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浔芳 北京报道
中国软件外包行业两大企业的合并,掷地有声,并引起大荡动。
8月10日晚,文思和海辉软件宣布,两家公司已经签定最终合并协议,双方将以1:1的方式合并,合并后的市值约8.75亿美元,文思与海辉的股东分别持有新公司50%的股份。
据记者了解,交易完成后,海辉现任CEO卢哲群先生将担任合并后公司的CEO;而文思创始人、现任董事长兼CEO陈淑宁先生将担任董事长。合并后新公司的董事会将由文思和海辉分别选派四名董事组成。
“文思海辉的合并无论是对这两家公司,还是中国的软件外包行业来说,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 8月13日,主营服务外包咨询的鼎韬外包服务有限公司CEO齐海涛告诉记者,如果文思海辉顺利完成并购,并且整合较好,那么它们会逐步做大;如果没有整合较好,其他软件外包公司会吞噬它们的份额。
业务互补
据文思相关人士介绍,针对合并事宜,文思与海辉的接触已经有一年时间。在一年的“恋爱”之后,双方终于走进婚姻殿堂。
“因为双方的实力相当,彼此一直进行博弈,所以谈判时间较长。”文思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双方合资公司的中文名字是“文思海辉”,英文名字还未确定。而在资本市场,文思将退市,文思的股东将兑换成海辉的股票。这也是博弈。
虽然文思是2007年上市,海辉比其晚了3年,2010年才上市,但双方的合并是完全对等的,两家可以说是旗鼓相当。2011年,文思营收2.83亿美元,海辉营收2.19亿美元。目前,文思的市值是3.75亿美元,海辉的市值是3.58亿美元。
在软件行业,文思与海辉的合并称得上“互补型婚姻”。从大客户角度来看,文思的大客户是华为、微软,这两个软件外包发包大户给海辉的发包相对较少。而海辉的大客户有IBM,同样,文思来自IBM的外包额也相对较少。
根据各自的财报,2012年第二季度,文思的营收在大中华区的份额约48.2%、美国占34.5%、欧洲占10.1%、日本是4.7%。而海辉的营收在大中华地区贡献的比例是22.5%、美国45.6%、欧洲是6.9%、日本是20.5%。
“我们在美国、日本的实力相对更强一些,而文思在欧洲、国内做得比我们更好,双方的合并可以形成拳头效应,结合出去打单,效果更佳。”海辉相关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一位接近陈淑宁的人士告诉记者,卢哲群在海辉的管理才能,让陈淑宁眼前一亮,这也是双方合并的原因之一。据相关人士介绍,卢哲群在担任海辉CEO期间,逐步理顺了海辉的业务,让海辉步入了正轨。
“软件外包依靠自身的成长很难快速扩大,因此,并购与合并出现了。”齐海涛认为,近两年,欧美经济危机使得中国的企业的接包量的增速逐步下降,再加上人力成本的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多重原因,软件外包的利润都吃掉了不少,生存得都很艰难,快速成长更无从谈起了。
人员整合是考验
“这一次收购可能还存在变数,需要2/3的股东一致通过才算板上钉钉。”齐海涛告诉记者。
此前,软件外包行业合并只差“临门一脚”的事情已有先例。2009年,东软收购大连华信最终由于大连华信的股东放弃而中止;2012年,美国医药研究公司Charles River收购中国药物外包研究公司无锡药明康德也最终是没有通过全体股东大会,而最终搁浅。
这样的变数也可以从美国资本市场对合并事宜的看淡体现出来。消息公布后,当天,文思股价跌近11%,海辉跌幅超过3%。齐海涛说,这表明,中小股东并不认为软件外包企业的合并是“1+1大于2”,可能由于内耗,短期内整合效应难以体现。
“文思海辉能否发挥整合效应首先要过人事关。”齐海涛表示,双方在不少业务线、各个区域都有岗位、职位的重复布局,合并完成之后,这些岗位都会精简。这意味着,双方的员工都需竞争上岗。
“现在,两家公司的员工都在静观其变,不少中高层都在犹豫要不要跳槽。”一位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其他外包企业在盯着这两家公司的中高层,准备挖人。
“接下来的6个月,对文思海辉很重要。”齐海涛表示,整合得好,那么可以形成集聚效应,整合得不好,可能给其他外包企业以机会。
此次合并背后一个重要的事实是,文思与海辉合并之后,此前文思与华为意欲成立合资公司的意向谈判可能就此搁浅。据文思相关人士介绍,合并之前,华为在文思整体营收中的比例约占30%,合并后,华为在新公司营收中的比例是13%。“这次合并也让文思摆脱了华为这个大客户的掣肘。”齐海涛说道。
文思海辉的合并可能会带来整个软件外包行业格局的变化。此前的一年,华为分别与其前三大外包接包商(文思、软通动力、中软国际)成立合资公司。2012年1月,中软国际率先接受了华为抛出的橄榄枝。文思与软通动力都在与华成立外包合资公司一事上“徘徊”。“现在,从竞争实力上看,软通动力更需要华为了。”一位行业人士认为,软通可能会选择与华为成立合资公司。
上一篇:利尔达:争做物联网领域的“德州仪器”
下一篇:ARM与GLOBALFOUNDRIES推出20纳米及FinFET技术