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的感知,决策与执行系统

发布者:SereneVoyage最新更新时间:2020-07-03 来源: EEWORLD关键字:自动驾驶  感知系统  决策系统  执行系统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无人驾驶车辆真要跑起来,需要解决感知、决策和执行等层面的技术问题。感知系统也称为“中层控制系统”,负责感知周围的环境,并进行识别和分析;决策系统也称为“上层控制系统”,负责路径规划和导航;执行系统又称为“底层控制系统”,负责汽车的加速、刹车和转向。本文以“感知—决策—执行”的顺序呈现,是因为这样更加符合人类的驾驶模式。如,先看看前面——绿灯、周围无行人——收集信息;然后做出决策——可以通行;最后执行决策——开过十字路口。

自动驾驶的感知,决策与执行系统浅析

自动驾驶的感知系统


感知系统的输入设备具体包括光学摄像头、光学雷达(LiDAR)、微波雷达、导航系统等。这些传感器收集周围的信息,为感知系统提供全面的环境数据。


光学摄像头是目前最便宜也是最常用的车载传感器,它的一大优点就是可以分辨颜色,因此也成为场景解读的绝佳工具。但其缺点也很明显:1.缺乏“深度”这一维度,没有立体视觉就无法判断物体和相机(可以换算为车辆)间的距离;2.对光线过于敏感,过暗或过强的光线以及二者之间的快速切变,比如驶入和驶出隧道都足以影响它的成像。


激光雷达,即利用激光来进行探测和测量。其原理是向周围发射脉冲激光,遇到物体后反射回来,通过来回的时间差,计算出距离,从而对周围环境建立起三维模型。激光雷达探测精度高、距离长;由于激光的波长短,所以可以探测到非常微小的目标,并且探测距离很长。微波雷达的原理和激光雷达类似,不过它发射的是无线电波而不是激光。微波雷达精度不及激光雷达,但胜在价格低、体积小,在某些车辆行驶辅助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精度低反过来又成了微波雷达的优点,因为它较大的波长可以穿透雾、烟、灰尘等激光雷达难以穿透的障碍,较好免疫恶劣天气。


光学摄像头和雷达测量在感知环境中相辅相成,共同为无人驾驶车辆提供完整、准确的外部信息。有了“眼睛”接收信息,接下来就是利用深度学习等手段对信息进行识别。将多种传感器的信息相互融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利用韦伯斯的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和先进的数字摄像技术对外界事物进行准确识别。


自动驾驶的感知系统不仅包括它的“眼睛”,还包括它的“大脑”——高精度地图。人类驾驶者会调用记忆中熟悉的道路场景来辅助驾驶,自动驾驶也会通过高精度地图获取必要的环境信息特别是相对固定、更新周期较长的信息,如交通信号灯(请注意,这里是指物理的“灯”本身而非“灯的信号”即红、黄、绿)、车道标记、路缘等。这些信息还可以与传感器所获得的“即时信息”相印证,从而实现“多传感器融合”的效果,就像我们走路,不仅会用眼睛看前面的路,还会用耳朵听身后的车,甚至会用鼻子闻路边食品店里的香气一样。因此,自动驾驶去“感知”的不仅仅是“眼睛”,也是“大脑”。


自动驾驶的决策系统


自动驾驶决策系统负责路线规划和实时导航,这里主要涉及高精度地图,又称“高清数字地图”。无人驾驶汽车用的并不是普通的导航地图,它在精确度和信息量上与普通地图差别很大,因而被称为“高精度地图”。普通地图比较粗糙——因为我们人类的认知能力足以“脑补”,通过简单的二维线条的表示就知道了道路的走向,线条的交叉点表示十字路口——这让目前的机器来“脑补”就太难了。高清数字地图的精度一般在厘米级,而且是立体三维的,包含车道线、周围设施的坐标位置等行车辅助信息。与人类当前使用的电子地图相比,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地图还有一个重要差异在于,高精度地图会收集道路激光雷达的反射强度——这是一个对人类驾驶者几无价值而对“人工智能驾驶员”意义重大的道路特征,它变化很慢而且小,是帮助自动驾驶车辆光学雷达定位的一个理想特征值。通过光学雷达扫描获取的信息跟已知的高精度地图信息对比,就可以确定当前车辆的位置。


自动驾驶的决策系统不仅需要独立的“智能车辆”,也需要“智能交通系统”的支持,如V2V等。在高精度地图之外,另一个支持路径规划的技术是V2X,一般认为它是在V2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V2X意指将车辆和环境形成一个“物联网”,包括车对车、车对基础设施,以及车对行人等一系列通信系统。如果车辆能够直接“得到”,而不仅仅是“看到”信号灯的信息,就能保证绝对不闯红灯。这里“得到”的意思是,比如在离交通灯还有100米、传感器还“看不到”的时候,信号灯就主动“告诉”车辆自己的信号状态及变化时长,自动驾驶车辆无需直接“看清”信号灯的内容(“看清”有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大雨、暴雪天气,狂风刮起的塑料袋,以及大货车的遮挡,都足以让车辆的摄像头“看不见”交通信号灯)。此外,如果能够提前得知周围车辆的行车意图,就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事故的发生。


