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带火毫米波雷达市场 芯片企业应寻求差异化之路

发布者:玉立风华最新更新时间:2018-10-10 关键字:自动驾驶  毫米波雷达  芯片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自动驾驶、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概念的普及,作为核心零部件的毫米波雷达市场需求也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在2016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上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指出,2020年我国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车辆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左右,2030年将达到80%。2020年按平均每辆车装配3颗毫米波雷达(2颗短距离+1颗长距离),预计新车的毫米波雷达需求量近4500万颗;2030年平均每辆车装配5颗毫米波雷达(4颗短距离+1颗长距离),预计需求量将达到1.2亿颗。

毫米波雷达需求旺盛

据介绍,智能网联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环境感知、智能决策与车辆控制。环境感知在自动驾驶车辆体系结构中承担着“基石”的作用,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自动驾驶车辆整体功能的实现,环境感知技术也是实现自动驾驶产业化的关键技术瓶颈。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副教授、清能华波技术顾问张雷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自动驾驶车辆的环境感知系统依赖于各种传感器对复杂道路环境的信息采集,主流传感器技术包括毫米波雷达、固态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而毫米波雷达是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全天候核心传感器。

与传统的超声波、摄像头等传感技术相比,汽车毫米波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分辨率高、能够全天候工作等优点,在自动驾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意行半导体总经理杨守军告诉记者,车载毫米波雷达已成为合资品牌B级车型的标配,并已逐步渗透到大多数A+车型上。国内各大自主整车厂均加速布局ADAS车型,高性价比的ADAS毫米波雷达市场需求旺盛。

矽杰微电子董事长兼总经理卢煜旻举例说,特斯拉目前的Autopilot方案包括1个77GHz雷达、2个24GHz雷达、1个前置摄像头、4个全景摄像头、2个超声雷达;奔驰辅助驾驶系统配置了7个毫米波雷达(1个77GHz雷达、6个24GHz雷达)。“未来的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车或将采用高达18个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卢煜旻说。

据了解,目前,在L1级、L2级和L3级自动驾驶汽车中,毫米波雷达被用于目标侦测和目标分离,从而实现各种ADAS主动安全应用。毫米波雷达成像技术将在L4和L5级自动驾驶系统中搭载,并最终实现毫米波雷达360度全覆盖。张雷说,麦肯锡的分析报告中指出,到2025年的12项颠覆性技术中,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排在第6位,将带来每年1.9万亿美元产值。他强调说,目前车用毫米波雷达的价格大致在100美元,随着自动驾驶对毫米波雷达需求增加的规模效益,将带来成本的下降。2018年毫米波雷达的成本有望下降一半,这将极大地推动毫米波雷达产业化进程。而随着各国在法规方面对主动安全AEB(自动刹车辅助系统)的应用,将带来对毫米波雷达传感器的刚性需求。

毫米波雷达核心芯片主要来自国外厂商

在毫米波雷达生态链上有四个环节,分别是芯片、模块、方案商及整机厂。国内毫米波雷达整机市场方面,目前,行易道、森斯泰克等企业已经逐步实现77GHz毫米波雷达的量产,开始和国内整车厂展开合作,并占有了部分的国内市场份额。但核心芯片还是来自国外厂商,几乎被他们垄断,张雷介绍说,从毫米波雷达芯片国内外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来看,目前国际市场主要被恩智浦(NXP)、英飞凌、德州仪器(TI)等芯片设计公司占据。雷达模块和整机方面,博世、大陆、德尔福、电装等企业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

“目前国内毫米波雷达在上述四个环节上都存在较大的不足,其中最大的瓶颈可能还是在整车厂对采用国产雷达的意愿和态度上。”卢煜旻表示,目前看,国内的半导体产业链上还没有成熟的工艺及封测厂商,以支持车规级的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开发和生产。他希望,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未来能有所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封测部分国内的厂商会比较容易突破,晶圆的制造会稍困难。”卢煜旻告诉记者。

国内的毫米波雷达芯片业目前还未形成规模已成业界共识。杨守军认为,毫米波芯片是涉及学科范围非常广的高难度工程,国内企业在以下两个方面还与国外大公司有一定的差距:芯片核心技术积累少,创新应用基本由国外巨头引领;差异化产品创新、品牌信誉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他同时认为,尽管存在差距,但如果自主IC设计企业体量足够大了,相信国内也会建设毫米波雷达芯片的生产线,确保产业发展的安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可喜的是,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国内芯片设计企业已经开始布局毫米波雷达领域。张雷介绍说,清华大学、清能华波等单位在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长期以来,在国家项目、企业合作和社会资本的通力支持下,已经完成了毫米波雷达全集成核心芯片的研发,并逐步进入产业化进程,毫米波雷达核心芯片将会在未来3到5年之内逐步实现部分自主可控。

