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具备稳定性高、可靠性强等特点,对于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车辆非常重要,因此随着自动驾驶的商用,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大概率迎来快速增长。不久前,MarketsandMarket发布的2024年激光雷达市场全球预测研究报告中就指出,激光雷达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9年的8.44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22.73亿美元,2019年-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到18.5%。
当然,业界并非一边倒的支持激光雷达,反对的声音也可谓不绝于耳。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就曾评论车载激光雷达:昂贵、丑陋、没必要。实际情况来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本昂贵的确是激光雷达最大的槽点之一,价格曾高达几万、几十万元。不过,好消息是,激光雷达产品价格正在下探。
回顾CES2020,超过30家激光雷达厂商齐齐亮相,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大部分厂商的激光雷达产品定价都在数百美元到数千美元之间。其中,数百美元的产品,大多是使用在L3级别自动驾驶或作为L4级别自动驾驶盲区探测雷达,数千美元的产品,则可以作为L4级别自动驾驶的主雷达,用于远距离、大范围的探测。
具体来看,大疆创新内部孵化的独立子公司——Livox览沃科技带来了两款价格经济的激光雷达,推出2款高性能、低成本、可量产的激光雷达产品,用于L3 / L4自动驾驶。
一款取名:Horizon,地平线。探测距离可达260米,水平视场(HFOV)为81.7°,可以轻松覆盖10米外的4条车道。当积分时间为0.1秒时,其视场覆盖率与64线机械激光雷达相当;如果使用五个Horizon传感器组合即可实现360°覆盖,而总成本仅为64线机械激光雷达的5%。
另一款是:Tele-15,远程15。专为远距离探测而设计,其结构紧凑,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等优点,极大地扩展了实时测距范围。当积分时间为0.1秒时,Tele-15可以在15°圆形视场范围内扫描99.8%的区域,胜过目前市场上销售的128线机械激光雷达。要知道,Velodyne的128线一度要70万,即便降价也要50万起。
大疆方面称,Horizon将于2020年1月7日开始供货,Tele-15将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供货,且可以直接上DJI大疆官方商城购买——在此之前,激光雷达还从未具备过“网购”实力。
图片来源:Velodyne Lidar
同样在此次展会上,激光雷达鼻祖Velodyne发布了一款名为Velabit的激光雷达,其量产售价仅为100美元。要知道早前Velodyne公司生产一款激光雷达产品售价可谓是高达75000美元(约合52万元人民币)。尽管售价为100美元的Velabit,在性能上并不能与Velodyne高达数万美元的产品相比较,但做到如此价格已属不易。
另一家公司Carnavicom的新款激光雷达扫描传感器的平均成本也下降了26%。
Carnavicom此次展示的是旗下先进的VL-AS16激光雷达传感器,这是一款适用于自动驾驶环境的16线扫描装置。此外,Carnavicom还展示了最新研发的3线激光雷达,而且宣布计划推出价格合理、波长为1550nm的固态激光雷达装置以及多功能工业专用激光雷达。在激光雷达传感器的帮助下,通过检测前方的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等障碍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安全行驶,并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图片来源:Carnavicom
除了以上企业之外,Tier1巨头博世也宣布,其首款车规级长距离激光雷达已经进入量产开发阶段。博世开发的这款激光雷达产品可同时覆盖长距离和短距离探测,适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自动驾驶场景。更为关键的是,博世希望通过规模化量产,直接降低激光雷达成本,从而促进市场推广。另外,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也明言,华为将加入战局,利用全球领先的光电子技术,开发激光雷达,真正解决激光雷达面临的成本问题与性能问题。
随着诸多企业的相继入局,激光雷达这块蛋糕已经成为众矢之的,曾经的激光雷达量产之困、成本降低之难,亦在被不断地解决。按照业界的说法,只有激光雷达的价格降下来,达到100美元-1000美元级别的水平,才有可能真正走向量产。而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一天已然不远。而待到彼时,自动驾驶的玩家们便可在丛中笑了。
关键字:激光雷达 价格
引用地址:
低至100美元!激光雷达价格加速下探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14 03:24
增量配电网配电价格机制:现状、问题及建议
设计良好的配电价格机制,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配电网的投资和建设,能激励配电网运营主体提升服务质量、降低供电成本,创新业务模式,能进而推动能源革命。 文 | 沈贤义 北京先见能源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配电业务放开,是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亮点之一。此项改革不仅有利于形成更多的售电主体,打破原电网企业统购统销的垄断局面,促进电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即“放开两头”),也有利于形成一些独立的配电业务经营主体,和原电网企业的配电部门开展标尺竞争,有利于提升对原电网企业的有效监管(即“管住中间”)。 配电价格机制,是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能顺利推进所需的关键制度设计之一。设计良好的配电价格机制,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配电网的投资和建