有了高精度数字地图和V2X通信网络,系统就可以应用搜索算法评估各种驾驶行为所花费的成本,包括信号灯等待时间、道路拥堵情况、路面维修情况等,以此获得最佳行驶路径。


自动驾驶的执行系统


执行系统也是底层控制系统,负责执行汽车的刹车、加速、转向的具体操作。工程师们通过特制的“线控装置”控制方向盘和油门,取代人类司机的手和脚,并配置多个处理器组成的子系统,以此来稳定、准确地控制汽车的机械系统。这些子系统,包括引擎控制单元(ECU)、制动防抱死系统(ABS)、自动变速箱控制系统(TCU)等,它们通过一个“总线”来进行内部通信,在汽车中称作CAN总线协议。


CAN总线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带宽(bandwidth)和网络稳定性。带宽是指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最大速率,通常以每秒多少bits为单位来计算。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来说,精准的控制和快速响应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提高总线带宽的传输速度,对需要处理庞大数据的无人驾驶系统而言存在较高挑战。同时处理各个传感器传递过来的数据流时,带宽有时会面临挑战,系统速度会大为下降。对整个反应执行过程而言,CAN总线的响应时间变得很慢,这在实际驾驶中是不能接受的。其次,控制的平滑性也影响乘客体验。此外,作为一个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视,如果黑客成功攻击了CAN总线,就能对汽车进行控制。因此,提高底层网络系统的防御能力和网络容错性非常重要。


通过以上感知、决策与执行三个系统分工合作,责任明确地控制汽车的运行,就可以使无人驾驶汽车具备理论上“行驶”的条件。但正如胡迪·利普森和梅尔巴·库曼所指出的,“虽然这种技术几近准备就绪,但是这一独特技术所依存的社会环境可能还未准备妥当”。比如,相关立法较为滞后。然而,由于效率和安全方面的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无人驾驶的时代终将到来。


关键字:自动驾驶  感知系统  决策系统  执行系统 引用地址:自动驾驶的感知,决策与执行系统

上一篇:英飞凌推出 Semper™ Secure 解决方案
下一篇:大陆集团转型关键词:自动驾驶、智能网联、中国市场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11-05 13:49