差异化和信誉度是国内芯片企业重点

鉴于车用毫米波雷达产业的现状,张雷认为,我国应从政策、技术、产业链、军民融合四方面进行突破。政策层面,由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牵头和指导,加快制定国家政策、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形成政策环境,规范和保护我国车用毫米波雷达产业的健康发展。

技术层面,要从毫米波雷达核心芯片、阵列天线、整机、生产线等方面支持和鼓励现有和新兴产业力量的发展和壮大,鼓励、引导和加快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先进技术产业化进程,发扬“工匠精神”,并持续性投入,抢占技术发展高地,逐步形成对国外企业的技术并轨与技术超越,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与技术壁垒。

产业链层面,要全面达成芯片企业、整机企业、一级供应商、整车企业、金融资本等的通力合作,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和上下游产业链条,支持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

军民融合层面,要将军用技术优势与民用产业充分融合,一方面借助军工雷达技术的积累,着力发展民用雷达传感器、微系统等技术领域;另一方面,借力民用领域的应用和产业发展,藏军于民,实现军用技术升级换代和制造能力的规模化、产业化。

卢煜旻认为,毫米波雷达市场的瓶颈主要来自整车厂对采用国产雷达态度上,需要给国产雷达上车的机会,否则整个汽车雷达产业的技术和产品提升无从谈起,这对于整个生态链上的所有环节(从芯片到方案商)都至关重要。此外,国内的毫米波雷达产业因起步较晚,在人才、技术等方面都缺少积累。技术人员以科研院校为主,相对缺少汽车电子行业的经验,未来,需要从海外引进人才的同时加强国内人才的培养。

杨守军则认为,国内毫米波芯片企业应在产品的差异化和品牌的信誉度等方面积极寻求突破。汽车毫米波雷达(前装市场)研发、验证、上车周期长,给国内产业链的创业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射频芯片、天线、软件算法(包括DSP/MCU芯片)等关键技术的积累,没有捷径可走。相关企业应积极拓展更多非车载领域的产品和创新应用,如推出无人机、安防以及智能家居、物联网的适用产品及解决方案,同时不放弃车载领域。先解决市场批量应用的问题,在消费电子、工业等领域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树立起企业的口碑和品牌信誉度,突破制约企业的瓶颈,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字:自动驾驶  毫米波雷达  芯片 引用地址:自动驾驶带火毫米波雷达市场 芯片企业应寻求差异化之路

上一篇:大陆集团利用波导技术 推超紧凑型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器
下一篇:盘点汽车芯片领域半导体厂商的大事记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20:14

