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将2018年称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元年,我国在此领域的进展更是令人关注。4月12日,工信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三部委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就在这项路测规范发布一个月前,上海发布《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并向两家企业发放了路测号牌。这是中国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截至目前,国内已有5个城市公布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相关政策。路测政策上的“破冰”必将大大激发行业信心,加快商业化步伐。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要想自动驾驶车辆实现理想中的自动、安全驾驶,拥有一套灵敏、精确的感知系统是前提。记者采访了解到,作为自动驾驶必不可少的感知系统,激光雷达的研发、测试正在成为热点,而代表激光雷达未来发展方向的全固态激光雷达则有望助力中国企业在此领域实现突破。
未来的发展方向
按照自动驾驶L1—L5的等级划分,L3及以下属辅助驾驶或低级别自动驾驶,L4、L5才算得上高级别自动驾驶。目前的自动驾驶都处于L3以下阶段,而可以运用在自动驾驶的感知系统共有3种:微波雷达、视频感知和激光雷达。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刘博主要从事激光雷达遥感探测方向的研究,他认为以上3种感知系统对自动驾驶来说各有优劣。微波雷达又称毫米波雷达,其优势是探测不受天气影响,成本较低。不足是分辨率不高,不能分辨事物的细节,对非导体障碍物的响应弱;视频感知就是摄像头,分辨率比较高,细节信息丰富,但其成像是平面的二维图像,即使采用双目视觉,在较远处距离误差也比较大;激光雷达被业内广泛看好,是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主要感知系统。其优势是距离分辨率高、准确度高,不足是其性能受雾霾等恶劣天气影响,而且成本较高。“分辨率越高的激光雷达传回给决策系统的数据就越多。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激光雷达扫描获得的数据量非常大,这也对自动驾驶决策系统的处理能力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因此,刘博认为,未来能够实现量产的自动驾驶车辆,不会是只采用某种单一技术,而应该是发挥几种技术各自优势后的多传感器融合运用。
刘博介绍,从技术原理看,用于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机械扫面雷达,多束激光并排绕轴旋转360o,每束激光扫描一个平面;第二种是全固态激光雷达,这种技术并不是常用的机械扫描方式,不像第一种技术会产生机械运动,被认为是激光雷达未来的发展方向。
国内研发蓬勃兴起
“激光雷达最早起源于国外,有的国外企业研发历史已有几十年。虽然激光雷达用于自动驾驶是近几年的事情,但国外历史悠久的企业已经抢占先机,现在很多车企也使用了国外企业的产品。但随着中国这几年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的重视,国内也有很多企业开始聚焦激光雷达,目前较为成熟的是机械扫描雷达,但全固态激光雷达的研发也蓬勃兴起。”刘博介绍。
北科天绘是一家位于北京海淀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18年的激光雷达技术积累。2015年,北科天绘启动智能车和智能机器人导航激光雷达的研制工作,正式进军汽车产业。总经理助理张寒青介绍,北科天绘采用完全自主研发的芯片和半导体工艺,比传统装配工艺更简洁高效,所以也是我国唯一实现高端激光雷达装备自主研发和量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据介绍,今年3月,北科天绘两款产品获得美国FDA颁发的雷达辐射安全证书,获准进入美国市场销售。
虽然已经在机械扫描雷达领域取得了很好成绩,但张寒青认为北科天绘未来发展的战略重点是全固态激光雷达。“我们的全固态激光雷达的研制采用3D-Flash技术路径,今年会发布自己的全固态激光雷达产品。”