[新能源]
LeddarTech携手OPTIS研发激光雷达仿真技术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虚拟模型设计公司OPTIS宣布与激光雷达(LiDAR)公司LeddarTech合作研发用于汽车固态激光雷达(LiDAR)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旨在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 此次合作,将看到激光雷达仿真软件在自动驾驶汽车产业中的发展,车企可在基于LeddarCore集成芯片的新一代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发布之前,先对其进行虚拟测试和集成。LeddarCore集成芯片是业界第一款3D固态激光雷达解决方案,该产品实现了高性能车规级激光雷达系统的大规模生产。 LeddarTech激光雷达 传感器 (来源:LeddarTech) “随着自动驾驶研发能力的快速发展和汽车量产商业化的竞争持续升级,任何可优化新技术的开发和缩短集成周期
[汽车电子]
马斯克又打脸?特斯拉被发现正在测试激光雷达
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一直和其他厂商不同,因为它坚持不使用激光雷达,马斯克甚至称它是傻瓜装备,根本就是多余的,只依靠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就可以实现自动驾驶了。 但是现在,马斯克可能要打脸了,因为不止一位网友拍到了测试中的特斯拉车型搭载着激光雷达,最近的一次照片来自自动驾驶专家Grayson Brulte,他拍到了一张加州牌照的Model Y测试车,车顶上安装着激光雷达。 Grayson Brulte表示,他有99.9%的把握这些雷达就是来自Luminar的激光雷达,他也询问了Luminar,对方证实这确实是他们的激光雷达。 访问Luminar官网可以看到,他们有两款主要的激光雷达产品,Hydra和Iris,其中Hydra
[汽车电子]
自动驾驶汽车的雷达和激光雷达应用分析
基于驶近城市十字路口(拐角处有4栋高层混凝土建筑)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的建模,可以对自动驾驶汽车看清拐角路况的情形进行仿真。另一辆车正从某方向靠近路口中心,尽管超出了自动驾驶汽车的视距,系统仍可通过处理多条路径反射回来或直接穿过建筑物返回的信号检测到该车辆。 要让自动驾驶汽车名副其实,需满足诸多要求,但毫无疑问,对环境的感知和了解最为关键。自动驾驶汽车必须跟踪并识别多个物体和目标,无论其清晰可见还是隐而不见,无论艳阳高照还是狂风暴雨。 光靠如今的雷达还远不足以实现这种效果,我们还需要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但若能充分利用雷达的特殊优势,也许至少可以省去部分辅助传感器。 诚然,立体模式下的传统摄像头可以检测物体、测量物体距离并估算物体速
[嵌入式]
马斯克不相信雷达,为什么?
其他品牌在堆料,为什么就特斯拉喜欢减配? 靠8个摄像头,特斯拉凭什么搞自动驾驶? 马斯克炮轰的激光雷达到底什么角色? 有这样的疑问是出于最近的一条新闻:“特斯拉宣布从10月开始欧洲、北美、中东地区交付的Model 3、Model Y,将取消超声波雷达,随后将推及到全球范围,Model S和Model X也将在2023年一并取消超声波雷达。” 要知道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方案在最初还使用着1颗摄像头+1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的组合,随着特斯拉AI算法和自研的FSD芯片不断精进后...... 马斯克觉得他行了。 他炮轰激光雷达,用“阑尾”形容激光雷达在车上的作用,用“foolish”形容那些使用激光雷达的人们
[汽车电子]
梳理电动汽车的价格趋势
前言:仔细梳理了电动汽车的价格趋势,随着补贴的差异化,未来里程方面的差价会进一步减少,而300、400km里程的车辆,价格也很容易给锁在了10来万。如下图所示,随着300公里~400公里真的越来越集中堆叠,合适的定价空间在哪里?各位读者怎么看? 北京车展是新造车企业的一轮狂欢,也是交的一份答卷。大家谈了不少了,我还是重点谈一下车辆价格、成本和电池,这个问题绕不开的。 1) 价格体系 威马现在出来的有几个版本,EX5、EX5 Pro和EX5出行版。我个人以为这个价格,主要是现货和期货,有点学习Tesla的概念,以EX5的价格作为爆款。这里有两种选择: A)将部分早期的车型按照Pro定价,然后交付给相关可控的消费群
[汽车电子]
Innoviz推出新一代激光雷达传感器 比前一代的成本低70%
据外媒报道,高性能固态激光雷达传感器与感知软件领先供应商Innoviz Technologies宣布推出新一代传感器——InnovizTwo。新款高性能车用级激光雷达传感器成本更低,可以为所有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一个功能齐全的解决方案。 InnovizTwo(图片来源:Innoviz Technologies) 虽然汽车行业正向高度自动化发展,但要真正实现无人驾驶还需要几年的时间。现在,即使是最先进的L2+自动驾驶平台都面临着导致安全问题的技术限制,这一点也阻碍了技术发展,阻碍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只有特定的一些汽车制造商能够实现量子飞跃,提供L3自动驾驶汽车,而这一过程需要数百名工程师花费好几年的时间在所有驾驶
[汽车电子]
9月再破纪录!激光雷达狂飙
激光雷达的前装市场,正经历最甜蜜时刻。 本周,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交付激光雷达42.34万颗,首次实现季度交付超40万颗;同时,9月单月交付也再次创造新高点,仅用不到半年时间实现从单月10万颗到15万颗的跨越。 今年以来,全球激光雷达市场出现分化局面,由于海外车企导入速度较慢导致Luminar、Innoviz等初创公司陷入困境、裁员事件频发;而中国供应商则是强势领跑,并且陆续吃下合资品牌车型订单。 目前,智驾行业正处于感知技术升级迭代的关键节点,基于端到端、大模型的纯视觉感知能力进步明显。但,与智驾系统相关的事故频发,也再次将「安全底线」问题冲上热搜。
[汽车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