相比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Waymo在训练数据上处于明显劣势?
模仿学习可能成为自动驾驶的关键; 大规模的训练数据是进行模仿学习的关键; 特斯拉拥有大量的训练数据; Waymo没有多少训练数据。 如果可以实现的话,自动驾驶将成为我们这个瑰丽的时代最大的商机之一。单在美国,所有汽车每年的驾驶里程就达到了3.22万亿英里。如果这些里程都是通过自动驾驶驶跑出来,而且自动驾驶服务供应商每英里可以得到10美分的利润,那么,自动驾驶服务提供商每年在美国市场就能获得3220亿美元的利润。正是基于这种逻辑,谷歌旗下的自动驾驶公司Waymo的估值高达2500亿美金。 对于我来说,近期关于自动驾驶的一个最为吸引人的消息就是Waymo正在其自动驾驶中使用模仿学习技术。模仿学习是机器学习技术中的一种,它的神经网络观察
[机器人]
利用D/ A转换芯片产生各种波形信号的基本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D/ A转换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 2、了解D/ A转换芯片0832的性能及编程方法。 3、了解单片机系统中利用D/ A转换芯片产生各种波形信号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实验原理图: 2、实验内容 利用0832输出一个从-5V开始逐渐升到0V再逐渐升至5V,再从5V逐渐降至0V,再降至-5V的锯齿波电压。 三、程序 程序清单: ORG 0740H HA6S: MOV SP,#53H HA6S1: MOV R6,#00H HA6S2: MOV DPTR,#8000H M
[单片机]
利用D/ A转换<font color='red'>芯片</font>产生各种波形信号的基本方法
英特尔年底前将推升级版80个内核研究芯片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英特尔推出试验型的80个内核的芯片将近两年之后,英特尔将展示其下一代的高性能、节能的多核研究芯片。   据英特尔首席技术官和高级研究员Justin Rattner说,英特尔正在开发一种多核芯片,旨在显著改善数据中心和云计算中的能源效率。   Rattner说,英特尔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推出这种新的芯片。这种新的芯片是试验性的,不是商业性的,拥有全新的设计和更高的内核数量。他说,虽然上一次的实验芯片有80个内核,但是,这一次的芯片内核数量没有必要同样多。不过,内核的数量要比目前市场上的芯片内核数量多。   英特尔负责研究的副总裁兼英特尔实验室未来技术主管Andrew Chien说,我们都知道制作这种未
[嵌入式]
英特尔 有意替对手代工芯片
    英特尔新执行长克兰尼奇(Brian Krzanich)上任后首度在周四向分析师发表新策略,并松口表示英特尔不排除为竞争对手代工芯片,令外界揣测英特尔可能和苹果合作,直接与台积电和格罗方德(GlobalFoundries)等代工业者竞争。      周四开场,克兰尼奇便宣称,英特尔过去因管理阶层不切实际,才使公司在智能型手机与平板计算机市场落后同业,而他将以一系列「务实」策略让英特尔走出僵局。      他表示英特尔将在明年推出通用Android、Chrome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处理器。日后采用英特尔芯片的PC能在消费者购买时,再由零售通路安装操作系统,为PC制造商节省成本。      过去英特尔在欧德宁时代始终不愿为同
[手机便携]
首次搭载自研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OPPO Find X5系列正式发布
2022年2月24日,OPPO今日正式发布全新一代旗舰Find X5系列,包括Find X5 Pro、Find X5 Pro天玑版以及Find X5。Find X5 Pro首次搭载OPPO自研NPU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的旗舰手机,凭借其空前强大的算力和能效比,并结合全新一代骁龙8旗舰性能,首次为用户带来芯片级4K夜景视频、芯片级HDR视频、芯片级App相机增强等前所未有的计算影像体验。自研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 芯片结合全球首个悬浮防抖、行业首个13通道光谱传感器、定制高透玻璃镜片、5000万像素双主摄旗舰传感器等顶级影像配置,以及Find系列首次应用的OPPO|哈苏手机影像系统,通过纯净光学
[手机便携]
首次搭载自研<font color='red'>芯片</font>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OPPO Find X5系列正式发布
经济学人:欧洲芯片制造业者开始反扑
    经济学人杂志报导,欧洲晶片制造业者虽不再是“大量制造”领域的主力,但靠着科技能力增强,即将针对“物联网”及“超低耗电”两项晶片制造领域展开反攻。 欧洲晶片业者在1990年代时,晶片生产额占全球15%以上,但2013年已降到仅8-9%。微处理机与记忆晶片等大宗晶片主要是在亚洲及美国生产,因为设立晶圆厂的成本太高。 但随着个人电脑与伺服器用晶片的主流地位,逐渐被智慧手机、平板电脑、感应器及“物流网”所需晶片取代后,专业化与多元应用晶片正逐渐成为需求主流,而欧洲厂商在这些领域正以逸代劳。 感应器的核心─微电机系统(MEMS)未来两年的产量可能倍增。法国STM微电子公司与德国罗伯特.博世公司是此一“利基”市场的领导者。另一项需求主力
[手机便携]
基于SC6121芯片的足球机器人红外线通信系统
    摘要: 针对足球机器人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SC6121芯片的红外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它比以往基于芯片M50462的红外线通信系统有更多的优点。     关键词: 足球机器人  红外线  装置     1995年9月,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AIST) 金钟焕教授提出了举办世界机器人足球比赛的建议,同年11月在KAIST建立了为召开微机器人世界杯足球比赛所需的国际组织委员会。1995年11月9~12日在KAIST首次举办微机器人世界杯足球比赛,至今已经举办四次比赛。足球机器人主要由CPU板、传感器、驱动部分、通信系统、视觉系统、主机系统等部分组成。本文作者曾经发表过文章研究足球机器人红外线通
[应用]
首颗国产电池包传感监测芯片 提前预警电池包起火
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在向智能化和无线化演进,对汽车无线传感器而言,其中的变化在于,传统分布式ECU架构,转变为以无线智能传感、雷达和摄像头为基础的集中式计算中心的域控制模式。 琻捷电子总经理李梦雄认为,传统分布式ECU架构单车有70~100个ECU,功能机械叠加,效率低,交互性差,线束长达5公里,而未来集中式计算中心采用边缘计算模式,对采集信息进行实时处理、校准、补偿,是去ECU化的架构。而由于采用无线化的通信模式,以及分布式架构,大大减少了线束的采用,像特斯拉,单车线束仅100米。不过,这个过程中,无线传感器的采用量增加了,由过去单车44美金上升到105美金,可以说,前景广阔。 锂电池的热安全性是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重中之
[汽车电子]
首颗国产电池包传感监测<font color='red'>芯片</font> 提前预警电池包起火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