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5年里,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发展出其独特的特点和产业结构,而对于未来十年的中国汽车产业而言,创新仍是未来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主题词。中国汽车产业要以创新为导向,突破原有的发展路径,探索创造新的纬度空间,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寻找和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用户与技术带来革命影响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蔡宾表示:“用户与技术的两个深刻变化,对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必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他认为,“未来汽车产业趋势变化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新能源、互联、智能等技术的跨界进入和融合,汽车将成为下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第二,移动互联、大数据的出现让智能制造成为可能;第三,随着新生代消费者消费模式的变化,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服务体验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得到显著的提升。”
仅10%的品牌将发展良好
在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的共识之下,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更是大胆预测,“随着未来汽车产业格局重新洗牌,2016年46家中国品牌乘用车企业中,可能只有5个左右的汽车品牌能发展得比较好。同时,传统汽车4S店高成本、低效率的运营模式必将被摒弃,并且会来得很快。”
朱华荣表示,“在如今这个消费者对体验化要求越来越高的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的痛点将被放大,需求将被强化。因此,不能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不能满足用户服务的车企将被淘汰。”他指出,中国车企应具备对新趋势深刻的洞悉能力、打造经典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能力、产业链的整合能力以及多渠道盈利的能力。
新能源车要避免重走老路
“弯道只是提供了一个机遇,如果不足够重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同样会走传统燃油车的老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廉玉波解释说,“因为在汽车比赛时,弯道给车手提供了一个可以超越的机会,同时对汽车本身技术的含量、对赛车手的要求也更高。”他还指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成是必然趋势,中国市场目前还在成长发展之中,新旧技术交叉汇聚,新老车企需要不同的突破。
据廉玉波介绍,通过调研发现,中国有52%的消费者具有购买纯电动汽车或者混合动力汽车的意愿;同时,中国“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达到200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且中国自主品牌份额将达到60%;从经济的层面,“一带一路”促进了中国车企共谋全球布局的新机遇,这些都是未来汽车市场潜在的发展机会。
机遇与挑战并存,廉玉波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仍然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国家的退补。他说:“退补是一个双向驱动,会激励中国车企要大大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掌握整个产业链的核心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为此,比亚迪从电池、电机、电控整个电动车产业链深入发展,掌握核心技术,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效率,降低成本,以此应对国家补贴的退坡。”
新能源车
电动新势力崛起
新能源的探索方兴未艾,互联网企业的介入强势迅猛,仿佛一夜之间,汽车行业爆发出少年般的活力。在新的汽车大变革时期,中国显示出全球最具活力的态势,传统车企加紧转型布局,各类新兴车企喷薄涌现。这些电动新势力带来了哪些技术和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新势力与传统车企的竞合又将催生出怎样的变革?
新兴车企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沈晖表示,“无论是从环保还是资源方面考虑,电动化一直是中国首要推崇的方向。智能化基于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用户已经非常认同;共享化这种业务模式,中国对其接受程度亦是全球领先;汽车未来的方向一定是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具体到产品,电动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动力好、环保、操控等优势得天独厚,十分受用户喜爱。”
