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领先的检漏仪器仪表开发商、制造商与供应商英福康(INFICON)公司与特种玻璃和微晶玻璃领域领先的跨国高科技集团肖特(SCHOTT)在参展2018上海国际锂电工业展之际,联合发布了其最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密封性提升解决方案——玻璃-铝密封技术(GTAS)采用玻璃材料作为电池电极的密封端子,取代传统塑料密封件,彻底防止湿气渗入电池;同时结合英福康最先进的气体检测方法,让符合最高标准的密封性成为可能,从而将电动汽车电池容量和寿命提升至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关键消耗品,动力电池占据了电动汽车价值的三分之一。但电池含有易燃电解液,需要在整个寿命期间保持容量,质量控制格外重要。动力电池寿命的标准:在10000次充电循环后,其应保持80%以上容量 - 这对日常行驶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来说颇具难度。“为实现长久的工作寿命, 防止电解液泄漏及水分和湿气渗入电池极为关键, 因为电解液可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氟酸。而长期的湿气渗入甚至可能造成电池彻底损坏。只有现代的气体检测方法才能确保实现这种必不可少的密封性。” 英福康中国销售总监赵凡非先生表示。
针对制造商已注入电解液完成封装,需检测外壳是否泄漏,极限泄漏率范围需要达到极低的10-5至10-6 mbar·l/s的情况,传统的水泾检测、泄漏检测喷雾或压降测量都无法满足,英福康的真空室氦气检测则能完美应对,不仅可实现精确检测还具备周期时间短、高度自动化的优势,无需作业员干预。若遇到无法加注氦气的情况,还可采用将电池置于高压氦气环境的“压氦法”。英福康中国汽车行业经理周兆剑先生补充道:“‘压氦法’主要用于有刚性外壳的电池。此外,对方形电池制造,在早期阶段,甚至是电池注入电解液之前检测外壳的密封性通常会很有帮助。注入完成后,仅需对电池的某些部分进行泄漏检测。而针对电池芯组合成电池模块时以及将电池模块组装成电池组时有可能出现的泄漏,英福康可提供采用氦气或混合气体作为检测气体且检测结果更为精确的嗅探器泄漏检测方案。”
在展会现场,英福康展示了旗下多款成功应用于电池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创新产品,其中,将最佳紧凑性和最高精准度完美结合的LDS3000模块式氦检漏仪、P3000吸枪式氦检漏仪、Sentrac氢气检漏仪等亮点产品备受关注。
众所周知,目前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存在一些潜在的薄弱环节。例如使用有机聚合物作为电极柱的密封件——这在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十分普遍,由于所有有机材料 (包括聚合物密封件) 会随着时间而逐渐老化, 因此极有可能会影响电池的密封性。肖特中国亚洲区销售和业务拓展总监叶国宏表示:“好比是阳台上的塑料晾衣架,很容易发脆坏掉。我们的解决思路是从根本上解决——我们开发了玻璃-金属密封盖板,数十年来已经应用到不同类型的锂电池上,使用玻璃作为金属的密封材料已经很成熟。此次推出的新技术:玻璃 - 铝封装(GTAS)技术可以有效消除动力锂电池盖板中的这些薄弱环节。”
肖特中国销售总监王川先生进一步解释说:“这些GTAS密封圈由特殊玻璃制成,其成分经过精细调整,符合铝的特性:两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相互配合。利用压缩密封的原理,将特殊玻璃环套在两个铝或铜质电极柱上,然后在其外部套一个更大的铝环,由于铝的膨胀速度比玻璃快,当材料再次冷却时,铝从外部对电极柱所穿过的玻璃密封圈进行压缩,这种压力也就确保了坚固的机械密封。传统方形电池的盖板通常包括多达11种由塑料、铜和铝制成的不同组件。而在采用GTAS技术的盖板中,每个电极柱只包括少量组件:电极柱由铝或铜制成,密封圈由特殊玻璃制成,环则由铝制成。因此,智能、精简的设计可为方形电池提供可靠的气密性。在电极上使用GTAS技术,同时在盖板和主体接合时采用激光精细焊接是提升方形电池寿命的两个关键因素。”
随着电动汽车取得巨大成功, 电池材料供应商和电池制造商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密封需求。英福康以及肖特公司此次正是从这两个方向来应对动力电池气密性的挑战,即: 明智的结构设计和先进的泄漏检测。赵凡非先生总结表示:“未来属于电动汽车。面对时代的新挑战,我们将持续创新,助力中国锂电池产业发展,更好地为不断壮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服务。”
关键字:英福康 肖特 新能源汽车
引用地址:
英福康携手肖特推出新能源汽车电池密封性提升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20:12
新能源汽车,该和补贴的“温室”再见了
全球绿色能源革命已然在进行中。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竭力推动以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绿色能源时代的到来。在这场全球性重大机遇面前,中国显然需及早行动,抢占先机。而与人们的预期相同,此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利好绿色经济的重要代表之一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 新能源汽车位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资金、税费等方面长期得到重点支持。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世界各国无不大力推动其发展。以日本为例,这是全球首个明确推进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的国家,按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计划,该国在2020年大约将拥有4万台燃料电池汽车,2025年将猛增至25万台,2030年则达到80万台的保有量;而欧洲各国从
[嵌入式]
电动汽车充电难,教你三招破掉这个局
促进新能源汽车应用,有利于缓解能源与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和消费升级。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
招数1 加速设施建设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应用逐步推进。截至去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2万辆。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6223辆、销售72711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4倍。
