位了,现在企业研发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汽车电子带来的革命,以前传统的整车企业是规模的竞争,现在所面临的是像特斯拉这样的竞争对手,可能它的规模一年也就是两三万的产量,而市值已经超过菲亚特,已经超过马自达这样的汽车。传统汽车所面临的竞争是对手对它的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的挑战。
吴迎秋:看来不管是汽车人还是IT人都意识到汽车业将面临一场挑战,我认为汽车业正在酝酿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我在想,我们这代人一定能够看到一个全新汽车的出现。我想,李书福也不会满足于现代汽车,请描述一下你对未来汽车的畅想。
李书福:我以前说过汽车就是四个轮子加一个沙发,然后加一个发动机,以后汽车一定是四个轮子加一台计算机,然后加一大排电池。当传统化学能源价格疯长、全球环保成本急剧提升、全球碳排放影响已经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时,再加上汽车电池的技术不断提升,计算机和整个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到了相对严格的时候,汽车行业就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到那个时候这个车子就像个篮球一样,像一个飞碟一样,想到哪儿就滚到哪儿或者飞到哪儿。人不用坐在车子前面开车了,可以坐在中间休息,设置好路线想到哪里就到哪里,我认为是这么一个发展的趋势,但是我觉得要跟互联网高度融合。
2、把汽车交给IT行不行?
吴迎秋:李书福对未来汽车概念做了精彩的描述,可能像篮球一样,想到哪就走到哪。也就说过去传统汽车交给人脑去管,未来汽车是交给电脑去管。但是IT互联网技术能否承受未来汽车之重呢?是IT把汽车想得太简单,还是汽车本身太复杂?
王小川:这个时代到来还需要一点时间,我比较关注自动驾驶技术,偶尔体验一下自动驾驶。我有两个感觉,一是人们对互联网或者是新兴技术有一种误解。智能化其实不是大家所赞扬的那样是IT或者互联网公司的优势所在,很多IT并不是代表着技术至高无上的堡垒。二是体验提升,比如ipone5S的指纹识别这就是一个进步。
互联网以网民为中心,换到汽车产业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比如汽车后视镜的调节,有的人会告诉你一个科学的、标准的角度,但会很费解。而互联网公的司人就会有另外的办法,一是通过电子设备扫描驾驶者的信息自动去调,或者是将后视镜变成一种摄像头,再去整理图像。互联网思路就是通过网络的连接使得最后的决策能够做得更好。
吴迎秋:IT并不是代表着技术至高无上的堡垒,您是对汽车利用互联网的技术达到高度智能效果表示怀疑?
王小川:我很诧异智能技术能有多高。今年我体验了一辆简单自动驾驶车。这个车虽然很安全,能够避免撞车,但是我的体验并不舒服。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正常行驶的时候它太保守了,与前车保持较长距离,它可能认为前面的车会随时停下,但是中国人的行车习惯使得不断地有车插队在我前面,我的车又会主动与前车保持较长距离;另一种情况是前面路口出现红绿灯,如果前面没车的话,自动驾驶程序就会认为前面很安全,反而加速,冲到红绿灯附近才刹车,所以我觉得它和人的思维还是不一样的,这个技术真的要做到舒服的自动驾驶,距离还是挺远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包括利用互联网的体验思路,这个时候不要逼着厂商往前去走。
吴迎秋:李总,王总这是在质疑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啊,他反映的这种情况专业不专业?
李书福:小川的自动驾驶车一定是冒牌的,该快的时候不快,该慢的时候不慢,该走的时候不走,那叫什么自动驾驶啊?自动驾驶的前提是比人开得好。刚才小川讲的这些技术沃尔沃三年之前就应用了,沃尔沃也是全世界最早应用自动跟踪技术的企业,这个技术是高度智能化和中度智能化中间的技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高度智能,沃尔沃称之为E驱智能,E是计算机,也表示电驱动。计算机加上电,我们归纳为E驱,既体现一种能量,又体现计算机网络智能化的控制。动力靠电力,电子驾驶掌控系统和管理系统就是高度智能化。这样的技术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的东西。
吴迎秋:看来也有IT搞不过汽车的时候?IT也有不足的时候?