为何几乎所有的造车新势力都会选择从新能源车型入手?福建省汽车工业集团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林密表示,“当前汽车市场,消费者如果愿意接受一种新能源驱动的汽车时,其实并不介意会选择一个新的品牌,这就为造车新势力打开了一个窗口期。”在林密看来,众多的新兴车企当中如果有一两家但凡能够在研发环节、制造环节有所突破,都能尽快杀出重围。
爱驰亿维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谷峰对以上观点表示赞同:“全球的汽车产业产量大概是八千多万,而新能源智能汽车也就是在一百万左右,可增长的空间是非常巨大的。传统车企也在做新能源车,但在拥有了传统动力车型的巨大市场的前提下,他们的动作可能并没有新兴车企那么快,这也是新兴车企的机会。”
但谷峰同时也表示,“虽然机遇在这里,但新能源智能汽车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生产环节供应链需要得到保证,销售环节需要有更多创新,即使卖出去,充电、使用、售后环节都还需要更多的完善,这些都是需要新兴车企站在更高的角度,以更远的视角去看待、去解决的问题。”
传统车企应聚焦产品本身
面对汽车产业的整体变革,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研究院副院长、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苏岭坦言,“汽车企业的挑战会越来越大,尤其对于传统车企而言,必须在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之间做好发展比重的平衡。除此之外,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商业模式以及成本控制,也是当下新能源汽车发展要面临的挑战。为了应对当下的挑战,车企首当其冲要把产品做好,打造极致的产品体验;其次要从全产业链着手降低成本;第三要创新商业模式,寻找盈利增长点;第四要构建新能源生态圈,从整个价值链和产业链进行布局。”
“汽车行业应该主动面对空气污染、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本田技术研究所汽车研发中心第5技术开发室上席研究员齐藤信広介绍了本田在氢燃料汽车方面的探索与努力:“氢能源作为替代能源在未来有很多优势可以挖掘。本田希望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拓展,服务于汽车行业。不断地采集氢气作为关键技术,并最终实现可再生的社会目标。”
出身不重要,存在下去更重要
行业内很多人形容新兴企业的进入,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是一种鲶鱼效应,通过自身的搅动来激活传统企业的活力。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对此表示反对,他认为:“新兴企业进入汽车市场并不是为了做搅动鱼塘的鲶鱼,而是要做挑战传统车企的鲨鱼。”陆群同时表示,传统汽车企业并没有过时,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将是传统车企之间的竞争领域,作为新兴汽车企业,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抓住变革的机会,谨慎地走出每一步。
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认为,中国汽车行业一共经历了三波浪潮:第一波是改革开放初期,汽车行业在中国开始起步,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第二波出现在十几年前,奇瑞、长安、吉利、华晨等自主品牌出现,中国本土汽车企业被写入历史;第三波浪潮正是眼前。造车新势力集中在中国出现,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英雄不问出处。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兴汽车企业,出身并不重要,谁能够走过这个关口,谁能继续存在下去更加重要。”
FMC总裁兼联合创始人戴雷则表示,“如今全球汽车保有量超过了10亿辆,平均每个人每天有90分钟待在车上,为了不让这90分钟浪费掉,汽车在未来一定不会仅限于交通工具的定义,一定会朝着越来越智能、越来越有趣的方向发展。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2-3家中国的互联网汽车企业发展起来,享誉全球,就像特斯拉一样。”文/刘月
汽车技术
自动驾驶研发带来深远影响
在汽车百年发展之中,新技术不断推动汽车设计、工程开发和生产方面的变革。为了应对不断降低油耗和排放、提高安全性及缓解交通拥堵等方面的挑战,新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无人驾驶、汽车共享、互联汽车以及能效提高这四个方面,正成为整车厂和主要零部件供应商的研发方向。
博格华纳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ames R.Verrier认为,清洁能源技术、自动驾驶、汽车共享和车联网四大技术是相辅相成和互相关联的,例如,自动驾驶汽车很多都会成为共享汽车。
