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之前,如果你问别人:“谁会主宰电动汽车。”他很可能会回答说:“特斯拉。”现在大家却将目光转向中国。
Ste Thompson是一名英国企业家,33岁,住在洛杉矶。他说:“我买了一辆顶配Model X汽车,我自己的住宅安装了太阳能面板。去年从英国搬到洛杉矶,来之前我刚好拿到驾照没多久。我希望自己的第一辆汽车拥有先进技术,基本上跳过了非电动汽车。”
买第一辆汽车就挑选电动汽车,听起来非同寻常,不过在未来10年里,会有更多人做出同样的选择。
Ste Thompson谈到Model X时说:“它可以自动更新软件,看到新功能推出时,你会觉得很酷。”
在很长的时间里,当我们畅想未来,只会想到特斯拉,现在呢?它面临中国的竞争。
在西方世界,特斯拉仍然是电动汽车王者,但在中国却是另一回事。
克兰菲尔德大学教授Patrick Luk说:“我认为中国占据优势,它会成为电动交通工具的领导者。”福特执行董事长William Ford也有相似的看法。
西方有特斯拉,中国有谁?有比亚迪、知豆、拜腾、康迪,现在在中国至少有478家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它们都想与特斯拉一较高下,观察者认为,中国企业有可能会成为赢家。
比亚迪尤其值得重视,它的电动汽车销量实际上已经超过特斯拉。
Patrick Luk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公司之所以相比特斯拉更有优势,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中国顶级电动汽车公司基本上都是国有企业,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中国汽车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市场,中国企业可以借助本国市场拓宽业务;中国政策偏爱纯电动汽车。
2017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首次超过100万辆,中国占了一半还要多。根据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提供的报告,到了2018年年底时,全球在公路上行驶的电动汽车估计会达到200万辆,当中40%来自中国。
在中国购买电动汽车有巨额补贴,更容易拿到牌照。
在上海生活的视频制作人Yunhan Cai买了一辆Model S电动汽车,她说自己之所以选择特斯拉汽车,主要是因汽车的续航里程比大部分中国电动汽车长,充电速度更快。不过她承认自己非常喜欢Nio电动汽车的外观。
购买电动汽车的不只有技术人员。比如Tom Hu,他是一名律师,29岁,最近花14万元买了一辆比亚迪e5汽车,政府提供8万元折扣。Hu在北京生活,他说:“我相信电动汽车是未来趋势。”虽然他对比亚迪e5感到满意,不过未来某一天还是想拥有一辆特斯拉汽车。
Patrick Luk认为,在短期之内,特斯拉仍然会是高端市场的统治者,中国企业只能在中端、低端市场争夺。
2003年,比亚迪正式成立,到了今天已经有员工22万,遍及全球各地,比特斯拉多5倍。2017年,比亚迪销售新能源汽车11.4万辆,比特斯拉多1万辆。
比亚迪欧洲总经理Isbrand Ho指出,在中国,比亚迪连续4年成为第一大电动汽车销售商,在全球连续3年占据第一名。他说:“在过去10多年里,比亚迪是唯一一家掌控核心技术的制造商,包括电池、电机、电子控制技术。”除此之外,比亚迪还在开发电动巴士、电动的士、电动无人驾驶单轨运输系统。
谈到与特斯拉的竞争,Isbrand Ho认为两家企业的目标客户不同。他说:“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比亚迪汽车更实惠,也就是说我们不会与特斯拉直接竞争。”
为了扩大产能,特斯拉准备在上海建厂,一旦建成,最终工厂每年可以生产50万辆汽车,这些汽车主要瞄准中国市场。Patrick Luk认为:“特斯拉不久前宣布要在上海建厂,这说明特斯拉深知中国的战略地位很高,无论是制造电动汽车还是销售电动汽车,中国都占据重要位置。”
如果获准建厂,新工厂2020年之前就会投入运营。高盛认为建厂至少要40亿美元,马斯克说公司即使不增发股票,不举债,也能够承担建设费用。分析师却认为,如果不融入新资金,完成建设是不可能的。
比如拜腾,它是2016年创办的,已经融资7亿美元,投资者包括腾讯。拜腾现在已经有员工1100人。拜腾认为,汽车很快就能自动运行,所以它忽视传统评估指标,比如加速能力、续航里程,转而关注汽车内部功能,比如触摸屏、可调节座位,在同质化极为严重的汽车市场寻找差异。
拜腾开发的原型汽车M-Byte配有49英寸触摸屏,方向盘与前排座位后也有触摸屏。
最开始时,拜腾汽车只会在中国销售,2020年年中进入美国市场,然后再进入欧洲。拜腾CEO、联合创始人Carsten Breitfield说:“在许多领域,马斯克到目前为止做得很不错,他让许多国家更愿意接受电动汽车。我们的出发点、我们的企业架构与特斯拉完全不同。”
以前,如果你细细审视中国品牌汽车,会发现它有着很重的抄袭痕迹,先是抄袭设计,然后购买组件,建厂,批量生产。虽然现在中国汽车行业还是没有杜绝抄袭,但是进步的确很大。有了先进计算机工具的帮助,中国企业可以自己设计,自己建模。现在再看中国一些领先的品牌汽车,你会发现各方面进步都很大。
华为已经超过苹果,成为第二大手机制造商。中国汽车企业能否复制华为的成功呢?如果未来能有一家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崛起,走向世界,它会是纯粹的汽车企业,还是科技企业,还是二者的混合体?
上一篇:三电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曝光,零跑坚持自研核心技术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雷洪钧:中国为何不发展全燃料电池汽车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