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高电磁兼容性的CAN收发器

发布者:dfdiqc最新更新时间:2011-12-02 关键字:CAN  收发器  控制器局域网 手机看文章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如今,电子元器件在现代汽车中被广泛使用。在传统的汽车中,电子元器件成本约占车辆成本的27%。而在现今的某些高档汽车中,这一比例增加到差不多50%,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及纯电动汽车中此比例甚至更高。由于电子元器件数量增加,要确保不同电子控制单元(ECU)之间可靠通信,电磁兼容性设计就将变得越来越复杂(图1)。

CAN总线是汽车核心通信网络的事实标准,CAN收发器性能则是CAN网络性能的关键组成部分。安森美半导体公司开发了符合不同标准和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特定要求的各种CAN收发器。


CAN通信节点的典型前端包括一个CAN收发器、一个共模扼流圈和一个ESD保护电路。图2是这类电路的一个示例(注:网络的第一个及最后一个节点也包含了带可选共模稳定的端接电阻,本文未讨论)。

 


图1:CAN总线中的ECU。


电路中使用共模(CM)扼流圈来改善电磁兼容性(EMC)方面的网络性能。使用共模扼流圈的主要原因是通过消除共模CAN信号中的伪差分信号(differential artifact)来降低电磁辐射(EME)。由于自身长度和遍布车身各处的缘故,CAN线缆还可充当很好的天线。

 


图2:典型CAN节点模块图。


共模扼流圈还有利于改善电磁敏感度(EMS),虽然某些时候在某些频率范围内效果可能恰恰相反,可能因此而降低网络的免疫力。这主要是因为共模电感及网络电容产生了谐振电路,将额外的EMC信号耦合至线缆之中。


共模扼流圈作为感应元件由于存在电感性反激效应,将可能产生极高的瞬态电压。这种情况主要会在间歇性的对电池或对其它任何电源电压短路的条件下出现。施加在收发器引脚上的电压瞬态最大值受下述公式限制,或者由芯片中的ESD保护电路钳位。

 

 


其中,“Ilim”是CAN发射器的电流限制值,“L”是扼流圈电感,“C”是扼流圈与收发器总线引脚间的总电容。

产生的瞬态电压如果超过收发器的绝对最大额定值,则有可能产生可靠性方面的影响,在最坏情况下,还有可能导致收发器和/或网络中其它元器件完全失效。当然,这些瞬态现象对信号完整性有着明显的不利影响。


图3是对电池静态短路情况下(左图)及对地静态短路情况下(右图)的CAN总线瞬态过程示例(此波形图中,黄色对应TXD,粉红色对应特殊的CAN引脚,绿色对应RXD,紫色对应短路的CAN总线引脚)。

 


图3:使用共模扼流圈的CAN总线短路瞬态过程。[page]

共模扼流圈漏电感与网络中其它元器件的电容一起构成谐振电路。当此谐振电路受陡峭信号影响时,将会产生振铃而降低整个网络的信号完整性。振铃现象将会增大网络的误码率,信息重传还将影响信号的延迟等。网络设计人员通常以与扼流圈电感并联的电阻来抑制这种谐振现象,而此举却将滋生对外部元器件的需求。最后但并非不重要的是,共模扼流圈所占用的印制电路板(PCB)布局面积对像独立式传感器等某些节点而言,可能会是一项限制因素。


在图4中,蓝色线条代表NCV7340D13的电磁干扰(EMI)值,青蓝色线条则代表背景噪声。在测试结果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在无共模扼流圈的条件下,NCV7340D13与其它某些使用共模扼流圈的CAN收发器的电磁辐射性能相当,甚至更优。

 


图4:NCV7340D13电磁辐射测试结果。


汽车总线网络对承受ESD脉冲而言需要具有极高的鲁棒性。主要考虑是保护电路能够经受IEC61000-4-2标准定义的脉冲。这些针对系统级测试定义的脉冲通常被简称为系统ESD,它们定义为150pF电容经330Ω电阻放电。图5所示是系统ESD测试设置图片,示波器上捕获到的CAN引脚上的电流脉冲(绿线)和电压脉冲(蓝线)细节(这些电压及电流尖峰在时域上进行了移动,以便能够更好地观察)。

 


图5:系统ESD测试。从左至右依次为系统ESD测试板、静电木仓测试视图和被测器件(DUT)示波器波形。

为了符合这些规范,就要使用各种ESD保护方法来保护总线。然而,外部ESD保护可能会与收发器内部的ESD保护相互影响,而降低保护效果。因此,选择适合特定收发器的恰当外部保护方案就不是那么简单直接了,而且使用这些外部保护将会带来额外成本;与之类似的是,扼流圈在某些时候将会占用相当部分的PCB布局面积。