随着新能源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充电设施的相对缺乏逐步凸显。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我国建成充换电站780座,交直流充电桩3.1万个。
“总体来看,建设的速度相对滞后,已经成为新能
[嵌入式]
华为5G+C-V2X车载通信技术被评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
在刚刚举办的2019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orld New Energy Vehicle Congress,简称WNEVC)上,华为5G+C-V2X车载通信技术被评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 作为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的重要科技评选活动,“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旨在引导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加速突破。7月2日,WNEVC发布了成功入选的全球新能源汽车八大创新技术、八大前沿技术。 华为5G+C-V2X车载通信技术成功当选全球新能源汽车八大创新技术之一,基于该技术,华为研发出全球首款5G车载模组MH5000。该模组不仅让车载终端具备高速率、低延时的5G移动通信能力,还可以同时具备车路协同的C-V2X(Cellular Ve
[汽车电子]
2011年十佳新能源汽车企业评选结果出炉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汽车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以电动汽车为主体的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竞争关键,对广大汽车生产商而言,这既是个“继往开来”的机遇,又是个挑战。2011年,许多传统汽车企业义无反顾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大投入、积极推广,同时,还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汽车企业,我们相信,2012年这一电动汽车“破冰之年”将是属于他们的时代。日前,本网组织专家顾问团评选出了“2011年度新能源汽车企业”,并希望以此凝聚挖掘更多在这一行业默默耕耘的创业者和创新者。
以下为详细榜单,排名不分先后:
2011年度最贴近民众企业——大众(中国)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倪凯铭
[汽车电子]
家电业又掀造车潮: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
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 成为巨头们关注的新焦点
十年之前,家电企业掀起过一波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但短短三两年便纷纷以失败告终。十年之后,家电企业卷土重来。格力本月初发布公告称,拟 收购主营新能源汽车的珠海银隆后,老冤家美的也宣布建立起首个智慧家居和车联网应用平台,最新一代别克君越将成为首个用户。再加上创维黄老板转行做的南京 金龙和乐视贾跃亭要造的超级汽车,以及春兰的新能源汽车,显示出汽车产业应该是家电企业普遍看好的新趋势。与十年前的“造车”运动相比,新一轮的“造车” 潮体现出了两个明显的时代特征——一是新能源汽车,二是车联网。
路径 1
直截了当进军新能源汽车
代表企业:格力、创维、春兰
家
[汽车电子]
动力电池价格上涨叠加补贴额度下降 新能源汽车价格体系迎大考
最近一周,新能源汽车“涨”声迭起:特斯拉5天内两度涨价;比亚迪、小鹏、威马等今年内二次调价,最高涨幅超3万元;零跑、哪吒、几何等也纷纷加入涨价大军……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0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涉及车型近50款,而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受锂、镍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叠加补贴退坡影响。 “如果说发展多年的燃油车价格更多是随行就市,那么新能源汽车这轮涨价反映出其还在很大程度上被成本牵制,价格体系还不成熟。”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坦言,他认为原材料成本有望在下半年回到正常价格区间,新能源汽车价格也有望有所回调。 “涨”声迭起的一周 仅刚刚过去的一周,9家新能源车企宣布涨价,恰可管窥今年的涨价风潮。
[汽车电子]
站在风口浪尖的新能源汽车,泡沫有多大
近期,在龙头股特斯拉的带领下,美股上市的中国三大造车新势力股价持续走高,市值甚至超过了部分传统车企。 截至北京时间11月25日,在最新全球车企市值排行榜中,蔚来市值约为724.23亿美元,在全球车企排名第六。小鹏和理想分别达到508.4亿美元和367亿美元,分列全球第十一和第十三大车企。 在蔚来身后的是通用、宝马和本田等知名传统车企。而小鹏力压福特汽车,理想汽车超越上汽集团。 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是推出了搭载刀片电池“汉”系列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截止11月26日收盘其市值为4796.62亿元(约合729.57亿美元),在全球排名第五。不过,蔚来和比亚迪的差距已经很小。 三大新造车势力没有摆脱亏损,甚至“卖一辆亏
[汽车电子]
多股科技势力交战汽车行业,各中底气从何而来?
谁能追逐到最翻涌的浪花? 如今,科技圈最时髦的事有两件:一是造芯,另一个是造车。两者被称为“史诗级大风口”。 进入2021年,“造车”这件事甚嚣尘上。政策也在频频为汽车产业加码。上海、广州等多地方政府宣布,开设自动驾驶实验道路,其他城市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也纷至沓来。 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这次虽然只有“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11个字,但政策信号的重点落脚在“加快”上。 入局者也在加快入门的脚步。在2021年过去的7个月时间里,造车新势力每个月都在上新。 除以“电动三傻”理想、蔚来、小鹏带头的新新造车势力外,手机厂商、传统互联网企业、出行公
[嵌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