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耗倒逼节能技术多元化 日韩系加速布局涡轮增压

发布者:书香门第最新更新时间:2014-11-20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此前,对涡轮增压发动机一直持“敬而远之”态度的日系和韩系车企,当下也计划在这一领域发力。

    目前,雷克萨斯推出的涡轮增压车型NX正在中国开展预售,这款搭载2.0T发动机的车型进入中国,被业界解读为日系车在涡轮增压技术上试水。据悉,未来包括丰田、日产、本田在内的日系主流车企都将在华推出涡轮增压车型。

    与此同时,韩系车也计划在华发力涡轮增压技术。作为在这一领域起步早于日系的韩系车企,北京现代不久会将已应用于新胜达车型上的2.0T发动机普及到其他更多车型上,而且还将加速研发其他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日系、韩系不约而同加速布局涡轮增压技术,最根本的动力是来自政府制定的油耗红线。根据《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以下简称 《规划》),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油耗量降至6.9L/100km,到2020年降至5L/100km。此外,近日,五部委联合发布了 《关于加强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达不到车型燃料消耗量目标值的车型将停产、限产”;“上一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不达标企业的扩产项目,将不给予办理”。

日韩系发力涡轮增压

    早在2012年,丰田在华发布“云动计划”时,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曾透露,“丰田一直有涡轮增压技术储备,未来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必将引入中国。”

    今年,丰田的这一计划正式启动。近日,搭载2.0T发动机的雷克萨斯小型SUVNX正式在华开展预售。NX作为丰田在华推出的首款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被业界解读为丰田在涡轮增压车型的一次试水。

    在广汽丰田成立十周年之际,总经理小林一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丰田的涡轮增压技术非常优秀,将来我们会根据不同的车型来选择发动机。”

    同时,还有消息称,丰田位于日本爱知县的工厂将扩产涡轮增压发动机。而随着其产能提升,已经搭载在雷克萨斯NX上的2.0T发动机将有望搭载在已经进入中国的皇冠车型上。

    此外,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则向记者透露,“未来我们将引入本田最先进的涡轮增压发动机。”

    而根据本田的规划,未来其涡轮增压发动机将包括1.0L、1.5L、2.0L三个排量。

    在涡轮增压领域起步早于丰田和本田的日产,目前已经为东风日产骐达车型装上1.6T发动机,而未来这一发动机将有望搭载在日产的更多车型上。

    与此同时,韩系车企的涡轮增压战略也开始提速。北京现代作为韩系车企的代表,其产品开发管理部部长艾子良曾表示,未来,现代将在更多的车型上普及已经搭载在新胜达上的2.0T发动机。同时,1.6T发动机也将搭载在ix25、名图、明年在华上市的第九代索纳塔上。此外,1.4T发动机也将于2017年问世。

欲争夺“T”市场蛋糕

    目前,随着各个车系不断在涡轮增压上加码,我国企业市场开始进入了“T”时代;不过,业内有观点认为,这一时代的快速到来,主要还是来自于油耗红线的压力。

    据了解,除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12~2020)》要求,到2015年,乘用车平均燃料油耗量需降至6.9L/100km等外,日前五部委还下发通知明确指出,达不到车型燃料消耗量目标值的车型将停产、限产。

    对此,郁俊就曾表示,“(广本)引入涡轮增压发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满足政府对于油耗的要求。”

    此外,由于新能源车型市场化尚待时日,因此更多车企选择进入涡轮增压市场,以便达到政策的要求;而与此同时,“T”型发动机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加大。咨询公司霍尼韦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汽车市场涡轮增压发动机约为500万台,并呈现出持续性增长的态势;到2018年,国内涡轮增压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000万台。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日系韩系车企能够分到多少份额?

    在涡轮增压发动机市场,美系和德系是无可厚非的先入者。其中就德系而言,目前其涡轮增压发动机共包括1.4L、1.8L、2.0L三个排量,几乎覆盖其所有国产车型,仅有桑塔纳志俊、CrossPolo等少数几款车依然搭载自然吸气发动机。

    并且,目前德系、美系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研发并没有止步。目前上海通用在已经拥有1.4T、1.6T、2.0T三款发动机的基础上,还正在研发1.5T发动机。据悉,这款1.5T发动机或将于明年首先搭载在昂科威车型上。

    由此来看,虽然未来涡轮增压市场规模将加速提升,但是韩系和日系车型作为一个后来者,要想分食更多的市场份额依然具有不小的压力。

引用地址:油耗倒逼节能技术多元化 日韩系加速布局涡轮增压

上一篇:汽车IC需求走强 未来4年产值成长最高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路线之争日趋白热化 两大阵营初现端倪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