某些情况下,使用某些外部ESD保护不仅能够用于ESD本身,还能帮助吸收耦合到信号线路的瞬态脉冲。这些脉冲源自点火和电感性负载开关等(由线束中临近线路间的串扰引入)。ISO 7637-1(12V)及ISO 7637-2(24V)规范描述了用于测试CAN系统而抑制干扰的这些脉冲。


NCV7340D13达到了±12kV以上的系统ESD等级(外部实验室的测试结果表明,在±15kV静电放电情况下,遭受应力的CAN引脚的电流/电压(I/V)特性变化小于±5%,且收发器在高达±20kV的脉冲下仍然能够工作)。


这款未增加任何外部元器件的收发器能够承受ISO78367规范定义的耦合干扰脉冲,符合所有主流汽车OEM的要求。因此,使用NCV7340D13就省下了外部ESD保护元器件。


即使施加从1MHz到1GHz完整频率范围的最高测试等级,NCV7340D13的EMS等级也极为优异,使用或未使用外部元器件都是如此。参见图6和图7可了解安森美半导体公司的EMS测量设置。根据IEC62132第4部分进行的这种设置与德国OEM使用的IBEE Zwickau EMC实验室设置相同。NCV7340D13的测试结果如图8所示。

 


图6:EMS测试电路图。

 


图7:EMS测试设置。


这种极优异的且无需任何外部元器件的EMS性能将有利于线束设计,并且能够简化整体CAN总线的网络设计。这一优异的EMS性能得益于CAN接收器的共模电压阈值高于±35V和驱动器本身具有强健的拓扑结构,此外,这还得益于安森美半导体在诸如VANA、LIN、CAN、CAN低速版及FlexRay等车载网络(IVN)收发器的设计领域拥有长期的EMC鲁棒性设计的专业技术和经验。

本文小结


CAN收发器的电磁兼容性对CAN网络的可靠性和性能非常重要。使用安森美半导体的NCV7340D13 CAN收发器,可以将CAN前端的通信节点简化为仅仅使用单个收发器。这不仅大幅降低了网络的设计成本,还因其消除了本文所论及的问题,而提升了总体方案质量。NCV7340D13已经通过了众多OEM厂商的合格认证,同时,这种新版本还将EMC性能的极限水平提升到了更高。对于新的CAN网络平台设计而言,NCV7340D13成为了一款极佳的收发器芯片。

 

 

 

关键字:CAN  收发器  控制器局域网 引用地址:低成本高电磁兼容性的CAN收发器

上一篇:东莞发展汽车模具承接汽车产业转移
下一篇:基于蓝牙技术的汽车四轮定位系统无线化设计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4-05-02 21:45