北京饮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初创企业,主要致力于激光传感器在自动驾驶及智能交通领域的相关应用。总经理姜波介绍,目前在世界上,激光雷达用于自动驾驶还处于研发、测试阶段,离用于量产车辆还有差距。“除了对雷达产品超高的质量可靠性要求带来的技术难度以外,价格是很难逾越的‘拦路虎’。国外64线激光雷达的售价高达7万美元,比一辆车的售价还贵。”姜波分析,激光雷达对整个产业链的生产要求很高,繁琐复杂的工艺使其成本很难降下来。“饮冰科技主要研发的是全固态激光雷达,我们相信,这会是中国企业的一个机会,希望能在这个点上实现弯道超车。”
为了避免自动驾驶走上缺芯的老路,姜波坦言,从一开始他们就致力于从最基本的芯片研发开始,选择的上游产品也都是中国企业。“中国缺芯之痛不能在自动驾驶行业重演,我们要把核心技术真正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整个产业链的发展还有差距
刘博介绍,激光雷达主要由激光光源、探测器和信息处理器三部分构成。光源部分的核心部件是主要是激光二极管,据他所知,国内企业采用的激光二极管大都来自国外的企业。“国内目前还没有企业能做出达到激光雷达使用要求的激光二极管。”探测器部分的核心部件是雪崩二极管。“这部分的情况比激光二极管的情况好一些。虽然国外产品在性能上更胜一筹,但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在奋起直追,取得了很大进展。”
以上是关于汽车电子中-中国企业有望在全固态激光雷达领域实现突破的相关介绍,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多多关注eeworld,eeworld电子工程将给大家提供更全、更详细、更新的资讯信息。
关键字:固态激光雷达 自动驾驶
引用地址:
中国企业有望在全固态激光雷达领域实现突破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7-25 20:07
揭秘悄然覆盖汽车驾驶席的“懒人计划”!
说起自动驾驶(Autopilot),大家总是最先想到飞机。但众多豪华汽车品牌已经开始酝酿如何像空中飞行一样,让驾驶汽车成为没有疲劳的享受,并最终实现酝酿已久的“懒人计划”。 现代民航客机自动驾驶控制面板 把自动驾驶搬入汽车驾驶舱到底有多难?首先要从天上说起,由于飞行空间的特殊性,飞机的航线环境相对净空,所以飞机有条件优先实现自动驾驶。1912年,美国Sperry公司为飞机装上自动驾驶装置。不过,随着汽车智能化大潮的袭来,飞机玩了一个世纪的自动驾驶也开始大规模从天而降! 与飞机自动驾驶不同的是,汽车的自动驾驶需求虽然简单,但行驶环境的复杂性却远远高于飞机。尤其是路面交通的特性,使得汽车实现自动驾驶需要面对更多考验
[汽车电子]
Synopsys发布Coverity 8.5 静态分析工具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2016年7月11日 亮点: 为Ruby和node.js网络应用及Android移动应用引入Coverity静态分析功能 扩展Coverity安全分析功能,以减少更大范围的安全漏洞 增加对用于汽车、医疗设备和其他安全关键性行业的MISRA C 2012编码指南的全面支持 强化开发生命周期集成和报告,包括整合软件完整性平台上多个工具的报告功能 强化Coverity用户界面和文档的简体中文本地化 新思科技(Synopsys, Inc.,纳斯达克股票市场代码:SNPS)日前宣布发布Coverity 8.5,它是Synopsys公司行业领先的静态分析工具,也是其软件完整性平台
[模拟电子]
安霸半导体刘清涛:安霸 ADAS/自动驾驶全系解决方案,拥抱智驾新时代
12 月 16 日,汽车之心「2022 智能汽车技术与商业创新论坛」顺利举办,以「新技术 新商业」为主题,聚焦汽车智能化,通过汇聚智能汽车行业及自动驾驶产业链学术领袖、行业大咖、创业者、投资大佬参会和分享,围绕智能汽车时代,汽车科技的技术与商业创新机会,通过层层剖析和趋势判断,探寻中国智能汽车创新大时代的未来。 大会上,安霸 半导体 技术 (上海) 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刘清涛发表了以「安霸 ADAS/自动驾驶全系解决方案,拥抱智驾新时代」为主题的演讲,对安霸在汽车智能驾驶领域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优势进行了分享。 以下为演讲实录,经汽车之心整理: 大家好,我是刘清涛。 非常高兴来到汽车之心主办的智能汽车技术与商业创新
[汽车电子]
面对进入自动驾驶仿真的IT巨头,PTV VISSIM的优势何在?
