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C能源公司推出氢动力充电器 可随时随地为电动汽车充电

发布者:xi24最新更新时间:2020-02-13 来源: 盖世汽车关键字:AFC  充电器  电动汽车  充电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动汽车,电池,英国AFC能源公司,电动汽车氢动力充电器,氢燃料电池技术,电动汽车充电,

(图源:AFC官网)


据外媒报道,英国AFC能源公司推出电动汽车氢动力充电器。这一自给式充电系统基于碱性氢燃料电池技术,有效克服电网覆盖不良的问题,可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为电动汽车快速充电


最新研究显示,在英国,要实现电动汽车部署目标,需要投资近1000亿英镑,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完成充电网络升级,并部署专用电动汽车充电站。而且,车队、商用车辆及停车场等运营商,需要大规模快速充电,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进行本地化电网升级,就无法满足这一需求。


AFC能源公司的系统设计旨在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电动汽车充电器,安全使用各种氢源,同时以最佳效率运行,以便在必要的时间和地点快速充电。该系统结合现有互补技术,帮助客户实现净零碳排放,同时控制电力成本,提升电动汽车充电能力,提供现代技术战略。


这一模块化氢动力系统,在ISO绝缘容器中,装有机械和电气部件,以及环境控制装置,可以适应各种气候环境,不会像柴油发电机一样,产生类似气味或噪音。该系统具有三种标准配置,可在同一地点提供多达100个充电接口。AFC能源公司接受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氢源和辅助设备,以支持新系统,打造最终产品解决方案。该公司可与所有电动汽车充电平台合作,为其提供系统,作为一体化无排放充电系统的一部分。


作为最早开发的燃料电池技术之一,碱性燃料电池采用氢氧化钾电解液,并且可使用多种非贵金属,作为正负极催化剂。近年来,又出现以聚合物膜为电解质(PEM)的新型碱性燃料电池。这种PEM燃料电池可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使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以及含有铂或铂合金催化剂的多孔碳电极。总的来说,碱性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速度快,性能表现优异;在空间应用方面,可提高60%的效率;而且,比起其他类型燃料电池,具有更大的燃料耐受性。


AFC能源公司的 HydroX-Cell(L) 和 HydroX-Cell(S)电池可以兼容:


由氨气裂解生成的氢气


电解水产生的氢气


工业排放氢气流


沼气转化而成的氢气


气体生产商提供的氢气


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减少运输环节,AFC能源公司对现场制氢很感兴趣,以供具体地点使用。


关键字:AFC  充电器  电动汽车  充电 引用地址:AFC能源公司推出氢动力充电器 可随时随地为电动汽车充电

上一篇:HELLA与初创公司合作开发高性能雷达软件
下一篇:工信部新规:自7月1日起买车可选装原厂ETC设备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0-15 05:07

