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谷歌和苹果都想主宰汽车的车载网络。而与苹果的Carplay相比,谷歌拥有全世界最广泛的Android系统,现在,谷歌正试图让其Android系统进入汽车的仪表盘。
前不久,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和谷歌一起宣布建立技术合作伙伴关系,将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嵌入这个全球领先的汽车联盟销售的车辆中,这将使它们成为首批在仪表盘上使用谷歌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来控制导航、信息娱乐和直接安装的应用程序的汽车之一。
众所周知,雷诺-日产-三菱目前在销量上是全球第一大的汽车巨头,2017年在全球200个市场共销售了1060万辆汽车。谷歌与其合作,意味着将为数百万辆汽车提供信息娱乐系统,该联盟的下一代基于 Android 的信息娱乐系统和仪表显示器将于 2021 年推出。
这对于谷歌来说,是一次重大的胜利。
多年前,当苹果和谷歌这两位IT界巨头,把搭载着IOS和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销量推向巅峰时,就已经意识到,手机市场的梦幻般的高增长已经不太可能持续。而“苹谷大战”的战场也将转移到汽车车联网领域。两位巨头近年来,一直试图将其在智能手机方面取得的成就复制到汽车业。
在IT企业中,谷歌对于汽车行业的野心无人质疑。当2005年,谷歌正式对外发布Google Maps开始,或许谷歌就从未想过仅仅做一个地图导航供应商角色。第一个接受与谷歌合作的车企是奥迪,早在2004年,奥迪就在其导航系统中集成了谷歌语音和谷歌街景功能等技术。
2014年,当苹果拉着奔驰、法拉利、雪佛兰、本田等12家车企入伙,共同发布IOS in the car计划时,谷歌也组建起了“开放汽车联盟”,初始成员包括奥迪、通用、本田和现代。两家巨头都把这一年当作了将车载系统进行高速扩张的最佳契机,“苹谷大战”在汽车行业的对抗,正式拉开了序幕。
其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提及一下。与奥迪和谷歌的心心相惜一样,宝马与苹果的前缘同样可以追溯到2004年,宝马是当时全球第一家在车型中内置ipod接口的汽车制造商,还获得了乔布斯的点赞。不过在2014年的苹果Carplay计划中,宝马却并未入伙。而宝马之所以与苹果分道扬镳,除了不想向用户提供的体验过于同质化之外,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不想将驾驶相关的控制权拱手于第三方。
这也正好暴露了苹果的iOS系统与谷歌的Android系统之间的根本区别,与iOS不同,Android系统是开源的,实际上谷歌并没有掌握绝对的控制权,这有一个好处是合作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把谷歌的各种应用替换成自己的服务。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像小米的MIUI、华为的EMUI和魅族的Flyme,其实用的都是Android系统,不过却都是经过自家深度定制的安卓系统,也就是换了个马甲。
而苹果则不同,从智能手机的体验中可以发现,苹果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封闭的系统。但业内人士对于苹果的封闭一直见仁见智,有人认为苹果会因为封闭而走上诺基亚的老路,也有人认为正是因为坚持封闭性,才保证了iOS的高安全性和使用流畅性。
不过近两年,苹果显然有所改变。2016年,在苹果召开的WWDC发布会上,一向以“封闭”著称的苹果,将“开放”作为大会的关键词。苹果宣布,Siri将开放给开发者,例如UBER叫车,用Apple Pay 付钱这些服务都将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而在今年的2018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苹果终于放弃了强迫用户使用其自带导航的策略,正式对第三方地图软件高德进行开放。
说到导航功能,这一直是苹果比谷歌逊色的地方,尽管苹果早在2012年就推出自己的地图服务,但用户体验一直不好。而这其实也是车载系统非常关键的竞争因素之一。所以苹果选择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背后也是为了争夺汽车用户的无奈之举。
而苹果与谷歌可能无法忽略另一个强大的对手,黑莓QNX系统已经为汽车产业服务了20年,今年前不久,黑莓宣布全球已有超过1.2亿辆汽车搭载黑莓QNX系统,这其中包括福特、奔驰、凯迪拉克、大众、丰田等汽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和芯片制造商都信任黑莓,但在用户里,超过90%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车载系统是QNX。
当然,在IT巨头野心勃勃地想要主导汽车中控时,也有汽车制造商坚决不低头,希望自己才是汽车的主人。比如几年前大众高管就曾呼吁汽车制造商要建立独立的数据平台,不要一味依赖于谷歌。
而2017年1月4日,丰田汽车联手福特宣布,将成立一个非营利性质的开源软件平台管理组织Smart Device Link 联盟,目标是推广更多车载系统。这款车载系统开源软件,其实是基于福特AppLink™界面而开发的。另外,丰田也有自己的一套车载系统,叫G-Book智能互联系统。总而言之,丰田拒绝自己旗下的车型兼容苹果和谷歌车载系统。
这也充分说明,苹果和谷歌想要把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成功复制到汽车行业,可能很难,毕竟汽车巨头们也不是吃素的。
不过这次谷歌与全球第一销量大户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合作,对于谷歌来说,无疑是一次对苹果的巨大反击。
华尔街日报评论称,这次合作,使得大型车企对大型科技公司的依赖程度,超过了目前为止同行愿意接受的最高水平。这可能会引发车企对高成本独立技术战略的广泛反思。
上一篇:未来电动车电池的平均寿命只有5年?谁是罪魁祸首?
下一篇:怎么打造中国标准的智能汽车?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