自动驾驶仿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百度、腾讯、华为、WAYMO等巨头都已经投入研发。 传统意义上,汽车仿真和交通仿真是分开研究的。在自动驾驶时代(或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由于逐步实现车辆联网、车车通信、车路协同、万物互联,汽车仿真和交通仿真需要越来越多的协同和融合。通过在拥有丰富的不同道路使用者之间交互的模拟交通流中进行训练,自动驾驶汽车才能获得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处理复杂交通条件的能力。交通流仿真又分为宏观交通仿真,微观交通仿真等。宏观交通仿真是模拟大规模路网运行能力和状况的有效工具,一般比较适合应用交通管理措施评估的场景,以及自动驾驶车辆将来用于出行服务方面的研究。 对于自动驾驶车辆的验证,目前微观交通仿真的手段用的多。微观交
[汽车电子]
自动驾驶多模态数据感知融合方案对比
2023年城市NOA成为自动驾驶新的战场,各车企纷纷发布新产品、立下新目标,要在高阶辅助驾驶的赛场上大展身手。感知模块作为自动驾驶流程中的第一环,也是将物理世界与车机大脑相连接的重要一环。如何让汽车像人类一样,将“眼前所看”转化为“脑中所想”,进一步变成“所作所为”,对于算法模型有很大的考验。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BEV技术成为当下的热门选择。 亿欧汽车始终关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技术进展与商业动态,特此撰写BEV+Transformer系列文章,从技术、商业、趋势三个维度分别入手,深度剖析自动驾驶感知模块发展的新浪潮。 01 高阶智能驾驶感知模块:汽车成为机器生物的第一步 实现高级辅助驾驶乃至自动驾驶的第一步就是
[嵌入式]
博世投11.2亿美元建厂 迎合自动驾驶需求
据外媒报道, 博世 将投资10亿欧元(合11.2亿美元)在德国建立一座半导体工厂,从而增强其作为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在 自动驾驶 汽车和工业互联网上的野心。下面就随汽车电子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博世投11.2亿美元建厂 迎合自动驾驶需求 该厂将在德国东部德累斯顿市(Dresden)建成,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 博世 ,其余投资来自德国政府和欧盟的补贴。消息人士称,这座工厂将于2021年开始生产,会雇佣700名工人。 消息人士还称, 博世 决定在德累斯顿建厂,因为那里能够满足对技术员工的需求。 对此,博世拒绝置评。 4月份,博世和戴姆勒曾表示,他们正在建立联盟,共同开发 自动驾驶 汽车。 博
[汽车电子]
博世发起Project 3F项目研发容错性自动驾驶车 出故障仍安全移动
据外媒报道,德国一级供应商 博世 (Bosch)正在进行一个名为Project 3F的项目——“低速行驶范围内的容错性无人驾驶车辆”,利用无人驾驶接驳车将游客从电车站运送到展览中心,或者在物流中心移动装满包裹的集装箱。自动驾驶接驳车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安全地从A点到达B点,因此,该项目专注于防止故障操作,即研发解决方案,确保即使出现技术故障或突然出现障碍物时,该自动驾驶接驳车仍可安全地移动。 Project 3F项目从德国联邦经济事务部(German Federal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获得了430万欧元的资助, 博世 为该项目的领头人,还包括三家其他公司、一个大学以及一个研究所:分别为
[汽车电子]
地平线陈黎明:2025年,自动驾驶将迎来ChatGPT时刻
什么是ChatGPT时刻?我们认为它不光是整个的性能,最关键的是产品的体验,是产品的可用性与好用性。目前我们看到当下的城区NOA大部分还处于可用阶段,还没有达到好用的阶段。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于: 1.怂通行效率低,体验接管 2.莽行为不拟人,安全接管 3.急快速开城导致可用性下降,通过率低 真正“好用”的智驾2.0的系统,要提供拟人化的智驾体验 地平线认为,真正“好用”的智驾2.0的系统,要提供拟人化的智驾体验,不仅仅要保障我们的物理安全,更重要的是心理安全。用户亟需好用的城区NOA 2.0系统,需要实现通行效率、驾驶拟人、场景通过率的全面突破。 再进一步,要打造用户爱用的智驾系统3.0,普惠每个人,让智驾飞
[汽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