TDK持续助力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TDK持续助力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2022年已是TDK赞助iCAN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第二年了。 我们之所以继续赞助iCAN大赛,不仅是因为大赛一直秉承“自信、坚持、梦想” 的精神,‘发现和培养高校一批有作为、有潜力的创新创业优秀青年人才,激发勇于创新的活力’的理念与TDK的经营理念“理想、勇气、信赖”所追求的目标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更是因为iCAN倡导的“以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社会、改善人类生活,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的宗旨与TDK “以丰富的创造力,回馈文化与产业” 的企业宗旨也十分契合。 我们认为通过持续与大赛合作,不仅可以进一步地在更广泛的人群中提升TDK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也有助于TDK在国内高
[工业控制]
TDK持续助力i<font color='red'>CAN</font>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基于CAN总线结合射频和USB实现车载故障诊断仪的设计方案
设计一款基于2.4G射频的车载CAN总线故障诊断仪,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及系统硬件电路,最后分别阐述接收端、发射端和PC端的软件模块。 该方案采用自动跳频的2.4G空中协议,经测试统计误码率保持在有效范围之内,在14m内仍能正常工作。采用USB作为接收端和PC接口,保证了系统的即插即用及数据的高速传输。 控制器局域网络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为汽车内部各种复杂的电子设备、控制器、测量仪器等提供了统一数据交换渠道,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太多数汽车部件都提供了CAN总线通信接口。 在当今的中高档汽车中,都采用了CAN总线技术。针对车载CAN总线会出现的故障.结合射频和USB的优点,依靠KWP
[嵌入式]
基于<font color='red'>CAN</font>总线结合射频和USB实现车载故障诊断仪的设计方案
提升汽车CAN总线能效的途径
对于传统乘用车而言,油箱是唯一的实际能源来源,故制造商们寻求在包括电子系统在内的所有汽车系统中节能,以进一步改善燃油经济性及二氧化碳(CO2)排放。随着汽车中增添的电子系统的数量不断增多,以增强汽车性能及安全性,并为购买者提供有吸引力的新功能,汽车中每个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节能效果较低的话,就会使总油耗大幅增加。 芯片设计人员采用不同技术及途径,已经能够降低他们提供的器件的总能耗。在单个系统基础芯片(SBC)中结合多个器件的功能,并应用不同电源管理策略,还能帮助进一步降低总能耗。这些进展表示当今的内燃 发动机 汽车能够舒适安全地搭载乘客,而使用的燃油更少,碳排放更低。 增强型系统基础芯片 SBC为连接至汽车(CAN
[嵌入式]
利用分布式LIN和CAN网结构实现车门控制系统的设计
引言 随着各种 传感器 的出现和芯片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的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功能和ECU间的信息交互日益增加,汽车生产商开发了多种总线技术,提供可靠而低成本的连接,按照安全性、智能性的不同要求实现相应的网络结构,满足单元间不同要求的数据交换。对车门区域的控制而言,要实现的功能较多,包括车窗升降、后视镜的位置调整、门 锁 开关 、开关量的检测等,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群,可选择实现的智能也较多,包括车窗防夹,后视镜折叠和加热等,笔者采用低速 CAN 总线和LIN总线实现了车门分布式控制系统,选择性地实现了部分智能,该系统同时可以迅速修改和升级,而不需要太大的设计变动。本文讲述下系统结构的确定和分
[汽车电子]
利用分布式LIN和<font color='red'>CAN</font>网结构实现车门控制系统的设计
飞思卡尔MC9S12X:CAN接收配置
一、MSCAN接收流程 检测接收标志:此处用到CANRFLG寄存器。 检测帧模式(标准帧/扩展帧):此处用到CANIDR寄存器。 读标识符:此处用到CANIDR寄存器。 判断帧格式(远程帧/数据帧):此处用到CANIDR寄存器。 读取数据长度:此处用到CANDLR寄存器。 读取数据:此处用到CANDSR寄存器。 清除接收标志位:此处用到CANTFLG寄存器。 二、MSCAN接收寄存器介绍 CANIDR寄存器有两种型式:标准帧型式和扩展帧型式。 标准帧型式: 扩展帧型式: 三、CAN接收配置具体程序实现 1.标准帧程序 具体代码如下: struct can_msg //报文的结构体 { unsigned
[单片机]
飞思卡尔MC9S12X:<font color='red'>CAN</font>接收配置
如何高效进行主机厂CANFD总线快速升级与信号质量评估?
随着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CANFD逐渐成为汽车电子的核心技术。 ZLG 致远电子推出ZPS- CANFD总线 分析测试平台助力汽车工业进程。 在新一代智能网联车的浪潮下,随着车载ECU的与日倍增以及处理器运算能力和硬件的高速发展,连接ECU的网络需要更大的带宽,这一需求远超CAN等传统车载网络的容量极限。 因此,比较明确的趋势是向CAN FD过渡,CAN FD提供了64字节的数据吞吐量以及最高5Mbps的传输速率。另外,车载以太网技术似乎已经成为了本次浪潮中宠儿。由于车载以太网具有高带宽、低延迟、低成本的特性,在新一代整车架构中将替代CAN总线成为优选网络架构。 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覆盖了车载以太网、CANF
[汽车电子]
如何高效进行主机厂<font color='red'>CAN</font>FD总线快速升级与信号质量评估?
经典的CAN总线现场故障
CAN L对带电源(正极)短路 当出现CAN L 对电源(正极)短路这种故障时,根据CAN总线的容错特性,可能出现整个CAN网络无法通信的情况或产生相关故障码。 由于CAN L 对电源短路,因此CAN H 电压也被置于12V。CAN L 对电源短路的总线波形如下图所示。 实际测量CAN导线的电压,若CAN L 和CAN H 导线电压都约为12V,则说明出现此类故障。 故障原因:如果不是CAN L 导线对外部电源短路引起的,那么这种故障就有可能是控制模块内部的CAN收发器损坏造成的。故障查找方法同上。 CAN H断路 当某个控制模块CAN H导线断路时,会导致该控制模块无法实现通信,但其他控制模块的通信还是有的。在其他的控制
[嵌入式]
经典的<font color='red'>CAN</font>总线现场故障
基于CAN总线的火灾远程监控系统
0引言: 以现代通信和网络传输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火灾远程联网监控技术,可以确保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和消防安全设施正常运行并发挥其应有作用。本文介绍利用 CAN 总线在分布式控制方面的特点和数据传输方面的优势,实现分布式远程火灾信息的数据采集;再使用嵌入式网关实现CAN 到以太局域网或 Internet 的无缝连接,提高了火灾信息的传输距离,从而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达成火灾信息的远程监控。 1.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火灾远程监控系统中的数据采集终端是位于采集现场的各种火灾信号探测器,并且分散在各个不同的位置(楼层),而集中报警控制器在中央控制室(消防控制室), 它们之间距离通常在几十米到几百米之间, 有时甚至达到几千米。因此,连接导线少
[工业控制]
基于<font color='red'>CAN</font>总线的火灾远程监控系统
小广播
最新嵌入式文章
何立民专栏 单片机及嵌入式宝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换一换 更多 相关热搜器件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4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