四大趋势中,博格华纳更关注能效和二氧化碳的减排。“由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引领全球,正在以其他市场2-3倍的速度发展,所以博格华纳将在中国市场推出所有的动力技术,包括燃油、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James R.Verrier预计,“到了2025年,30%的机动车都会生产并且销售于中国。”
相比博格华纳对节能减排技术的关注,麦格纳则是在自动驾驶领域拥有从汽车整车角度进行技术集成的能力。麦格纳可以整合包括传感器、雷达、激光雷达、影像等技术,同时在软件工程方面也有着非常好的服务,在基于摄像头的高级驾驶辅助(ADAS)占据着领先地位。
对于自动驾驶正式投入市场应用还有多久这一问题,麦格纳国际先进产品研发部副总裁Jerry Lavine表示,“自动驾驶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安全性,并提高它的移动性和出行效率。因此我们需要在人和机的界面这一方面,包括目标的识别及人工智能、传感器、云计算,还有网络安全等做更多的技术方面的改善。”
而在大陆集团首席技术官Kurt Lehmann看来,在下一代技术发展中,最重要的还是要进一步促进自动驾驶对整个市场的影响,乃至对人工智能的影响。“人工智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只有秉持一个开放的态度,了解数据是什么,才能够为消费者做出安全的产品。”
海外出口
“一带一路”加速中国品牌国际化
“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汽车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它既是国家发展战略,更是汽车产业寻求产业升级和机制转型的重要动力。原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表示:“从战略发展眼光来看,‘一带一路’一边是活跃的经济圈,一边是中国的经济体。这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走出去的发展契机,是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引领和平发展的倡议。”
历史机遇初显威力
奇瑞汽车国际公司执行副总裁杜维强认为,“2016年,中国品牌汽车出口总量为70万辆,相较当年1400万辆的中国品牌产销量而言,这一出口规模并不大,但借势‘一带一路’,中国品牌汽车未来的出口形势将一片大好。”
提及汽车出口,近年来,奇瑞深耕“全球价值链”,国际化能力显著提升。2016年,奇瑞汽车共出口88081辆;今年前个4月,奇瑞延续了去年的迅猛势头,累计出口新车34190辆,同比增长25.5%。其中4月单月汽车出口量达10030辆,同比劲增58.2%,环比增长11.1%,远超市场平均增幅,连续14年获得国内汽车企业出口销量第一。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以来,中国品牌汽车在沿线国家出口量逐年提升。2016年,奇瑞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量占比近6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中国品牌汽车对外出口的主战场。”杜维强介绍。
国际化仍“小而不强”
虽然中国品牌汽车的出口量在增加,但中国品牌汽车国际化仍呈现出以下特点:出口国家基本上都处于经济下行、行业萎缩、汇率贬值的境况;出口主要目的地仍然是“亚非拉”;仍没有摆脱“小而不强”的局面;海外抗风险能力较差。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杨波也指出,“作为汽车出口的一个分支——中国品牌摩托车在海外市场遇到了一些问题:同质化等带来的质量和服务问题;售后服务的缺失、品牌的缺失;广种薄收多,精耕细作少,贸易含量多,营销含量少。”
对此,杜维强认为,中国品牌汽车需要在策略上要“谋定而后动”,在思想上对国际市场形势和风险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对国际市场要耐得住寂寞。在战术上,夯实基础,做好产品、品牌和服务;加强对海外研究,充分做好市场准入、产品投放、目标人群、渠道建设、本土化制造等规划。
“尊重、共赢”才能走远
面对“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高西庆认为中国车企在海外“付学费的状态还在持续”,中国汽车要真正走出去就应尊重当地市场,不要盲目用钱敲开大门,要好好研究海外的法律。“对于海外市场的规则,一方面是不熟悉,更重要的是不尊重。各国有各国的办法,政治制度、文化信仰都不一样,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高西庆说。
杜维强建议,中国品牌汽车在行动上,要充分领悟“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精神,共商要加强与“一带一路”结点国家的沟通,充分理解当地国家汽车发展的痛点、趋势、政策和需求。企业要把自己的发展主动融合到当地的汽车工业发展当中,积极参加目的国当地汽车产业的讨论,共同商议汽车发展大计,为中国汽车在当地打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基于多年摩托车出口的经验,杨波也建议中国品牌汽车尽早形成行业联盟。 “法律资源、公共资源要学会共享;要制定行业自律,正确引导和协调,避免恶性竞争;精耕细作才是耐用机械产品诸如汽车销售的王道,摒弃贸易思想;早做本土化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杨波说。
上一篇:具备夜视功能的行车记录仪 还有防追尾提醒功能
下一篇:苗圩:将重点加强智能网联汽车顶层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