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vs雷达 谁将主导市场?

发布者:岭南布衣最新更新时间:2018-05-03 来源: 电子产品世界关键字:激光雷达  雷达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现在,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迅速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全球各地的汽车制造商都在积极联合Google(谷歌)等科技巨头或知名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开发下一代自动驾驶汽车。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近期,中国也已经宣布为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Uber和Lyft等流行共享汽车服务商也已经成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忠实拥趸,因为自动驾驶汽车不仅能降低道路事故风险,还能显著降低油耗。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自动驾驶汽车所需的传感器技术及供应商。源自:《自动驾驶汽车传感器-2018版》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2032年全球范围内自动驾驶汽车的产量将高达2310万辆,未来15年该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58%。届时,与自动驾驶汽车生产相关的市场营收将达到3000亿美元,而其中26%将来自激光雷达(LiDAR)、雷达(RADAR)、摄像头(Camera)、惯性测量单元(IMU)等传感器硬件。

  现在,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新的ADAS(先进驾驶辅助系统)或其它最先进的自动驾驶创新技术在汽车市场涌现。除了机器学习、物联网(IoT)和云互联, LiDAR(激光雷达)和RADAR(雷达)这两项技术已经成为自动驾驶开发过程中关注度最高的热门。不过,对于自动驾驶,LiDAR和RADAR谁更具价值目前还不够明朗。

  LiDAR运行原理

  LiDAR传感器快速发射激光脉冲(通常最高可达每秒150000次脉冲),激光信号到达障碍物后反射回LiDAR传感器。传感器通过测量激光信号从发射到返回的时间,精确计算确定传感器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它还能探测目标物体的准确尺寸。LiDAR通常用于高分辨率地图的绘制。

  大陆集团最先进的ADAS激光雷达SRL1,基于飞行时间(ToF)技术原理,采用飞思卡尔处理芯片组和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红外激光光源来自欧司朗(OSRAM)的InAlGaAs / GaAs量子阱结构激光光电二极管。SRL1可提供紧急制动辅助等功能,目前已经在多款微型车上使用。源自:《大陆集团最先进的ADAS激光雷达:SRL1》

  RADAR运行原理

  RADAR系统的工作原理跟LiDAR很相似,唯一的区别在于RADAR采用的是无线电波而非激光。在RADAR系统中,其天线既可以作为雷达接收器也可以作为发射器。不过,和光波相比,在与被测物体接触时,无线电波的吸收较少,因此,RADAR的有效工作距离相对更远。RADAR技术最广为人知的应用,应该是军事用途了。飞机和战舰都会装备RADAR来测量高度,或探测附近其它的运输设备和物体。

  博世77GHz远距离雷达传感器LRR4,使用77 GHz频段且没有可移动部件,集成了恩智浦(NXP)和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微控制器,以及博世电源管理IC。采用英飞凌77 GHz锗硅(SiGe)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作为高频发射器和接收器。源自:《博世77GHz远距离雷达传感器:LRR4》

    谁将主导市场?

  包括Google(谷歌)、Uber(优步)和Toyota(丰田)在内的大部分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都高度依赖LiDAR系统来实现车辆的自动巡航。LiDAR传感器常用于周围环境的实时3D地图创建,例如行人、减速带、车道分隔栏和其它车辆。其3D成像能力,是大部分汽车制造商热衷于开发这项技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凡事皆有例外,Tesla(特斯拉)是唯一没有采用LiDAR传感器的知名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Tesla的自动驾驶汽车采用RADAR技术作为主要传感器。

  高端LiDAR传感器可以在100米以外实现厘米级的细节识别。例如,Waymo的LiDAR系统不仅可以探测行人,还可以识别行人所面对的方向。因此,自动驾驶汽车可以精确预测行人将向哪个方向行走。其高精度还可以“看”到更丰富的细节,例如骑行者挥手示意你先通过,当车辆全速行驶时能够在两个足球场以外的距离提供惊人的探测精度。Waymo还通过努力将LiDAR传感器的成本降低了约90%。数年前,一个LiDAR单元的售价高达75000美元,而现在已经降到了7500美元,使这项技术变得更加经济从而实现普及。

Waymo的LiDAR系统成像的测试车辆前方正在推车的4个人

  不过,这项技术也有一些明显的缺点。LiDAR系统可以轻松地探测位于30~200米范围内的物体。但是,当面对附近物体地精确识别时,该系统可能会力不从心。它在所有光线条件下均能正常工作,但在雪、雾、雨和扬尘环境下,其性能会开始打折扣。此外,其光学识别性能也不够给力。这就是为什么像Google这样的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会将LiDAR与其它辅助传感器(例如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一起搭配使用。

