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辆车,1000000公里都不用加油,也不用添加任何燃料,这样的车,你想开吗?那如果,你听说,车子是核动力的,你还想开吗?其实早在上世纪50年代,美苏开展空间竞赛的那段历史时期,核动力汽车就已经被科学家们提上了研究日程。只不过到了21世纪,人类对核技术的控制能力,已经远远超越50年前了。
1958年,福特就曾经设计了一款名叫Nucleon的比例模型车,为的就是验证汽车业能用核动力驱动,并检验核反应堆如何改变车身形态的设计,结果是大家都看得到的,核反应堆的体积占据了车身一半的空间,整车几乎没有实用性可言。
福特Nucleon
福特Nucleon的反应堆是铀裂变反映,类似核潜艇的工作原理,所得的蒸汽用来驱动两个蒸汽涡轮,一个用来直接驱动车轮,一个用来发电。然而铀的特性决定了它根本无法进入到寻常百姓家,谁都不希望家门口停着一辆“移动式核弹”吧?
福特Nucleon
一想到核动力,最近发生在日本的海啸灾难后引起的福岛核电厂事件,甚至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更不要说是哪天驾驶着一辆背着核反应堆的车。但是人类安全利用核能的决心并不会削减,“钍(Thorium)”被认为是目前最适合应用在车辆上的核燃料,钍的放射性很弱,可以用激光来进行反应控制。1克钍所能够激发的能量,等同于28390升汽油所蕴含的能量。
钍元素
听上去颇有前景吧?事实上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Laser Power Systems公司已经在进行原型车的试制工作了。一辆车添加8克钍金属,就可以在车辆报废前无需再次加注燃料,怎么样,诱人吧?
钍反应堆的控制看上去也比普通的核电站要简单得多,高能激光为钍金属加热,将原子能量激发到一个能够自主发热的临界温度,之后产生的热量就可以给水加热产生蒸汽,用以驱动小型涡轮机,并由此产生电能,这与核电站发电原理几乎一模一样,只不过规模以及发电量都小得多。
有了电,剩下的工作就没有悬念了,就是一部简单的EV即可。永远工作的发电机就意味着车辆可以被用不完的“电池”驱动前进。也许有人会想,这么一套复杂的系统,一定非常笨重吧,据该公司的CEO介绍,整套系统可以控制在500磅,也就是226kg,完全在车辆承载能力之内。
同不稳定的铀相比,钍就更加安全,它只辐射出阿尔法射线,并且这些射线辐射水平低到根本无法穿透人类皮肤。所以使用钍作为动力源的车载反应堆,只需要三英尺厚的不锈钢容器就足以完全镇压钍的辐射了。
并且钍元素转化成武器级的核原料的难度也是极其极其大,因此钍也几乎不存在落在恐怖分子手中的恐慌心理。
钍在全球的储量也是非常可观的,仅美国就有44.09万吨的探明储量,而澳大利亚也超过30万吨,所以一旦钍元素的利用得到量产,作为代用能源的话,这将是怎样一种潜力巨大的新能源呢?
世界已探明的钍储量排名
说了这么多好的,任何技术都有两面性,说说不好的吧。首先就是就是反应堆需要做到足够小型化,才能满足车辆的需求。考虑到反应堆需要蒸汽涡轮、发电机、大量的封闭循环水等才能够实现发电工作,小型化以及轻量化的难度可想而知。
其次,钍在临界温度时工作时非常稳定,但是在冷启动时却需要至少30秒的时间才能够产生足够多的蒸汽和能量去驱动车辆行驶,它不适合迅速反应。
使用钍动力的原型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但不代表钍动力的新技术就一马平川、势不可挡了。人类的恐惧心理将是重点需要克服的。大家对“核动力”汽车的期望和想法是怎样的?欢迎大家踊跃跟帖沟通!
上一篇:盘点五种底盘控制技术设备
下一篇:大众将为1.4TSI发动机加入汽缸休眠技术
- 热门资源推荐
- 热门放大器推荐
- Allegro MicroSystems 在 2024 年德国慕尼黑电子展上推出先进的磁性和电感式位置感测解决方案
- 左手车钥匙,右手活体检测雷达,UWB上车势在必行!
- 狂飙十年,国产CIS挤上牌桌
- 神盾短刀电池+雷神EM-i超级电混,吉利新能源甩出了两张“王炸”
- 浅谈功能安全之故障(fault),错误(error),失效(failure)
- 智能汽车2.0周期,这几大核心产业链迎来重大机会!
- 美日研发新型电池,宁德时代面临挑战?中国新能源电池产业如何应对?
- Rambus推出业界首款HBM 4控制器IP:背后有哪些技术细节?
- 村田推出高精度汽车用6轴惯性传感器
- 福特获得预充电报警专利 有助于节约成本和应对紧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