国产车要弯道超车,智能汽车这个点如何破?
在新能源车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后, 智能汽车 将成为国内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新拐点。12月9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装备工业研究所所长左世权在“2017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透露,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工信部、科技部等多个部委参与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正在制定,这是国家级层面的一个战略。   业内认为,国内大部分车企已发布了各自的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规划,部分企业进行了 自动驾驶 汽车研发与功能演示,众多互联网和新兴技术企业也纷纷进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技术发展和产业布局初见成效。但是,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方面还存在基础技术薄弱、协同推进不够等问题。如何让我国智能汽车又好又快发展,一个国家层面的发展总战略显得很有必要。     政策先行
[嵌入式]
新贵求颠覆,豪门重实用,2017年自动驾驶芯片产业链盘点
2017年,自动驾驶在芯片层面发生了很多有趣的变化。3月份,英特尔宣布以153亿美元收购了Mobileye,在未收购Mobileye之前,英特尔已经开始进入汽车市场,英特尔旗下的Altera FPGA被奥迪采用,收购Mobileye更突显了其欲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先发优势的意图。Mobileye的EyeQ系列处理器一直由意法半导体(STM,2018 慕尼黑上海电子展 ,E4馆4104)制造,被英特尔收购以后,有传言今后EyeQ系列有可能选择英特尔工艺,不过目前来看,至少EyeQ 4和2018年出样片的EyeQ 5还会维持与意法半导体的合作。   特斯拉在autopilot 2.0中引入Nvidia( 英伟达 )芯片平台,马斯克曾宣称
[嵌入式]
特斯拉自动驾驶新专利 “高速布线架构”优化FSD冗余设计
据外媒报道,最近,特斯拉提交了一项名为“高速布线系统架构”的专利申请,以解决其全自动驾驶(FSD)套件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冗余,并且该专利于当地时间8月15日被正式公布。 传统的计算机布线系统通常在通信中没有设计冗余部分,都是单个设备连接至一个中心点(如一个处理器),该处理器与每个设备单独通信。通常,线缆会将数据从设备传输至处理器,或者将数据从处理器传输至设备,每根线缆在运行过程中都只能单向传输数据。如果其中一根线缆失效,那么与设备的通信也会失败,而在自动驾驶环境中,可能会导致整个系统发生故障。 如果只是增加备用线缆也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因为线缆越多,连接点也会更多,进而电路板就会更大,最终造成更高的制造成本。
[汽车电子]
特斯拉<font color='red'>自动驾驶</font>新专利 “高速布线架构”优化FSD冗余设计
号称无人车的“眼睛”,激光雷达靠什么抢占市场
人靠眼睛看路,无人车也是。 激光雷达 就是无人车的“眼睛”。   伴随 自动驾驶 的落地,原来主要用于三维扫描的激光雷达,成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必备,甚至决定着自动驾驶行业的进化水平。但在这个切中行业要害的领域,国货几乎没有话语权。   激光雷达不可取代 激光雷达是个传感器,自带光源,主动发出激光,感知周围环境,像蝙蝠通过超声波定位一样。   按照自动驾驶L1—L5的等级划分,L3及以下属辅助驾驶或低级别自动驾驶,L4、L5才算得上高级别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目前的自动驾驶都处于L3以下阶段,毫米波雷达甚至摄像头都能够满足汽车的视觉需求,特斯拉就应用了前者。但要想发展到高级别自动驾驶阶段,受测距、分辨率、精度、信息全面性的影响,激光雷
[嵌入式]
又一位大佬谈自动驾驶:到底有多难
高德汽车近日宣布和捷豹路虎联合推出首款车载导航产品,在新闻发布会上,高德汽车事业部总裁韦东还就 自动驾驶 发表了看法,韦东认为自动驾驶不是闭关研发2、3年就能实现量产的,并认为关于自动驾驶,有人在空喊口号。虽然韦东未明确指出其批评的对象,但现场普遍认为他所指对象为百度,后者于去年12月宣布了无人车路测完成,并能在5年内实现量产的消息。 韦东表示,现在普遍谈论的自动驾驶最需要的是一个电子大脑,而这个电子大脑最需要的是高精地图。此外,云、感知、实时路况和交通数据都是自动驾驶必不可少的要素,需要不断“在路上”的探索,而非“在家里面开发两年、三年就可以说我可以量产了。” 韦东还进一步说:“自动驾驶一定是一步一步地到达,从普通的导航走向
[嵌入式]
自动驾驶究竟“靠不靠谱”
  最近,两起驾驶事故再次把自动驾驶送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辆美国优步科技公司的自动驾驶汽车撞上了一名正在过马路的女子,成为首例自动驾驶汽车在开放道路撞伤行人致死的案例。3月30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承认,数天前发生的一起特斯拉汽车致命车祸,事发时汽车的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处于使用状态。这不禁令人疑惑,自动驾驶技术究竟“靠不靠谱”?   人们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懈追求,可以追溯至15世纪。早在1478年,达·芬奇就曾设计出预编程发条马车的草图。那时候的自动驾驶靠一个大型螺旋发条弹簧驱动,可以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1939年纽约世界博览会上,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首次展示了无人驾驶的概念车。随后,研究人员对自动驾驶
[嵌入式]
深圳L3立法试水,会为自动驾驶产业带来哪些变化?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自动驾驶从最开始的各种技术突破到现在开始进入缓慢落地的爬坡期。造成这种缓慢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技术可行性、政策法规、隐私安全等方面。 近日一则支持L3自动驾驶汽车合法上路的消息,让行业内的参与者无比兴奋。6月23日,深圳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的出台,目的是解决自动驾驶在落地方面的立法政策困境,明确大家最关心的权责划分、隐私安全、使用管理等问题。 《条例》不仅给地方自动驾驶产业带来巨大利好,对于整个国内的自动驾驶政策与立法来说,也具有参考与示范意义。 那么它具体都涉及哪些领域?又会给自动驾驶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高等级自动
[嵌入式]
一文简析使用符合ASIL标准的IP加速汽车安全认证
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传统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的功能安全性在获得所需认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汽车制造商必须通过许多政府法规,这些法规要求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直到组件级别,包括所使用的IP和SoC。ISO 26262:2018和预期功能安全(SOTIF)或ISO/PAS 21488:2019是定义汽车功能安全规范的标准。 今天的汽车完全是的车轮上的电子系统,所有部件都是相互关联的。因此,在开发汽车系统时采用整体方法非常重要。汽车供应链中的各种利益相关者都为完成的、安全的、可行驶的轮上计算机做出了贡献(图1)。 图1:汽车供应链的不同层级。 驾驶辅助技术 为了减轻驾驶车辆时一些固有的人为错误,当今的汽车
[嵌入式]
一文简析使用符合ASIL标准的IP加速汽车安全认证
小广播
最新汽车电子文章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更多往期活动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