  另一方面,RADAR系统则相对便宜很多。成本,应该是Tesla选择RADAR技术而不是LiDAR技术的原因之一。RADAR系统的一个优势是在雾、雨、雪和扬尘等所有天气条件下,均能稳定运行。然而,相比LiDAR传感器,它的角度精度略低,在弯道上会丢失目标车辆。如果多个探测对象彼此靠得很近,它可能会出现识别困难。例如,RADAR可能会将附近的两辆小型汽车视为一辆大型车辆,从而发出错误的接近信号。不过,与LiDAR系统不同的是,RADAR可以利用多普勒频移精确地确定相对行驶速度和移动物体的速度。

  虽然Tesla因为使用RADAR作为主要传感器而饱受非议,但它已成功地提高了其主传感器的处理能力,使其能够看透大雨、浓雾、灰尘甚至前方的汽车。而且,除了主雷达传感器之外,新款Tesla车型还将拥有8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传感器和新的车载计算系统。换句话说,这两种技术在与摄像头和超声波传感器融合使用时效果最佳。

  结束语

  LiDAR和RADAR这两种传感器技术的基本功能都是通过在行驶中与障碍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确保自动驾驶汽车中的乘员安全。无论选择LiDAR还是RADAR,这两种技术都能很好的胜任这项任务。不过,这两种技术各自都还有比较明显的优缺点。尽管采用LiDAR传感器的汽车能够“看”得更清晰准确,但是RADAR系统尺寸更小,还更便宜。因而,在这两种技术都还处于快速发展迭代的阶段时,下结论谁将胜出还为时太早。最终谁将主导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可能还需要时间来给我们答案。

    以上是关于汽车电子中-激光雷达vs雷达 谁将主导市场?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关键字:激光雷达  雷达 引用地址:激光雷达vs雷达 谁将主导市场?

上一篇:普及自动驾驶的福音 解析固态激光雷达的利与弊
下一篇:2018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现状分析:国内外车企差距犹大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20:05

