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4·智电四驱和比亚迪DM混动系统有什么区别?
比亚迪第四代混动系统装备的车辆目前销量最高,可是Hi4四驱也有很高的评价,似乎搭载Hi4的哈弗汽车也有逆转的希望;那么搞懂这两套混动系统的区别就是最重要的,只有搞明白两者的不同之处才能做出不会后悔的选择。
先来了解比亚迪的DM-i和DM-p,其基础均为DM-i。
参考下图,DM-p只是在DM-i的基础之上增加一台后置电机。
DM-i的本质其实是E-CVT,这是一种集成发电机和驱动电机的混动专用变速器;虽然E-CVT还被定义为变速器,实际上已经是一套动力单元,因为核心的驱动电机在里面,车辆的纯电驾驶模式依靠的就是它。发动机只是在混动模式中才会启动,但具体到DM-i系统并不是启动之后就会参与驱动;DM-i是一台集成“增程混动”和“油电混动”双模式的混动平台,当车辆的时速不足80km/h的时候,发动机只带动E-CVT里的发电机进行发电,运行模式为增程混动,超出该时速之后才是油电混动。
这是第一个知识点,概括为DM-i含有增程模式,DM-p没有区别。
比亚迪目前所有的量产混动专用变速器都是基于前驱平台打造,是“横置变速箱”,所以两驱车都是前驱,DM-i系列的量产车没有一台例外。
但是前驱平台又是最基础的汽车驱动平台,按照驾驶品质和操控极限来排序,驱动平台由低至高的顺序是前驱、后驱和四驱,单纯讨论驾驶乐趣则是后驱和四驱各有千秋。
所以第四代混动系统也需要这两个选项,但是DM-i的前驱架构决定了无法实现后驱,于是就只能通过增加后电机的方式来实现四驱,于是就有了DM-p。
Hi4有三种运行模式,也有三种驱动方式。
该车同样采用了“三擎”平台,指前置发动机、前置电动机、后置电机,但是Hi4没有采用“集成驱动电机的混动专用变速器”。其前电机是独立布局的70千瓦电动机,后电机功率高出一倍多。
主要运行模式包括:
纯电模式(EV),四驱
混动模式(HEV),四驱
增程模式,后驱
在高速巡航的时候多出一种前驱模式,由发动机决定是否绕过增程发电(后驱),如果用前置发动机在定速巡航状态下驱动最省油,那系统就会切换到前驱模式。
Hi4和DM-i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增程模式;不过细节上还有区分,DM-i的增程模式是因为E-CVT没有给发动机留有足够多的前进挡,只能依靠调整发动机转速来调节功率,如果从起步就让发动机参与驱动则难以控制高车速区间的油耗和噪音。Hi4的增程系统是为了让车辆不出现亏电的情况,用前置发动机带动前驱动电机增程的时候只能实现后驱;但是因发电机功率很高,所以全速域区间都可以增程。
重点是同样为增程,DM-i有时速限制并且是前驱,Hi4没有限制并且是后驱,从驾驶感受来讲还是Hi4略胜一筹。
Hi4的另一个优点是能实现四驱,确保动力电池组SOC的时候可以长时间的、数十公里的使用四驱,混动模式也可以;而DM-i只能是前驱,可是DM-p是后驱,难道DM-p也不如Hi4吗?
显然不能这么下结论,DM-p是可以实现全时四驱的,是不受SOC影响的,这点要比Hi4强一些,只不过在实际应用中不一定能体现出差异。但是客观上的领先就是领先,然而有一点还是比较尴尬的,尴尬的是Hi4混动系统所搭载的车辆,目前价格重合的只是比亚迪DM-i前驱的车,未来也不会重合DM-p的四驱车。
所以Hi4是用具备低、中、高标准三种驱动模式的混动平台,对打只有前驱模式的DM-i,优势不言而喻。
总结:Hi4客观来说不比DM-p优秀,但一定比DM-i优秀;同时长城汽车给装备Hi4系统的车辆以精准的产品定位,车辆的性价比则有了绝对优势。所以现在并不是唱衰比亚迪,而是长城汽车在客观事实上做到了混动系统标准和产品综合水平的领先,体现竞争力的核心还是车辆的价格。
这就是对Hi4最客观的评价,长城汽车迷迷糊糊的阶段已经过去,一旦哈弗品牌售价超10万元的车辆均陆续升级Hi4混动系统,并且友商无法及时跟进的话,哈弗品牌是有能力逆转的。
上一篇:角力动力电池TWh时代,智能化或成制胜关键
下一篇:现代氢燃料电池系统广州工厂正式竣工 北京现代加速导入领先科技
- 0.96 OLED 转接板
- 使用 Analog Devices 的 LT1085CT-3.6 的参考设计
- LTC6261IS6 低功率、低失真 ADC 驱动器、运算放大器的典型应用
- BGU7044评估板适用于机顶盒低噪声放大器
- 高线性度组件简化了 LT5575 900MHz 调制器的直接转换接收器设计
- 基于STIPNS1M50T-H SLLIMM™-纳米SMD IPM MOSFET的60 W电机控制电源板
- 采用 TI DLP® 技术且适用于低成本处理器的超便携、低功耗 nHD 显示参考设计
- AD8626ARMZ-REEL精密放大器的典型应用电路,用于显示直流误差的光电二极管模型
- 基于PD85050S的RF功率放大器,用于移动无线电应用
- 使用 Analog Devices 的 LT1317BCMS8 的参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