法国人的超级汽车电池:充电1分钟跑12km
    目前,混合动力系统已经成为很多车企短期内的努力目标,法国PSA(标致雪铁龙)集团也正在研发更高效的下一代插电混动系统。据悉,在插电式混动车型方面,PSA将为未来的新车搭载最新研发的锂离子电池,轿车搭载的是12kWh的电池,SUV车型搭载的是13kWh的电池,相比于其目前的混动车型在电池容量方面提升了约12倍。     在动力方面,PSA宣称其插电式混动车型的功率要比竞争对手高20%-30%。     此外,新车充满电需用时4.5小时,快充模式下为2.5小时。     在纯电动车方面,标致雪铁龙新充电系统充满电量所需时间为8小时,可在90分钟内提供100公里续航里程所需要的电量。     家用快充系统则更能节
[汽车电子]
真正的无线充电 微软介绍光学充电方法
      创新似乎一直伴随着微软的发展之路,它们的研发团队目前正在研究一种名为AutoCharge(自动充电)的移动设备充电项目。它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就是创造一个完全无缝的智能 手机 的充电环境,你完全不需要充电器和无线充电板就可以对手机进行充电。微软的原型机系统运用了图像识别以及太阳能充电机制,来识别桌子上的智能手机,然后开始为它无线充电。绝对的黑科技不是吗!   微软称,这套原型系统展示了光学充电器在0.3秒内识别智能手机然后开始为其进行充电,这个速度和现存的无线充电器几乎没什么两样。太阳能充电在室内和 室外都不是目前充电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它受限于光线的强度。但微软为室内的太阳能充电提供了24小时解决方案,它们
[手机便携]
基于AT89S52的智能快速充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
1.引言 本控制系统是为120w智能快速稳压电源设计的。 该快速充电器是为部队在野战条件下工作而研制的,因此要求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同时对电源的可靠性和抗干扰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稳压供电和充电两种工作方式。稳压供电时输出恒定的24V;处于充电状态时有四种充电方式:常规充电、快速充电、电池浮冲、电池训练,可以为镉镍、氢镍蓄电池充电。 2.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本控制系统要完成以下功能: (1) 能自动识别电池的类型(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 (2) 有稳压供电和充电两种工作模式。 (3) 采用最高电压Vmax、最高温度Tmax、最长充电时间tmax、电压负增长
[电源管理]
单节锂离子电池充电器
    摘 要: 在介绍锂离子电池的充电过程及其苛刻要求之后,介绍了一种低成本的安全有效的单节锂离子充电器方案,给出典型应用电路、计算方法、主要特点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 充电器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重量比和能量体积比、无记忆效应、可重复充电多次、使用寿命较长、价格也越来越低。锂离子电池的这些特点促进了便携式产品向更小更轻的方向发展,使得选用单节锂离子电池供电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锂离子电池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充电器要求比较苛刻,需要保护电路。锂离子电池要求的充电方式是恒流恒压方式,为有效利用电池容量,需将锂离子电池充电至最大电压,但是过压充电会造成电池损坏,
[应用]
成都:按规范设置充电设施,合理计收费用
  5月11日,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物业服务区域电动车停放充电管理的紧急通知。通知明确,坚决制止在楼梯间等处停电动车,物业要进一步规范电动车停放和充电服务行为。各物业服务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非机动车停车场(库)的管理,按规范设置充置充电设施,加强消防安全检查,依法合理计收相关费用,为业主和物业使用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电动车停放和充电服务。鼓励物业服务企业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电动车停放充电管控。   以下为原文
[新能源]
日立电线开发家用壁挂式EV充电器 2011年夏季投产
  日立电线开发出了设想在家中使用的壁挂式电动汽车(EV)充电器。预定2011年夏季投产。今后日立集团的各子公司将提供包括充电器的销售、安装、维护及相关解决方案服务的一站式业务。   因设想用户会在家中频繁拔插线缆,开发品确保了较高的安全性及出色的易用性。具体而言就是充电线缆的保护层(防蚀层)采用了无铅聚氯乙烯(PVC)材料。通过改进导体的构成及内部构造,实现了更高的操作灵活性。而且控制器(Charge Circuit Interrupt Device、CCID)具备漏电断路功能、漏电检测自我诊断功能、夜间充电模式及省电充电模式。可在不与家庭及事务所等的电力需求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充电。该产品符合“SAE J1772”标准,可为符合
[汽车电子]
日本科学家正在开发全固体蓄电池 可实现瞬间充电
  如果要提高搭载于移动终端或汽车内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起火的危险也会随之提高。原因是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使用了易燃的液体作为电解质。为此,日本正在推进将电解质替换成不会燃烧的陶瓷材料等固体的“全固态蓄电池”的开发。下面就随电源管理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内容吧。   “现在智能手机充满电需要1小时以上,但新型蓄电池力争实现1秒内满充电”,东京工业大学教授一杉太郎说出了这样的豪言壮语。一杉教授正尝试通过提高固体电解质和电池正极间的性能,实现前所未有的瞬间充电。    东京工业大学试制的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目前的电池充电耗费时间是因为这回使不同固体的氧化物之间接触不良,电阻增强。一杉认为“如果能将不同种的固体在原子层面上连接起来,
[电源管理]
如何利用Simcenter仿真解决方案应对电动汽车的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和热性能问
如今的车辆电气系统工程因电气化和自动驾驶功能而日益复杂。电动总成 (EPT)会带来高水平宽频电磁干扰(EMI),可能损害敏感电子和射频设备,例如与网联汽车、信息娱乐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以及自动驾驶系统有关的设备。另外,高压和大电流电气系统还增加了散热问题的复杂性。因此,EMI、电磁兼容性(EMC)和热评估对车辆电气系统工程至关重要。 本文探讨了整车电气系统工程中的EMI/EMC和散热挑战及其带来的复杂性,并介绍了西门子仿真解决方案如何支持工程师在原型设计阶段尽早解决这些挑战。 0 序言 当前,自动驾驶和电气化正在推动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重大变革。其中显著的变化莫过于用于车辆连接、信息娱乐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
[嵌入式]
如何利用Simcenter仿真解决方案应对<font color='red'>电动汽车</font>的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和热性能问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