高精度固态激光雷达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应用
随着无人驾驶的兴起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传感器在各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激光雷达通过多束激光高频发射获取的反射数据形成周边物体的高清3D的“点云”图像,激光雷达已经被广泛认为是实现无人驾驶的必要传感器。以车载系统为例,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摄像头、红外线等各类传感器作为 “人类的眼睛”存在,确定物体的位置、大小、外部形貌甚至材质,在盲点、变道辅助、行人探测、交通信号识别、车道偏离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作为激光雷达创新型企业,苏州岭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岭纬科技)在创业之初就明确了发展目标,致力于高端固态高分辨率激光雷达的研发。目前产品应用领域涵盖无人驾驶、先进辅助驾驶、车路协同、安防监控、智慧城市、智慧交通、三
[汽车电子]
高精度固态<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应用
激光雷达“十八罗汉”组建技术阵营 撬动自动驾驶“江湖”
在关乎自动驾驶视觉系统的所有 传感器 当中,激光雷达可谓是最不可或缺的一个。受全球自动驾驶战场持续火热的影响,这条赛道现在也开始变得拥挤起来,前有Velodyne以高线束LiDar研发能力和大规模量产实力稳拿“一哥”地位,后有Quanergy、LeddarTech以及速腾聚创等众多行业新秀们“群雄逐鹿”,在加上通用、百度、福特以及安波福等自动驾驶巨头们持续的煽风点火, 同时,随着新旧技术之间不断的摩擦碰撞,如今的激光雷达“十八罗汉”也开始组建不同的技术阵营,以此撬动整个自动驾驶“江湖”。其中,以Velodyne代表的机械旋转扫描、速腾聚创代表的MEMS、Quanergy代表的相控阵列以及LeddarTech所代表的3D Flash
[汽车电子]
车载毫米波雷达研究:2021安装量同比增长49.5%,2022前9月增长35.4%
1、车载毫米波雷达装配量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达到2400万颗以上 2021年中国乘用车新车毫米波雷达安装量1224.1万个,相较2020年的818.7万个,同比增长49.5%;2022年1-9月安装量达1139.1万个,相较2021年1-9月的841.4万个,同比增长35.4%。随着L2.5、L2.9自动驾驶商用化应用的切实落地,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会依然保持较高速度增长,毫米波雷达的单车安装量将会进一步提升,预计2025年安装量将达到2400万个以上。 中国乘用车毫米波雷达安装量预测(万个) 来源:佐思汽研 2、2022年新上市车型多雷达方案占比增长,3R及5R方案增长最多 从整车硬件方案来看,2022年1
[汽车电子]
车载毫米波<font color='red'>雷达</font>研究:2021安装量同比增长49.5%,2022前9月增长35.4%
TI 第二代雷达芯片深度剖析
车载雷达是高级辅助驾驶(ADAS), 无人驾驶核心传感器之一,而车载雷达芯片是车载雷达的核心,如今高度集成(MMIC + DSP/MCU)的车规级芯片为雷达小型化,高可靠性与稳定性,低成本提供关键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期,TI公司正式上线下一代车规级高性能车载雷达芯片,AWR2944,同时发布与之配套的SDK,mmwave_mcuplus_sdk_04_02_00_01,参考设计工具箱toolbox, mmwave_automotive_toolbox_3_5_0,以及demo参考板 AWR2944 EVM,那么这次发布带来哪些调整与升级,代表TI公司哪些雷达芯片产品设计思路,可能会对车载雷达行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来个d
[汽车电子]
TI 第二代<font color='red'>雷达</font>芯片深度剖析
从ADAS产品到重量级厂商,一文读懂自动驾驶现状
传感器 是汽车感知周围的环境的硬件基础,在实现 自动驾驶 的各个阶段都必不可少。     自动驾驶离不开感知层、控制层和执行层的相互配合。摄像头、 雷达 等传感器获取图像、距离、速度等信息,扮演眼睛、耳朵的角色。   控制模块分析处理信息,并进行判断、下达指令,扮演大脑的角色。车身各部件负责执行指令,扮演手脚的角色。而环境感知是这一切的基础, 因此传感器对于自动驾驶不可或缺。       三大重要传感器 摄像头:智能驾驶之慧眼 车载摄像头是实现众多预警、识别类 ADAS 功能的基础。在众多ADAS功能中,视觉影像处理系统较为基础,对于驾驶者也更为直观,而摄像头又是视觉影像处理系统的基础, 因此车载摄像头对于自动驾驶必不可少。
[嵌入式]
激光雷达系统中实现光束转向技术?新联合方案可实现
  据外媒报道,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系统初创公司Lumotive与奇景光电(Himax Technologies,Inc. )子公司立景光电(Himax Display, Inc.)共同宣布推出联合开发解决方案,在激光雷达系统中实现光束转向技术。该解决方案结合立景光电 LCOS(硅基液晶)技术与Lumotive的LCMs(液晶超表面)专利技术,显著提高激光雷达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并降低成本。Lumotive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将支持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例如机器人出租车和自动驾驶卡车。   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系统的关键3D传感技术,需要先进光束转向技术提供高性能和商业可行性。传统意义上,激光雷达依赖庞大的旋转组件,较
[嵌入式]
在<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系统中实现光束转向技术?新联合方案可实现
移除雷达传感器后 特斯拉汽车过去两年事故数量上升
北京时间3月21日早间消息,据报道,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近两年前宣布,特斯拉将停止在汽车上安装雷达传感器。数据显示,随后特斯拉汽车发生和接近发生的事故数量有所增加。    对数十名特斯拉前员工、测试司机和其他专家的采访显示,在2021年的升级之后,通过Autopilot或FSD功能行驶的特斯拉汽车更多地因为不存在的障碍物而刹车,错误识别街道标识,以及难以识别应急救援车辆。    一些消息人士表示,误刹车的情况越来越多与特斯拉取消车辆上雷达传感器的决定有关。正在调查这方面问题的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数据显示,该机构过去9个月时间里收到了数百起关于误刹车的投诉。去年,有超过750名特斯
[汽车电子]
补盲激光雷达,照亮自动驾驶隐秘的角落
为何大家会觉得补盲激光雷达会是下一个可卷的领域呢?这就要从主机厂们卷激光雷达的数量开始说起,为了实现全车360°视场角全覆盖,尽可能的实现传感器视野盲区,主机厂们在一些旗舰车型上堆了好几颗激光雷达。小鹏G9有2颗,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方案用了3颗,长城机甲龙堆了4颗。 4颗激光雷达的车型可以完全覆盖车辆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而3颗激光雷达的布置舍弃了后向,1颗或者2颗激光雷达的车型都将雷达布置在前向,但2颗激光雷达车型前向左右两侧的视场角要比1颗激光雷达的会更大一点。 这么一看,激光雷达这玩意儿多多益善呀,但是激光雷达这个东西贵呀,从自驾系统硬件成本上来测算,除了域控,第二贵的就属激光雷达了。而且激光雷达的增加会让域控处理的感
[嵌入式]
补盲<font color='red'>激光雷达</font>,照亮自动驾驶隐秘的角落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