高旭:从产品的复杂性讲,IT企业对汽车产品的复杂性低估了。
周航:汽车为什么要这么复杂?有必要这么复杂吗?换一个角度思考汽车,一个统一的计算能力、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一套技术价格配套大量传感器不就行了?
吴迎秋:李总,汽车该不该那么复杂?IT复杂还是汽车复杂?
李书福:大量应用传感器的想法是对的,但得根据需求应用传感器。事实上,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传感器的汽车公司也是沃尔沃。汽车本来就那么复杂。计算机不复杂吗?IT不复杂吗?也很复杂,只不过是看上去不复杂,因为它复杂的东西又很微,又很软,所以我开玩笑说这是“微软”公司名字的由来。汽车很大,每一个零部件都看得见摸得着。一个人最复杂的是脑子,但看上去是四肢很复杂。汽车也一样的,它再复杂也复杂不过IT,IT太复杂了。
3、汽车行业应该向IT业学习什么?
吴迎秋:看来是有谁都不服谁的意思啊,IT想抢汽车的饭碗也不容易。不过我意识到“抢饭碗”似乎是一个伪命题,前两天有人跟我讲IT和汽车行业不是谁利用谁,而是汽车行业要借鉴互联网精神,小川你觉得互联网精神是什么?
王小川:互联网的第一个精神是强调以用户为中心,把这贯穿到极致,使得产品的设计以用户为出发点,使用户用起来很爽;第二个精神就是有大量数据的共享,通过信息的共享分析解决信息不对称以及做决策的能力,最终比用户想得更全,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这个理论来讲,汽车公司借鉴互联网精神是挺安全的,就不用我们打过去把汽车厂商消灭了,或者是他们攻过来把我们同化了。
高旭:有一点我非常同意。汽车行业尤其是德系企业的传统就是用数据说话,但这个数据是工程师的语言,互联网更在乎的是客户的声音。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汽车行业闭门造车的文化非常强,整车企业在业务模式上肯定要发生变化。
吴迎秋:总结互联网精神就是注重用户体验和数据分享。说到用户体验,周航是特斯拉的用户,您对它提供的用户体验有何感受?
周航:特斯拉如果没有一套时时在线系统的话,魅力会大减,特斯拉真正让我感觉良好的就是互联网。从特斯拉我得到的启发也是创新需要非常极致的表达,在产品上有非常极致的表达。
4、汽车业能否跨界IT业?
吴迎秋:说到数据,沃尔沃无人驾驶和智能交通技术也是一种大数据的分析与运用,这些数据是IT业所不具备的,是不是你同样也扮演一个IT业的角色呢?汽车行业能不能另一只脚踏在IT业里面呢?
李书福:IT是IT,汽车是汽车,相互之间要有一些依存、合作、互补的关系。特斯拉发展下去也是一种汽车工业,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出现的新的汽车工业发展模式,也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它还会去并购一些传统的汽车公司,把传统汽车公司改造成新的业务模型。
汽车公司不再可能是一个IT的公司。这个在20年前已经发生过了,那个时候IT刚刚开始,福斯特、通用都在搞IT,希望在这个领域里面有所发展。但我认为企业一定要专,汽车公司就是汽车公司,IT就是IT,把这两大行业都吃下来,可能一个都搞不好。所以汽车公司搞IT,反正我没有想过,我也不会这样想。
如何使汽车和IT更好融合在一起,使交通变得更加便捷,使人在使用汽车的时候更加享受汽车文明和汽车文化,这个是有可能的。汽车公司如何用广义的思维去理解当前所面临的新的挑战,使更多的行业和汽车业融在一块,是大家共同追求的。
上一篇:Imagination 和意法半导体合作开发创新的车用数字无线电接收器解决方案
下一篇:全球首款32位Arduino开发版, 内建北斗定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